第19章



                                    

        第56节:多名高管反对进军日本(2)

            调研显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搜索引擎市场足够大,是中国的3~5倍,日本搜索引擎市场一年的总量是12亿美元,而中国只有4亿美元。日本市场排名第三的企业一年的收入是1亿美元,而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的企业年收入只有数百万元人民币。Google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正在明显增长,雅虎日本的市场份额正在丧失。这说明百度只要做得好,就有机会。

            李彦宏还让任旭阳就百度进军日本的具体战略步骤提交报告,看看百度究竟在日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任旭阳先后认真研究了百度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与核心优势,以及eBay、Google、雅虎在中国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走访了海尔、联想、趋势科技、华为等在国际化上比较成功的企业,就其国际化经验教训请教他们的高层,最终形成了一个报告。该报告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严密分析,后来百度日本业务拓展的组织架构、人才招聘策略、战略步骤都据此逐步实施。

            从日本回来后一个月,李彦宏就决定进军日本。但是,当李彦宏在百度总监会上宣布这个决定时,现场一片哗然。有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有人觉得简直是痴人说梦,有人则非常兴奋。反对去日本的理由很简单--盘踞日本多年的雅虎已经占据了七成的市场,Google也已经进驻。百度虽然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但是在日本基本上算是从头开始。这意味着,百度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从强大的雅虎和Google手里抢市场,这个难度可想而知。支持的人则认为,百度在中文搜索市场上的经验可以复制到日本市场,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虽然内部有很多不理解,甚至反对的声音,但李彦宏还是坚持启动了百度进军日本的计划。

            他任命市场和商务拓展副总裁任旭阳担任百度日本事务总负责人,协调和推动日本各项事务的进展。

            为什么一定是日本?

            虽然进军日本市场的项目已经启动了,但是在百度内部,还有大量员工对百度进军日本的战略和理由不是那么理解。

            为了让百度内部对进军日本有全面的了解,李彦宏专门召集了一个会议,邀请所有对这个战略有疑问的百度员工参加,李彦宏当场进行答疑解惑,有上百名员工和各级干部参加了该次会议。

            对于百度最终选择日本的理由,李彦宏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和日本在地域上的接近性。从北京飞到东京大概两个半小时,与北京到广州的航程差不多,这使得百度的员工可以相对频繁地到日本去。两国时差只有一个小时,员工不用倒时差,提高了工作效率。百度打算以中国为基地,日后负责日文搜索的主要是国内的工程师,这种地域上的接近性非常重要。

        第57节:多名高管反对进军日本(3)

            关于地域接近性的重要,李彦宏举了一个例子:百度早期在硅谷有部分研发人员,配合国内的研发团队一起研制搜索的Spider。后来发现该团队的效率非常低,不是因为中国的工程师不行,也不是因为美国的工程师不行,而是因为交流不畅,两边的工程师做的东西不在一个路子上。美国分公司的人员,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决策层要到中国来,与中国的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仅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还要倒时差,浪费了很多精力。在方便交流上,日本显然比美国更有优势。

            第二,语言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日本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这使得中国人更容易理解日本的文化。日本人研究孔子理论、《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典籍,日本社会有很多习惯与中国相似。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日语实际上就是汉字。文化和语言上的相近性,可以使百度更好地理解用户的习惯和需求。

            第三,日本市场上的主要搜索公司都是百度熟悉的。日本市场上的两大搜索引擎--雅虎日本和Google日本,分别是中国搜索市场的No.2和No.3,在中国被百度超越。对这两家公司的市场推广模式、技术、产品、功能,百度都十分熟悉。雅虎日本和雅虎中国,Google日本和Google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尤其是网页检索领域。

            同时,李彦宏发现,雅虎日本和Google日本在本土化上做得并不是特别好,基本上是在照搬美国那套东西运营。Google日本的首页跟美国的非常相像,同样简单,都是在最明显的位置放一个搜索框,在第二明显的位置放一个"I?m  Feeling  Lucky"搜索框。Google的日文版的首页上,同样用英文放了一个这样的搜索框。

            对于Google的这种做法,开始李彦宏想不明白。后来,他向日本一家专门协助国外IT公司了解日本市场的咨询公司询问,Google日本和雅虎日本首页上的"I?m  Feeling  Lucky"是什么意思,对方竟然回答说不知道。

            由此可见,Google和雅虎在日本市场的本土化程度如何。

            它们在日本犯错误就是百度的机会。

            第四,日本本土缺乏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

            其实,日本着手开发搜索引擎要早于美国,日本电信电话公司、日本电气公司和东芝公司等都曾拥有过各自独立的搜索引擎。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些日本国产搜索引擎还在相互竞争。但随着美国Google的出现,互联网信息检索业界的格局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剧变。雅虎和Google高精确度的检索服务,使日本众多门户网站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搜索引擎依靠雅虎和Google就足够了,因此日本国产搜索引擎全线败退。

        第58节:多名高管反对进军日本(4)

            虽然2006年,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牵头,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参与的合作项目--"信息大航海计划"启动,准备用3年时间开发出下一代互联网搜索引擎,但从日本IT人才缺乏的现状来看,日本搜索引擎的复兴路途坎坷。

            这与韩国不同,同时也是李彦宏不选韩国的主要原因。韩国的宽带普及率特别高,搜索引擎市场很早就出现了本土公司,像Naver、Daum等。同百度一样,Naver、Daum在本土市场上打败了Google和雅虎。Naver、Daum在韩国的发展方式与雅虎、Google等跨国公司不一样,Naver、Daum最早开始做的是知识搜索,开发了一些适合本土的独特功能。也就是说,Naver、Daum更了解韩国市场上互联网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习惯。

            按照百度内部的说法,考虑是否进行一项新产品开发时,他们主要思考三个问题:用户是否有需求?现有的产品是不是已经将用户需求满足得很好了?百度来做的优势在哪里?以上几点就这三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百度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既然选择了日本,那么百度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站住脚,百度的股票应该是10倍于现在的市值的。"李彦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

            虽然日本市场十分诱人,百度为此也作了充分准备,但进军日本对百度依旧是个挑战。

            日本人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偏见,这种习惯的力量十分强大。雅虎1996年就开始运营日本分公司,Google进入的时间稍晚,虽然Google的搜索技术已经明显超越了雅虎,但是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Google仍然不能在日本市场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Google尚且如此,百度的境遇也不能不让人担心。

            日本民众有崇尚欧美轻视亚洲的偏见。日本民众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不高,大多数日本人连国际化做得比较早、比较成功的海尔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中国其他企业了。在日本销售的很多产品,虽然都注明了中国制造,但牌子大都是日本、意大利或美国的。因此,虽然2006年的百度在中国是响当当的品牌,但到日本必须从零开始。

            日本本土的潜在竞争者也在加紧追赶。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不曾放弃振兴IT业,使其恢复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2006年,日立、富士通等日本信息业巨头联合东京大学等科研机构,组成一个总计30个单位参加的科研联盟,旨在开发日本本土搜索引擎技术,抵制包括雅虎、MSN、Google在内的国外搜索引擎公司。很多日本公司都担忧这些来自美国的搜索业巨头将在日本形成垄断。

            再者,日本用户的习惯、上网方式与中国不同。日文搜索中,影视搜索占主要部分。同时,日本无线手机上网十分普遍,包括雅虎日本、Google日本、MSN  Japan、infoseekjp、Livedoor、Goo、AskJP、ExciteJP、Ceek、Fresheye、Nifty、Biglobe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手机搜索网站。百度能否迅速适应日本市场的搜索习惯,是其成败的关键。

        第59节:多名高管反对进军日本(5)

            从本土市场看,尽管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上已经占有了2/3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中国互联网的渗透率只有10%左右,而且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果百度精力过于分散的话,会是一个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