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生新算法 > 4.10 对话即为身体活动的投接球练习

4.10 对话即为身体活动的投接球练习




我们在第  2  章中介绍过,人在想积极解决问题并努力创新时,对话中超越基准值的快速身体运动的次数就会增多。也就是说,对话中的“活跃度”会提高。具体来说,对方说话时,我们点头附和、适时发问、抒发己见等,都会导致快速身体运动的增多。高质量的意见交换必然伴随着身体运动的增多。说到对话质量,我们的关注点往往在对话内容和对方所说的话上,但实际上,对话时的身体活动才体现了对话的质量。而对话质量可以借助可穿戴式传感器测量的身体运动来评价。下面,我们思考一下身体运动和对话的关系。

对话经常被比作投接球。一个人先发话,另一个人接话之后再发话。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话有时会表现为“语言的投接球”。

但实际上,“语言的投接球”这个表达方式并没有正确地把握对话。我们观察一下现实中的对话,就会马上明白原因。假设你是领导,要告诉下属(佐藤先生)工作调动一事。

我们公司正在扩大印度方面的业务,为了大幅增强该业务的运营体制,我们决定  10  月  1  日派佐藤先生常驻印度,希望您在日趋扩大的印度市场上大显身手。

实际上,在你说这句话的  20  秒的时间里,下属佐藤先生一言未发,即不存在语言的投接球。但是,他浑身上下应该都表现出了自己对这次调令的态度。可能你也在一边说话,一边观察他的反应,试图读取他用身体发出的信号。

下属发出的信号体现在眼神、表情、头的朝向、手的动作、整个身体的姿势以及微妙的动作上。

或许佐藤先生一直怀揣海外常驻的梦想,而且今后将迎来亚洲的时代,他想体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亚洲工作。因此当他听到调令后,顿时目光炯炯。或者正好相反,最近佐藤先生的妻子查出患有重病,他必须照顾妻子,因此对于此次调令正深感苦恼。

仔细想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字信息是无关紧要的。假如佐藤先生回答:

要派到印度的什么地方呢?

单看文字的话,怎样理解都可以,根本看不出佐藤先生对调令的态度是积极还是不满,是犹豫不决还是惴惴不安。

但是,如果你在场的话,看一下佐藤先生用身体和语气发出的信号,就知道他的态度如何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通过除了语言以外的信息来推测说话人的态度,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做这种读取信号的训练了。

我们的大脑认为,对方会用“No”“不”等语言来表达消极的反应。

但实际上,在现实的场景中,你不是凭借语言来识别对方的反应的。当对方做出消极反应时,他会故意不用身体活动回应你的身体活动,以表达拒绝。而且他还会通过移开视线或转过脸去,来有意识地表达这一点。这些交流手段连婴儿都知道。你时刻都在感受对方的这些反应,并据此调整说话方式和内容。

通过对交流的分析可知,语言要素对交流的影响不足  10%,剩下  90%  多的影响来源于身体运动等非语言要素①。

我们一直在使用可穿戴式传感器科学地测量并研究交流中的身体运动所产生的作用。我们首先利用可穿戴式传感器中的红外线,检测出双方面对面且距离较近,然后在此基础上解析传感器中嵌入的  3  个轴向的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并测量其身体的运动情况。加速度传感器每秒能捕捉  50  次(即  20  毫秒  1  次)详细的人体运动波形,连极其微小的动作都能捕捉在内。如果能测量x、y、z这  3  个方向的波形,就可以再现此人的身体活动。

我们可以有效利用传感器测出的身体运动数据,将对话看作“身体活动的投接球”,而不是“语言的投接球”。因为当我们想向对方传达某种信息时,会下意识地使用超出基准值的高频动作。发出动作信息的人称作投手,接收动作信息的人称作捕手。很多情况下,投手也是发出语言信息的人,捕手也是接收语言信息的人。对话时,当有人发出动作和语言信息,有的人会接收,有的人则无视,还有的人会做出回应,各种各样的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些都表现在身体运动中,而身体运动可以用传感器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