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知道你们谈恋爱时有没有做过这件事。

和男朋友吵架,说完“我困了,想睡觉”后,迅速把微信微博头像、封面都改成纯黑或纯白,而昵称和签名就只用一个“·”代替。

改完还不消气,就把给男友的星标置顶特别关注全部取消,再设置成消息不提醒,才终于舒一口恶气,开始找朋友吐槽。

看似两人已经休战,实则一边发泄自己气到炸肺的情绪,一边暗示他,我可没那么好脾气,你快来哄我。

当然,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己是咬牙切齿发誓他不“三顾茅庐”绝不原谅,但真正等到他说一句“宝宝对不起”时,你早就消气了。

实际上,除了恋爱外,生活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采取这种“环保式生气”。

摔手机太贵舍不得,摔盘子摔碗收拾又很麻烦,骂了人冷静之后还要去道歉。

想想只有这种暗戳戳地表达自己不爽,不伤及旁人才是最优解。

就像前几天那条很火的微博,把当代成年人的发泄方式总结成四个步骤:

换头像-删朋友圈-换封面-改签名,简单易行还没有后顾之忧。

要知道我们都是很懒的,比起发泄后收拾残局,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生闷气。

就像当代青少年结束暗恋的方式是QQ不养火花,取消特别关注。

当代成年人的情绪发泄往往先从社交平台开始。

名字变成简短符号,头像也是一定要改的。

看起来越极端越冷冰冰越好,要么是黑白灰纯色,要么是黑白或大红大绿的照片。

封面就更不用说,如果上面有字,那一定是极其悲观的,比如”没有人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