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恐惧症




只有上班,才能挣钱,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也在不懈地努力中。有的人在开始努力和努力过程中出了偏差,他们害怕上班,或者在上班时充满不安,所以频繁跳槽,最终收获甚微。这就是上班恐惧症。

在高校毕业生中,害怕上班的现象频频发生。他们上班的时候想辞职,工作时好像有神经衰弱,上班变成了一种煎熬;换了一份工作,还没有干多久,就想试用期一结束就辞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过于看重自己的意见和需要,很少站在企业管理者或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足以应付相关技术和管理问题。然而就算是对口的工作,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不完全适用。一旦遭到拒绝或反驳,他们心里或有委屈,或有愤怒,或有恐惧。不认清现实、调整心态,即使换一份工作,也是同样的结果。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对工作本身产生抵触情绪,认为上班是一件苦差事。

这是有深层原因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从一出生就备受家庭和社会关注,被视为掌上明珠和未来的栋梁。家长和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优良便利的学习条件,同时敦促他们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自己也努力,不是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就是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可能多多参加社交的更好一点,但无论怎样,学校的环境永远无法变成真实的工作环境。公司职员这一社会角色可能遇到的状况,永远不可能在一个人还是学生角色时,完全暴露出来。

此类上班恐惧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很少接触社会的毕业生身上。要解决问题,最好从自身出发,不要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经常换位思考,不强求事事完美,融入集体。从企业角度说,应认识到其中的必然性,重视员工的归属感,尊重其想法。尽量从一开始就给高校毕业生安排他们感兴趣的工作,但一定给他们打下预防针,使其逐渐适应职场。

毕业生适应职场后,也有可能再得上班恐惧症。双休日过后员工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春节长假之后,小魏无精打采地来上班。但他脑子里总是浮现春节期间和朋友玩乐的场景,无法集中精力在工作上。一个月之后,症状总算好点了,最起码每天不“神游太虚”了,但是没有根除。每到周五下午,他就异常兴奋,对自己的要求又放松下来。周六不是拼命睡觉,就是在外面玩,还经常通宵。周日晚上,由于明天又要上班,心情异常紧张。到了周一,觉得特别累,害怕去上班,好像得了神经衰弱一样。

这种上班恐惧症非常普遍,所谓的“星期一综合征”也包含在其中。人就像一根橡皮筋,工作时拉得紧紧的,一到休息的时候就放松下来。休息日一结束,重新又被拉紧。这样反复放松和紧张,如果不能及时跟随着调节心理,很容易对上班感到疲倦和恐惧。一周循环的倒还好,时间一长可能会自动适应,怕的是偶尔有长假,进入长时间放松。此时进行主动调节,也有一定的困难。虽然名字叫作“上班恐惧症”,但它不一定只发生在上班族之中。事实上在学生中也存在类似现象。高中生的“工作”强度和密度都比上班族大,一旦放长假,更容易对学校敬而远之。其实生活压力无时无处不在,严格来说,人们早上不愿起床,也是一种上班恐惧症。

归根结底,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了,而放假时相对自由,生活节奏缓慢。如此一快一慢,身体和心理都难以快速适应。应对办法,就是双向调整:在工作和学习时,要学会放松,没有一劳永逸;在休息日或假期,要时刻知道,劳动是永恒的,休息是短暂的,也没有“一逸解百愁”。



孤独和人际交往对某些人都很可怕


家庭、学校、社会,既可能造就独处恐惧,也可能造就社交恐惧。

独处恐惧的表现是,过分渴求亲近和归属;独处时感到不舒服,害怕自己照顾不了自己、充满无助感、想逃避;经常有被人遗弃的念头,感觉自己可怜;只要能时刻得到别人的温情,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恐惧独处的人会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心理学上,独处恐惧被定义为依赖型人格。

害怕孤独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感被削弱了。正常情况下,独处和群处的人都有存在感。但只有孤独时,人才会最接近自己,存在应该更强。恐惧独处者忽略了自己许多真实的想法而去感受和迎合他人。他们以为这样或许会多一点存在感,其实没有。在群体中的恐惧独处者,找到的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要想找回存在感,恐怕只有克服独处恐惧,发现自己。

害怕独处和害怕被抛弃的感觉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婴儿与母体分离时期。心理分析师安娜·黛巴海德认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个体,不可能永远在一起时,这种恐惧就存在了。虽然玩具可以填补妈妈不在的空白,但人还是会害怕黑暗、害怕孤独。这是本能。

与独处恐惧相对的是孤独综合征。孤独综合征患者的表现与独处恐惧者相反。这样的人经常离群索居,一旦身处群体之中,就感觉不自在。孤独综合征比独处恐惧更为常见,也可以称为孤独瘾。这一类人被称为孤独患者。孤独患者存在感特别强,思想复杂。

然而,孤独并不是人的本性。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环境中的人们,希望有一个独立空间,不被打扰,这是很正常的。人也确实在孤独时才认清自己。但是,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现并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人的社会性就是群集性。任何人类个体都在骨子里渴望与其他个体交往,并结成团体。研究人的社会性的心理学先驱是威廉·麦独孤认为,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复杂的人类社会。

可见,孤独上瘾的人已经在背离本性。当然,他们不是心理有障碍,只是沉迷于孤独和思考。但是,两者过多,同时缺乏其他活动,可能会导致精神障碍,比如妄想和抑郁。

孤独患者与人交往时的不安再剧烈一些,变成恐惧,就是社交恐惧症。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其表现是: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人,并有意无意地回避;因为担心自己出丑,不敢当众讲话,不与人交流;自己意识到不正常,但仍然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社交的人,独处时就会安心许多。

社交恐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交恐惧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大学阶段难以避免的。习惯性的社交恐惧是个人人格发展不健全导致的,这就离不开家庭环境。恐惧社交的人应注意,不必在社交场合过分在意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可以时不时采用最坏反问法——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

异性交往是社交的一个方面。在这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恐惧心理,那就是异性恐惧症。恐惧异性者,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不敢交谈,一交谈就面红耳赤、言语不清,接近异性就全身紧张。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逐渐开始接近异性,但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害羞。他们常常被看作是害羞老实。正常情况下,异性恐惧会在后期消除。但如果总是强迫自己不去看对方,内心争斗,想法古怪,就会越来越害羞、敏感、自卑,最后发展成异性恐惧症。

异性恐惧是一种心理倒错,本人恐惧的不是外界的异性对象,而是自己内心对异性的妄想。基于文化背景、家庭教育和个人经历,他们才去强迫自己不去幻想,不去看异性,不从视线中表现出幻想。但这样的强迫往往会失败,因为对异性的渴望是人的本能。

所有这些孤独恐惧、交往或群处恐惧,都可以通过暴露疗法来纠正。暴露疗法就是,把自己暴露在让自己不安的情境之下。人既渴望孤独又希望合群,能在其中找到平衡的人才会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