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637页

第637页


  还有各种漂浮的小物件,比如一支圆珠笔、一把指甲钳,在失重状态下,很容易到处乱漂浮,这不仅仅会导致找东西的麻烦,也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危险。
  特别是在有拟重力的旋转轮舱内,宇航员在习惯了这种拟重力环境后,突然进入失重状态,会下意识的反应不过来。
  因此对于旋转轮舱的内部管理,甚至需要必要失重舱室更加严格,将可能的潜在危险,都考虑进去。
  共工级的工作区域,是需要长期在太阳系外层,远离联邦本土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严重的事故,只能靠上面的宇航员自救。
  不谨慎的做好准备,到时候出问题了,上面宇航员们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测试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而关于派遣到共工级的宇航员,其选拔工作已经结束了,60名宇航员都在蓝星做最后的准备。
第七百八十章  远征
  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
  三艘共工级宇宙飞船的测试工作全面完成了,期间修正了一小部分小毛病。
  共工级的大体并没有什么致命缺陷,完成了全面测试后,就意味着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十几艘前锋级运输船,将大量补给的物资,运输到蓝星40万公里轨道上,此时三艘共工级就停泊在该轨道上。
  大量补给物资,将共工级的储存舱塞得满满当当。
  另外还有12个火箭助推器,也被安装在共工级的机体上,这些火箭助推器重达6万吨。
  单个火箭助推器就是5000吨,内部携带了3700吨N30燃料,足以将共工级在加速到16.5公里每秒的飞行速度。
  这一次派遣过去的60名宇航员,男女各一半,显然就是为了长期任务,而专门配置的比例。
  这些宇航员都是成对的夫妻,年龄也在27~40岁之间,预计会在木星工作10年左右。
  当然,期间的往返路程,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木星距离蓝星,大约是6.3亿~9.3亿公里,按照共工级的起步速度16.5公里每秒,最大速度23公里每秒,每个蓝星日最多可以飞行198.7万公里。
  如果以最快速度飞行,单程需要317~468个蓝星日的时间,往返路程就需要634~936个蓝星日。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航行状态,毕竟飞船需要加速起步和减速入轨,中途还需要在小行星带补给物资。
  加上等离子发动机,要将速度从16.5公里每秒,提升到23公里每秒,这同样需要一定的加速时间。
  最后修正后的蓝星—木星单程航行时间,大概需要550~840个蓝星日左右,往返路程则需要1100~1680个蓝星日。
  这还是在中途没有意外情况的前提下,才可以达到的时间。
  也就是说,单单是赶路,就需要3~5年时间,再加上工作的10年时间。
  这意味着宇航员们,需要在宇宙中生活13~15年时间,如果没有拟重力系统,还真没有办法进行如此遥远的远征。
  共工级宇宙飞船组成的远征探索船队,是联邦在航天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60名宇航员又都有了心理准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在接下来的余生中,都要在这茫茫星空中度过,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办法回到故乡。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宇宙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不全是美好的童话故事,也有无可奈何的技术现实。
  如果要实现快速往返,那人类的宇宙飞船速度,需要提升到光速0.1%的程度,才可以实现几个月往返一次。
  航天部在选拔远征军的时候,就将所有的情况都开诚布公了,选择加入远征军的宇航员,都明白自己的命运。
  但是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先锋,很多宇航员都有为航天事业献身的觉悟。
  可以去亿万公里之外,看看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这也是很多宇航员的梦想,他们将带着人类文明的期望,踏上孤独的征途。
  2026年2月23日。
  木星远征军的总队长张树义,带着一众宇航员,陆续抵达了三艘共工级宇宙飞船。
  此时所有的准备工作,早已经准备就绪。
  “各飞船汇报情况。”张树义拿起通信器,看着驾驶舱的显示面板。
  “002号飞船一切正常,随时可以启航。”
  “003号飞船一切正常,随时可以启航。”
  张树义看了看时间,大声的吩咐道:“各单位请注意,15分钟正式启航,目标木星,全速前进。”
  “收到。”
  “收到。”
  十五分钟一到。
  三艘飞船的火箭助推器瞬间点火,进入加速冲刺状态,在汹涌澎湃的淡红色火焰推动下,三艘共工级向木星轨道加速飞行过去。
  飞行的航行是提前计算规划好的,看起来并不是向木星直线飞行过去。
  实际上,由于木星本身也会环绕太阳公转,现在看起来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当飞船抵达木星公转轨道附近时,刚好会和木星相遇。
  如果途中没有太多意外,大概会在627个蓝星日后,进入木星轨道,开始在木星为期10年的探索工作。
  这个过程中,航天部也会持续发射其他飞船,运输一些补给物资和科研设备,给远征军使用。
  在8.6小时后,12个火箭助推器的燃料全部耗尽,助推器被直接抛弃,飞船启动等离子发动机。
  淡蓝色的等离子流,从发动机的喷口喷吐而出,看起来提供的加速度非常微弱。
  实际上,由于等离子发动机的持续工作时间非常长久,加上共工级的前半部分,设置有游离星尘搜集系统,可以将漂浮在星际真空中的氢原子、氦原子搜集起来。
  这些被搜集起来的粒子,会被作为等离子发动机的加热工质使用,减少飞船本身的工质消耗。
  其实,在现阶段的技术中,是无法实现无工质飞船的,因为飞船飞行过程中需要做功,这个功肯定需要消耗,这是能量守恒决定的。
  哪怕是通过搜集星际尘埃,也不过是减少消耗,整体而言,工质的消耗是肯定不能避免的。
  在等离子发动机的推动下,三艘共工级缓缓加速着,只是这个加速非常慢,估计要从16.5公里每秒提升到23公里每秒,需要经过75个蓝星日左右。
  这就是等离子发动机的优点,也是缺点,只要飞船能量充足,加上有足够的工质,完全可以无限加速下去。
  但无限加速,仅仅是理论上可行。
  在实际应用上,肯定无法做到无限加速,一是飞船的能量和工质,存在一定的限度;而是飞船需要入轨停靠。
  如果现在共工级一直加速下去,那将提前200天左右抵达木星轨道。
  问题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飞船的工质将全部消耗干净,到时候飞船可能会无法减速入轨,只能启动备用的火箭发动机。
  万一备用发动机的燃料耗尽,也无法成功刹车,那飞船将面临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就是被木星引力捕获,然后被拉入木星,最后彻底湮灭在木星的恐怖大气之中。
  第二个可能,则是错过被木星引力捕获的窗口,然后飘荡在茫茫星空之中,等待联邦的救援,或者成为一艘流浪的星舰。
  其中第二个可能性比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共工级可以持续加速下去,却将飞行速度,限制在23公里每秒。
  就是考虑到加速、减速、应急的需要,作为一艘安全可靠的宇宙飞船,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全面的考虑到。
  远征军船队,在进入等离子发动机加速阶段后,飞船的旋转轮舱就开始旋转起来,进入拟重力模式。
  孤独的黑色。
  或许就是宇宙大航海时代的主色调。
第七百八十一章  开拓木星
  2030年9月19日。
  经过漫长的航行,木星远征军终于抵达了木星轨道,三艘共工级飞船停在了木星同步轨道上。
  远征军的队长张树义,站在旋转轮舱的瞭望舱,看着远处的木星,以及时不时进入视线的木星天然卫星。
  一路上,远征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比如人员出现生病,还有设备出现故障之类,这些事情有时候就是突然出现的,根本没有任何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