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民国之缘来是你 > 第9页

第9页



        侯淑仪在听见郑老太太声音时便站了起来,盖着红盖头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

        好孩子,快坐下吧,我和你.......我和你娘啊来找你说句话。郑老太太坐在一旁的桌子前,老大媳妇啊,让孩子把盖头揭了吧,家文不定什么时候能醒,总不能一直让孩子顶着这红盖头,要闷煞人的嘞。

        陶敏瞧着身穿吉服的新娘子,想着这便是要和自己的女儿共度一生想扶相持的人,心便更柔了几分,亲切地上前扶着新娘子坐下道:好孩子,老太太发话了,盖头自己揭了吧。

        侯淑仪从走进郑家大门那刻那悬着心,此刻听了郑家老太太和那所谓的婆婆说话善解人意,悬着的心落了一半,来之前心里最怕的人倒不似那般蛮横不讲理的人。

        多谢老太太,多谢太太。侯淑仪依旧小心翼翼,轻抬手挽着红盖头的边轻轻掀了起来,将红盖头放置床边后,人也随之站了起来。

        倒是人比照片还要秀丽几分。郑老太太由衷赞道。

        是啊。陶敏点头的同时上下打量眼前的姑娘,这般的妙人来给自家女儿冲喜,不免让她心头生出几分愧疚,好孩子,坐下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郑老太太应和道:是啊,是啊,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孩子,咱们有缘啊,我这个做奶奶的真诚地欢迎你到家里来。

        谢过老太太。侯淑仪有些拘谨,面对今后能决定她命运的两大长辈,她不想有半点失礼的地方。

        叫什么老太太啊,你今天和家文结婚了,应该唤我奶奶才是。郑老太太看出侯淑仪的紧张,便故作轻松地交谈,实则她的心都提着,旁边的屋她的亲孙女还不醒人事呢。

        侯淑仪稍稍抬眸,见老太太目光喊着期待,便红着脸颊开口唤人:奶奶好。

        郑老太太点头应下,指着一旁的陶敏对侯淑仪道:好,好,这是你娘,家文的母亲,结了婚进了家门,一并改口吧。

        侯淑仪看向一旁的郑太太,福下身子轻轻唤道:娘好。

        嗳,好孩子,从今往后我便是多了个亲生女儿一般。陶敏扶起侯淑仪,轻轻拍着侯淑仪的手,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侯淑仪看出眼前这位婆婆的悲伤,想来也是,女儿昏迷着,当娘的又怎会不悲伤呢?

        侯淑仪从袖子取出一方粉色帕子递给陶敏。

        陶敏诧异一会,接了过去,轻轻在眼角按了按道:看婚书生辰,你只比家文大三个来月,可人却比家文成熟稳重太多了。

        你看你看,在新媳妇面前埋汰自己的女儿起来了,我这个做奶奶的可不依啊。郑老太太虽然心里更悲恸,可她是长辈,她若乱了整天当着众人的面抹眼泪下面还不知要哭成什么样子,她只能在大儿媳妇悲伤的时候说几句话调节调节,自己晚上则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陶敏笑了笑不在作声。

        走吧,一起看看家文去,今天是她大喜的日子,我这个奶奶亲自给她道喜去。郑老太太站了起来,看向侯淑仪道:淑仪一起来吧。

        侯淑仪点点头,迟早都要见的,便主动上前扶着郑老太太出了屋。

        家文就在隔壁。郑老太太一边对侯淑仪说着一边走到孙女房屋前,推开门,三人走了进去,到了床边,见床上无人,大惊。

        家文人呢?郑老太太懵了。

        家文是不是醒了?陶敏的心颤了颤,大步走到门口,激动地喊:秀姑,秀姑!!!

        侯淑仪见床上没人挑了挑眉头,这醒的也太是时候了吧?她环顾四周打量屋里的陈设,瞥见桌子上用木棠压着的信封后愣了一下,走过去拿起来。

        信封上的字歪歪扭扭,但不难辨认,只见上面写道女儿家文敬留父母大人书。侯淑仪只觉得不好,这人留书逃了?

        侯淑仪捏着信封叹了口气,要合作的人逃了,留她一个人面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不免让人有些失望。

        奶奶,这里有一封书信。侯淑仪转身将信递给郑老太太,但愿跑了没多远可以逮回来。大家都是女的,那人怕什么?再说总归她嫁过来,她处在被动的位置上,有什么不能好好坐下来商量合作的?人昏迷那么久刚醒,外面世道又不太平,出走实在是下下策,那郑家文怕是个对她自己都有仇的人吧。

        郑老太太接过来,喊陶敏道:老大媳妇,快来看看。

        陶敏从没看见秀姑的身影,又听老太太唤她便急忙进了屋,看见信封上的字身子往后颤了颤,这是离家出走?

        陶敏迅速拆了信封,取出信来,侯淑仪在一旁恰好可以看到。

        女儿家文敬留父母大人书:今日朦胧醒来,便遭晴天霹雳,女儿之心不可不谓悲恸。冲喜纳亲,封建迷信,向为女儿所最痛恶深绝之。早在德国留学,也曾数封家信为父母大人申说婚姻自由之义,女儿感念父母大人重金替兄长退指腹之约,成自由恋爱之婚,婚后兄长嫂嫂感情甚笃琴瑟和鸣,此全赖父母大人摒弃封建尊重自由之缘故。奈何到女儿身上,便冲喜纳亲于女儿昏迷之中抉择女儿一生之大事?大人何必以此女儿最痛恨之事强逼大人所生之爱女?女儿以青春争自由,故而留书别家。妄求父母大人改喜堂为华宴,认新娘为义女,女儿与其终身姐妹相称。家中每进新物姊妹兄弟有之,亦分其一份,务必待之如亲女,以补冲喜纳亲泯灭人格之大错。女儿他乡安顿之后便会寄书到家,届时女儿殷殷期盼父母大人之喜讯,此婚若退女儿不日返家。女儿家文顿首。

===第6章===

陶敏读罢揪着心口,人刚醒,身子肯定很虚,这要出去了被歹人.......

        老大媳妇,这怎么了?郑老太太急了,她拿过信,老花眼也看不清楚。

        娘,家文离家出走了。陶敏说罢看向一旁的侯淑仪,愧疚道:淑仪啊,委屈你了,刚嫁过来人醒了却跑了,娘待家文跟你赔个不是。

        侯淑仪闻言连忙摇了摇头道:娘,眼下外面也不是很太平,找人要紧。

        这句话说到陶敏和郑老太太心坎里去了,侯淑仪不哭不闹,还关心家文,她们十分满意。

        孩子,难为你先考虑家文啊。郑老太太因为孙女醒了十分感激侯淑仪,她这把年纪了,你跟她说孙女不是被侯淑仪冲喜冲醒的她都不信。

        奶奶,这都是应该的。侯淑仪深知自己的命运如今都挂在郑家文身上,郑家若是依从女儿退了亲,她的父亲还有大太太四太太必定为了钱再把她嫁给别人,那时她的命运才是真的危险了。

        在侯淑仪看来,嫁给女人还有转机日后抽身离开,嫁给男人怕是结婚那天就难逃厄运了,所以眼下她必须要留在郑家。

        二小姐,药来了。秀姑端着药低着头进了屋,瞧见众人后故作惊讶状。

        秀姑,二小姐人呢?陶敏拿着信的手发抖。

        哎呦,你还看不出来么,家文为了逃走把她支开了,她哪里知道什么。郑老太太有些头疼,秀姑啊,去,去前头告诉你家老爷,就说我让他过来一趟。

        嗳,嗳。秀姑将药放在桌子上,慌乱地跑了出去,刚才太太一声质问,险些让她装不下去。

        第九章

        郑钧仁来到女儿房间,看罢书信大怒,直接将信拍在桌子上。

        反了她了,刚醒过来就给我闹幺蛾子,满嘴的自由人格,出去几年学问不知道精进没有,这喊口号她却学的来劲。郑钧仁心头的怒火蹭蹭往上升。

        现在不是骂的时候,家文就这样走了,万一遇到歹人这可麻烦了,赶紧派人去找啊。郑老太太急道。

        郑钧仁在房间踱步,随后道:找也只能让人偷偷去外面找,声张不得,我厚着脸皮去请来证婚人、主婚人,再让人家知道家文逃婚,这不是戏耍人家么。

        管你大张旗鼓地找还是偷偷地找,总之必须把我孙女平平安安地找回来。

        郑钧仁看了眼母亲,又看了眼一旁的妻子和侯淑仪道:我去安排人,府里不得声张家文离家出走的事,就说人没醒,关着屋子不得下人进来。此事,委屈淑仪了,等我把家文找回来,必定让她给你赔不是,我这个女儿都让家里人给宠坏了,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