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 第六章 认同自己

第六章 认同自己




6.1 提高“自我效能”的四个关键


“我大概做不到吧”“我可能会失败”……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失败的概率就会变大。因为你会被自己脑海中产生的负面情绪牵着走,很有可能会导致发挥失常。

然后你就会认为自己“果然不行”,结果会使你更加没有自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而如果你感觉自己“能成功”,那么这种时候几乎都会成功。

比如我自己,即便面对非常严峻的状况,也毫无根据地相信自己“总会有办法解决问题”,结果最后真的做到了。

大概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吧?这种“能成功”的感觉,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称之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在你培养好的行动习惯和改变人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的作用主要由以下四点产生:

1.自己成功的经历:在此之前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功经历。

2.替代性经历: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看别人成功,因此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

3.语言说服:即便自己对行动的成功毫无自信,但别人对你说“你能行”。

4.情绪和生理的变化:由成就感和喜悦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

当你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上述四点来提高你的自我激励能力。

其中,“自己的成功经历”是最有效的。如果你有成功学习英语的经验,那么学习其他语言时一定也会充满自信。在“自己的成功经历”之中,关键在于通过小事来踏实地积累经验。如果一上来就挑战难以实现的目标,那么只能获得“失败”的经历。通过不断地完成小事来积累“成功”的经历,可以确实提高自身的能力。重复这一过程,最终一定能够成功挑战更高的目标。

利用“替代性经历”提高“自我效能”,认识事物的方法尤为重要。

如同事在完成一件困难的工作时,如果你认为“怎么回事,那家伙竟然做到了,真是没劲”,那么只会降低你的自我效能。你之所以会认为“没劲”,正是以“自己做不到”为前提的。

只有认为“他做到了,那我应该也能做到”的人,才能够将其他人的成功经历作为自己成长的素材。

“语言说服”也是一样。听到别人的鼓励,有的人会产生自信,而有的人却会因为“认知偏差”产生悲观和自虐的想法。“是吗?原来如此,我也能够做到啊!”“就算你这样说,我也是不行的。我最清楚自己的实力了。”哪一种想法更好?不用说也很明显了吧。

而通过成就感和喜悦产生的“生理变化”则必须达到某种条件。这也和“自己的成功经历”一样,如果挑战难以实现的目标,将会很难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所以应该通过踏实地完成小事来获得“好心情”。

由此可见,“能快速调动情绪”的人更容易有较高的自我效。所以,让自己变成一个“易于调动情绪”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