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生新算法 > 4.13 从“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到“运气即实力”

4.13 从“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到“运气即实力”




中国有一本古籍叫《易经》,这是有关人类命运最全面也是最早的书籍。《易经》中有一句话:

君子知微知彰

(领导者能看出事物微小时的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时的特征。)

关于人类和社会,我们觉得自己看得很清楚,但实际上很多东西我们都没看到。古籍的作者说,为了看见这些隐藏的事物,我们要具备一种智慧,以看清表面看不出的变化模式和结构(关于《易经》这一部分的作者是谁,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曾经在  1,000  多年的历史里,人们认为这是孔子的著作。小林秀雄认为,像曾经的人们所相信的那样去回忆过去,才是面对历史应有的态度。在这里,笔者也效仿这种态度,将《易经》看作孔子的著作)。而且孔子说过,能做到这点的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君子)。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从  2,000  多年前至今从未改变。

在此介绍的新科学技术告诉我们,表面不易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身体运动中存在着支配运气的因素。这个因素就像一面镜子,促使人们采取下一次行动。

常言道,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回顾本章论述的内容后,你会发现“运气即实力”的说法更为准确。

不管是人生还是工作,都会被运气(概率)支配,谁也无法否认这一点。而不含运气、可以机械完成的事情,附加值一般比较低。现在,这些低附加值的工作,要么用计算机处理,要么在成本较低的新兴国家进行,从而大大节省了费用。对于在日本从事的工作而言,成败基本在于如何控制运气。

棒球的击球手时刻都在直面自己的运气。无论是多么厉害的击球手,3  次中也有  2  次失手的时候。但是,经过多次打席,实力就会清楚地反映在“打击率”这个概率数值上。在棒球的世界中,“运气才是实力”是一个常识。为了提高哪怕  1  厘的概率,棒球手们在不断磨炼自己。一郎③为了提高这个概率,从每天的饮食到通往棒球场的台阶上先迈哪只脚,都会有意识地加以控制。

英国作家、医生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其著作《自助论》(1859  年)(Self  Help)中写“天助自助者”,这与福泽谕吉的《劝学篇》(1872  年)一起,对明治时代的日本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天”这个词表示的应该是掌握命运的关键。本章中笔者一直在论述,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控制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概率——这种思考方式并不新颖。

日本现在很多的大企业,都是由明治时代的人创建的,他们受到斯迈尔斯的影响,接受的是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学教育。

前面我们提到了被誉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他在其著作《论语与算盘》中阐述了如何协调企业经营与公益的关系,同时还论述了不可避免的偶然、直面问题的态度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运气”的姿态。

马场粂夫博士奠定了我所在的日立公司的技术基础,他曾指出:“学问分两种,一种是人的学问,一种是物的学问。(中略)社会万象形成于人类内心和物体运动。”(《易经新研究》1960  年)马场从小学习儒学,后来他甚至有了一个信念﹕《易经》论述了面对变化的原理原则,理应运用于实际的公司经营。为了管理变化,需要人和物两者合一。我们从这种想法出发,针对难以避免的产品事故,在日立建立了一种制度:当事故发生时,从人和物两方面研究并学习事物现象。我们根据米勒那幅有名的画,将这种制度命名为“拾穗者”。多年来,在拾穗者制度的支持下,日立生产出了信赖度较高的产品。我们从正面捕捉运气,并将其作为拥有  40  万人的组织行动  DNA  融入了制度之中。

非常遗憾,这几十年来,认真面对这些无形运气的态度,已经在日本企业中消失殆尽了。如今,在占卜中“运气”一词往往被理解为毫无根据的扭曲之物。甚至可以说,这导致日本的组织愈发沉重,难以盈利。

但是,我们在有关运气的科学研究中,逐渐看到了希望。将运气可视化并改善运气的新技术,正在逐渐开辟一条从根本上改变人生与经营的道路。

① 关于非语言交流,具体请参阅  Marjorie  Vargas  的《非语言交流》(Louder  than  Words:  an  Introduction  to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② 原文用的是  Critical  一词,遵照词意翻译过来就是“临界性”,但日语翻译成“建设”更自然。

③ 日本棒球明星铃木一郎。——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