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王爷夫管严 > 第225章 军粮

第225章 军粮


  沈熙站在那里伸着脖子来看,马背上的人还没有看清楚,但他却已经把那战马给认了出来。
  是王爷!
  沈熙直接踩进了黄河浅滩之中,还未走出两步,王爷的战马就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王爷。”
  “哈哈,我军大胜!”孙墨尧大笑道,“北黎大军溃败,现在全都逃了!我已经活捉了黄松和他的手下!现在黄河段已经在我军的掌控之中了!!”
  沈熙一听这好消息,顿时浑身放松了下来,他笑着松了口气,双腿一软,差点跌坐进河里。
  孙墨尧连忙跳下马来,将沈熙扶在怀里,又回头对跟他而来的士兵们说,“通知守军拔寨,今日过河扎寨!”
  “是!”
  其他人都跑了,只剩下王爷一个人还搂着沈熙。
  沈熙转过身来扑进王爷的怀里,把脸埋得很深,仿佛要把自己给憋死似的。
  “怎么啦?”孙墨尧按着他的肩膀,将他整个人扶在自己的面前,顿时发现沈熙的眼眶红红的,他顿时严肃起来,“怎么回事?!有人欺负你了?!”
  “不是,我只是太……”沈熙低声说道,“担心你了……”
  最后四个字几乎都要淹没在涛涛河水之中。
  孙墨尧微笑了起来,他再一次将沈熙搂在怀里,“我打赢了仗,你怎么就哭了呢。”
  “反正就是……”沈熙吸了吸鼻子,“眼泪没有流出来,不算哭。”
  “你说得有理,我妄断了。”孙墨尧大笑,拉着沈熙往岸边走,“别在河里站着,免得着凉。”
  沈熙乖乖地由他牵着回到了岸边,随后被孙墨尧强制换了一双干净的鞋子,还坐在他的战马上等待其他守兵与王爷一起拔寨收拾,愣是不肯让他动手来做。
  收拾好了营帐,他们骑着马缓缓度过了黄河。
  这一段黄河河流十分平缓,流水将将没过战马的小腿肚。
  沈熙的心情很好,他坐在马背上听着孙墨尧说之前的战况。
  孙墨尧说,“愣是没想到刚出兵就下雨了,你说这天奇不奇怪?……唉你看现在居然有太阳!”
  “是啊,真奇怪。”沈熙笑了起来。
  孙墨尧接着说,“而且还让你说对了,后来换来的一批守兵居然真的是原本胡烈的手下,他们一瞧见咱们过去,居然就逃了!这种人还来当什么兵!当个逃兵!”
  “就是!”沈熙点头,跟着一起抨击了起来。
  孙墨尧说得有些激动,“你不知道,黄松大军打雨战的本事尚算不错,可惜了手底下的士兵都太累,还有一部分对他不忠心。”
  “是我们走运。”沈熙笑道。
  孙墨尧一愣,却说:“不,这是你算的好,这全都是你想到的,现在我们能赢下来,是你的功劳。”
  “王爷你谬赞了。”沈熙说道,“这只是我的推测,总有一些不确定,既然能猜中,能让王爷赢下胜仗,这也不过是一些小贡献,比起王爷,是不足挂齿……”
  孙墨尧伸手捏着沈熙的下巴吻了他一下嘴角,愣是不理会他们俩还骑着马。
  沈熙抬手背擦着嘴角朝王爷瞪了一眼,再多的话当然也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孙墨尧认真地说道:“发兵时机是你确定的,这点你不用妄自菲薄。你的功劳我会记下来,到时候找皇上一并给你算了!”
  沈熙却是勾了勾嘴角,像是故意这么说的,“那你想要让皇上怎么奖赏我?”
  “唔……”孙墨尧一下子被问愣了,“唔……那算了。”
  “啊呀王爷你说要给我记功劳一件的?”沈熙瞥眼看他。
  孙墨尧瘪了瘪嘴,“呃……这个我会好好考虑的……”
  沈熙哈哈地笑了起来。
  孙墨尧接着道:“我已经抓了黄松,也算是个铮铮男儿,子渊,你觉得该怎么处置此人?”
  “招降。”沈熙认真地说道,“若是能为我们所用,是为最好。”
  孙墨尧摇头,“怕是不行。”
  沈熙叹气,“若是如此,便有王爷自己决定吧……”
  换作是王爷,自然是就地处决,决然不能把他们放回去继续增加北黎国的兵力。而这种事,便无需再由沈熙来处理。
  他们过了黄河,沈熙便看到一地狼藉的北岸营地,也知道之前这场仗打得有多吃力。
  好在他们赢下来了。
  再走不远,是他们重新安营扎寨的地方,而在营帐旁边,沈熙看到一群人被捆住手脚坐在地上,他们的兵刃武器也被缴获现在正堆在他们的营帐空地上。
  沈熙朝那里多看了两眼,就被孙墨尧扶着肩膀送进了主营帐。
  王爷说:“你看着太累了,之前让你想了那么多法子,实在费脑子,这两日你好好休息,我们现在也不急着行军,待与魏将军重新联系上后再定。”
  沈熙点了点头,被孙墨尧扶着进了营帐中,倒下后就睡着了。
  这一觉倒是没有做梦,只是睡得昏昏沉沉,有些疲惫。
  他们现在渡了黄河,在他们的面前便是北国一览无余广阔的平原,现在对他们而言,只要他们沿着西线一路往北,与魏将军汇合之后,就能直取北黎国国都。
  翻了个身,沈熙醒了过来。
  北黎国国都,在北黎国领土最北的地方,当初北黎国的领土并没有延续到黄河这么远的地方,他们的发源地在极北之地,在渡过了极北的阴海之后,靠抢掠南舜国的领地而渐渐形成了今日的北黎国。
  而阴海这个地方,现在却已经不是海,事实上却是一座湖。可很久以前的舜国百姓不知道,还以为是海,海的那边就算有人,也是来不了他们这里的。
  可事到如今,他们却知道了,这群北黎国人就是从阴海那边过来的,让当初的舜国百姓措手不及。
  而且他们凶残暴戾,丝毫不讲任何道理,见到舜国子民就操刀砍杀,那时的画面简直同人间炼狱一般。
  如此的一段过往历史,南舜国现在的人却很少提起。他们习惯了如今太平的生活,不想去感受当年他们族人所经历的地狱般的生活。
  现在,或许是来得太迟了,但是沈熙心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在黄河边上扎寨等待魏将军消息的时候,他们受到两次攻击。一次是此前黄松大军的残兵集结起来又杀了回来,却是不成气候,很快就被全部俘虏了。还有一次是北黎大军一名副将大概是走错了路,直接闯到了他们的面前,发现这个问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抱着必死之心杀了过来。
  好在他们虽然只是暂且待命,不代表他们现在就可以掉以轻心。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虽然说是被他们占领了,但实则还是北黎国的领地,所以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状况,大军还是做好了准备。
  两次袭击之后,他们总算等来了一直想要知道的消息。
  魏将军的消息。
  魏镇云在东线一路走来,十分不顺。北黎国大军几乎将兵力压在了东线,场场都是硬仗,让他折损了不少兵力。且不说这个,他现在遇到的局面就像是他在当初征讨西曙国时一样,军粮供给不足。而且这回的理由更是简单,路途太远,需要多等时日。
  当时魏镇云觉得这是背后有官员想要捅他刀子呢,想要通过这件事来报复当年他在朝廷中的调查,反正打仗了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谁知道他到底是打仗打死的还是军粮供给不足而饿死的?
  可他心想朝廷有卢居风坐镇,又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
  随后卢居风写来的奏折却让他无可奈何。原来并非有官员中饱私囊,而是真的补给不上,此前为他们准备的军粮,因为他们此前的两场战役拖得太久而耗尽,后续的军粮想要弥补当然需要费一些时日,朝廷也是无可奈何。
  原本魏镇云的心气儿是不想求助于任何人,这件事自然也不会让王爷知道。后来实在撑不下去,王爷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知道。
  孙墨尧拿着信函给沈熙看的时候,问:“怎么办?没想到却是补给的事情,我们这里并不宽裕啊……”
  沈熙看着信却说,“但我们到底比魏将军那里宽裕些许,况且军粮补给又不是给魏将军一个人的,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南舜国的子民为南舜江山卖命却吃不上一口粮吧?”
  “那我们这里……”
  沈熙连忙说道,“我写信回风露山庄,虽然我山庄里的存粮不至于能撑得了整支军队,但是至少聊胜于无。”
  孙墨尧一愣,“这!——这怎能……”
  说聊胜于无,沈熙的确是夸张了。他的山庄最近一连好几年都是大丰收,山庄里所有空置的厢房全部拆了改建成了粮仓,成了扶风郡、乃至整个凉州都家喻户晓的大粮仓。
  年年上缴和贩售的粮食也是整个凉州屈指可数的,哪怕只是一年的收成都能养活一支军队的。
  但是,他们发兵讨伐北黎国,军粮又怎么能让他一个人出呢?岂不是太欺负人了吗?
  “不行。”孙墨尧说道,“先从我凉州出,实在不行再用你的。”
  (——求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