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原承 > 第211章 罗一亿

第211章 罗一亿


  211、后来
  2030年12月22日,顺义一间独栋别墅前,梁丰按下门铃。
  开门的是罗珊,见他就笑,“丰哥你是算好了来的吧,我哥饺子刚下锅。”
  “那是,专业蹭饭十几年,这个技能必须拥有。”
  梁丰笑着进屋,熟门熟路地找自己拖鞋。
  开放式厨房里传出罗超的声音,“梁小胖你也好意思说,专业蹭饭十几年了还光会点菜不会帮忙!”
  梁丰伸头看了一眼,“咦?一亿你已经回来啦,不说明天才到家吗?这次能待几天啊?”
  罗超很无奈,“你别乱讲啊梁小胖。”
  梁丰哈哈笑,“我怎么乱讲了我,你罗一亿难道不是实至名归?”
  罗超大学成绩很好,大二就被大佬看中,读硕时就跟着导师参与项目,毕业后更是直接去了深山老林的国家机构,到现在甚至连行踪都要保密了。
  前年因为级别到了需要公示财产,罗超闹出个不小的乌龙——他“瞒报”财产,数额还特别巨大——引来了单位的专项调查。
  直到那时罗超才惊悉他名下仅现金就有一亿!一亿!更有几套房产!就这原承还说,如果不是他身份所限,他还会把所有店面都挂在他名下。
  理由非常之强大,“超啊,你的工资卡就一直在我这儿呀。”
  罗超……
  看他大受惊吓,原承笑得不行,却依然没说——你十八岁时就有百万身家了,十九岁时是千万。
  深藏功与名。
  虚惊一场,罗超算是轰轰烈烈出了柜。好在社会渐渐宽容,他又一贯优秀,在单位才没怎么被影响。
  同受惊吓的还有梁丰丁一这些朋友。
  梁丰感慨之余送上外号”罗一亿”——这外号经他阐述后在朋友圏里迅速传播,获赞无数。
  罗超觉得很软饭,然而他的反对并没有什么用。
  进京后原承生意一直很顺,要不是他过于稳健——会按比例留存利润——他们的资产还不止这些。
  因为不信任股市,所以除了房产和一部分结构性存款外,其余现金原承都买成了银行理财,也全部记在罗超名下。
  今年到了三十岁,年初起他就开始陆续转让店面,又在罗超名下添了大笔现金资产和两套房产。
  原承也常自嘲,自己真是low得可以——这种理财思路完全就是穷人乍富,只会收租收息。
  但罗超的身份不能经商,他只能给他多多攒点真金白银。
  现在原承手里还剩四个店,也是他生意最好的四个店。在书桌抽屉里,他已经准备好了转让书——如果三十岁的死劫过不去,所有资产罗超都能处置。
  但若28号平安度过,原承想,以后的经营他倒可以换个思路。
  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几盘卤肉、凉菜和沙拉,梁丰抓起一块猪蹄边啃边走进厨房,“诶问你呢,一亿,这次能待几天?”
  原承罗超一齐转过身时,梁丰啃肉的动作都顿了一下——多少年过去,这两人站一起还这么养眼!
  一样的宽肩窄腰大长腿,一样的英挺俊朗,一样的年轻到仿佛不曾被岁月浸染!
  再低头看看自己已经有了弧度的肚子,梁丰心里苦,明明他那么辛苦一老师!怎么也不应该比做生意搞科研的胖啊!
  罗超白他一眼没说话,继续调蘸汁。
  原承笑,“这次假期长,有十天呢。丰丰你去洗手,再点一水就好了,这锅出来你和珊珊先吃。”
  看到锅里翻滚的白胖饺子,梁丰立刻忘了纠结肚子弧度,“橙子你都包饺子了干嘛还整这么多菜?”
  原承看他开心,也笑,“我们要走几天,给你和珊珊酱点肉,姚瑶不在你也少吃点儿外卖。”
  “她在我们就是一起吃外卖。”梁丰吐槽媳妇,“瑶瑶做饭还不如我呢。”
  姚瑶别的都好,做饭是真不行。
  原承听得笑,梁丰转向罗超显摆,“一亿,你最不应该说我胖,我这肚子至少有一半是橙子给喂出来的。”
  罗超更没好气了,“你还好意思说!”
  进来拿碗筷的罗珊瞪他哥,“丰哥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人家还知道有空就过来陪我哥吃顿饭呢!你呢!一年能搁家待几天!”
  罗超被噎住,委委屈屈地看向原承。
  原承被他的小眼神逗笑,温言制止,“珊珊怎么和哥哥说话呢,你哥假期少,但他所有假期也都是给我们的。”
  罗超工作忙,假期少,但只要他回家——除了做饭那必须得原承上——其他时候,原承是一根手指头都不用动的。
  甚至手指甲罗超都不让他自己剪。
  被这样支持,罗超笑容立刻得意起来。
  原承笑着继续,“当初你哥进这个单位我们可是举手表决过的,那会你不是说”哥哥做的是大事,我们都要支持他”么,珊珊,言必信行必果啊。”
  罗珊撇嘴,表情控拆,“哥你就偏心超哥吧,反正超哥一回来我就是个拖油瓶,哼,生气。”
  罗超哈哈笑,“我回不回来你都是个拖油瓶,胖妞,别忘了我才是你亲哥。”
  “不管,反正超哥你是假的,哼。”
  看她这样撒娇,三个哥哥一齐笑起来。
  随着罗超越来越忙回家越来越少,不知从哪天开始,罗珊称唿原承不再是”承承的的”,而是”我哥”!
  而她真正的亲哥现在是”罗哥”、”超哥”,经常还没称唿。
  原承和她谈过好几次,要她理解自家哥哥的工作性质。
  罗珊却只扁着嘴摇头,“我理解啊,我知道他了不起,可他对我就是个假哥哥嘛,我长这么大就只有你管我!”
  原承……
  罗珊没说错,这些年一直都是原承在打理、教养、陪伴她。
  从上幼儿园起,每天接送、报课外班、开家长会、照顾日常、梳理心情、为她招待小朋友、给她过生日……基本都是原承在做。
  其实真不是她亲哥不管——在最好的大学当学霸,罗超一直很拼很拼,并不比高三轻松。
  罗超很疼妹妹,虽然他照顾得少一点,但这妞也不能怎么看她哥都不顺眼,见面就挑刺吧?
  少女的叛逆期说来就来,原承很头疼。
  前世罗珊的自残一直梗在他心头,因为这个心结,也因为后悔打过她一巴掌,这些年原承对罗珊是连重话都没讲过一句的。
  孩子多中二他都是耐心以对,在罗珊这里他永远恒温,永远不急不躁,无限包容。
  原承的理念:珊珊是讲道理的孩子,我们要以德服人。
  罗超无奈摇头,“承承,你太惯了。”
  梁丰羡慕摇头,“橙子,你忒能惯。”
  姚瑶笑着摇头,“原承,你不是以德服人,你是溺爱。”
  原承……
  罗珊今年十六岁,身材高挑,容颜清丽,已经是个十足漂亮的大姑娘。
  她学习好,运动好,会弹钢琴、跳街舞,还是校网球队的风云人物,受小男生喜欢的程度和她哥当年有一拼。
  这样的罗珊常常会让原承恍惚,前世的小姑娘身高不足一米六,纤瘦脆弱,郁郁寡欢,哪有现在的元气满满?
  他说过护她平安长大,他没有食言。
  当年在北京安顿下来后,原承没急着给小孩找学校——他知道几个月后会全面停课。
  一九年下半年他们过得很轻松,除了考察市场就是各种玩:
  周末或有假时原承开车带他俩周边省份玩,平时罗超课业紧张,原承就带小盆友市内深度游,在博物馆和各种书咖里消磨时间。
  二零年第一波疫情缓解后余勇专门联系过原承——他为慕辰建的新工厂适逢其会,已然名利双收。
  原承坚决拒绝了余勇的感谢。
  他向对方坦陈了所有身家和以后的经营规划。
  余勇,好吧,这小孩不仅仅是有点意思,简直是多智近妖。最后他托人帮罗珊找了幼儿园,帮原承解决了车户。
  原承喜出望外,对余勇夫夫更加感念。而余勇也欣赏他的分寸能力,开始真正把他当后辈关照。
  两家人一直有往来,每年都会见一两次面。生意上原承没开过口,但他买房,罗珊上学余勇慕辰都帮过忙。
  冬日天短,吃过饭又聊了会原承就安顿罗超去休息——为这个休假罗超连续加了几天班。他则收拾东西,准备送罗珊梁丰回城。
  平时原承带着罗珊住学校附近的单元房,只有假期或者罗超回来了他们才会到别墅这边住。这里地方宽敞,还有个窄窄的小园子。
  原承没有学邻居们在园里种菜,他在房前屋后的所有空地都种上石竹和秋英,从春到秋,他的这栋房子一直都是繁花点点,漂亮非常。
  看到原承拿出猪耳猪蹄,罗珊忙阻止,“哥你别给我,我要减肥,你都给丰哥。”
  原承没理她,手上麻利拆分,“你哪肥了,一米七三才一百零几斤,瞎减什么?我不在了你好好吃饭。”
  罗珊扁扁嘴,“哦。”
  很快就又抗议,“哥你别给我切猪皮,我有耳朵蹄子就行。”
  原承手没停,“猪皮我收拾过了,干净得很,你好好吃,美容养颜。”
  罗珊又扁扁嘴,“哦。”
  很快两个玻璃餐盒装满:一盒猪蹄块,另一盒猪耳猪皮,最后原承放进一个带盖的小圆盒,里面是蒜泥。
  把袋子递给罗珊,原承最后安顿,“如果放冰箱,吃的时候要热一下,蒜泥加点香醋香油就行。”
  罗珊接过,“哥你们早点回来嘛,我想吃你做的芝士饭。”
  芝士饭罗珊五岁就能做挺好,知道她舍不得他们走在撒娇,原承压下心中隐痛,笑笑没说话。
  给梁丰带得多,耳蹄心尾外还有一个肘子。原承没切,把这一堆分别装进保鲜袋里,“上午卤的,能放几天,不过也得抓紧吃。”
  梁丰摸摸肚子,“我说你也太夸张了吧,整这么多我能吃到过年回家。”
  “吃不了的你先冻上。”原承笑起来,“咱们是不是真老了,上高中那会儿这点肉算什么,两顿就干掉了。”
  “一顿就差不多。”梁丰接过袋子往出走,“你别送了,我和珊珊坐地铁回。”
  没等原承说话他又补充,“放心,我把珊珊送到家。”
  罗珊忙摇头,“不用丰哥送,我一个人就行。”
  原承跟着他们走到玄关换鞋,笑着拿起车钥匙,“我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