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 > 9.6 不理解内容创业,自媒体写作如何坚持下去

9.6 不理解内容创业,自媒体写作如何坚持下去




这几日在微信朋友圈里有一篇“罗振宇的骗局”文章传得很火。意思是说知识付费只是满足了你的学习焦虑,并没有真正传递知识给你,更没有改变你什么。当然这个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自媒体写作的朋友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写作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想?是“哼”一声,我才不跟你计较,还是静下心来好好考虑自己究竟想通过写作获得什么。借用前段时间的一句话来说,你想活成的自己的样子——到底是个什么样?

都说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如果我给出以下三类自媒体人,你会觉得哪一类在未来可以活得很有尊严?

自娱自乐,每天高兴就写写,不高兴就晒网聊天。

兢兢业业,不写出“10万+”誓不罢休,各种苦,各种学习。

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可以靠自媒体养活自己。

虽然,我现在没法跟你面对面交流,但我猜得到,选择2和3的人一定会比较多。为什么?于情于理,第2种人,符合励志精神、创业品格,谁都不会否认“劳动最光荣”。当然了,也有人说,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但是不管怎么说,活儿一定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第3种人,目前不是已经有一定尊严了吗?从“活下去”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

可是想过没有,市场是会洗牌的。有句老古话怎么说来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移动互联网时代,估计3年就可以有大变化。

3个月也是有可能的。很多简书签约作者也就3个月就搞定的。这样看来,难道第1种人最能有尊严?!我的回答是,要看第一种人,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态和追求了。看样子,他一定没有追求。不是!事实上,人家有追求呢。为什么这么说,跟大家聊聊《众媒时代》,听完你就明白了。

这本书是很多资深媒体人或者新媒体创业大腕的文章合集,由腾讯传媒研究院主编,中信出版社出版。大家耳熟能详的吴晓波、陈菊红等人的文章都有收录。



9.6.1 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也许有人会说,不还是一样吗?太阳还是从东方升起,一日三餐和上班下班一样发生。可是,如果真的把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都从你的世界里拿走,你会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你一定觉得,朋友们、同事们都在干什么,你仿佛不知道了;有什么好玩的、有趣的段子和视频你也不那么容易看到了(除非借他人的);你想找找看今晚有没有好看的电影,或者分享一下自己灰色的心情都不自在了。

一句话,我生活在与一切都有可能联系的世界中。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么,谁的权力将会消解?话语权力被去中心化。每个人都是主人,同时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你可以关注,可以不关注,权威没有了。谁是真正的权威?喜欢你的人,欣赏你的人和赞同你的人,拥戴你成为权威。我前面说的那位自娱自乐的人可能成为一部分人的权威,也会因此拥有自己的尊严。



9.6.2 内容创业不是赶时髦,而是选择一种生命模式


这就等于说,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进入新媒体领域的人,到某个时刻极有可能活不下去,更谈不上尊严。

内容创业的本质是创业,但前提是内容。这就如同种粮食的本质是粮食生产,但前提是要有田地。失去了前提,我不知道下文该如何继续。所有的学习、刻意练习,本质上是要搞清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别人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搞清这些,就去贸然学习或者练习,终究会成为这一波学习浪潮的牺牲品。有内容品质追求的人,甚至是坚守的人才有真正的好内容,才有一直活下去的可能。



9.6.3 做自媒体需要有一颗匠心


特别愿意分享吴晓波说的,做自媒体要有好文章和好产品。有好文章的人不一定有好产品,有好产品的人也不一定有好文章。两者兼而有之,胜出的把握才大。写文章和做产品都是长跑。一路跑下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嘲讽、打击、反对、赞同和欣赏等,无论哪一种都不要因为它而影响你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匠心究竟在哪里。不同声音是对你的产品和文章的最好打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认为微信公众号走下坡路了。其实不然,公众号经营的是人,如果能看明白这一点,微信公众号便永不落幕。这是价值观和审美观相一致的族群聚合。不要试图一炮走红,更不要讨好所有人!

写到这里,终于明白,其实开头提到的第一种人骨子里是最有尊严的,因为他们不会急功近利,也不会在自媒体的树上吊死,他们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同时也是别人喜欢的样子——而这恰恰是自媒体最美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