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当医生了 > 第161页

第161页


  “大概在两年之前。”哈默道,“当时他就向我询问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朱献清点了点,轻轻喝了口咖啡。
  他突然对远在大洋彼岸的那个大三学生有些感兴趣,这一切似乎都笼罩了谜团。
  景萧然像是横空出世的一个人,出现在众人面前。
  如果说,研制出“新型口服抗凝药”是惊艳世人的话,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绝对可以让他和医药圈的大咖平起平坐。
  “哈默,他的实验室在哪?”朱献清看向了对面的哈默,“实验室是什么规格?”
  哈默笑了笑,道:“实验室在华夏樊城。实验室是由我们辉瑞按照最高标准建造的,绝对不逊于辉瑞总部的那些实验室。”
  “那目前实验室里有多什么研发人员?
  “据我所知,目前除了他自己这个光杆司令,没有别人。”
  朱献清眼神闪烁,心中似乎有了打算。
  “既然他邀请我回华夏,那具体的待遇问题呢?”
  哈默道:“朱,谈到待遇的问题,你可别担心这个。因为他手里还有一大笔专利的转让金,他想要组建一个实验组,肯定不会吝啬这方面。”
  “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朱献清道。
  “嗯。”
  哈默将景萧然的电话和邮箱都告知了朱献清。
  “哈默,这次谢谢你的咖啡了,下次有空我请你!”朱献清站起身,和哈默告别。
  “乐意奉陪。”哈默同样站起身,脸上洋溢着笑容。
  他看着朱献清离去的背影,心中有种直觉,这事儿多半是成了。
  ……
  “喂,老婆啊,你在干啥呢?”
  回到家,朱献清直接给自己远在华夏的老婆打了一通电话。
  “今天儿子学校开家长会,我公司临时有事,刚刚忙完,现在正赶去学校呢。”
  “老婆,这么多年辛苦你了。”
  朱献清在国内时就已经结婚生子,不过妻儿都留在了华夏,每年在寒暑假的时候会来美国住几个月。
  “唉,我虽然累,但是你一个在异国他乡才是最辛苦的,平时都没什么朋友,天天就待在实验室里。”
  听到老婆的安慰,朱献清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儿,眼神愈发的坚定了。
  “老婆,我现在有个回国工作的机会。”
  “回国?你前段时间不是才说还要等几年?”
  朱献清解释道:“当时是因为国内在医药行业的工作环境很差,像我我这种专业人士回国,虽然工作不愁,但是工资相比美国辉瑞,都太低了。”
  “现在国内的环境变好了?”
  朱献清道:“没有。主要是因为在樊城有一个私人实验室,和我们辉瑞有些关系,实验室的负责人邀请我回国。”
  “那太好了啊!樊城离我们西江很近,到时候我也能来樊城工作,我们一家也能好好在一起了!”
  朱献清笑着回应道:“是的,以后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挂了电话,朱献清深深吐出一口气,抬头看了眼灰蒙蒙的天空。
  离开美国,回国工作。这是朱献清来到美国后,一直都在计划的事情。
  这里毕竟不是祖国,不是家乡。
  即便是工资再高、待遇再好,心中对这片地方依旧有一种隔阂感。
  朱献清觉得即便樊城实验室的待遇差点儿,他也是能够接受的。
  他又翻开自己的手机,找到了刚才哈默给他的那个电话。
  ……
  景萧然正在急诊科病房写病历。
  他们组一个只有两个患者,但是整个组有七个学生。
  所有大家就排班,一个星期里,每个人上一天班,今天刚好轮到了景萧然当班。
  “班长,最近你怎么没去实验室了啊?”洪胜此时也正好在科室里。
  景萧然转头看向洪胜:“怎么了?你在实验室待着不习惯吗?”
  “没有,三个学长都很耐心地在教我一些基础实验。”洪胜道,“我就想问问,这个实验室到底是干嘛的啊?你把三个学生招到实验室,现在又不给他们派活儿干。”
  洪胜刚开始对实验室的一切刚到十分新奇,可是时间一久,他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了。
  这些大的一个实验室,负责人居然是自己的班长;而且这个实验室到底是要做什么研究呢?这都快一周了,景萧然什么任务都没有交给三个师兄。
  “我不是说过吗,现在只是熟悉环境的阶段。”景萧然道,“接下来有你们忙的。”
  “好吧。”
  洪胜放下心中的疑惑,在景萧然身上发生的神奇事情不是这一件,他只能自己默默地去消化。
  “叮叮!”
  这时候,景萧然地手机突然响了。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的是一连串奇怪的数字。
  “诈骗电话?”景萧然心道,于是就立刻挂了电话。
  只是没过一分钟,电话又响起了,还是相同的号码。
  这诈骗犯现在怎么有些耐心啊!
  景萧然依然选择挂了电话。
  “叮叮!”
  响了第三次,景萧然犹豫了一个下,还是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的朱献清此时却是一脸懵逼,都还没有正式和那个大三的学生接触,电话已经被他挂了两次!
  “终于接通了!”
  电话终于不再传来挂掉的忙音,朱献清立刻清了清嗓子,道:“请问是宁安医学院的景萧然同学吗?”
  景萧然此时拿着电话走进医生休息室,道:“嗯,我是景萧然,请问您是……”
  “美国辉瑞总部的药物研发员,哈默先生向我推荐了你。”朱献清道。
  “噢!我记起来了。”景萧然笑道,“您就是朱献清先生吧,辉瑞研发部的高级制造工程师之一,哈默在我面前提过您。”
  朱献清道:“嗯,这次打电话。其实我就是想问一些关于实验室的情况。”


第四章  第四十一章  重回血液科
  大部分私人的药理实验室,都是以研发半成品药物为主。
  他们没有能力将药物研发到底,只能做一些基础的活性物筛查,然后将半成品的药瓶卖给医药公司。
  这种是实验室赚钱最快的方法之一,转卖半成品药品专利。
  但是只要是一个科研人员,他们心里肯定是希望真正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转卖专利获取利润。
  “朱先生,我们实验室主要是药理为主,未来主要集中于研发肿瘤以及心血管药物方面,但是不排除向其他专业发展。”
  景萧然简单说了几句,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告知了朱献清。
  其实他已经从哈默那里得知了朱献清的不少信息。
  对比于前世,他对朱献清名字很陌生,所以朱献清以后肯定不会是医药领域的“大牛”。
  不过按照朱献清目前的简历来看,他是完全不逊于现在的李秋雨。
  朱献清常年在美国发展,甚至还参与国际上几次重大的药物研发。目前来看,他在医药圈的地位是要高过李秋雨的。
  景萧然内心是很希望朱献清能够回国,并且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
  有这样一个助力,那实验的事情肯定是事半功倍。
  “嗯,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我知道你曾经研发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但是关于抗肿瘤的药物……”朱献清语气一顿,“我听哈默说,你似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很了解?”
  景萧然笑道:“曾经仔细研读了欧美有关免疫检查点检查点抑制剂的文献,其实最早免疫机制的提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过当时并没有发现这种免疫靶点,近几年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很多肿瘤免疫疗法都会提高免疫检查点这个方面。”
  景萧然的一番话,让朱献清彻底的清楚,这个大三学生是真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所了解,绝对不是粗浅的认知。
  “景萧然,其实我之前早就有过回国的念头。”朱献清继续说道,“只不过华夏国内的环境实在不允许。”
  其实朱献清说得很隐晦,对于他们这种尖端科研人员回国,除了待遇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国内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自己所学的才能无法在国内施展。
  就比如,一个水平很高的游戏设计师,突然要从一线城市回到一个小县城,那在这个小县城里,他是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景萧然很明白这一点,所以特别佩服那些愿意回国的高端人才,他们很多时候都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国从新开拓出一片崭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