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482页

第482页


  这还是无人运输飞船,如果是有人的飞船,这额外载荷大概只有0.6~1.7吨左右。
  如果飞船人员超过5人,有效载荷进一步下降。
  显然这不符合航天发展的战略需求,必须让月球飞船,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返回蓝星近地轨道。
  长13就肩负着这个重要任务。
  别看这款运载火箭在大气层内,综合性能平平无奇,如果改用近地轨道组装,那它可以1艘飞船顶10艘长11月球飞船。
  这种在近地轨道空间站上组装的飞船,是实现快速建设月球基地、月球城市的重要手段。
  黄修远也知道项目时间太紧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现在诺亚会也非常疯狂,今年以来,对方硬生生发射5枚新土星五号,其中爆炸了2枚,成功了3枚,初步在月球建立了一个24吨左右的小型无人基地,以及5颗月球卫星。
  另外还有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波音、蓝色起源等公司,也在NASA庞大资金的刺激下,重新开始重建新空间站——诺亚方舟号空间站。
  至于西洲联盟和露西亚,则拿着国际空间站缝缝补补,至于月球方面,他们几年只发射一颗探测卫星。
  这种全面的太空竞赛,看得一众小势力目瞪口呆,别说奋起直追了,他们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而蓝星的国际格局,也在这种大浪淘沙的冲击下,逐步形成三大阵营,即大中华联邦、美洲联合体(诺亚会)、新西洲联盟(西洲联盟+露西亚)。
  至于其他的小虾米,不是三大势力的傀儡,就是缓冲区,或者是博弈区。
  全球的热点区域,从亚太地区转移到了环锡兰洋地区,特别是锡兰洋西北地区的波斯湾、红海,更是乱成一锅粥。
  三大势力在该地区犬牙交错,陆续爆发了好几次代理人战争。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地面上的明争暗斗也没有丝毫停歇,甚至为了抢夺资源,让一些行为,变得更加明火执仗起来。
  大中华还好一些,毕竟有各种新材料、高效的元素提炼技术,本身对外部资源的需求量不大。
  下场抢夺资源的手段,也相对温和隐蔽,更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遏制诺亚会获得更多的资源。
  而诺亚会的手段则凶残很多,直接撕破一直以来的虚伪面目,疯狂掠夺各种稀有资源。
  很多地方的资源,都被诺亚会采用毁灭性的方式开采。
  特别是环大西洋沿海地区,诺亚会将5支航母舰队都布置在大西洋。
  这些掠夺来的资源,被他们投入航天和军工领域,在巨大压力下,诺亚会的实力也在疯狂膨胀着。
  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种疯狂和压抑中,第一次冷战时代的那种社会气氛,又一次出现。
  而很多聪明人,已经看出一次冷战的决定性因素,就在太空上。
  如果哪个势力在太空领域上,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那只能成为失败者,而且这一次竞争,比以前更加残酷,甚至决定了文明的未来。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
  月球。
  北半球的雨海西北部分,就是广寒宫基地所在的虹湾。
  此时的广寒宫基地,比之一开始的规模,已经扩大了非常多,广寒宫基地目前有大大小小24个太空舱,形成三个建筑群。
  即:科研区、生活区、港口区。
  其中港口区距离其他两个区最远,有4.5公里左右的距离,主要用地面雷达舱、维修舱和燃料储备舱组成。
  港口有一片平整过的泊位,面积有9平方公里左右,另外还有一块铺满复合板材的实验停泊区,面积只有300平方不到。
  而生活区则是由8个功能各异的生活舱组成,可以容纳10名宇航员,同时在基地生活6~12个月。
  最后的科研区,是广寒宫基地舱室最多的区域,一共有13个功能各异的科研实验舱。
  另外,此时的港口区内,还停泊着一艘应急飞船,可以随时升空,前往月球轨道上的蟾宫空间站。
  目前驻扎在广寒宫基地的宇航员,一共6人,包括之前过来月球做科研的程存武。
  此时程存武正在科研区内,他和另一名科研型的宇航员余胜天,忙碌着各种电场合成实验。
  电场合成技术作为太空战略的必要技术之一,越发受到重视,近百亿华元的不断投入,蓝星上的电场合成技术进步非常大,各种衍生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而来到月球的程存武也没有闲着,他和余胜天俩人,加上蓝色的实验数据,也在调整着月球上的电场合成技术。
  实验舱—丙2。
  这个实验舱配备了一套800千瓦的电场合成反应炉,以及一套附属的配套设备。
  而实验舱—丙1,这个实验舱配备了一台电解反应炉,可以电解绝大多数的物质。
  余胜天将一百多公斤的月海玄武岩粉末,用机械臂和储存桶,倒入反应炉中。
  月球的玄武岩,和蓝星的玄武岩,虽然都是玄武岩,但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
  在虹湾的地表,蕴含着丰富的玄武岩,这些玄武岩绝大多数都是贫碱金属和铝的玄武岩。
  通过质谱仪,可以看出这些玄武岩粉末,含有比较高的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和铬。
  其中氧化铁的含量相当高,虹湾的玄武岩中,氧化铁平均含量在17.36%左右,是蓝星玄武岩的2倍。
  而金属铬的含量,更是蓝星玄武岩的10倍左右。
  他按下电解开关,瞬间特定的微波加热系统启动,通过特定的光波,加热特定的化合物,然后通过电场和电流,快速分解出其中的物质。
  很快铁单质、氧气之类,被一一分解出来,然后被储备到特定的储存箱中。
  程存武在实验舱—丙2,他现在正在通过电场合成硅纳米层,目前他已经成功合成了泡沫硅钢。
  而硅纳米层,作为燧人系在蓝星的看家本领,对于打造航天器和月球基地,都有至关重要的应用。
  程存武自然希望可以在月球复刻这种材料,这对于接下来,快速扩建月球基地非常重要。
  只是在催化剂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硅纳米层虽然快速形成了,但比起蓝星的硅纳米镀层,这种月球硅纳米镀层,出现了非常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整体结构的强度非常拉垮。
  从反应炉中,取出一片铝合金,然后放入电子显微镜观察,程存武看到了表面高低不平的硅纳米镀层,甚至有好几处镀层缺口。
  显然这一次实验用失败了,他眉头紧皱的思考着实验,又要基地的大型服务器,模拟了合成过程,还是没有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余胜天轻飘飘的走了进来,通过内置在头盔中的通话系统,开口问道:“还是没有成功?”
  “是呀!硅纳米镀层一直无法成功,在各种金属片上,都呈现出密集的缺陷结构,这根本无法提升强度。”程存武非常苦恼。
  思考了一会,余胜天提议道:“将实验数据发回蓝星,让蓝星的超算帮忙计算,基地的服务器只有每秒八千亿浮点运算力,而且我们只有两个人。”
  “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俩人按照实验室操作流程,将所有的用品、程序恢复到之前的位置,反应出来的材料和残渣,也全部处理好。
  哪怕是一支笔、一个按钮,都必须按照规定复位,这是确保安全的硬性规定。
  也正是这种近乎变态的规定,确保了大中华联邦的航天器、空间站和月球基地,至今很少出现致命的失误。
  完成复位工作,俩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轻飘飘地迈步向生活区走去。
  几个月的月球生活,让程存武逐渐习惯了这种低重力,来到科研区的交通舱,俩人进入一套外骨骼型的宇航服中。
  走进入气密区域,随即后面的气密闸门合拢,系统开始抽取气密区域的空气。
  [准许出舱]
  舱门向左移动,外面是淡黄的月壤,舱门口有密布足迹的土路,延伸到一百米外,那里才是生活区。
  程存武和余胜天走出去,外骨骼装甲向对面的生活区中去,之所以分开两个区域,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
  毕竟实验区有可能出现危险,加上月球可能被陨石撞击,将两个区域分开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