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子弹笔记 > PDCA循环

PDCA循环




一旦获得了答案,就需要检验答案的对错,因为答案常常都是错误的。但这无妨,这不过是寻找解决办法这一过程的一部分。爱迪生曾风趣地说道:“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条行不通的路。”失败也蕴含着益处和效用。积极地把失败看成一种学习机制,失败便能够教我们成长。但不要把失败看成一种目的,不妨将其重新定义为创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成功的必然前兆。例如,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发明戴森吸尘器之前就尝试了5126次才最终达到他想要的效果。现在,他的身价已超过40亿美元。

爱迪生、戴森,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都会积极地吸取经验教训,充分利用失败。“失败”让他们不断改进想法,直至最终找到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便是PDCA循环,支持着持续改善的进行。

实际操作起来要更简单一些。一旦开始问自己“我能做什么小事改善现状”这样一个小问题,你其实就已经开始进行PDCA循环了。PDCA循环由“kaizen”之父W.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  Deming)推广,他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四个阶段,旨在带来持续改进。一起来详细看一看。

计划:发现机会,制订改进计划;

执行:执行计划,测试改进结果;

检查:分析测试结果,确认学习成果;

行动:按照学习成果行动。如果没有改进,换个计划重新开始循环。如果取得了改进,结合所学计划新的改进。去粗取精,循环上述步骤。

现在,看看如何把PDCA循环运用到子弹笔记中。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可以看成一次循环,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日反思(此处)中计划,在一天中执行,在夜反思中检查和行动。

当然,和子弹笔记的其他方法一样,该方法也可以灵活进行。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循环,可以在进行每日迁移、每周迁移,甚至是月度迁移(此处)时进行。重要的是要养成这一习惯。

产出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否持之以恒决定的。一旦放松了大脑中的那根弦,不再逼着自己飞速工作,你就可以专注于过程了。我们都没有超人般的意志力,这是唯一能让我们持之以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