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恐惧感




除了识别和庆祝早期成功,创造支持愿景的文化体验,以及借力情商,领导者和管理者还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来抑制员工的恐惧。

首先,承认恐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同理心是情商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变化时期的有效领导力不可或缺的。凡事都考虑到团队的感受,在做决定和沟通进展时尤其如此,这对控制恐惧有着重要作用。主动承认恐惧的存在,并让团队知道已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会让他们感到安全。他们感到安全后,就会专注于实现他们的目标。

其次,为团队而表现出坚强。你不必时时处处都像个机器人,但我发现只要遇事保持冷静总会好过惊慌失措。惊慌具有感染力,且显示出领导层的不成熟。如果你和其他高级领导人有分歧,关起门来大吵大闹,取得共识,然后以积极的态度告知众人该公开的信息。这就又回到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话题,了解你自己的情商以及控制或改变你破坏性情绪的能力。重要的是体现出十足的信心。

再次,不厌其烦地交流。再说一遍,带领公司走过适应性变化的时代会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就像其他任何计划一样,情况会变化。你不一定头一次就能做对所有的事。创造一种环境,确保双向信息流通。

最后,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因素上。在转型过程的某个时点,继续留恋过去是在浪费时间。一旦你走上这条路,你的注意力就要转移到这段艰苦的旅程会带给你的成果。业务必须做下去,继续努力做好工作并奖励取得成就的团队。

来自前线的故事

前面描述的任务听起来好像不过是在办公室里(当然,区别是在战区拿着自动武器)忙乱了一天。但当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理由感到疲惫和沮丧时,在混乱不堪中指导一项任务的情形,像极了如今在大多数商业组织中时常发生的状况。

在逆境中生存并成长。

我的一个客户——英国欧堡公司,是一家视网膜图像扫描技术公司,它与伊拉克中部那个脏乱的农场离着十万八千里,但我的朋友,即公司副总裁奎恩·莱祖恩讲述的故事却与前者有着惊人相似的主线。

“我总会提到两个原则,一是变化创造机遇,二是变化等于痛苦加计划。”他说,“我们不会惧怕变化,我们的文化有所不同,人们会说‘太好了,咱就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欧堡公司在2008年经济衰退之前经历了所有典型初创企业的艰难困苦,但它的创新产品——一种能快速捕捉到供医生诊断病情的眼部图像扫描仪——使它克服了包括领导力不足在内的种种挑战,得以生存。“多年前,当我们还是上市公司时,每年5月份我们都要进行某种重组,因为我们没有完成预定指标,首席执行官就想要向大家表明他在设法改进。”莱祖恩说,“每次重组都会有人员数量的变动,这太打击士气了!我们大家都感到身心俱疲。但在领导层发生变化后,新任首席执行官认识到这种做法是在毒害企业文化。他把重点放在了用户身上,并在组织内物色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才。他赋能授权给我们,让我们承担责任,放手让我们去做事。”

公司业务蓬勃发展,2015年被尼康公司纳于麾下。该公司并没有像许多西方公司那样,在被东方公司收购时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这要归功于它强烈的责任感和强调沟通的文化。

“我的理念是,与人坦诚相待,不论对方爱听不爱听,都直言相告,怎么效率高就怎么做。我们只在需要跟进时才使用电子邮件。我称之为‘走动着管理’。”莱祖恩说,“在与尼康方面的人见了6次面,一起总计谈了12个星期,我了解到他们很欣赏我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想改变我们。于是,我把这个意向转达给本公司的人,并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当然,有些人持怀疑态度,还要走一步看一步,结果用了一年时间才解决完所有的事。但自从收购以来,我们未曾裁掉一个人。所有的人都留了下来。这在类似的交易中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识别和庆祝早期阶段性成果,创造符合愿景陈述的文化体验,利用情商等原则,都是减轻恐惧和保持团队活力的关键驱动力,激励着大家冲向终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