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 >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6)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6)


  英国人以两次世界大战(1914—1918,1939—1945)把20世纪分为3个部分;而巴西人,则是把1950年的世界杯作为划分20世纪的大事件,似乎只有在世界杯的时候,巴西才更像一个国家。作为惟一参加每届世界杯的国家,巴西的历史似乎可以以每4年为一个阶段来分析看待。
  1950年世界杯被视作现代足球元年的开始,而这个年份对于巴西人则是个不小的折磨,因为无论他们之后取得多大的胜利和辉煌,他们的起点都是这个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失败。在马拉卡纳球场取得再多的胜利也无法掩盖这里最初是上演国耻的舞台。
  也许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乌拉圭人——那场巴西人没齿难忘的决赛的胜利者——却并没有把1950年的世界杯当回事,虽然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登上世界杯冠军领奖台。2000年7月的某一天,我在马拉卡纳球场遇见了一位带团参观的乌拉圭导游胡安·何塞·奥利维拉。当我问到乌拉圭人怎么看待巴西人被这场失利的痛苦折磨时,他回答道:“年轻的乌拉圭人根本都不关心过去,从来都不会谈论1950年的世界杯,那离我们太远了。”
  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杯,在半决赛中,巴西队再次和乌拉圭相遇。这是20年后两队在世界杯中的首次碰撞。若昂·路易斯赛前通过黄页找到了乌拉圭驻巴西大使馆的电话。当终场哨响,巴西队3∶1力克昔日劲敌,若昂飞快地拨通了乌拉圭使馆的电话,然后对着话筒大喊道:“我需要喊出我1950年没有喊出来的话——巴西队进球了!”说完这句话,他激动得哭了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很可笑。这根本就不能改变什么,也不可能治愈国人心中的创伤。完全是个疯狂球迷的举动,缺乏理智。”
  若昂随后发明了一种更好的办法来缓解1950年的痛楚。他改变了历史。这得从他看《卡萨布兰卡》说起。他很不喜欢这个电影的结局——英格利·鲍曼离开了亨佛莱·鲍嘉,于是他把录像带重新编辑了一下,使得鲍嘉最后留住了鲍曼,两个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受这个启发,若昂很快决定,用他的双手,要将历史重写。
  若昂把他更改过的1950年决赛的录像带放给我看。吉贾带球突入禁区,起脚射门。但当球擦到门柱时,录像带忽然一下子倒带,看起来就像是球打在门柱上又弹了回去。“射门,门柱!”录像带的解说是若昂自己配上去的。下一个镜头变成比戈德解围,大脚把球开了出去——那是从另外一盘录像带上截下来的。
  具有幽默感的若昂把最后的结局也变得很有趣。无疑,乌拉圭输掉了比赛。但若昂不需要费力地去找寻一些乌拉圭人哭泣的镜头,因为实际上在获得冠军之后,乌拉圭队队员激动得都流下了泪水。只是在若昂新版本的解说配音下,看起来更像是乌拉圭人输掉了决赛。场面上看起来相当感人,让人情不自禁对乌拉圭队产生恻隐之心。
  巴西欢庆胜利的场景取自于里约狂欢节和纽约欢庆新年的镜头,疯狂的庆祝活动看起来很像真正的球迷欢庆。而另一边,在蒙得维的亚,乌拉圭人失望的表情取材于阿根廷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的贝隆夫人葬礼。“在我看来,乌拉圭人和阿根廷人差不多的,没什么区别,都是长着大胡子,穿着大衣。”若昂很是得意自己的作品。虽然是无心所为,但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与若昂的录像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另外一本叫《巴西失去金杯的那一天》,作者就是保罗·佩蒂冈。书中写道主人公回到过去,正好赶上决赛,于是想改变历史。他坐在球门后面,当吉贾带球向禁区冲过来的时候,他站起来向守门员巴尔博萨大喊,告诉他吉贾要射门了,要他往左边扑。但也许是弄巧成拙,主人公的大喊大叫让巴尔博萨分了神,结果吉贾还是把球打进了。历史更改不了,但能够成为制造历史的那个人也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本书随后被改编成一部电影,还获得了巴西国内的电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