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生新算法 > 1.4 通过“Life Tapestry”可以俯瞰人生

1.4 通过“Life Tapestry”可以俯瞰人生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做的实验。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使用最新技术,以毫秒为单位测量并记录人类  24  小时的行动,包括身体运动、与人见面和位置信息等。这  10  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开发这种测量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来获取数据。

这里的实验使用的是腕式可穿戴传感器(称作“生命显微镜”[1]),可以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并记录胳膊的运动(卷首插图  1)。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每  50  毫秒测量一次(每秒  20  次),连胳膊的微小动作也能捕捉到,并将其作为加速度(由于测量的是空间中的  3  个方向,因此有  3  个量)记录在存储器中,即使不充电也能连续运转两周左右。我们使用该可穿戴式传感器,分别对  12  名实验者的胳膊运动进行了  4  周的测量,一共记录了长达  9,000  个小时的数据。

所有人类行为都伴随着胳膊的运动,所以该传感器测量并记录胳膊的运动,可以说能够反映人类的生活。简单来说,人睡觉的时候胳膊是静止的,只有翻身的时候胳膊才会动。人醒着的时候,几乎不会静止不动。看一下加速度的记录,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醒着便一目了然。

现在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关注胳膊  1  分钟动几次。从人  1  天的平均活动次数来看,醒着时,胳膊  1  分钟平均运动  80  次;走路时,胳膊  1  分钟运动  240  次。相反地,在电脑前浏览网页时,运动次数下降到  1  分钟  50  次以下。总之有这样一个特点:不管是什么行为,胳膊在  1  分钟内都会动几次。

在意识到上述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再来看自己胳膊的运动记录,就能很清楚地想起,过去的每时每刻自己都在做什么。如果长期持续记录的话,就可以像看画卷一样,对自己的人生一览无遗。我们用一幅名为“生命织锦”(Life  Tapestry)的图来表示  24  小时的行动:运动活跃时用红色表示,运动较少时用蓝色表示,运动不多不少时用灰色表示。“Tapestry”是织锦的意思,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一幅织锦。

我们看一下实际数据(卷首插图  2)。如图所示,我们可以通过  Life  Tapestry  俯瞰  4  名实验者一天  24  小时、一年  365  天的生活。能如此这般地俯瞰人生,不失为一种新鲜的体验。实际上,我从  2006  年  3  月起,每天都  24  个小时戴着这个生命显微镜(洗澡和游泳时除外),持续测量胳膊的运动,至今已超过  8  年。现在我把自己的部分人生也一并展示给大家(卷首插图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生活的时间段每年都有几次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当时我身在国外,存在时差。

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生活模式因人而异。蓝色表示的是几乎没有运动的睡眠时间,有的人每天都很规律,也有人随心所欲,毫无规律可言。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比如性格的差异,工作和家庭情况的差异等,都会让生活模式多种多样。

我们还可得知,时段不同,活动也不相同。在  Life  Tapestry  上,红线几乎覆盖了每天早、中、晚  3  个时刻,这表示他们每天都在重复早上上班、中午休息、晚上下班等  3  项活动。此外,也有从动作少的蓝色过渡到绿色的时段。前面也提到过,如果是在电脑前安静地浏览网页,或者在会议上静静地听取他人的发言(或者睡觉),运动就会减少,颜色将由绿色转为蓝色。

综上所述,每个人的活动方式是不相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每天、每个时段也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想必大家会认为,在一天的某个时间采取的某种行动,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喜好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