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王爷夫管严 > 第226章 北方

第226章 北方


  沈熙却摇了摇头,“你王府的那些粮仓都要提供给当地的军队所用,每年还要开仓济民,哪里够你送到这里来?”
  孙墨尧顿时不说话了,这点东西沈熙当然比他清楚得多,就算这几年沈熙基本已经放手交给卫留去做,但账目却是在他心里十分清晰。
  沈熙接着说,“别想那么多,风露山庄是怎么情况我也是知道的,你要是觉得不行,倒不如说等打完仗回去,你向皇帝提请一下,给风露山庄多一些赏赐不就好了?”
  一边说着,沈熙一边笔下也不停,赶紧给风露山庄写了封信,便是要他们准备粮食的事情。
  孙墨尧看着他的信,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还不至于需要动用到沈熙的身家,但是魏镇云那里却看起来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算了,大丈夫能屈能伸。
  “谢谢你……”孙墨尧从后面抱住了沈熙,“我……”
  “不用说这些。”沈熙将两封信拍在孙墨尧的肩膀上,“赶紧把信送出去,我再同你去清点一下军粮,赶紧把补给送去给魏将军!”
  “好!”
  信件加急送出,沈熙和孙墨尧两人带着人又清点了一遍他们现在军粮的库存,只要后续补给和风露山庄能及时送来粮食,那么他们这里就不算太过凄苦,而且显然比魏镇云那边的情况好太多了。
  将军粮送去,王爷这边的日子就真要勒紧裤腰带了。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没有发生这一茬事,那么他们现在每位士兵一顿能吃两块大饼,但是他们将军粮分去给了魏镇云,那现在每顿只能吃三分之二块大饼,等风露山庄将粮食送来,好歹每个人还能多分三分之一块大饼,拼拼凑凑还能是一块呢!
  但现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就得好生凑合了。
  好在,大概是连续除掉了胡烈和黄松两位大将军,孙墨尧的名声一下子在北黎国传了开来,听闻似乎谁也不敢在朝堂上自荐来对付孙墨尧,也使得这段时间里王爷没有遇到任何的大军突袭。
  而等到后续补给送来,他们顺利地度过了这一关,让沈熙松了口气。
  继续拔寨启程,魏镇云的回信也送了过来,虽然那边现在的补给还是有些不太够,但是有王爷送过去的补给加之后续送来的也足够他们撑到最后汇合的地点。
  而且,大概是北黎国没有想到胡烈和黄松所镇守的黄河大关,能被孙墨尧就这么击破而且顿时折损两元大将,让北黎国都措手不及。
  况且,他们现在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对付魏镇云,也是听说了魏镇云此前几年里立下战功,便十分重视。而王爷却只是待在凉州多年未出,必定是受到了轻视。
  北黎国现在却是万万没有想到,那魏镇云居然能如此抵抗住他们的强势攻击,而那王爷也能如此轻而易举地突破黄河关隘,他们现在怕是已经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让孙墨尧看来,他自己被轻视倒是无所谓,只要能顺利闯过黄河,就是胜利。
  不过沈熙却说,“倒是未必轻视,否则北黎国又怎么可能会安排两位大将驻守黄河?不过要我来说,这两位大将倒是没有选错,但顺序却是放错了。”
  “喔?顺序?”
  “是。”沈熙笑道,“如果在前方面对我们的是黄松大将,在后方随时可以支援的是胡烈大将,大概我们这场仗到了今天也未必能吃得下来。”
  孙墨尧摸了摸下巴,“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北黎国当时这么安排,肯定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赢了,手下败将的事情我们就不必去考虑了。”
  “你说的是。”
  西线大军一路往北,几乎所向披靡,不管走到哪里,遇到城镇也好,面对大军也罢,都没有遭到什么反抗,全都顺顺利利地通过了。
  而且,王爷一向走仁慈路线,只要愿意投降的,自然不会要他们的命。
  不过自从他们去到北黎国之后,才觉得北黎国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国富民强。很少见有耕田,就是城镇中竟然都显得十分荒凉。
  城镇中有些北黎国百姓不愿离去,孙墨尧便派兵驻守让他们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似乎他们自己也丝毫不在乎这些官兵们正在他们的国土家园中行进。
  他们比约定时间还要晚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到了汇合地点,不过魏镇云比他们还要晚,将将又等了足两个月,两军汇合。
  来时统共二十来万人,现在合计十五万,亦是折损了不少、
  虽说有十五万大军,但面对有重兵驻守的北黎国国都乌槐城,这点儿人就有些不够看了。
  再见魏镇云,孙墨尧和沈熙都有些激动。
  魏镇云看起来比当年成熟老成了许多,谈吐之间,以前那些年少气盛早就已经从他的眉宇中消失,哪怕是见到了老熟人,换作从前的魏镇云,定然会高兴地拽着人去喝酒。可现在,他当然不会说这种人,甚至也不过是点点头,说一声“好久未见”。
  沈熙站在孙墨尧的边上,细细地看了一番魏镇云,发现他脸上多了两条很淡的伤疤,这是他的功勋章吧。
  魏镇云见到沈熙还是挺热情,但是绝口不提喝酒的事情。沈熙曾有一次说等回去了请他绕路去一次凉州,大家再一起喝喝酒,谁知却被魏镇云拒绝了。一旁的孙墨尧笑着说,“人家是有家室的,忙着回家看媳妇呢。”这句话换来魏镇云的浅笑。
  但现在他们还要面对重兵驻守的乌槐城。
  就在大军驻扎的时候,他们还收到一条坏消息,东北以北的桓国,发兵前来,似乎想要分一杯羹的意思。
  桓国在极为东北的一处临海半岛之中,与北黎国又隔山又隔水,彼此都没有什么往来,他们又怎么知道这件事?
  而南舜国与北黎国这场仗他们也已经打了几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居然这么快就发兵过来?这是想要趁乱浑水摸鱼?
  桓国倒不是什么大国,听闻带来的兵力还没有南舜国现在大军一半多,现在正盘踞在北黎国的东北处伺机而发。
  听到这条消息,孙墨尧抬头来,一边看看沈熙,一边看看魏镇云,问:“我们是动手?还是静观其变?”
  沈熙的眉头锁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紧,沉思着不说话。
  而魏镇云却说,“桓国显然就是想要来渔翁得利的,如果我们率先动手,说不定与北黎国鱼死网破的时候,他们就要来浑水摸鱼了。”
  沈熙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不如还是等皇上的旨意来了之后再定?”
  孙墨尧一时之间也无法下定决策,但现在驻守在旁暂时不动手却的确是上策。
  这回真是三方僵持,气数已尽的北黎国反倒是靠着桓国大军的出现而继续苟延残喘,南舜国虽然可以一举杀入却不想把最终的利益让给桓国。至于桓国的出现,即便他们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意愿却也是板上钉钉的意图。
  僵持了几近三个月的时间,皇上圣旨送道。
  圣旨上说,派人与北黎国谈和,将黄河边的领土都还归南舜,他们会就此撤兵。同时派人去往桓国交涉,问清他们的真实目的。
  另外,圣旨中还写道,不论北黎国给予什么回复,还要他们归还大公主棺椁。
  这一点,不管是谁都是理解的。
  至于由谁去谈和,倒是沈熙自告奋勇说,他去北黎国谈判。
  但是王爷怎么放得下这个心?
  孙墨尧说,“要去我同你一起去,魏镇云你在这里坐镇。”
  可魏镇云走了上来,“但桓国那里谁去?”
  沈熙拱手道,“坐镇自然还是该由王爷你在这里坐镇。桓国谈判由魏将军去最好,而北黎国则该由我去,我会顺利将大公主的棺椁一同带回。”
  孙墨尧一脸紧张地看着他,“你去,我不放心,让我跟在你身边。”
  “王爷请放心。”沈熙缓缓说来,“北黎国现在气数已尽,只要我带守卫便足够了。倒是桓国那里弄不清意图,我没有带过兵,不敢贸然前往,只有身经百战的魏将军去是最好的。”
  “我都说了我同你一起……”
  沈熙打断王爷的话,“我不是说了吗?大军需要王爷您坐镇,如果您都走了,一旦北黎国有将领带兵偷袭,谁来指挥大军?”
  孙墨尧叹气,“所以我不是说了让魏将军坐镇大军吗?带兵打仗他最擅长了。”
  沈熙反问,“那么谁去同桓国交涉?”
  孙墨尧说,“再派一位将领去就行了。”
  “能有魏将军的能耐?”沈熙瞪着他。
  被沈熙看得都有些心虚了,孙墨尧着实是不太放心放沈熙一个人去乌槐城找北黎国国君交涉,而且此前他们派去的使者不是被打着回来吗?还逼的他们的大公主暴毙,根本就是一个暴戾之人,让沈熙独自前往,简直是羊入虎口啊?!
  沈熙叹气,他走到孙墨尧的面前,异常坚定地说:“由我去,只要派一队精锐侍卫给我,我一定安全回来,包括大公主的棺椁。”
  (——求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