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从大周开始 > 第192页

第192页


        平宁郡主瞧不上卫允,瞧不上卫家,认为卫家不过是走了狗屎运,卫允不过是走了狗屎运,不知用什么法子得了元祐帝的青睐,有了今时今日的权势。
        殊不知卫允更瞧不上她!
        特别是如今又搭上了邕王府,平宁郡主原本就高傲的尾巴,岂不得翘到天上去了,卫允才懒得去看她那副嘴脸呢!没的坏了自己的好心情。
        前世桃花扇里头那句戏文是怎么说来着!
        眼看她起朱楼,眼看她宴宾客,眼看她楼塌了!
        哈哈哈哈哈!
        卫允最多也就是在茶余饭后笑一笑!
        至于再多的!
        对不起,关我何事!
        而且卫允对于齐衡也没什么好感。
        开玩笑,趁着自家外甥女年纪小不懂事就来撩拨,准备把自己辛辛苦苦,精心呵护才浇灌长大的水灵灵的小白菜拱走的人,卫允哪里能有什么好脸色。
        尤其是这家伙是个立不住的,明明知道他那个高傲的母亲无论如何也看不上明兰一个庶女,两人之间完全没有可能,却还要再三来撩拨自家外甥女。
        若不是看他没有成功,而且也算是变相的促进了明兰的成长,卫允早就几个大耳刮子呼过去了。
        继邕王府和齐国公府结亲的热闹之后,汴京城最轰动的事情就是荆襄那边传来的捷报了。
        先是黑甲军攻克荆门,随即又是九江大军攻入长沙,连下数县,逼近长沙城。
        以及之后的陆陆续续传来接连不断的捷报,更是振奋人心。
        元祐帝那张已然满是皱纹的脸上,整日里浮现的都是异常灿烂的笑容,每次看到送过来的奏折,都会下意识的问一句有没有荆襄那边送过来的。
        朝堂之上的氛围也变得空前的好,户部、兵部那两边忙着向荆襄之地输送物资,和吏部一起商量着怎么处理大战之后满目疮痍的荆襄四府,至于刑部、大理寺还有台谏,就忙着商量该怎么处理那些被抓获的叛军,给那些个反贼的头目们定罪量刑之类的
        总之就是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大堆。
        卫允好不才有的一点娴静时光就这么无情的被占用了,大理寺那边的事情太多,卫允这个大理寺少卿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还有锦衣卫,虽说如今南镇抚司有梁昊坐镇,但指挥同知张千均都上了前线,北镇抚司的事情就得卫允这个指挥使亲自处理了。
        幸好罗网如今已然交还给了元祐帝,不然处理罗网那边的事情又是一顿焦头烂额。
        不要以为情报机构就不忙了,如今荆襄那边打得火热,可汴京城里可同样没有闲着,元祐帝如今还没有正式下诏书侧缝邕王为太子,可兖王那边却已经坐不住了。
        连祭祀承天这样的大事都让邕王去做了,要是等元祐帝的诏书下下来,到时一切已成定局,若是再想做些什么,那就晚了。
        而且如今荆襄大战正酣,满朝文武乃至元祐帝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正是做手脚的好时候。
        卫允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就把一手重组扩建的罗网这么轻易地就交了出去。
        一则,是为了报答元祐帝的知遇之恩。
        二则,则是因为卫允实在是不想在争储这件事儿掺和太多。
        四月上旬,荆襄那边战事结束,叛军大部分都被剿灭的消息传回了汴京,元祐帝老怀大慰,当即下令大肆封赏有功之士。
        着明威将军谢秉德,押送叛军首领黄渊入京受审,同时接受朝廷封赏。
        而大相公韩章也一语成缄,昔日谢秉德连战连败,退守九江不过是惑敌之策,让反贼对朝廷大军生出轻视之心,随后再和黑甲军联和,出奇兵攻打长沙,诱敌深入,然后布下周密埋伏,一举击败叛军主力,立下大功。
        九江大军名义上的统帅还是谢秉德,顾廷烨,不,白烨只是以先锋之名,行领军之权罢了,大部分的功劳都要归于谢秉德这位领军大将的身上。
        而这次黑甲军的功劳更是不小,收复荆州府与武昌府,剿灭叛军无数,丝毫不逊色于九江大军。
        因为这次战役的策略便是黑甲军制定的,这一点早在最开始的军报奏章之中,便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而卫允这位锦衣卫指挥使虽然没有亲自上阵,但当初让黑甲军出战,与九江大军两面夹击的计策可是卫允出的。
        而且黑甲军也是卫允一手训练出来的,若论功劳,卫允同样不小。
        元祐帝索性便大手一挥,将卫允的锦衣卫指挥使升为正三品,张千均这位领军大将,锦衣卫同知则升为了从三品,授予云麾将军之衔,袁文绍这位先锋大将,被正式封为北镇抚司镇抚使,领从四平衔。
        黑甲军的四位营指挥使也被升了一级,成了正五品,其余麾下诸将士,则由锦衣卫内部自行提拔擢升。
        圣旨下来的时候,卫允还有些楞,人在家中坐,好处从天上掉下来呀。
        莫名其妙的自己就成了正三品了,这个官升的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而且圣旨里头除了升了卫允的官,还把张氏也给封了诰命,成了淑人,待卫允什么时候官居二品的时候,张氏的诰命也就能够升为郡夫人了。
        不过这一次锦衣卫的功劳确实不小,不论是立下大功的北镇抚司黑甲军,还是在大战之时,于两军之间充当枢纽,来回传递情报,互通有无,对于最后的结果起到极为重要促进作用的锦衣卫,都是卫允的属下。
        而且元祐帝不止封赏了锦衣卫,就连那个当初在朝堂上被他骂的狗血淋头的谢秉德都被封成了归德将军,领从三品的衔,虽然都是从三品,不过军阶比之张千均的云麾将军还是要差了一点。
        而在此次战役之中击败叛军主力,擒获贼首黄渊,立下大功的先锋白烨,也被封成了从四平的明威将军,替了原先谢秉德的职位。
        而且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珍珠玉石,锦缎布匹,土地田庄赐下。
        元祐帝大手一挥,自己倒是舒坦了,得到赏赐的众将士们也都异常高兴,可却搞得户部上上下下的官员们这一段时间没一个有好脸色的。
        某次下朝的时候,卫允还特意跑过去和自己那位师伯打招呼,可咱们的秦大侍郎不仅没有应声,就连好脸色都没有给卫允,直接白了卫允一眼,一拂袖便径直走开了,一副不想搭理卫允的样子。
        搞得卫允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想着自己是那句话说错了?还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大师伯呢?
        后来知道缘由的卫允还有些哭笑不得。
        四府之地因叛军的肆虐而造成的损失,各州各府的重建工作,城池的修补,阵亡将士的抚恤,受伤将士的安置,遣散,还有上上下下,八九万人的封赏,还有行军打仗一路之上的消耗,零零总总的这些加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银钱一把一把的从户部的手里送出去,眼看着国库空了一小半,户部的官员们哪一个会有好脸色!就连他们给元祐帝奏报的时候,也全程都冷着脸!
        四月初五,下朝之后的元祐帝一如往常一般坐在御书房之中,勤勤恳恳的批阅奏折。
        说实在的,似元祐帝这般勤奋的皇帝还真不多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从未有过懈怠,卫允的印象之中,貌似只有一个前世的乞丐皇帝能在这一点上超过元祐帝,其他的貌似还真没有,至少在卫允的认知之中,是没有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
        四月的汴京,并不同与江南那般淫雨霏霏,虽有偶有小雨,却大体都是清爽干净的。
        失神间,元祐帝望着窗外盛开的桃花,忽然说道:“这几日荣妃在做什么?”
        “回陛下,昨日荣妃娘娘召了荣飞燕姑娘入宫小坐,两人还一块儿在御花园里头游园赏花呢!”赵内官微笑着回道。
        元祐帝点了点头,听到荣飞燕的名字,忽然又想起来数月前震惊汴京的那场大案,还有后来南镇抚司那边送来的那几个死士亲自画押的供词,还有罗网那边的调查,目光不禁有些深沉,问道:“荣家姑娘如今恢复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