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 第141页

第141页


  前世这一次《肿瘤生物学》的造假事件,不仅是涉及数据的造假,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用了论文“同行评审”的漏洞。
  同行评议是决定一篇投稿论文能不能在期刊发表的重要机制。一般而言,论文作者向期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作者没有利益相关的学者,评议论文的价值和质量。期刊主编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接收论文。
  但是《肿瘤生物学》此前规定,论文作者可以向期刊推荐评审这篇论文的合适专家。此举本是为了让细分领域的研究能有对口的专家进行评审,但这也让造假者有机可趁。
  造假者或是提供伪专家名单,或是提供真专家的假邮箱。如果期刊选择他们作为审稿人,会得到一份热情洋溢的正面评议回执,从而“助推”论文发表。
  前世这一次的“造假事件”中,被撤论文伪造同行评议,出现了不同作者、不同评审人使用相同电子邮箱的情况,论文投稿和回复评审意见是有人在批量操作,并由此证实存在论文发表的“第三方”在帮助论文作者弄虚作假。
  也就是说,华夏的作者自己向杂志社推荐了同行评审,这个评审的专家大概率是假的,即便这专家是在学术圈真实存在,但华夏作者又伪造了邮箱地址,以此来取得“同行评审”的好评!
  景萧然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华夏作者的论文,然后查看其同行评审,判断其真伪。
  第一步,找出华夏作者的论文,这个很简单。景萧然准备让洪胜帮忙,一起搜寻最近几年《肿瘤生物学》的期刊。
  可是第二步,想要查看其同行评审的信息,这个却很难,因为一般杂志都不会主动公布这些同行评审的信息。
  景萧然想要找到这些信息,恐怕还得另寻他法。
  ……
  宁安医学院,实验室。
  “何老师,您又发了两篇SCI论文,其中还有一篇有4分的,真的是太厉害了。”
  “何院长现在手里的SCI论文都快二十多篇吧?”
  “何院长今年申请的基金,我看是十拿九稳了吧!”
  何楷儒的手里正拿着两本杂志社寄过来的样刊,周围不少实验组的老师都纷纷恭维道。
  对于宁安医学院来说,能出产一篇4分左右的SCI论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更何况是一次多篇。
  何楷儒笑着和周围众人点头,这两篇SCI论文到手,就意味着今年的“国自然基金”便如同探囊取物了。
  “都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大家在实验室的努力,我也不可能取得这种成就。没有!”何楷儒摸着手中的样刊,心里也是豪情万丈。
  宁安医学院这样一个二本的学校,在他的努力下,不出几年的功夫,便拿到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牌子。
  如果一切顺利,等到下一次人社部评选“百千万人才”,何楷儒将有很大概率入选。
  听着周围人的恭贺声,何楷儒心满意足。
  只不过每当他想起两年前的那一次“药物专利”的事情,整整损失了数百万美金,让他的心里就如同刀割一般。
  想想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却比不上那个景萧然偶然之间研发出的“药物专利”!
  “罗昕同学,最近在组里待得怎么样了?”
  何楷儒突然对一旁的罗昕笑道。
  “啊,还,还挺好的。”罗昕受宠若惊,之前对自己很冷漠的何楷儒院长,今天怎么突然就转了性子?
  “我记得你们班好像有个叫景萧然的同学吧?”何楷儒低声问道。
  罗昕一脸狐疑,景萧然只是在大一开学前在实验室待过几个月,何楷儒身为药学院的院长,他是怎么记得景萧然的?
  “院长,他是我们班的班长。”罗昕道,“不过目前他已经去了市中心医院见习。”
  “去见习了?”
  罗昕点了点头,“院长,您有什么事儿吗?”
  何楷儒笑着摆摆手,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他也只是突然想到了景萧然而已。
  原本他还以为景萧然在“新型口服抗凝药”以后,会慢慢在华夏学术圈崭露头角,只是没想到他这两年都完全销声匿迹,泯然众人矣!


第十五章  打假行动(中)
  “萧然,帮谭老师推一个患者进导管室呗!”
  “萧然,18床的患者要换药,帮忙换一下哈。”
  在心内科监护室待了一个月,监护室里大部分医护都认识了景萧然。
  “小景,你拿着超声,去给32床患者看一看,评估一下心脏的状态。”
  “小景,8床患者的医嘱你整理一下!”
  在朱珠老师组里,景萧然绝对是一个趁手好用的学生。
  “萧然,记得帮我做一个血气分析。”
  关馨小护士总是会找景萧然帮忙,因为景萧然通常都不会拒绝,而且也是唯一会做血气分析的实习生。
  “班长,这个病程怎么写,你教教我啊。”
  对于洪胜来说,景萧然的定位就是一个“bug”级别的存在,无论自己遇到什么问题,找景萧然就一定能够解决。
  景萧然在心内科监护室很累,但却是他重生以来,感觉最为充实的一段时间。
  可能是回到了他自己的本职工作,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忙碌了一天,回到寝室。
  “班长,你让我收集的论文,我全部都搞定了!”
  洪胜递给景萧然一张写满了论文题目的A4纸。
  “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肿瘤生物学》一共有四十多篇SCI论文自于华夏学者,其中有三名学者发表了两篇及以上!”
  景萧然接过这张A4纸,满意地点头道:“干得不错。”
  华夏学者的论文只有四十篇,并不多,不过这种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现在离前世这件事情曝光还要一段时间。
  另外,这四十多篇论文也不能全部造假,还需要进行排查。
  “班长,接下来咱们干什么啊?”洪胜好奇道。
  “马上你就知道了。”景萧然笑了笑,他已经想到了如何获得《肿瘤生物学》同行评审的信息。
  ……
  美国辉瑞。
  欧美区总负责人哈默,这一两年可谓是春风得意,在辉瑞公司的地位随时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归根到底,这完全得益于哈默在两年前买断的一个专利——新型口服抗凝药,并且他是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整个专利的买断。
  这一次哈默成功的案例,甚至成为了辉瑞公司的教学典范。
  “哈默先生早~”
  “哈默先生,您今天可真帅呀!”
  “哈默先生,这里有一份最新药物的买断计划,您有空的话帮忙看一下呀。”
  每天早上,哈默一到办公室,公司的员工便会有意无意地向他献殷情。
  “等会儿应该有一个会议吧。”哈默对自己身旁的秘书说道。
  “是的,哈默先生。”
  金发碧眼的大长腿秘书微微点头,向哈默展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
  “那好,今天会议的内容很重要,关于新药收购方案的确定。让所有人准时来开会,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人迟到!”哈默吩咐道。
  “哈默先生,你放心,我会通知到下面的各个主管。”大长腿秘书回道,“确保没有任何一个人迟到。”
  “叮叮……”就在这时,哈默德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哈默眉头一皱,这是他私人手机响了起来,一般人都不会在这个时间点打来电话。
  “喂,哈默先生吗?”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华夏语。
  哈默脸上的神情先是一愣,随后便满是惊喜。
  “景先生,是您吗?”
  “嗯。”景萧然道。
  “您的实验室还有一个月就完工了,而且我们全部按照您的要求,为您置办各种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
  哈默就是向给上级汇报工作进度一般,拿着电话点头哈腰道。
  一旁的秘书虽说听不懂华夏语,但是见到这种哈默的这种行为,心中也是一惊。
  按照哈默目前的地位,不应该有这种反应啊!
  难道这是辉瑞的某个大人物来了电话,但是也不太对,因为总部的掌权人并没有外国人啊。
  “哈默先生,您先别急啊!”景萧然听到哈默的话,有些无奈道,“我这次来不是跟您说实验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