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伐林 > 第9页

第9页


              “瞧,怪不得早晨我在停炮场叫醒他的时候,死神已找上他了。”安东诺夫说。
              “废话!”日丹诺夫一边转动着阴燃的树桩,一边说道,于是大家都不做声了。
              一片寂静中,我们后面的营地里传来一声枪响。我们的鼓手听见了,便敲起晚鼓来。最后的鼓点一停,日丹诺夫便首先站起来,脱下帽子。我们也都照着他做。
              在静静的深夜里,响起了和谐的男声合唱: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11]
              “四五年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士兵在这儿受了暗伤,”当我们戴上帽子,又在火边坐下的时候,安东诺夫说道,“我们把他放在大炮上运了两天……你还记得舍甫琴柯吧,日丹诺夫?……后来就把他留在一棵树底下了。”
              这时有个留着大胡子和小胡子相连的步兵,背着枪和背包,走到我们的篝火旁边。
              “老乡,让我接个火抽烟斗。”他说。
              “行,抽吧,火有的是。”奇金说。
              “老乡,您兴许说的是达尔戈的事吧?”步兵扭头对安东诺夫说。
              “是说四五年达尔戈的事。”安东诺夫答道。
              那步兵摇摇头,眯缝起眼睛,在我身边蹲下来。
              “那一阵什么事没有过啊。”他说。
              “为什么把他丢下了呢?”我问安东诺夫。
              “因为他肚子痛得不行。我们停下来的时候,他倒还好;一动,他就没命的直嚷嚷。死活要我们把他留下,可我们总可怜他。嘿,那工夫,他又拚命追击我们,打死我们炮兵班的三个人,打死一个军官,弄得我们脱离了自己的炮兵连。真倒霉!都以为炮也拉不走了。泥泞得厉害啊。”
              “最泥泞的要算是印第安山[12]下了。”有一个士兵插嘴说。
              “是啊,就在那儿,他更糟了。我跟老炮兵军士阿诺申卡估摸他真的活不成了,他自己又死活要我们把他留在那儿,我们也只好这么办了。那儿有一棵树,顶盖挺大,我们拿了些泡过的面包干——日丹诺夫带着——给他摆在身边,把他靠在那棵树上,换上干净的衬衫,郑重地跟他告别,就把他留下了。”
              “是个好样儿的兵吗?”
              “是不错的兵。”日丹诺夫说。
              “他后来怎么样,只有天知道了,”安东诺夫继续说,“我们有好多弟兄留在那儿。”
              “就在达尔戈吗?”那步兵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剔着烟斗,又眯起眼睛,摇摇头,“那一阵什么事没有过啊。”
              他说完就离开我们走了。
              “到过达尔戈的兵,在我们炮兵连里还多吗?”我问。
              “哪里!只剩日丹诺夫,我,现在休假的帕灿,还有五六个人。再没有了。”
              “怎么,我们那个帕灿休假玩忘了吧?”奇金说着放下腿,把头枕在原木上。“你算算,他走了都快一年了。”
              “你休过一年的假吗?”我问日丹诺夫。
              “没有,没休过。”他不乐意地答道。
              “家里有钱的,能回去自然是好,”安东诺夫说,“再不然自己有力气干活的,回去也好,自己脸上光彩,家里人也高兴。”
              “可弟兄两人的,怎么能回去呢?”日丹诺夫继续说,“人家自己能口就不错,拿什么给我这当兵的吃?当了二十五年兵,我也帮不了什么忙了。再说,他们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了。”
              “难道你就没有写过信?”我问。
              “怎么没有写!去了两回信,都没有回音。不是死了,就是不愿写,意思挺明白,自己过着穷日子,还有什么办法呢!”
              “你写信去很久了吗?”
              “从达尔戈回来以后,写了最后一封信。”
              “你还是唱《小白桦》吧。”日丹诺夫对安东诺夫说道,安东诺夫这时正把臂肘支在膝盖上,哼着什么歌。
              安东诺夫唱起了《小白桦》。
              “这是日丹诺夫大叔最最爱听的歌,”奇金把我的大衣拉了一下,对我低声说,“有一回菲利普·安东内奇唱起这支歌,他都哭了。”
              日丹诺夫先是一动不动地坐着,两眼定定地看着阴燃的木炭,脸上映着微红的火光,显得十分忧郁;后来他耳朵下面的颧骨开始越来越快地动起来,他终于立起身,铺开大衣,在篝火后面的黑地里躺了下去。也许是他躺下睡觉以后还在辗转反侧,发出哼哼声,也许是韦连丘克的死和这阴郁的天气影响了我的情绪,我确实觉得他是在哭。
              那树桩的下部已变成木炭,偶尔发出火光,照亮了安东诺夫的身影,他的花白的小胡子,红彤彤的脸膛,搭在身上的大衣上的勋章,还有不知是谁的靴子,脑袋或背。天上仍下着凄凉的微雨,空中仍然闻到潮气和烟味,四周仍然可见欲灭未灭的点点篝火,一片岑寂中还听得见安东诺夫的悲戚的歌声;在歌声中断的刹那间,营地上夜间轻微的响动——哨兵步枪哗啦一下、打鼾、低语的声音就应和了起来。
              “换第二班!马卡秋克,日丹诺夫!”马克西莫夫喊道。
              安东诺夫停止唱歌,日丹诺夫爬起来,叹了口气,跨过原木,拖着脚步向大炮走去。
              (1855年6月15日)
              潘安荣  译
              *  *  *
              [1]沙皇军队为了扑灭以沙米尔为首的高加索山民的反抗斗争,大片砍伐山民借以防卫的树林。
              [2]士兵的牌戏。
              [3]一种牌戏,输者鼻子需受牌击。
              [4]法语:您好。
              [5]一种腰带形状的钱袋,士兵们通常把它缚在膝盖下面。——作者注。
              [6]帕谢克(1808—1845)、斯列普佐夫(1815—1851)都曾任沙俄高加索部队少将衔团长。
              [7]叶尔莫洛夫(1777—1861),沙俄步兵上将,曾参加俄国对拿破仑的战争,一八一六年至一八二七年曾任高加索军团司令,高加索战争初期的格鲁吉亚总司令。著有《笔记》一书。
              [8]乌克兰语。
              [9]高加索旧银辅币,约合二十戈比。
              [10]士兵的食物,用泡过的面包干加猪油煮成。——作者注。
              [11]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九至十二节,被称为“主祷文”。
              [12]指高加索主脉的支脉安吉山。沙米尔的府邸达尔戈村就在这里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