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 第151页

第151页


  景萧然对整个实验室很满意,无论是实验室的建造格局,这些都是全部按照他的设想来完成的。
  他以一个重生者的角度来提出要求,务必使整个实验室完工后,至少能够算的上世界级的。
  “景先生,实验室的各种设备以及仪器,我们不仅满足您的要求,而且全部都是按照世界级的规格来置办;所有仪器都是我们辉瑞从各种仪器公司直接提来的。”
  “嗯,不错!”
  景萧然参观了一圈,随后对哈默道:“哈默先生,我很感谢辉瑞公司,这个实验室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哈默笑道:“景先生,您是我们辉瑞公司最好的朋友,这个实验室我们当然得按照最高的规格来建造了。”
  景萧然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专利,只要一上市,那给辉瑞公司带来的效应,那可是每年数十亿美元级别的。
  虽然这样一个实验室造价不菲,可是相比于此,那可是九牛一毛了。
  而且将实验室建造得好一些,也能更好得维系与景萧然之间得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景先生,您可别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啊!”哈默道,“我们辉瑞公司希望与景先生有长期和合作关系。”
  “不仅仅是这一次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我们希望在以后的药理学领域,有更加长远的合作。”
  景萧然笑了笑,“哈默先生,我当然没忘。不过这次,我还想请哈默先生帮个忙。”


第二十七章  白月光
  “景先生,您说。”哈默道,“有我能够帮忙的地方,绝对义不容辞。”
  “我就想知道,辉瑞公司的美国研发总部,应该有不少来自华夏的研发人员吧?”景萧然道。
  “当然啊!”哈默笑道,“华夏人不仅聪明,而且能吃苦耐劳,在我们医药这一行很吃香的。我们辉瑞有很多制药高级工程师。”
  辉瑞公司总部的研发部门,汇集全球药理行业的尖端人才,无数人削尖脑袋都想进入这里。
  华夏的药学产虽然并不发达,但是这是国内各种复杂的环境所造成的,华夏的医药人才遍布全球。辉瑞公司中来自华夏的研发人才,就占了将近10%的比重。
  景萧然咳嗽一声,道:“那,每年从辉瑞研发部回国的华夏人也不少吧?”
  “景先生,您这是?”哈默面色微微一滞,“挖墙脚?”
  辉瑞公司的规模大,人员流动肯定也很频繁。
  特别是研发行业这种比较枯燥的工作环境,很多研发人员都会选择在国外赚一笔,只要国内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便会选择回国。
  景萧然笑了笑:“哈默先生,我这不是挖墙脚。”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想从辉瑞回国工作的研发人员,我这里是很欢迎他们的,给他们提供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
  哈默闻言,沉思了片刻才道:“景先生,这件事毕竟涉及到了我们辉瑞的研发人员流动,总部那边肯定不会答应这点。”
  “毕竟每一个研发人员其实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不可能主动在公司提出这种劝人离开的事情。”
  每一个医药公司的后盾便是一群庞大的研发人才,这意味源源不断地创新能力;不少医药公司都喜欢直接去买半成品药,不过这样的发展会受到很多掣肘。
  景萧然明白的哈默的意思,他原来就只是想尝试问问。
  从辉瑞公司“挖墙脚”过来,这种人才的质量肯定很高,不过辉瑞公司很难会放人,很多研发人员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不过,景先生,我能用我私人的关系帮你。”哈默话锋突转。
  景萧然面露惊喜:“真的吗?”
  “嗯。”哈默点点头,“我在总部中认识一个来自华夏的研发人员,这些年关系处得不错,他曾经向我透露过想回华夏的想法,只是华夏的医药环境不怎么好,所以他一直都很犹豫。”
  “我想我可以把景先生的实验室推荐给他。”
  “那真是太好了!”景萧然喜笑颜开。
  哈默在辉瑞公司算得上是高层之一,能和哈默认识的,绝对算得上是研发部中精英人才。
  这事儿如果能成,对于景萧然来说,可真是雪中送碳!
  他正在想去哪儿招收第一批实验人员呢。
  “景先生,咱们这也算得上是互帮互助,而且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哈默绝对算得上是个人精,此时也不忘拍一拍景萧然的马屁。
  在他的眼里,景萧然可是一个值得全力投资的潜力股。
  现在景萧然又拥有了自己的实验,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现在和他打好关系绝对是个不亏的买卖。
  ……
  杨志又领着景萧然在实验里四处参观了一番,然后哈默便和景萧然将所有的设备、仪器交接完毕。
  从现在开始,这个在国际上都能排上号的顶级实验室,全权归景萧然所有了!
  私人实验室已经可以使用,他终于能大施拳脚。
  景萧然眼中的“白月光”,就是他最开始念念不忘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个改变了肿瘤治疗的里程碑式治疗方式,挽救了无数肿瘤患者生命的“神药”。
  景萧然手中还拿着一篇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综述,两年前他给《柳叶刀》投稿的,只是当时没想到被退稿了。
  这事儿他可是一直都记着呢,看什么时候能找回场子……
  景萧然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理机制以及靶点,但是并不知道其具体的药物分子式,也就是说找不到有具有活性的化合物。
  想要完成这个工作,一共有两个难点。
  第一,工作量之大,不是景萧然一个人能完成的。
  这需要一个研发团队配合工作,进行排列组合的重复实验,找出具有活性的化合物。
  现在景萧然缺的就是人,缺的是一大批“科研狗”!
  不过即便是“科研狗”,也不能找随便找,还是得找顺手好用的,最好能淘到一个“小牛”,那他的实验室才真正意义有了“战斗力”。
  第二,景萧然现在面临另一个难点,就是不清楚其他医药公司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科研进度。
  这两年,景萧然一直关注着全球范围内有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消息。
  两年前就已经有医药公司在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景萧然如果想掺和一脚,那势必会有竞争,也就说通常上讲的“科研竞赛”!
  结合他前世的记忆,早则一年、迟则两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会上市。
  一旦别的医药公司或者实验提前研制出药物,并且顺利通过4期临床实验,那就意味着他们前期的投资全白费了。
  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超过其他医药公司的研发进度,并且通过人体临床实验,无疑是“地狱”难度级别的。
  景萧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赶在全球医药同行的前面,研发出“免疫检查检查点抑制剂”,不过既然重生回来一趟,肯定得尽力去试试。
  ……
  实验室门口的牌匾还是空白的,就等着景萧然给它命名。
  取名这个事儿,景萧然是极为不擅长的,他索性在同城异性交友群中征求意见。
  金缈:“金景实验室怎么样?”
  周祖昆:“金子,你可真是不要脸啊,还金景实验室……”
  林萱桐:“要不就叫萧然药理实验室,言简意赅。”
  金缈:“不行,萧然这么低调的一个人,肯定不会用这个名字,我看就叫华夏智创实验室怎么样?”
  周祖昆:“华夏智创……我去,你这个也太low了吧。”
  金缈:“昆昆,你怎么总是怼我?”
  ……
  听到群里大家的讨论,景萧然还是决定放弃他们的意见,自己再慢慢想吧。


第二十八章  急诊室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门诊。
  景萧然在急诊科值的第一个班,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他全程都需要待在急诊。
  他的工作,主要是帮出诊的老师开医嘱,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
  景萧然很早便来到了内科急诊室,他需要提前熟悉电脑的门诊系统。
  现在的门诊系统和前世不太一样,客户端系统的操作很繁琐,而且功能特别少。
  “你是今天跟我一起值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