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深度思考:让所有事情都能正确入手 > 第五章 EDGE-it思考模式在过去时区的应用

第五章 EDGE-it思考模式在过去时区的应用



生活由一系列的经历组成,每一段经历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尽管有时我们很难意识到这样的变化。

——亨利·福特

现在,你已经下定决心要把EDGE-it思考模式应用于过去时区——事件发生之后了吧。也许是已经发生的,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事情;也许是你最近经历过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事情;也许是你觉得对未来有着特殊意义的过往经历。

倘若如此,请在下面的空白表上写下你的回答。

我要用EDGE-it思考模式来分析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择写下这一经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希望EDGE-it思考模式能够给未来带来以下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你已经选好了你要分析的经历,那就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吧。完成书中的辅助练习,将对你的分析有所助益。也请记得,本章结尾处的工作手册将会帮助你在其他情境下更好地应用EDGE-it思考模式。

第一阶段“E”——总结经验

在第一阶段,你需要努力回忆自己的某段经历,并把所有与这段经历有关的事件和当时的感受都写在纸上,尽可能完整地描述出来。

你完全不必去了解事件本身的意义,只需把它当作历史记录下来。多花一些时间,尽量补充与事件有关的细节。

同时,你还要回想当时的感受。既要有情感上的感受(情绪),也要有身体上的感受(生理感官)。

当你把与这段经历相关的事件和感受都写下来后,再问自己几个引导性的问题,并做出回答。你可以问自己:“还有哪些落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了什么和听到了什么?

接下来,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三件事上:你当时听到和看到了什么?你当时做了什么?你当时感觉到了什么?利用这些引导性问题和对应的模板来帮助你回忆过往经历。

表5-1 事实与感受分析表



不同的视角

请记住,你对过往经历的总结,绝非写几句话(几句描述)那么简单。你还要从不同的视角收集信息,以此来加深理解。

这里有两种方法,一是借鉴别人,二是情景假设。

如果你喜欢借鉴别人,就得好好考虑一下有哪些人能给你提供建设性意见。

也许是与你经历过同一件事的人,你可以向他请教他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他当时的感受。也许是与你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你可以向他咨询他是如何处理的。也许是对你这段经历有所了解的人,你可以向他询问,换作是他,他会怎么做。

视角生成

如果你喜欢用情景假设的方式来收集信息,那么从现在开始,想象一下其他人会如何描述这段经历。

你既可以参照身边的熟人,也可以参照听说过但从没接触过的人,甚至可以参照虚构的人。总之,世界上各个层面的人你都可以参照。你的清单可能包括以下这些人:

一直以来,你最喜欢的某位经理。

一直以来,你最不喜欢的某位经理。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超人(美国漫画人物)

哈利·波特(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主人公)

你的父母

你的兄弟姐妹

你的好友

你的同事

你还能列出哪些对你有影响的人物呢?

选取这些人物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综合分析这段经历的外因和内因。分析不同人物面对这段经历时的看法,有助于你打开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体验。

选出几个你认为重要的人物,写下你认为他们在面对你的这段经历时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表5-2 用情景假设的方法分析个人经历

第二阶段“D”——深思熟虑

在第二阶段,你需要注重的是从经历中发掘出其意义,同时还要注重从经历中学到的经验。从经历中获取经验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个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深思熟虑阶段的目标,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几个方法。

自我深思写作

第一种方法是自我深思写作,这是一种能够独立完成的深度思考的方式。考量自己的经历,并把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写下来。知道自己要考量哪些东西,这也是引导性问题的用武之地。

图5-1 经验/内容问题引导环形图

在这一阶段,你要确保提出的问题是与事物经验相关的。你可以从任意一个问题开始,不必在意问题的顺序。这些问题只是为你列出几个例子而已,其本身与深度思考无关,目的是引发你的思考。

这些问题有两个核心关注点,就是上图中间的那两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对你的经历深入地分析,尽自己所能去深入思考。

人际深思写作

人际之间的深度思考是发生在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一种思考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就某一项经历和对方展开对话。

在某种程度上,你可能已经在这样做了。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称为行动后的审阅,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要确定自己正在思考正确的事情。

同时,在这一阶段,对于经历的深思和你自身意识的深入可谓至关重要。因此,和其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够很好地帮助你实现这一点。

表5-3 人际深思记录表

除了要动笔写和找人交流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深思。在此,你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别人共同完成。

画图深思

我们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可能起作用的方式,即画图。画图能力反映出与写作能力不同的大脑反射区,或许能为你带来新的思考视角,增强你对于此次经历的认识。

你可以花点时间尝试一下这种方法。现在回头想想,你在第一阶段使用EDGE-it思考模式分析过的经历,然后画出你脑海中的经历。

请不要把这样的画图当作艺术创作,它只是一种你没有那么熟悉,但又能加深你印象的方法。你可以随意使用手边的颜料,也完全不必在意画风,现实派或印象派全凭你个人的喜好。

不要考虑太多,直接提笔勾画。完全随心意而动,这能够帮助你开发自己大脑中不常使用的部分。

画完之后,整体观察一下你所画的图像,物体的相对大小,线条粗细的不同,还有画中物体的相对位置。这幅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让你想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你也可以让别人来看看这幅画(你得敢于献丑),向他们询问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否听出他们在说什么,以及你能否理解他们话里的意思?

案例分析:

朵拉与公司的一位经理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在上过我的企业培训课之后,她决定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自己和这位经理之间的关系。

用一张A4纸和一支笔,仅仅花了30秒,她就画出了一幅图:

图5-2 朵拉画出的自己和经理的关系图

朵拉注意到画中的自己根本没有耳朵,而且画中经理的个头儿也比自己大得多。

在对这幅画的简要讨论阶段,朵拉意识到,她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认真地聆听经理所说的话,同时也应该宣告自己的个人权力。

朵拉表示,在画图之前,如果从以往的经历来看,她一定不会再有自己的个人权力了。这幅画帮她把自己的现状看得更加清晰了,也让她明白,她应该尽可能地从职权关系的角度来听取经理对她作出的所有评价。

诗歌或引文

还有一种可能是,用诗歌或引文的方式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深思。在此再次强调,你要提醒自己对这次经历有个整体的了解。

花一分钟来回忆与经历相关的细节,然后用诗歌或引文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本质上的转变,能让你以另外一种迂回的方式思考问题。

现在请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选出其中一首,看看自己能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如果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

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时,

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你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

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你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

也不说放弃;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

为了新目标仍然冒险一搏,

哪怕功名成乌有;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你,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信念,

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作应对——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我的儿子!

论孩子(节选)

纪伯伦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生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有一片田野

鲁米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入你对这些文字的想法和感受。

表5-4 阅读文字时产生的想法或感受记录表1

对你从上面文字中获得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深度思考,并借用下面的表格拓展你的思考。再仔细想想,这些思考和你的那次经历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表5-5 阅读文字时产生的想法或感受记录表2

案例分析:

桑杰最近刚刚从区域经理的岗位调到了市场经理的岗位。他收到一些反馈:由于他已经处在了主要董事的岗位上,因此,他需要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更多的领导作用和决策作用。

他坚信自己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这一阶段对他之后在工作上取得成就至关重要。

为此,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个体性格,但他并不想这样做。

某天,在一次领导力培训课上,我决定用诗歌的方式了解他内心的矛盾所在。

在搜索诗歌的过程中,桑杰瞬间就被纪伯伦的《论孩子》吸引住了。他从这首诗中获得了一种强烈的感触。当他把自己带入到诗歌中父亲的身份时,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决策力和领导力。

他觉得,正是父亲的责任感促使他挖掘出了自己的潜能。认识到这一关键点后,他决定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新职务上。

两个关键问题

前文提到的那些方法对我们都很有价值。深思熟虑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线性思维的过程,它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摆脱以追求逻辑和结果为导向的做事方式,进而加深我们的思考。

举例说明,你可能早就知道“思维导图”的概念,它是由人类大脑潜能与学习法研究专家托尼·布赞提出的,主要用于心理测试。它包含图表、文字、颜色、图像等多种要素,能帮我们将头脑中的想法具体化到纸面上,进而更清晰地泛化我们的思维。

学习深思熟虑的思维步骤,就是让你的大脑做它该做的工作。你可以使用一切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方式——诗歌、绘画、引导性问题、思维导图等,最终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意义。

在深思熟虑阶段,谨记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1.学习:我能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什么?

2.外延:从外部的层面来看,关于这一经历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在应用EDGE-it思考模式的过程中,请思考这两个问题,把你的答案写在下面。

学习:我能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延:从外部的层面来看,关于这一经历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G”——泛化选择

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现在你已经掌握了与这次经历有关的事实,并对此有了自己的感受。下面,我们就进入泛化选择的阶段。

若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绝大多数智者会建议我们,先泛化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由此看来,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最终目标是,为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泛化出更多的选择方案。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在商业世界中,大多数人经常采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至于严重降低了发现最适配的行动方案的概率。

可以做还是应当做

在这一阶段,关键问题之一是:你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做法?你不妨将这个问题继续引申:你应当采取哪些不同的做法?

这两个问题表面上看似相近,但实际上差异很大。从心理学上来讲,以“应当”为主体的问题对我们的思维毫无帮助。举例如下:

“应当”式思维通常源自社会的压力或者对他人的主观臆断,并非源自内心对解决问题的渴望。

“应当”式思维还来自我们自身和他人的对比中,这样的对比对我们学习经验来说毫无益处,反倒会让我们感到自卑。

“应当”式思维会引发焦虑和担忧的情绪,因为我们在思考“应当”做什么时,已经对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相比较之下,“可以”式思维就积极多了,也能泛化出比“应当”式思维更多的选择。你可以尝试用“可以”这个词去替代那些原本使用“应当”的句子,然后你会发现,替换后的句子能让你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自由。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一种积极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因此,请记住,就算你真想把责任推到某人身上,这个人也只能是你自己。

你可能对于泛化选择的其中一种模式十分了解,即头脑风暴。这是泛化概念的本源方法之一——头脑风暴指的是一种没有评估和检测过程的泛化方法。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其他泛化选择的方法吗?

随机选词

随意选择一本书,无关书的体裁,不论是小说,还是纪实文学、工具书、诗歌集等都没有关系。然后翻开这本书,随手一指,找到一个词语。以这个词语为基础,看看你能通过它找到哪些相关的联系和观点。

图5-3 随机选词

我的一位学员,她在思考如何为一场会议做好全面准备时,就尝试使用了这一技巧。她在书中随机点到的词是“垄断”。然后,她就以“垄断”这个词为出发点,联想到在市场博弈和垄断的不同空间中企业位置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思考,她意识到,在会议室的某个空间位置上发表自己的演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其他参会人员的座位也十分重要,因为在她演讲期间,每个参会人员对她来说都十分重要——有些人会支持她的观点,而要说服那些不支持她观点的人则要花很大的力气,但即便如此,也要努力去尝试。

就这样,她从一个随机选取的词出发,开发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市场策略。

水平思考

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旨在开阔你看待问题的视角,进而提高泛化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在一张大纸上画一个方格,在方格中写下你想解决的问题。在方格右侧画几个独立的椭圆,在椭圆内写下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想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你认为可能的解决方案有三个,分别是缩短工作时间,每6周过一次大周末,每周在家工作一天。

那么,你画出的图像可能如下所示:

图5-4 水平思考第一步

如果这样的思考图像并没有让你找到你想要的解决方案,那么你可以继续思考,在原有问题上插入一个新问题,并与之前的问题相结合,于是形成了以下图像:

图5-5 水平思考第二步

如果这样的方法依旧不能给你想要的答案,那么你可以继续向左推进一次,思考在工作量之前出现的事务。

工作量的增长,从本身看来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对你个人来说并非如此。“向某些工作说不”或者“向下委派工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你改善这一问题,但并不能从源头上将之彻底解决。

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很可能是“配比供需”,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如下图像:

图5-6 水平思考第三步

现在,你会看到自己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选择,它们可能会从根本上解决你的问题。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你使用何种方法,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都意味着你会拥有大量可行的方案。要想实现这一点,你必须抛掉内心对问题的评估和批判。每一次当你的内心响起评判的声音时,请你对自己这样说:“谢谢你的提醒,但现在请勿多言。”

在这一阶段,你必须肯定自己泛化出的所有选择,这样你才能包容更多的选择方案。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泛化选择的操作时,可以再回头问问自己还有其他选择吗?然后,尽量列出比你之前预想中更多的选择方案。我建议,至少列出30个不同的方案作为目标,而且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数字。你心里要时刻谨记这个问题: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事?

数量大于质量

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你总结的所有能应用于EDGE-it思考模式泛化选择阶段的方案:

表5-6 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案记录表

分析和评估

这些方案也许都是可行的,但你要如何选择呢?你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下面,我来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〇成本与获利

〇正论与反论

〇听天由命

〇跟随内心的声音

〇跟着感觉走

〇听妈妈的话

〇抗争与忍耐

这些参考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无论如何,你都无法预知用哪个方案会更好。你唯一能确定的事情是,一旦选择了,就必须把它做好。

但我要提醒你一点,不管你当前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要遵循自己的意愿,并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

你可以先试一个与自己的想法最贴近的方案。如果觉得不满意,再去试下一个。

与此同时,请你在心中自问:为了做出最终的决定,我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有了这些信息的帮助之后,我的选择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阶段“E”——采取行动

当你从泛化出的选择中找到你喜欢的方案后,接下来就要进入EDGE-it思考模式最关键的阶段——采取行动。

下面是一个能够帮助你把自己的选择转变为行动的小工具:

表5-7 难易程度/作用效果评估表

把摆在你面前的选择,分成执行相对简单和执行相对困难两大类型。这是评估过程中的第一步——分类。然后,将图表中的水平线当作分界,把执行相对简单的方案放在水平线上方,把执行相对困难的方案放在水平线下方。

完成了第一步分类后,你需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整理。首先把所有执行相对简单的方案放在一起,根据各个方案对于实现最终目标的影响效果,对其进行再次分类。

在左侧方格内填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较低的方案,在右侧方格内填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较高的方案。完成之后,你就得到了最终表格的上半部分。

表5-8 难易程度/作用效果评估表上半部分

下面,你需要整理水平线下方的表格内容,即对执行相对困难的方案进行评估。在左侧方格内填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较低的方案,在右侧方格内填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较高的方案。完成后,你就得到了最终表格的下半部分。

表5-9 难易程度/作用效果评估表下半部分

现在,你已经把所有备选方案都放到了一个均分为四份的表格之中(你可以在选择的过程中,把每个方案都写在一张便利贴上,以便你在思考的过程中调整不同方案在表格中的位置)。

无论如何,只要你把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按照上面的方式分好了类别,接下来要做什么也就不难确定了。但是,你一定得先确认自己已经踏出这第一步,并且在心中十分明确自己的最终目标。

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选择要做的事情真的能让我离自己的目标更近吗?”

将目前关于自己的所有备选方案分析好之后,你就可以做出最终选择了。此次选择出来的方案就是你要付诸行动的方案,而采取行动的最佳方案也正是你觉得遵循自己意愿的那个方案。

隐藏的方面

如果你想测试自己的决心够不够坚定,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探究隐藏在方案背后的一面。当你对某些事物说“是”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正在对另一些事物说“否”;当你对某些事物说“否”的时候,也就表明你在对另一些事物说“是”。

图5-7 决心天平

案例分析

杰瑟普曾经很想把自己的财务状况整理清楚,而他之前只是整理了自己想整理的那部分。因此,他决定重新审视当前的财务状况。

他持赞成态度的事项有:

〇面对坏消息的风险

〇在解决财务问题上所要花费的时间

〇提高自身的财务意识

〇对于金钱的深刻认识

他持反对态度的事项有:

〇个人财务的不确定性

〇对于财务整理能力的缺乏

〇制定一成不变的财务决策

〇他对合作伙伴的“冷战”心怀不满

〇居安忘忧的财务状况

当他认真分析了以上所有问题后,发现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自己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冷战”。

于是,他决定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去解决。他认为,只要自己与合作伙伴展开必要的交流对话,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空间来审视彼此的财务状况。

此刻,请你也来试试这种方法。重新审视一下你正在考虑的行动方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对它说“是”或说“否”的事情上,然后做出你的选择。

表5-10 行动方案评定表

你可以用下面这张“决心等级表”来检测你对于采取以上各个方案的决心分别是多少。

表5-11 决心等级表

在“决心等级表”中,对于采取各个方案的决心等级分别是从1到10。1等级表示“我可以这么做,但很可能不会采取这个方案”;10等级表示“我一定会这么做,而且会立刻行动起来。”

你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呢?如果你选择的方案没有达到第10等级,那就表明它不是最优方案。这时你就需要回过头来,再次审视自己的选择。

也许你的行动是对的,但见效过于长远。这时你就需要把自己的方案由大化小,变成一个个小步骤和小计划,小到你能对其报以第10等级的决心为止。

与此同时,你还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日期,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做完”。一旦做了,就要下定决心。

我决定采取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你来到了“it”(Iterate)——循环往复的阶段

在循环往复的阶段,你要把EDGE-it思考模式应用到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去。

E-总结经验: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开展事实和情感上的探索。

D-深思熟虑:深化意识,对已发生的事物展开深入了解,从中学习经验。

G-泛化选择:从过去的经历中发掘出确实值得学习的经验,为下一步泛化出更多的选择。

E-采取行动:评估分析现有的备选方案以及个人的决心等级,做出选择,采取行动。

依次结束了上面的各个步骤后,就到了我们要循环往复的时候了。思考过往的经历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探究我们到底该如何从上面的思考模式中总结经验,了解采取行动对我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把EGDE的环形思考模式再次循环,检查自己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用一种稍有区别的“高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做过的一切事情,看看自己当时采取了什么样的模式?再看看是什么东西阻碍了你从经历中学习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你还要第二次应用循环回顾模式。这一次,与其把焦点放到深度思考的整个过程上,不如把焦点放到对经历内容的关注上。当然,你也可以把EDGE-it思考模式应用到与深度思考相关的经历上:

E:总结你当时应用EDGE-it思考模式所积累下的经验。关注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具体是什么情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觉?

D:在哪些阶段应用EDGE-it思考模式是比较困难的?又有哪些方面比较容易?你是如何理解这些差距的?你希望从应用EDGE-it思考模式中学习到哪些经验?

G:你要怎么做才能学习到经验呢?你要怎么做才能在下一次把EDGE-it思考模式应用得更好呢?

E:你要选择哪一种方案,才能在下次应用EDGE-it思考模式时达到更好的效果呢?下一次应用这一模式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你会在何时采取行动呢?此刻你准备做些什么呢?直到下次再应用此模式时,你要做的又有哪些方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你要肯定自己采取的行动。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所迟疑,那么就请你回到深思熟虑和采取行动的阶段重新思考。

再次想想你列出的所有备选方案。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你实施自己的方案?再看看还有哪些方案能帮你下定第10等级的决心?这样的方案相比你之前选择的方案又有哪些优势呢?

很好,现在你已经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一些经验,而且已经采取了至少一项措施,并成功将EDGE-it思考模式应用到了已发生的事情上。

本章要点

E——总结经验:一定要把自己的眼光放在以下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大脑认知、心理情感和身体感官。

D——深思熟虑:尽自己所能从经历中汲取意义。

G——泛化选择:要记住,这一步的重点是要量化而不是质化。

E——采取行动:找到一个能够让你下定决心并坚持去做的方案。

it——循环往复:要么寻找自己在之前的过程中缺失了什么,要把焦点放在应用EDGE-it思考模式的过程之上。

你的章后总结:

——



事件发生后的EDGE-it思考模式使用手册


请在下面的空白表中写下你想应用EDGE-it思考模式去分析的过去发生的某一事件或某一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经验

本阶段思考模式的目标是,描述自身已有的相关经历。在这一阶段,你要努力收集所有和已经发生的事件相关的信息。

花些时间尽己所能去回忆那次经历。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入你所能回忆起来的所有相关信息。当你完成这项任务后,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向自己提问,看看还有什么遗漏之处。

表5-12 事实与感受分析记录表

你可以选出几个你认为重要的人物(身边的熟人、听说过但从没接触过的人、虚构人物),写下你认为他们在面对你的这段经历时会有什么样的看法。这有助于你打开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体验。

同表5-2 用情景假设的方法分析个人经历

深思熟虑

本阶段旨在从经历中汲取意义。你需要挑战自己的理解极限,深入探究自己的相关经验,拓宽自己的眼界。

你可以从流程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开始,把相关问题按任意顺序依次考虑。但提出问题本身并不能作为整体流程中的一个部分,只能作为激发你思考的工具。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把焦点放在EDGE-it思考模式回环的两个中心位置上。不断加深你对自己经历的思考,尽己所能地深入思考。

同图5-1 经验/内容问题引导环形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深思可能会对这一步骤有所帮助,即不断与他人交流能够加深自己的思考。

同表5-3 人际深思记录表

想一想,图画能给你带来哪些灵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使用诗歌。

同表5-4 阅读文字时产生的想法或感受记录表1

同表5-5 阅读文字时产生的想法或感受记录表2

当你完成上面的练习后,请你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学习:我能够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延:从外部的层面来看,关于这一经历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泛化选择

表5-13 预期目标记录表

在这一阶段,我们的目标是,泛化出可供我们选择的方案——即我们下一步即将进行的选择。但是,请不要对任何方案进行评估,尽可能地自由发挥,自我创造。

有些人会被“要么这/要么那”的思维模式限制住自己的思考,以至于减少找到最佳方案的机会。无论你将备选方案扩大到了怎样的地步,都请你尽可能地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

请你不断地问自己:还有哪些选择?

同表5-6 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案记录表

采取行动

在这一阶段,你必须分析和评估自己在上一阶段泛化出的备选方案。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

表5-14 难易程度/作用效果评估记录表

首先,将泛化出的所有备选方案分好类,放入上面的表格中。并进行以下思考:

你通过什么样的假设来把相关的备选方案填到上面的表格中?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其他备选方案还有没有正确的?

其次,做出最终选择。你选择出来的方案就是你要付诸行动的方案,而采取行动的最佳方案也正是你觉得遵循自己意愿的那个方案。

最后,测验一下你采取行动的决心等级。我们使用1-10的等级分类,1表示我可以这么做,但很可能不会采取这个方案”,10表示“我一定会这么做。”根据这些等级来评测你采取行动的决心。

同表5-11 决心等级表

我决心要采取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往复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重复和回顾,其使用价值在于其过程本身的深度思考。你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

〇在反思的过程中你注意到了什么?

〇在这一过程中你错过了什么?

〇你当时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〇整体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哪些?

〇相对容易一些的部分有哪些?

〇你参与度最高的是哪个部分?

〇下一次你想要做出哪些改变?

〇你需要为这些改变做些什么?

〇往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这一阶段也可以用在实践内容的回溯上。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内容,看看在工作过程中,错过了哪些要点。

当你再次对其做出审视时,能够激发出哪些新的想法。请在相关书页做笔记,或者在本页下方做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