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在《其实,大家都想做菜》的自序中,庄祖宜曾引用哈佛教授理查德•兰厄姆的一句话“烹饪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并对此简单地进行了一个观点阐述: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烹饪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烤”这种行为也曾推动人类的进步。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利用火堆的余烬烘烤最早的面包,之后出现的一种使用土砖和砂浆做成的圆柱形烤炉,大概就是最早的烤箱原型。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烤箱出现在美国,而中国最早出现西式烘焙是在二百年前。目前,烤箱在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已经普及,但是使用率却不算高。

“亚洲地区的烤物多半是以烤架烧烤,属于Grilling(烧烤)而非Roasting(烘焙)。因为传统上,这个地区的家庭一般是没有烤箱的,但是我会试着用烤箱呈现传统的烧烤食物,比如我现在住印尼就常做沙茶酱和香叶烤鱼。”庄祖宜说。她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硕士,留学期间,将做菜发展为第二特长,30岁出头开始转行料理界,婚后同外交官丈夫在世界各地定居。目前已经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生活近三年的祖宜一家,正计划转居新的城市。



◎  烹饪对祖宜来说是生活,是兴趣,也是志业。从人类学转向料理人生,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是无法理解的行为,但是祖宜认为,这是自己做过的最美好的决定。

在祖宜关于料理的书中,曾多次提到过烤箱,而烤箱料理的比例也占他们一家人饮食组成的一半。因为丈夫是外派,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房子都是安排好的,所以作为制作烤箱料理的主工具—烤箱,基本是没得选择。“我们家的烤箱一点儿都不好,我从来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烤箱,一般房子配备的烤箱都是最基本的机种。虽然烤箱一般,但是,我已经可以做到不管去哪里,只要给我一个有最基本配备的烤箱—能加热且温度稳定,我就可以做菜。我们平时常会外出度假,用Airbnb的房子里的烤箱做菜。我完全不需要参考食谱,全凭感觉来调大中小火,通过看颜色、闻味道就知道大概要烤多久。”祖宜说。多年的经验,让她可以轻易地“驾驭”烤箱。而对初学者来说,祖宜认为,要选购一个适合自己的烤箱,不需要买特别高档的。烤箱最重要的性能就是受热稳定,温度准确,在经济和居住空间许可的情况下,容量大一些是最好的。



◎  祖宜说:“我做菜通常不按食谱,都是凭感觉的,而这道焗烤马铃薯片,就是顺手切了几个土豆,叠放入烤盘,撒盐、胡椒、蒜泥和豆蔻粉,然后倒入大约1∶1的淡奶油和清水,直到刚好盖过又渗下去。最后剥几小坨黄油均匀丢在上头,铺上锡纸烤20分钟,取下锡纸再烤十几分钟直到边角焦黄,奶汁咕噜发泡。取出撒一层起司(用什么种类都可以),再烤个5分钟就好啦!味道要浓一点儿淡一点儿,湿一点儿干一点儿,脆一点儿软一点儿,取决全在我,这是人生别处不见得能享受到的自主和自由。”

从台北、纽约、香港、上海,再到现在的雅加达,祖宜的饮食结构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着“入乡随俗”的改变。“我本来就喜欢尝试不一样的口味和菜系,所以这样跟着我的先生搬来搬去,能不断尝试新鲜口味在我看来完全是一大福利。”祖宜笑着说。除了会尝试当地的菜色,她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利用当地的食材做出不同的变化。“因为各地的气候不同,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作物,这是非常有趣的。每去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先去菜市场逛一下,看看当地有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便宜,然后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买回来。”



◎  祖宜早晨做了菠萝纹络的面包。

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并且生活随心随性的祖宜,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迅速通过自己所擅长的烹饪,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帮助全家尽快地适应当地的新生活。所以当我问到是否会因为这种“四海为家”的生活而产生“舌尖上的乡愁”时,她给出的答案是:“我的妈妈祖籍是四川,爸爸祖籍是上海,所以小时候家里的饮食多是以这两地菜系为主,外加一些台湾小吃,这也构成了我的儿时记忆。但是我不会因为想吃一种食物就想得发愁,我会试着去做,努力做出想念的味道,所以说,乡愁有时候也算是我做菜的一大动力。”

与食物打交道这么多年,烹饪对祖宜来说是生活,是兴趣,也是志业。她认为,火候和调味应该是一辈子都值得学习和探索的。“在这两点上,你可以不断地做实验微调。即使我已经习惯了使用200℃烘烤约1小时来做全鸡,但是后来,我听到美国食谱作家Barbara  Kafka(芭芭拉·卡夫卡)的观点,她几乎什么东西都会使用超高温来烤。当她做烤鸡的时候,就会使用250℃。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鸡皮的焦脆口感,内部的鸡肉还来不及干掉,这种做法是她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当时很多人反驳这个观点。但是后来,大概十几年前,美国料理大师Thomas  Keller(托马斯·科勒)也开始提倡这种做法,使得这种方式一下子蔚为流行。虽然这样会有一点油烟,并且会让警报器作响,但是,我自己改为250℃尝试了一下,效果果然更好,”祖宜解释道,“而烤鸡的调味,当然更是变化多端了。”

中式烹饪使用的繁杂的调味品,是其演变出众多菜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当烤箱被引进以后,一些烤物都会先进行一番“中式处理”,比如烘烤前使用较多的酱汁腌制。这种人工的增味往往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加了某些调料,味道肯定错不了。但是每做一件事都必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烹饪亦如是。

“人们一般认为烤东西之前都需要先腌一下,实际上腌过的东西就会含有很多水分,所以不太容易烤脆。另外,腌料中如果使用酱油,酱油中的糖分很容易令食物烤焦,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了解各种腌料的使用,我建议大家尝试着只撒盐、黑胡椒和一点点香料,这样反而更容易达到金黄焦脆的效果。当然,糖分如果利用好了,也会让食物焦脆,比如焦糖布丁。通过喷枪,使布丁表面的一层糖焦化,最终呈现出玻璃被打破一般的质感,想要达到这个效果,使用烤箱也是可以的。同样道理也可以应用到烤肉上。在熟度、味道都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在酱油中加一点儿麦芽糖或者蜂蜜,然后刷在肉的表面,把烤盘移到离上面的热源2~3厘米的位置,最大火加热2~3分钟,表面就会立刻焦化,颜色漂亮且口感脆,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步骤一不小心就会烤焦。”祖宜说。

严谨和不断追求变化是祖宜对待烹饪的态度,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1~2.祖宜一家在新西兰度假,最后一晚,她用厨柜里现成的盐、胡椒、橄榄油、大蒜、柠檬、番茄、苹果和一把鼠尾草,搭配奶油煎猪排、炒西蓝花和烤马铃薯,把剩下的果汁和红酒喝光光!



◎3.烤羊腿是聚会的硬菜,祖宜会提前两天把羊腿卸掉骨头,摊平敲薄,用西洋芹、薄荷、迷迭香、大蒜、柠檬皮和橄榄油捣成的泥腌制,卷起缠棉绳定型烧烤,最后切片搭配烤盘内剩余的肉汁与白酒熬煮的酱食用。





◎4~5.祖宜做的这道“番茄大蒜烤鸡腿”,风格偏地中海菜系,但是如果加点花椒、辣椒,罗勒换成葱姜,再淋几匙黄酒,就会变身中式口味。



◎  祖宜说,她已经练就了通过看颜色、闻味道,就能知道食物在烤箱中需要烤多久的本领。

食贴  庄祖宜

对初学者来说,你认为制作烤箱料理最难把握的是哪方面?

祖宜:温度和时间较难掌控,毕竟烤箱受热不如炉台上那么直接。要想得心应手,最重要的是必须相信自己的眼耳口鼻,不能盲目遵从食谱。

你在自己的料理书中,常会通过分析原理和列举数据来科普一些知识,为什么?

祖宜:我之所以将理论拿出来和读者讲的原因是,唯有真正地了解理论,才能够举一反三,摆脱食谱的束缚。当你真正地了解到每一个动作背后的道理,即使拿到最简单的食谱,也可以知道怎么来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