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宋元明三代的学术

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后,贵族门第开始衰落,由于学术文化传播更加广泛,老百姓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公卿。

民间出现了许多藏书家,读书的人多了,书院也随之增多,因此宋朝时学术氛围很浓厚。

宋初的读书人是在寺庙里面借读,后来出现了很多仿造寺院规划修建的书院。比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等。原来私人聚徒讲学慢慢变成了书院讲学。

而且宋朝的读书人地位很高,讲学自由,宋朝的学者讲的是接近平民生活的人生、社会、国家等方面的内容,而不讲佛教道教的出世长生之道,也不讲霸道的君王将相事业。

宋代自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已经觉醒到要改变现实,应该先从教育入手。

因此心中有所抱负的读书人都走上讲台,向学生讲学。讲学需要讲堂,有了讲堂,又需要讲义。由于来听的人程度不同,时间也不固定,因此讲学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陆象山教法,主张因人施教,直指本心。陆象山学派传承自二程兄弟,程颐程颢主张人静坐,就是好学,重视语录。

另外一派的代表朱熹,朱熹认为选几本重要的书,一直讨论和不断讲说,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了后来元代录取士人的准绳。

讲学再发展到王阳明时候,王阳明提倡良知之学。讲学的人不必到书院,只需要几次谈话就可以了,也就变成了非学校的社会化公开讲学。

宋明两代共六百多年,除了宋庆历、熙宁以及明朝洪武和永乐年外,政府不能主持教育,领导学术。

而社会上的学术氛围日趋浓厚,对教育的要求也要与时俱进,因此,宋明时期的儒家讲学风潮非常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