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文案变现:写出有效文案的四个黄金步骤 > 6.3 学会拆解自媒体文案,变成文案高手

6.3 学会拆解自媒体文案,变成文案高手



之前讲的大部分都是电商类文案,自媒体文案应该怎么写呢?

我们之前提到的思路在自媒体文案中也一样通用。我先展示一下我的好朋友杨小米的一篇自媒体文案。

《历时6个月,花了3个iPhoneX的钱,我的牙齿问题解决了……》这篇销售软文转化率非常高,我们可以看看小米是如何写这个内容的。按照“描绘—承诺—证明—敦促”的框架来看小米是怎么说的,看完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个文案后面的“说什么”“对谁说”“在哪说”。

这个开篇的“描绘”其实很明显,第一小节是描绘痛点场景。

去年,我给大家分享了我的看牙经历,医生查出来我有七颗牙齿要补,其中一颗还因为龋齿严重需要做根管治疗,做完后还需要做冠,另外还有4颗智齿要拔。

医生当时告诉我,我的牙齿问题要全部解决起码要6个月,说实话,这6个月真是太漫长了。

因为治疗并不是一次做好的,次数多、流程长还需要循序渐进。每次去医院,躺在治疗专用的椅子上,听到仪器嗡嗡响的时候,内心的痛苦感就来了,每次一治疗就是一个多小时,一打麻药就感觉嘴都肿了……

有了这次的经历之后,现在我特别重视刷牙,不仅每天早晚刷牙,饭后还要漱口,坚持用牙线。一是我再也不想受这样的苦;二是我也特别心疼钱,我这套治疗,加起来花了3个iPhoneX都不止了。

这个文案里有龋齿导致的痛苦场景:牙齿问题要解决存在时间长、流程长的烦恼,治疗牙齿很痛苦还要打麻药,而且还费钱。为了突出费钱,还用了一个类比——“加起来花了3个iPhoneX都不止了”,这能让人直接感受到究竟花了多少钱。

我也问过医生,我每天早晚都坚持刷牙,为什么还会有龋齿呢?

医生告诉我,因为刷牙的方法不对或刷牙不够认真,很多食物残渣都堆积在牙齿缝隙里,滋生牙菌斑,它长期附着在牙齿上,会引起牙龈炎、龋齿等问题。

牙菌斑是绝大部分牙病的罪魁祸首,日常刷牙就是为了祛除它们。

现在越来越多的牙医推荐电动牙刷,相比在牙齿表面2D式清洁的手动刷牙,电动牙刷的洁牙是3D形式的,能通过高频震动深入牙缝和牙龈,扫除口腔里的牙菌斑。

接下来她开始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她这么痛苦的。第二小节的后面就是推荐具体的牙刷,特别好的一点是,她还把这个电动牙刷与普通的牙刷进行对比,看到对比图后,读者会立刻感觉到还是电动牙刷好。

至于“承诺”的部分,还特别说明了商品的3个卖点并加以证明:

(1)本款电动牙刷的外形设计:“刷柄由日本知名设计师根据亚洲人手型设计”,这个设计获得了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这个奖项号称是“设计界的奥斯卡”。巧妙的是后面特别标注了这个奖项是“设计界的奥斯卡”,否则用户不明白这个奖项的分量。

(2)牙刷的四种清洁模式能让人一眼看明白这个牙刷有哪些功能。在这一部分,她还特地交代自己经常刷牙出血,但是用这个电动牙刷却一点事儿都没有。

(3)牙刷的价格。“我本来以为这么好的产品,价格起码上千了吧?但其实才卖不到300元”,一开始说上千的价格,让我们心里有个“锚定”,然后又说“不到300元”,就会让读者感觉300元也不是很贵,这其实就是“锚定效应”。

画重点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锚定效应的运用:

(1)店铺商品陈列。显著位置摆放的是店铺最贵的商品。这样让人一进店铺看到的价格也成为心里的锚,继续逛下去就会感受到其他商品没那么贵,这样可以促进消费。

(2)推荐商品时。先给顾客推荐更贵的东西,接下来推荐稍微便宜一点的商品(但对于同类来说还是略贵),顾客会更容易接受。

(3)打折促销时,标出原价。原价也是一个锚。

“我本来以为这么好的产品,价格起码上千了吧?但其实才卖不到300元”就是运用了锚定效应。

接下来的“证明”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创始人故事。(也就是全文的第3小节)

第二部分:商品具体卖点。

第一部分的故事也遵循了我们“描绘—承诺—证明”的框架。

描绘部分:讲述了他妻子的痛点,市场上的电动牙刷不适合牙龈敏感的人,因为市面上的电动牙刷不管是刷头大小、握感还是振动频率都不适合亚洲人使用。

承诺部分:要设计一个适合亚洲人用的电动牙刷(我们的广告商品)。

证明部分:获得了知名投资公司及投资人的投资,也获得了佟大为的认可,还登上了《芭莎男士》。这些基本都是用权威来证明这款商品的优秀。我们一起看一下原文:

Luther说他的妻子是做过正畸矫正的患者,再加上本来牙龈就敏感,是典型的易出血易酸痛体质。对于这种敏感的口腔,确实很让人头疼,在市面上购买了不少国外知名品牌的电动牙刷,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更多精品好书请访问haobook.org]

于是,Luther萌生了自己做一把电动牙刷的想法。

在他决定做电动牙刷之后,Luther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他先是把自己的房产抵押掉了,贷出了300万元的启动资金,然后他托了很多同学,在世界各地大量收集电动牙刷。花了20多万元买了将近1000把的电动牙刷。

然后,他把这1000把牙刷拆掉了!

Luther研究的近1  000套电动牙刷中的一小部分

拆了后Luther找到了为何市面上的电动牙刷无法让妻子满意的主要原因:市场上大都是以欧美或类欧美产品为主,不管是刷头大小、握感还是震动频率,都不适合亚洲人使用。

Luther说,当时他就想明白了,要做一款真正价格亲民又无敌专业,技术与时尚齐飞,质量与颜值兼备的好产品,让电动牙刷成为国人洗漱台上的必备品!

OraCleen团队与佟大为在一起

这支热血爆棚的技术宅创业团队很快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Luther与投资人徐小平在一起

2016年,OraCleen获得极客帮创投、真格基金还有明星佟大为的投资。佟大为至今只投资过两个项目,而OraCleen就是其中之一。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更是只花了25分钟就决定投资这个项目。

佟大为在OraCleen小欧的会议室
就连男刊领袖《芭莎男士》也出现了它的身影——

这个故事也遵循文案大框架“描述—承诺—证明—敦促”的原理,如果用故事框架SCQOR来解析会更细致,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设定状况:品牌创始人原本生活安逸。

发现问题:创始人妻子不能用市场上的电动牙刷。

设定课题:创始人就想要设计一款适合牙龈敏感的亚洲人的牙刷。

克服障碍:主人公去为目标付出努力,把自己的房产抵押掉了,筹集了300万元的启动资金,花了20多万元买了将近1  000把的电动牙刷。

解决收尾:最后解决问题,推出了这款电动牙刷。

第一部分写得非常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这个商品的特点:适合牙龈敏感的人用,也适合亚洲人用,而且还获得知名投资人的投资。虽然是个感性故事,但是里面也有理性的部分,如用数据证明这个创始人的认真——“花了20多万元买了将近1  000把电动牙刷。然后他把这1  000把牙刷拆掉了!”

第二部分:商品具体卖点(全文的第4小节),分别有三点:保护牙龈的核心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智能化。

第一个卖点是:保护牙龈的核心技术。为了证明这点运用了一些极具说服力的元素来证明:

(1)运用权威。凭借自主马达专利发明技术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注意:为了突出这个称号的重量级,还特别说明“中国电动牙刷领域有自主马达专利的公司少之又少”)。

(2)运用数据。“在保持320gf.cm扭力输出的同时,实现37  800次/分钟左右的振动。”虽然大部分人对这个数据不了解,不过运用数据能会让人感受到专业度,是值得信任的。

(3)运用效果证明。他们在实验室里做的花式测试,直接证明效果。

不管是用权威、用数据还是运用效果证明都在证明一个卖点:保护牙龈的核心技术。



第二个卖点是无线充电技术。这篇文章主要用数据证明“充电12个小时,就能持续使用20天以上”,这个数据很具体。小米还特地补充了一句:“一般的长短期出差和旅游度假都不用带充电器。”这句话补充得非常棒,这就是“卖点+收益点”的文案框架,这句话体现了充电快、用得久这两个特点能够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第三个商品卖点是智能化。小米的标题是“这是一款独属于你的智能化的电动牙刷”,这部分主要介绍电动牙刷配套的App,用户可以直接与牙医沟通咨询。其实就是用细节来证明牙刷的智能化。

文章的最后写了客户口碑,这有一定的“敦促”作用。基本到文章最后,读者内容看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感性加理性”地引导客户行动了。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到微信旗舰店直接购买”这几句话都是动作引导,刺激客户下意识行动。而“限时优惠,抢完即止”就是在运用“损失厌恶”,制造出限时限量促销的紧张感。而且最后还在强调价格的优惠,让客户感觉现在不买就吃亏了。

按照我们的思路总结一下:

画重点

学会拆解文案,是练习,更是学习。

文案创作是从“说什么—对谁说—在哪说—怎么说”的路径来思考的,每一模块都有具体工具,而拆解文案则是从“怎么说”来推导出前面的“说什么、对谁说、在哪说”。在这个过程我们仍然用“怎么说”里的框架(描绘—承诺—证明—敦促)来拆解,学习一下别人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的。

描绘:

这个部分提供两个方法:一是描述痛苦场景;二是描述理想场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用。

拿着这个框架,看看别人的文案是怎么写出来的,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

如小米老师的这个描述部分,就会有人在看到这个描述痛苦场景后,大概能够推断出后面应该会解释出现这种痛苦的原因,这会让内容显得更为专业,也更有说服力。如果小米老师这里写完了痛苦场景,不解释原因就直接给出承诺,也不排除相应选项,我们会感觉这里有点怪,这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已经有了文案框架,看文案也会不自觉地代入。

小米老师的说话对象都是对她熟悉的粉丝,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所以写自己的痛点反而更为真实可信,也能够感受到小米老师推荐商品的诚心。

承诺:

一般是通过描绘部分引出来的广告商品或者服务简要说明的卖点,主要用来点名主题。当然,如果你只是单纯写自媒体文章发表观点的,这个承诺部分往往是表达主要观点。

证明:

这部分其实是整体内容的核心部分。证明通常会分为几个点来说。如介绍一个商品,会写几个主要卖点,然后分别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运用相关证明方法来加以证明,让用户信任我们。

小米老师的证明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创始人的故事。突出了商品卖点:更适合亚洲人,而且能保护牙龈。

如何证明呢?此处主要运用讲故事的感性证明,也运用数据来证明创始人的付出,拆了1  000多把牙刷;也运用了权威,如知名投资人的投资,登上了知名杂志。

第二部分写了商品具体卖点。

(1)保护牙龈的核心技术。

运用权威。凭借自主马达专利发明技术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运用数据。“在保持320gf.cm扭力输出的同时,实现37  800次/分钟左右的振动。”

运用效果证明。一个他们在实验室里做的花式测试直接证明效果。

(2)无线充电技术。

此处主要运用数据来证明,“充电12个小时,就能持续使用20天以上”这个数据很具体,并且充分说明了这个无线充电技术能够带来的好处。使用理想场景“一般的长短期出差和旅游度假都不用带充电器。”引导用户购买。

(3)智能化。

这一部分主要运用细节,让人知道具体怎么智能化,用一张图片展示这个配套的App,在App里面可以直接跟牙医沟通。

最后,还运用了客户口碑,从侧面说明商品的好处,让人对商品的总体印象不断加深。

画重点

证明部分要确定要说的要点,再考虑运用方法来证明。对照文案目标,一条条写清楚。

很多人在证明部分写得会让人感觉很凌乱,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到底要说什么。在证明部分,建议一定要分成1、2、3点这样来说,这会让你的文案变得有逻辑。
如我要介绍小鱼牌口香糖。可以从原料、包装、口感这几方面来写,又或者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的方式来写,又或者是按照深圳、北京、上海的地理位置的方式来写,又或者按照商品跟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小鱼口香糖和恋人、闺蜜、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来写。

总之写证明部分,必须先找到你要写的卖点,然后考虑运用什么元素来进行证明,这会让你整体文案的条理更清晰。

敦促:

作为长文案最后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促使用户看完后立即行动:

(1)损失厌恶。主要通过制造限时限量促销的紧张感,让人感觉现在不买就有损失。小米老师文案中就运用了这一点,有“小米粉丝专属价格”“限时优惠—价格低过6.18”等。这个商品的市场价是多少,现在价格是多少。让用户感觉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购买时机。

(2)从众心理。主要营造很多人都在买的氛围,比如说明现在这个商品的热度很高,是一个网红商品,其实运用客户口碑,也有类似的效果。就像小米老师最后的客户口碑的运用,我们能够看到已经有不少人在买,而且买过的人都说好。

(3)动作引导。直接用文字或者视觉引导购买。这个虽然比较简单粗暴,但是很有必要。这样用户即使不考虑购买,也会在大脑中考虑一下。如小米老师的“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到微信旗舰店直接购买”。

其实很多人看文案都没有去思考别人是如何写的,每一步都是如何处理的。当我们换个角度,用所学知识去看别人的文案时,才会发现别人到底好在哪里,甚至看一些不太好的文案,也能够知道不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善。拆解别人的文案,也是一个很棒的学习方式。当然,如果我要写一个其他的商品文案,也按照这样的框架,对小米老师的文案进行仿写,相信也不会写得太糟糕。

学习文案真的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多加练习。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相信大家离文案高手就不远了,反正我挺有信心的!

考考你

搜索杨小米的《范冰冰洗头法火了,女神是怎样炼成的?》,并运用我们本书中所说的方法进行拆解,看看小米老师都用了什么方法来写这篇文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