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这样表达更高效 > 解释关键词,填充细节

解释关键词,填充细节



关键词就像依托于路线图中的具体景点,不是所有沿途所见都能成为景点,只选择值得一看的作为关键词。但这些风景为什么值得一看?导游还需要解说,这就是细节。在“长城导游词”中,导游就在每个关键词下向游客展示了具体的细节(见表3-2)。

表3-2 长城导游词的细节



细节就是将关键词展开解释。比如在路标“CD唱片时代”之下,为了说明结论“使用受保护的知识产品要支付报酬”,设定的关键词是“付费”。那么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当时需要花钱购买CD,我当时非常喜欢张学友演唱的《吻别》,于是买了一张他的CD,花了60元。在那个时代,付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路标和关键词搭建了我们思想的骨架,但还称不上血肉丰满,血肉来自于细节,细节也是证明结论的核心信息。细节由路标触发,通过关键词定位,要使思想生动,给听众好的体验,并最终证明结论,就需要细节。只要关键词设计得好,细节必定就是聚焦的。

没有任何一本书会告诉你,针对某一个话题讲多少时间是合适的,但讲的东西越多,你的听众就会越焦虑。听是一项让人疲惫不堪的活动,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保罗·金(Paul  King)教授曾经用实验证明了认知积压的事实。一旦听者的大脑不断添加需要记忆和提取的信息,他就会产生认知积压。简单来说,任务持续的时间越长或者信息量越大,认知负荷就越大。大脑的思考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它很容易疲劳,相对于已知信息而言,新信息需要的能量更多。所以无论谈论任何话题,面对任何场景,给自己时间约束,不要讲太多的细节,选择那些最能说明问题的细节,是最可行、最容易被听众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而且,有约束才会激发创造力,所有TED[3]的演讲都限时18分钟,自有其道理,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盖上盖子,重述结论

善始善终,我们在开始宣布结论,然后运用“路标—关键词—细节”来论证结论,但工作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重述结论。

就如同写论文一样,最基本的格式要求就是要有摘要、展开、结论三个部分。许多新闻节目也是分成三段:①首先主持人介绍本次新闻的主要内容;②然后逐一展开播报;③最后再回顾主要内容。表达也需要依循这种格式,为什么?因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不是两遍或者四遍呢?这是因为在传播这个领域中,三段式的论述有说服力、节奏感强,听众也容易记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它更好的做法。

有说服力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三部分式论证指导了西方思维长达2000多年。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三段论:四川人都会讲四川话,他是四川人,因此他会讲四川话。即使这种论证不那么可靠,却基于传统逻辑。如果提出三段式的论证,听众就更有可能相信你推理的可靠性。同时,你也不想冒着失去听众注意力的风险,给他们七八个理由。就说服而言,一个理由显得太单薄,七八个理由又太多,三个是最好的。

节奏感强

三段式结构能够创造推动力,就像旅人从一个路标走到下一个路标,它能够把听众从第一部分推进到第二、第三部分;也像一个钟摆,从最左边开始到中间再到最右边。如果没有这种推动力,就无法带动听众,他们对你的话语就会无动于衷。

许多的文艺作品之所以采用三段式的结构,正是因为它的节奏感,比如为国人所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由陈钢与何占豪创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由俞丽拿女士担任小提琴独奏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迄今为止,它是国人最熟悉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它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它就是采用典型的三段式结构来进行结构的编排的(见图3-3),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去听听,看看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结构。



图3-3 梁祝结构图

呈示部

1)序曲。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的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2)校园生活。这部分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3)十八相送。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这部分展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展开部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

2)楼台会。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死去后,化作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姑且不论《梁祝》的艺术成就,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之外,结构也是一大原因。不仅仅是古典音乐作品,流行歌曲也是如此,随意找一首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分析一下它的结构,你就会发现存在三段式结构,这全都是因为三段式的表达节奏感最强,让听众最舒服。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电影,都是表达,只要是表达,三段式结构就是最基础、最易用、最容易推进的结构构造方式。最基本并不代表最简单,而是应用得最广泛罢了。

容易记忆

如果结构超过了三个部分,比如有五六个甚至更多部分,那么不但自己容易迷失方向,听众的记忆也不堪重负。

之所以能够记住三个部分,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导。人们普遍用三部分结构来方便地叙事并传达教益。人类学家发现大多数文化在其各种元素中都运用三元结构,如三人行、三个臭皮匠、三部奏鸣曲、三等分构图法(见图3-4)等。不用过多地思考,你一定也可以找出更多和“三”有关的俗语。


图3-4 三等分构图法(摄影:李军)

如有必要,重述路标

当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导游,在带你进行一次有关如何表达的旅程。开始宣布结论,最后还要重述结论,有始有终,前后呼应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重述结论可以在结束之前给整个表达做一个有力的收尾,一锤定音、掷地有声。即使前后结论的措辞不一致,那也没关系,毕竟我们不是在设计一个僵化刻板的模具,但请务必保持前后结论意思的统一。在两者中间,我们需要寻找论据来证明结论、充实思想。在论证过程中,有三个需要关注的概念:路标、关键词、细节。到了现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旅程进行一个总结,如图3-5所示。



图3-5 信息路线图

等等,这个结构还不完整,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最开始宣布结论的时候,一并把路标向听众展示出来。在最后重述结论的时候,把路标再回顾一遍,就像这样:

“我认为,在使用受保护的知识产品的时候应当支付报酬,比如音乐作品。我们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卡式磁带时代、CD唱片时代和数字音乐时代:

卡式磁带时代……

CD唱片时代……

数字音乐时代……

所以,从卡式磁带时代、CD唱片时代和数字音乐时代这三个阶段来看,在使用受保护的音乐作品时支付相应的报酬是再正常不过的。”

这件事情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宣布路标可以激发听众的好奇心,重述路标可以加固你的思想,想象一下“把钉子完全砸进去”的感觉。尤其当细节的信息量很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如果不这样做,听众在接收到结论之后,马上就会陷入细节,他没有办法区分各个细节彼此之间的意义和逻辑关系。就算他能够理清堆砌的细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你也增加了他的理解难度。重述路标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提醒听众,让他回想起表达者的思路及要点。听众随时随地都会知道自己到了哪里,表达者的话语也会显得流畅生动、有条不紊。

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构称为“3×3×3×3”结构。

第一个“3”:结论—论证—结论。

第二个“3”:路标1—路标2—路标3。

第三个“3”:路标—关键词—细节。

第四个“3”:宣布路标—正文—重述路标。



结语


哪怕你天赋异禀,如果没有任何准备就上场,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何况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毕竟还是少数。优秀的演员在正式表演之前都需要看剧本、背台词、做准备,老戏骨和小演员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投入准备时间的多寡。为了能够有效地说服听众、达成共识,我们需要精心准备,哪怕这种准备并不会落于笔下,只存在于头脑当中,那也需要准备。准备不是随意为之,我们有可供依循的结构“3×3×3×3”。

(1)结论先行:最开始确立结论并向听众宣布出来,是最容易说服听众的方式。聚焦于传播一个观点,不要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不要让听众觉得不堪重负。结论应该具有思想性,尤其是“金句”式结论,不需要过多的证明,也能够说服听众。

(2)充实你的思想:为了证明结论,我们需要填充细节信息,以做到有理有据。细节信息需要用路标来检索,没有路标,就没有办法触发右脑的信息储备。为了使细节信息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结论,首先确立细节信息的关键词,是保证细节信息有理有力的最好方法。

(3)最后重述结论,一锤定音,给听众一个完美的结尾。在细节信息量比较大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在开始宣布路标,最后一并重述路标。

“3×3×3×3”并不是唯一的表达结构,却是最基础的结构,最基础不代表最简单,只是说明它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个结构就像给听众一个盛装信息的碗,先把盖子打开,然后放进信息,最后把盖子盖上。表达和任何一项技能一样(比如开车),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熟能生巧,才能够把准备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才能够想清楚、讲明白。无论如何,跨出第一步,现在就开始练习,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