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 >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8)

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8)


  但很快,他就改变了他的想法。“巴西没有人刺杀总统,所以副总统也不值得去当。”
  退役之后,基吉尼奥进入了里约州政府,在里面工作了二十多年。他的社交圈子更多的是舞蹈界的人士,而不是足球圈的人。但只有一个例外:1950年世界杯的那支乌拉圭队。自从那场“致命的决赛”之后,他们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我和乌拉圭人打交道的时间比和巴西人打交道的时间还多。”
  基吉尼奥向我讲述了他和奥夫杜略·巴雷拉之间的故事。“我有一次跟阿德米尔说,我有点想念那个乌拉圭混球,干脆我们去看看他吧。阿德米尔去了蒙得维的亚,见到了他。巴雷拉的妻子告诉阿德米尔,说巴雷拉也很挂念我。”于是以后每次基吉尼奥去乌拉圭,巴雷拉都会做东请他吃饭。而只要乌拉圭人到了里约,基吉尼奥都会陪他到处去转转。1970年,巴雷拉组织了一场慈善表演赛,比赛的双方就是1950年世界杯决赛的两支队伍。巴西队还是没有扳回来,他们2∶4再次输给乌拉圭人。但是往事如云烟,没有人再去看重比赛的胜负和分数,只有对过去岁月的蹉跎的无限感慨。巴雷拉后来告诉我说,蒙得维的亚球场已经好多年没有像那场比赛那样爆满过了。
  在基吉尼奥的书架上,我发现了保罗·佩蒂冈的那本《悲剧之剖析》。我很好奇地问他是否读过。“没有,哈哈,”他大笑,“我从来不读伤心的故事。”
  “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参加了那场比赛。在这本书没写出来之前我就已经读过了,在球场上。我相信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许多人都很喜欢。但是我不会再去感受苦涩,有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你说,我会去看这本书吗?”
  他接着说道:“你想不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输吗?”
  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出阵型图给我讲解道:“简单的说,因为我们的阵型是WM。”他用笔在纸上画出球场,然后是11名球员的站位。WM阵型是赫伯特·查普曼20世纪20年代在执教阿森纳队时发明的。
  “世界杯上最后4场比赛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打WM这个阵型。西班牙、瑞典和南斯拉夫都是踢WM,结果我们都赢了。但是乌拉圭人没有采取WM阵型。他们的打法是布置一名球员拖后,其他人在前面。那是一个很糟糕的阵型,但与之相比,WM更差。”
  基吉尼奥说他原来就见过乌拉圭人所采用的打法。他爸爸曾经效力过的俱乐部——圣贡萨罗地区的卡利奥卡队就是同样的一套打法。基吉尼奥在纸上画出他6岁时就认识的那些球员在球场上的位置。基吉尼奥不停地分析这两种阵型的特点,强调乌拉圭人的打法对巴西的WM阵型正好是相克的。他的目的是要说服我,1950年的失利,不是某一个人的失误,而是阵型的原因。
  “我一直都在想乌拉圭人采取的是和卡利奥卡队一样的打法,但我不敢确定。直到有一次,我去乌拉圭,我碰到了马斯波利,我向他确认,问他:‘你们是不是这么踢的?’他证实了我的猜测。我接着问他们怎么叫这个阵型的,马斯波利想了半天,说这个阵型太老了,他都想不起来了。”基吉尼奥停顿了一会儿,用带有巴西口音的西班牙语说了一句:“老阵型。他们的阵型实在是疯狂的要命,但没有WM那么致命——那简直是垃圾。这就是我们输掉世界杯的原因。”
  巴西队参加1950年世界杯的队服是带蓝色领口的白色球衣。输掉决赛之后,就连这套队服也没有逃脱被指责的命运,人们批评这套衣服不能体现国家特色。按照里约《早报》的说法是“完全的缺乏象征性”。于是在巴西体育运动协会的支持下,在巴西全国开展了征集巴西国家队球衣设计的比赛,比赛要求参赛者要在球衣上体现巴西国旗的4种颜色:蓝、白、绿和黄。最佳设计就成为巴西队参加1954年瑞士世界杯的正式球衣。
  佩洛塔斯是一个离巴西乌拉圭边境只有100英里的小镇,1950年,当时只有19岁的阿尔迪尔·加西亚·希利就在当地的一家报社里工作。因为他每天的任务就是给体育版画插图,所以他对球衣的样式比较熟悉。当他知道这个比赛的时候,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太荒谬了,他们居然要求把4种颜色都用上。其实最多只要3种就可以了,4种颜色就有点多了,搭配起来有点困难,看起来就不会很协调。没有任何一个球队的球衣上面有4种颜色。你想想看,怎么可能把黄色和白色放在一起呢?那就不是球衣了,而是做礼拜在教堂穿的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