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子弹笔记 > 分析记录

分析记录




演讲者部落(Speakers  Tribe)的创始人萨姆·考索恩(Sam  Cawthorn)曾说:“最快乐的人不一定拥有最好的一切,但他们能充分利用一切。”重塑对平淡琐事的定义是开始这一过程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很多事情在一开始并不能激起乐趣,比如洗衣服、做项目、买菜等。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干活的痛苦上,而是要想一想这些事情带给你的收获。洗完衣物后,洗澡时会有松软的毛巾,上班时会有干净的衬衫,睡觉时会有洁白的被单;做完项目后,不仅会收获成就感,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也许其中一部分收入就可以作为夏威夷之旅的旅行资金(此处);买菜可以为你的餐桌提供美味佳肴,或者可以让你和爱人共度一段美好时光。

这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系统地分析你的努力具有什么目的。我们很少这么做。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分析记录(Clarity  Log)”帮助我们留意为什么要做正在做的这件事情。浏览每日记录,确定最让你头疼的义务和琐事,选一个写在分析记录的左页。比如,我们以付房租为例:

付房租让我难受,因为这像在浪费钱。

确实,付房租就像每月例行的仪式,你要把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铲到房东心里填不满的无底洞中。但是,你选择租这所房子肯定是有理由的。让我们花点时间想想这所房子里你喜欢的地方,平衡心中的负面情绪。

闭上眼睛,认真想一两条让你在这里安家的理由。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写在右页,与刚才那一行相对:

-晨光照亮床旁的地板

-咖啡厅里的香气透过窗户飘来

-通勤时间短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完美的,但如果在房子里的大多数时候你都感到快乐,那就可以把付房租视作一种奖励,视作享受这些乐趣的合理开销。这就阐明了为什么付房租这件琐事具有意义。

另一种发现意义的方式是想想我们爱的人。可能上面这个测试让你发现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家(如果是这样,我很抱歉,我也有过这种经历)。但是还有翻盘的机会。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想想你搬到这里的原因。也许这是个学区房,孩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也许通勤距离短,下班后有更多时间和朋友聚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写下来。

把义务和你爱的人联系在一起会产生必要的意义。尽管这么做并不会让你喜欢上这些义务,但是至少能赋予义务以意义,这样一来,就算是最烦人的事情也变得容易忍受了一些。


追踪进度


有没有可能我们在尝试了之后却发现找不出做这件事的好处或者意义呢?许多事情的意义不会在当下就显露出来。意义就像不守时的客人,每每迟到,但总会带一份大礼。耐心观察才是关键。

如果你找不到一件事的意义,那就多关注这件事。月度迁移同样适用于监控进展,你可以利用月度迁移定期检查自己的进度。如果你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一件事毫无价值,或者为此付出的努力和结果不成正比,那么你便可以确认这是分散注意力的事,放下它吧。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你不能舍弃这件事,那就进行拆解(此处),想出备选方案。



拆解

以障碍为道路。

——马可·奥勒留

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Enûma  Eliš)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文本之一,作品讲述了主神马尔杜克(Marduk)大败妖魔之母龙形怪物提亚玛特(Tiamat)拯救众神的故事。诗中描写了善良与邪恶、有序与混沌之间的世纪对决。马尔杜克一枪投去,刺死提亚玛特,并将它的尸体拆解,利用尸体碎片创造了万物生存的基础。它的肋骨变成了天空,嘴巴变成了海洋。以此作比喻有些吓人,但它能够有力地向我们证明,我们可以拆解任务为我们所用。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得到了梦想中的实习机会。我在大学里既学平面设计又学创意写作,我想把这二者结合体现在微型电影片头上,希望能够媲美大制作电影的效果。我的上司想要复兴这种艺术形式,他在这一行里算是领军人物,公司的作品都十分吸引人。

我带着两包行李搬到了纽约,用我仅有的钱和别人合租了一间霉湿的地下室。另外两间好点的房间已经被别人占了,房子里还有一只不讨喜的猫。为了这份实习,我付出了点代价。

在约定报到的前一周我致电公司,想要了解实习的具体内容,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公司因为去年的“9·11”事件而裁员了。长话短说,我还没上岗就失业了,公司的人甚至懒得告诉我。突然之间,我就像其他失业的艺术系毕业生一样,在纽约几十年来最寒冷的冬天、在美国历史上最萧条的劳动市场里寻找工作。

几个月了我都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已经山穷水尽了。天气好的时候,我费力地穿过积雪地,带着我的面试材料挤高峰期的地铁,然后为了一份完全无法胜任的工作接受人事专员拷问般的面试。天气不好的时候,我就坐在电脑前投递一份又一份的简历。

有天早上,一阵怪声把我吵醒了。我睁开眼睛,发现地板在晃动。不对!地板泡在水里!原来,雪在夜里化成水漫进了我的卧室。我的面试资料浮在水面上,里面是我用来申请工作的设计作品。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幸好资料都备份了。但是,我马上就看到了装着备份文件的驱动器泡在水里,电脑屏幕因为进了水,一直在一旁闪烁。那天早上,我几乎一无所有了。

在那之后,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很快接受了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和我的专业知识毫不相干,但我已经走投无路了。

上班第一周我听同事说之前负责这个岗位的员工都叫苦不迭地逃走了。很快,我就知道了原因。我的工作主要是编辑书目清单,列出公司出版的所有书籍。但这有成千上万本啊!是啊,我是很喜欢列清单,但是这样烦人的清单我还是第一次见。

这项工作没有技巧,也没有加快进度的捷径,难免会出错。一到犯错的时候,整个公司的人都会指责我。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的上司总是连讽带刺地打击我仅存的自信和自尊。有一次,她又对我破口大骂,附近办公室里的员工听到声响纷纷围过来看热闹,以为这里有“情况”。后来我甚至不敢去上班了。虽然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知道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

我再一次开始找工作,但进展并不顺利。因为我无法展示自己。我的资料全没了,实习经验也不多,现在的工作还和我的专业毫不相干。就连我自己都不想聘用我这样的人!于是,我放低姿态,接受现实,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价值。

我开始在初版的子弹笔记中分析自己是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的。我发现一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上,于是我又开始分析自己浏览的网站。结果表明,我浏览网站多是为了了解交互设计,这种新兴的网站集艺术、摄影、录像、设计于一体,用引人入胜的方式进行互动。恰巧在那段时间里,艺术家、设计师和小企业家的个人网站蓬勃发展。

我正好还没从那场水灾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因此很受这一好处吸引,想把作品发布到网上,这样作品就不会因为房东的疏忽还有天降的大水而丢失了。恰巧那时还有几位朋友希望我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工作建立网站。我想,也许我可以从中挣一笔?

于是我从牙缝中挤了点钱报了夜校,学习网站设计。这在当时还是一种新兴的课程。这门课一周有好几次,每天结束工作后,我都会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这间没有窗户的教室里上课。虽然身体劳累,内心却充满干劲。这么久以来,终于有一件事和我产生了共鸣。我学会了如何设计、编写初始网站,我抓住眼前的一切机会,先是为当地的一家餐厅设计了官网,又为餐厅酒吧服务员的乐队设计了网站……最终,我终于积攒了足够多的工作机会,从原公司辞职,专注于这条全新的职业道路。

虽然我不认为这条职业道路走得十分巧妙,或是恰合我意,但是我想说,从这一经历中我可以看到,我们很容易受到生活中各种遭遇和义务的负累。无论是缴税、付房租、照顾病中的亲属还是偿还学生贷款,这些事情都像我们生活中的提亚玛特。我们可以畏首畏尾、自怨自艾、怒命运不顺、装可怜博同情,或是等着天降奇兵解救我们,也可以选择自救。


实践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夸大问题。无论真实情况如何,我们都会在心里把它想象得更糟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会耗尽自己的一切能量,因此觉得自己既无能又无助。但其实并非如此。无论处境多么险恶,它都无法完全控制我们,它带不走我们回应的自由和行动的力量。

即使是最微小的举动也会改变我们的处境。第一步可以是简简单单地停下来检查自己的问题,然后开始拆解问题。我们将通过五问法(Five  Whys)这一技巧进行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