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559页

第559页


  他和霍克、韦德俩人,都是NASA的在编宇航员,一起训练和生活过,多少还有一些情谊在。
  没有想到,他今天却要为俩人收敛尸体,那种难以言喻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更何况此时此刻,巴鲁也是NASA月球远征军的其中一员,看到同事惨死在月球,难免会带入到自己身上。
  深呼吸一口气。
  巴鲁收拾好心情,从仓库中取出两套舱外宇航服,将韦德、霍克俩人的尸体放入舱外宇航服内。
  套上宇航服的头盔后,他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敬了一个礼,便拉着霍克的尸体来到舱外。
  距离前哨1大约50米左右,尸体放在一旁,巴鲁拿出前哨1内的铲子,顶着大太阳,开始卖力的挖坑。
  三个多小时后。
  一个可以容纳两个人的大坑,出现在巴鲁眼前,一旁是刚刚挖出来的沙土。
  他将韦德、霍克俩人的尸体,连同舱外宇航服,一起推下大坑中,然后休息了一会,又将挖出来的沙土,填埋回去大坑中。
  最后,这里变成一个小土包。
  他将沙铲插在小土包前,然后取出铭刻着俩人名字的铭牌,用铁丝将铭牌捆绑在铲棍上。
  “安息吧!愿上帝保佑你们!”
  巴鲁刚想离开,又想起一件事,回到电动车,从背包中取出一个小盒子,这是韦德、霍克的家人拜托他送上来的。
  他打开小盒子,里面是韦德和妻子、两个孩子的全家福,以及霍克和家人的全家福,还有两封信。
  返回墓地前,巴鲁将小盒子埋下去。
  在墓地前,巴鲁站立了许久,却又一种沉默不语,最后他在心里面默默的说道:
  “再见了!愿天堂没有外太空。”
  他回到前哨1基地,从科研舱3中,取出一部分方便携带的科学仪器,放在电动车的后斗中。
  前前后后忙碌了11个小时,巴鲁终于完成这一次任务,带着价值几亿米元的科学仪器,返回前哨2基地。
  开着车的巴鲁,一边原路返回,一边又和在前哨2基地的大卫联系。
  “大卫,我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现在正准备返回。”
  一会,通信器传来大卫的回复。
  “OK,对了,那些科学仪器没有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到吧?”
  轻轻打了一下方向盘,巴鲁回复道:“没有,我用辐射检测器检测过了,都没有问题。”
  对于前哨1的科研舱3,其实NASA还是知道其中的情况的,由于之前的核泄漏发射在科研舱2,而核污染水的问题,是因为生活舱的水循环系统。
  而科研舱3,由于一开始就被暂时封存,内部自然没有被污染到,只要不打开科研舱3的水循环系统,就可以保证放射性物质,不会泄露到这里里面。
  电动车在枯寂、炙热的月海平原上,缓慢的行驶着,速度大概只有30公里每小时左右。
  虽然可以更加快,但巴鲁非常小心谨慎,这里可不是蓝星本土,要是出车祸了,连求救都困难。
  珍惜生命,远离飙车。
  巴鲁可不想死在月球上,花了二十分钟左右,才回到8.4公里外的前哨2基地。
  回到基地,整个人才放松了一些。
  晚上八点钟左右。
  忙碌了一天的三人,脱下了厚重的宇航服,穿着舱内宇航服,一边弄晚餐,一边闲聊着。
  此时舱外,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
  正在加热料理包的大卫,开口说道:“听说西洲航天局在云海西北地区建立了一个基地。”
  “云海?距离我们挺远的。”巴鲁说完,吸了一口咖啡。
  正在啃小黄瓜的菲利普斯,摇了摇头:“不远了,至少比去虹湾近很多,不过西洲现在跟得上吗?”
  大卫按下加热键后,转过头来说道:“那是一个无人基地,才三个太空舱,不过另一个邻居的反应非常激烈。”
  另一个邻居?菲利普斯和巴鲁自然知道是谁,巴鲁好奇地问道:“他们做了什么?难道拿激光炮,将宇宙飞船打下来了?”
  “怎么可能。”大卫摇摇头笑道:“他们只是在11天左右,在云海的东北地区建立了11个据点。”
  菲利普斯被吓了一跳:“11天11个据点?我的天呀!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他们的据点,至少都是三个太空舱组成的,现在云海东北地区都被对方占据了。”大卫无奈的摊摊手。
  一时间,三人都沉默了。
  这个差距确实非常大。
  NASA八个多月来拼尽全力,也才往月球送了15个太空舱,以及3名宇航员,还有足够3名宇航员8个月的生活物资。
  而对方仅仅是用了11天,就在月球铺设了11个据点。
  这种差距,简直让人提不起对抗的勇气。
第六百八十五章  试探
  加热好了料理包后,三人便撕开包装袋,这些料理包和中华航天局那边的差不多,都是一口一小份。
  刚吃了两口,大卫拿起饮料瓶。
  滴……
  嗯?他连忙放下饮料瓶,拿出平板电脑,上面的的电子邮箱上,有一条未读信息。
  点开来。
  [月球远征军请注意,总部决定于下个月,发射一艘飞船,在开普勒环形山与哥白尼环形山之间的月海平原登陆,到时候你们要做好接应的准备工作——休斯敦总部]
  [收到。]大卫直接编辑信息回复蓝星总部。
  菲利普斯询问道:“怎么了?”
  “总部的新任务,要我们下个月接应一艘飞船,在开普勒环形山与哥白尼环形山之间的月海登陆。”大卫耸耸肩回道。
  “开普勒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之间?”菲利普斯有些不解,接着问道:“那艘飞船有多少个太空舱?”
  “我看一下附件。”大卫打开附件,看了几分钟:“加上动力舱一共3个,是波音公司研发的。”
  “波音研发的?他们还活着?”菲利普斯阴阳怪气地问道。
  他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波音公司的民用飞机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受到商飞公司的挤压。
  哪怕是商飞公司的大飞机,暂时没不能出口到大中华区之外,但单单是大中华的本土市场,就足以重创波音公司了。
  波音公司基本失去了大中华区的市场,而且空客方面,也在和波音竞争。
  另外商飞公司的普通动力版大飞机,也在加速研发中,估计再过一两年,波音的其他市场,也要受到冲击了。
  其实波音痛失大中华市场,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主要是波音飞机的安全性,达不到大中华这边的要求。
  单单是事故生存率的要求,波音就过不去了。
  不是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后,成本太过于高,航空公司又不是傻子,自然不可能购买这种价格昂贵的安全飞机。
  商飞公司可以这么玩,那是因为商飞公司的零配件供应成本,大概只有波音空客的20~30%左右。
  加上N30高能燃料的高能量、低成本,爆轰火箭发动机的高热效率,带来的综合运行成本下降。
  也就是说,商飞公司就算是将飞机的价格,拉到和波音空客差不多,仍然有53~62%左右的净利润。
  波音和空客拿什么来竞争?
  资本家又不是开善堂的,明知道要血本无归,他们肯定不会干。
  哪怕波音和空客愿意成本价出售,航空公司也不会采购,要知道现在大中华的各个航空公司中,采用腾飞客机的航班,基本都是爆满状态。
  而普通的波音空客客机,要么改货物运输机,要么只能跑一跑偏僻的支线。
  每一架腾飞客机的服役,就意味着有一架空客或者波音客机要退役。
  波音的股票从去年开始,就一直跌跌不休。
  所以菲利普斯才会问,波音公司为什么没有死(破产)。
  大卫小声的提醒道:“别忘了去年年底的事情,硅谷系和很多科技公司都出问题了,波音和洛克马丁联手瓜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
  去年年底?菲利普斯和巴鲁顿时反应过来。
  虽然诺亚会内部的倾轧,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中下层的人都不知道具体的猫腻。
  但不到一个月时间,一大批科技公司的改旗易帜,还有很多人被清理掉,这肯定是没有办法完全封锁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