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水平思考:如何开启创造力 > 19.概念、分割、两极化

19.概念、分割、两极化



分割


注意力广度是有限而连贯的,这是由大脑这种自我最大化记忆表层的机制所决定的。注意力广度有限就意味着我们只能对整个环境中的一部分做出反应。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会依次关注各个部分,直到覆盖整个环境为止。

实际上,完整、连续而庞大的环境会被拆分为独立的关注区域。具体过程可能是从中挑选出某一个关注区域,或者将整个环境分成若干个关注区域后逐个关注,如图19-1所示。两种过程没有根本的差别,只是后者覆盖整个区域,而前者只覆盖部分区域而已。

图19-1  环境被分环境被分为独立的关注区域的过程

虽然这一过程是由大脑系统的机制直接决定的,但其中的几点优势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1.这个过程意味着我们可以专门针对环境的某部分做出反应。因此,如果整个环境同时包含有用要素和危险要素,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要素做出不同反应。

2.这个过程意味着我们在进入陌生的新环境时可以从熟悉的特征入手,并最终从这些熟悉部分的角度出发来解释整个环境。

3.这个过程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这些独立的关注区域进行移动并以新的方式来重新组合,实现原有环境无法给予的效果。

4.这个过程让沟通变得可能,因为我们可以分部分描述一个问题,不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

划分为小的独立单元、选择单元、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单元,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有这些功能,都是由大脑系统直接决定的。



重新组合


图19-1表现的是如何将一个完整的环境分割成许多单元。我们也可以将一些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单元。



词语、名字、标签


我们通过分割完整环境或组合不同单元得到某个单元后,可以通过命名来“固定”这个单元。使用的名字必须是独特的,必须专门用来指代特定单元。有了名字后,这个单元的地位就从另一模式的组成部分,提升为独立的模式。名字还能赋予这个单元更大的灵活度,因为有了名称,它能和其他单元更鲜明地区分开来,独立存在。如果是将不同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单元,命名就更加重要,因为新单元必须有了名字才能存在,如果没有名字,它又会重新解散为多个独立的部分。

给单元命名对沟通至关重要,有了名称,才能分部分地沟通复杂问题。

想要有效沟通,名字必须是固定的、永久性的。一个单元一旦被命名,单元的形状就“冻结”了,因为名字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名字的固定性对沟通至关重要,对理解问题也很有帮助。但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要使用名字,虽然多数人都觉得用名字会更方便。



迷思


迷思就是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模式。这些模式一旦形成,大脑就会从周围环境中寻找线索来证明它们的合理性,或者,它们决定了大脑看待环境的方式,使之在一个假的合理化过程中得到证明。有了名称后,我们可以对名称本身进行加工,以生成更多名称。有了某个词语后,我们可以给词语加上表示否定的前缀,创造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接下来,我们可以审视周围环境,看看是否有这个新词适合的对象,或者,我们也可以不管这个新词有没有可代表的对象,直接开始使用它。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将已有的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第三个词语,也就是前两个词的合成词。图19-2说明了两种过程。这些新单元都是在词语层面上生成的,而不是直接从环境中获取的。虽然有别于代表环境中真实事物的普通词语,但我们对这些虚构词语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对普通词语而言,是先有环境中的某种事物,再有相应的词语来对应。而虚构词是先出现,再“制造”出环境中的某种事物(之所以使用“制造”这个词,是因为虚构词语决定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两种词语都具有永久性和现实性,处理方式也完全相同。

图19-2  事物的反面和事物的组合



命名系统的局限性


命名单元系统在实践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永久性,最大的缺陷,也在于它的永久性。

名称、标签、词语,本身都是永久确定不变的。因此,单元在有了名称后,也必然是固定的、永久的,于是由这些单元组合而成的模式同样也是固定不变的。

这个系统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命名后的单元在某段时间可能很方便使用,之后不仅不方便,还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命名后的单元组合(也被称为“概念”)局限甚至更大,因为它们会强加给思考者某种看待问题的刻板方式。一个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如果发生饥荒,即便其他国家送来玉米,饥民也仍会选择继续挨饿,这就是刻板概念所造成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玉米只是牲畜饲料”。

即便没有名字,概念也可能随着反复使用和熟悉度逐渐增加而固定下来,给概念加个标签会加速这个过程。

命名单元系统的一些局限性如下所述。

1.在一个方便的节点将问题分割成两个单元,并将两个单元固定与命名。但之后可能发现将原有问题分割成三个单元更方便,如图19-3(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新单元非常困难,因为它意味要从原有单元中各挖出一部分,再组合到一起形成新单元,而不是回推到之前的旧单元。

2.图19-3(b)表现的是将单元组合在一起如何形成固定的新单元。如果要通过吸收新单元、剔除旧单元的方式来改变组合,会非常困难。

图19-3  改变问题分割成不同单元的方式

3.某个单元一旦被分离并命名,就很难再意识到它是整体的一部分。

4.一旦多个单元的组合被整体命名,就很难再意识到它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

5.一旦分割后,就很难再将分割而成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如果一个过程在某一节点被切分开,节点之前的部分被称为“原因”,节点之后的部分被称为“结果”,那么,我们将很难再把节点前后的部分连接起来,将整个过程称为“变化”。

上述总结并不全面。但我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是,如果单元被切分出去并以新的方式组合起来,然后被贴上标签固定,那么就很难再使用不同单元,或采用不同方式将它们重新组合。



两极化


建立两个全然不同的模式也比改变固有模式更简单。如果新模式只是略有不同,就会逐渐转向固有模式。这是因为固有模式有“抹杀”相似模式的倾向,导致相似模式会被当作对标准模式的复制。就这样,真实呈现的信息也被扭曲了,而信息原本应该建立起来的模式,也向着原有的固有模式转变。如果存在两个固有模式,则这种转变会朝向其中的一个。如果两种固有模式是对立的“两极”,那么新模式转变后会趋近两个极端中的一个。

这就好比往两个并排放置的箱子里扔球。球一定会落在其中一个箱子里,因为它在两个箱子的分界处无法保持平衡。如果箱子的边缘是倾斜的,那么球会移动很长一段距离。过程如图19-4所示。

图19-4  往箱子里扔球

如果其中一个箱子标着“黑球”,另一个箱子标着“白球”,那么黑球和白球都会被分别丢到合适的箱子里。如果其中还掺杂着灰球,我们就必须决定到底该将它丢到黑球箱子里还是白球箱子里。一旦决定,这些灰球就会被当作白球丢到白球箱子里,或者被当作黑球丢到黑球箱子里。我们改变了球的显性特征,以适应固有模式。

我们可以想象面前摆着一整套箱子,每个箱子都贴着标签。每出现一个物品,就会被丢进最合适的箱子里。这个最合适的标签是否真的合适并不重要,因为大脑会转变物品特征以匹配已有标签。这种转变一旦发生,人就不可能再判断出丢进箱子里的物品和同一个箱子里的其他物品有何区别。

给原本不属于任何已有箱子的物品找个合适的箱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注于表明物品属于某个箱子的特征,另一种是专注于表明物品不属于某个箱子的特征。所以,面对灰球,有人可能会说:“灰色基本上接近于白色,所以应该扔进白球箱子。”有人可能会说:“黑色才是所有颜色的基础,所以灰球应该扔到黑球箱子里。”

对于两种相似事物,有人可能注意到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进而判断两者是相同的;有人可能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差异点,进而判断两者是不同的。这两种事物转变后可能越发相似,也可能渐行渐远。无论是哪种情况,事物都会发生转变,偏离其真实的样子,如图19-5所示。

图19-5  事物的分类

同样的道理,如果存在固定标签,新事物或者被划归到这个标签下,或者被从该标签中推出去。一个社区如果明确区分“我们”或“他们”,那么任何一个碰巧路过的陌生人都会被划归为“我们的成员”或“他们的成员”。

也许这个陌生人同时具备两个群体的特征。但无论最终判定如何,他的特征很快会被转变以完全符合某个标签的特征。也就是说,陌生人会被推向一个极端或另一个极端。他不能长期处于两个极端中间。这就好像在磁铁作用下,指南针的指针不可能来回摇摆一样。

从现实角度讲,这种两极化系统非常有效。它意味着我们只要建立几个主要类别,再将任一事物都划归到其中一个类别就好了。这样,我们就不必细致地分析一切再决定如何应对。我们只要判断它到底适合哪个类别就行。我们甚至不必追究两者是否完全匹配,只要将它朝着特定类别猛推就可以了。一旦被推到某个类别,反应起来就更简单了。因为类别是固定的,相应的反应也是固定的。

探讨新问题时,我们可能只设两个类别:“适合食用”和“不适合食用”。这就够了。任何食物都会被划归到其中一类,没必要更细致地区分。也就是说,不需要“味道不好但是有利健康”“适合食用但容易口渴”“好吃但有毒”“一切未知但值得尝试”这些类别。



新类别


什么时候会产生新类别呢?我们什么时候会判断某个事物不属于任何一个箱子,所以要另设一个新箱子呢?我们什么时候会判定灰球应该扔进标着“灰球”的特殊箱子里呢?什么时候决定陌生人既不是“我们”也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一个新的类别呢?

两极化的危险在于事物可以随意转变,以至于永远不需要创建一个新类别,也永远都无法判断到底应该预设多少个固有类别。

即便只是有限的几个类别,我们也总可以勉强过关。

两极化趋向的危险总结如下:

1.类别一旦确定,就永久不变。

2.新信息经过转变才能适应固有类别。一旦经历了这种改变,就再没有迹象能表明它与该类别的其他信息有何不同。

3.任何时候都没有创建新类别的必要。即便只是有限的几个类别,我们也总可以勉强过关。

4.类别越少,转变程度就越大。



水平思考的意义


命名单元系统是高度有效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正是由于这一系统的两极化特性,我们才能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就做出反应,这一点同样毋庸置疑。大脑基本系统所衍生出的整个信息处理系统非常有用。和这个系统的巨大用途相比,以上缺陷都微不足道。但这些缺陷确实存在,而且和系统的本质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系统的效用,同时也要意识到它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命名单元系统的主要局限在于标签的固定性。标签一旦确定就固定不变。它会改变接收的信息,而不会在接收信息的作用下自己发生改变。

水平思考的目的就是打破陈旧模式。而固定标签是陈旧模式的突出代表。为摆脱这些标签的束缚,我们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1.向现有标签发起挑战。

2.尝试摆脱标签。

3.建立新标签。



向现有标签发起挑战


我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标签?这个标签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这个标签是不是必需的?我之所以使用这个标签,是不是受陈旧模式的影响?我为什么一定要接受别人习惯使用的标签?

顾名思义,挑战标签就是直接质疑标签、词语或名称的用处。不是说我们要拒绝使用它们或者我们有更好的选择,而是说我们在承认旧的标签时要抱着怀疑的态度。

正确的方式不是想方设法地证明标签的合理性以达到继续使用标签的目的,而是在使用标签的过程中不断地挑战它的合理性。



尝试摆脱标签


将几个单元组合在一起并赋予它新的名称或标签,这个过程如此简单地就能完成,于是我们遗忘了标签背后的东西。去掉标签,我们就能重新发现背后的东西。我们可能发现背后的东西更有价值,发现标签本身虽然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并没什么意义。我们还可能发现标签虽然有效,但需要加以改变才能适应当下的情况。

去掉标签,就相当于放弃标签带来的便利的模式。如果我们希望在写作或交谈时能摆脱固有的模式,就先要摆脱标签本身。无论什么时候遇到通常会使用标签的情况,都要设法放弃使用标签。具体方法包括换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这正是水平思考的目的。用其他词语来代替标签作用不大,但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因为替换后的词语可能与其他元素产生火花,这是固定的标签无法做到的。

摆脱标签的一个简单例子,就是改写通篇使用“我”的个人文章。改写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改写后,我们会发现许多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我们的影响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重要。

我们不仅要在讨论问题时尝试摆脱特定的标签,在看待问题时也应如此。比如,使用“暴民”这个标签,会引申出一条特定的思路。但如果我们弃用这个标签,就能换一种方式来看待问题。摆脱了标签的束缚后,我们会发现事物的本来面貌。



建立新标签


通过建立新标签来摆脱旧标签的不利影响,看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建立新标签的目的,是规避旧标签的扭曲效应。受两极化影响,信息会被改变以适应固有类别。类别越少,改变和扭曲的程度就越大。建立了新类别后,大脑在接收信息时对信息的扭曲就会减少。也就是说,我们建立新标签的目的,是为保护接收信息免受固有标签的两极化影响。

围绕固有标签会衍生出很多含义、背景和发展思路。即便某个想法与已有标签匹配,最好也不要马上把它划归到这个标签下,因为这样会妨碍我们以一种新方式来发展思路。例如,水平思考和有些人理解的创新思维确有重合,但创新思维周围环绕着包括艺术表达、天分、敏感性、灵感在内的一系列复杂含义,所以最好将水平思考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将其作为一种使用信息的特定方式。同样的道理,“爱国主义”这个词环绕着英雄主义、责任、美德及“无论对错都是我的祖国”等内涵,所以爱国主义既可能是可敬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如果我们想要从“祖国统一”“个人文化”“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来提倡民族精神,就需要另设一个新标签。



练习

挑战标签


本练习和之前章节介绍的“提问法”相似。我们挑战名字、标签或概念,是指不要给名字、标签或概念下定义,我们要质疑将它们作为一个名字、标签或概念来使用是否恰当,不是要证明或解释它们。

从报纸或杂志中找一篇文章,给全体学员朗读。如果有足够的复印件,也可以让大家独立阅读。学员的任务是挑出一些看起来用得过于随意的标签,用下划线标示。画线的标签和概念可能是整个论证过程的基础,也可能就是用得太多。例如,在探讨管理问题的文章里,大家挑出来的标签可能包括“生产效率”“利润水平”和“协作”。每位学员将这些词语整理成一个清单,最后将所有学员的清单进行对比和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这些标签是否用得太顺手。关注点不在于标签是对是错,而在于“利润水平”等表达是否用得太随意,是否每次想要证明什么都用“利润水平”来说明问题。另一篇文章中的标签可能包括“公正”“公平”“人权”。本练习除了要探讨作者对于某个标签的使用是否过于随意外,还要探讨如此随意使用标签的风险。



标签与讨论


请两位学员就某个主题展开讨论,其他人做听众。最后由大家点评两人在讨论过程中对标签的使用。只要能让学员通过本练习认识到我们对标签的使用很随意就够了。练习的目的不是判断标签用得是否合理,也不是评判辩论技巧。

辩论的备选题目可能包括:

●女性的创造力是否比得上男性。

●顺从是不是好事。

●我们只需要学马上能用得上的东西。

●如果没有达到目的,你应该继续努力。

●家长应该辅导孩子做作业。

●孩子在学校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着装。

●有些人就是与其他人不同。



删去标签


本练习的目的是看不用某个特定的名字、标签或概念会怎么样。在改写文章的过程中完全弃用指定标签。

本练习选择大量使用某个特定标签的报纸文章会更方便。在点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弃用标签是否会导致看待问题的方式发生变化,还是标签只是被另一个词语所代替而已。



在讨论中弃用标签


在本练习中请一位学员讨论某个主题,请另一位学员解释前面一位学员的发言,但解释过程中禁止使用之前用过的某个特定标签。本练习也可以采取两位学员辩论的形式,两人都被禁止使用某个标签,或者其中一人被禁用某个标签。

备选讨论话题:

●战争(要求禁用“战斗”这一标签)。

●赛车(禁用“飞速”“迅速”等标签)。

●雨中漫步(禁用“淋湿”标签)。

●学校(禁用“教学”标签)。

●警察(禁用“法律”标签)。



改述句子


本练习不再要求学员在讨论或改写的过程中禁用某个概念标签,而是将练习的对象换成单个句子。本练习相对之前的练习更简单,但也同样有效。由老师选出一系列句子,可以从报纸上摘抄,也可以自己造句。将这些句子朗读给全体学员,或者写在黑板上,用下划线标出被禁用的标签。接着要求学员以公开讨论的方式提议如何避免使用画线词语来改写句子。或者,也可以要求学员独立改写,最后比较改写后的不同版本。本练习的重点是一定要尽可能保留句子原意。

可以使用下述类型的句子:

孩子的作业应该尽可能工整。

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民主政府应遵循人民的意愿。

如果小偷盗窃时当场被抓,就会被送去监狱。

草莓味的冰淇淋味道比香草味的更好。

盘子如果掉到地上就会被摔碎。

这种练习的问题在于,学员常常只是换了一个同义词。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能只是用“仔细”或“整齐”来代替“工整”。我们不能拒绝使用同义词的方式,因为真正的同义词和看待问题的不同方式之间界限非常模糊。所以,我们应该接受这些同义词,但同时还要继续探讨是否有更多的表达方式。不否定同义词,同时要尽可能地发掘其他看待问题的方式。



改述标题


本练习和前一个练习类似,只是将句子换成了从报纸上摘抄的标题。学员的任务是改述标题,在保留原意的前提下避免使用之前标题中出现的任何一个词语。老师应选择不包含具体标签的标题。例如,如果标题是“里博菲洛赢得德比马赛”,改述的难度就很大,而“最受欢迎的赛马在埃普索姆传统赛事中获胜”这种说法是可以接受的,但被接受的前提是人们知道里博菲洛最受欢迎。我们要在这方面放宽要求。




新标签


既然沟通如此重要,老师也不希望鼓励学员给事物贴上独特的标签。但老师可以在公开讨论环节要求学员分享如下现象:

●划分不当的现象。

●被现有标签遗漏的现象。

比如,有人可能觉得气垫飞行器既不是飞行器,也不是汽车,而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有人可能觉得“有罪”和“无罪”的划分过于绝对,没有考虑到法律上有罪但实际无罪的人或者法律上无罪但实际有罪的人(从动机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也许该有一个专门的标签来形容既不丑陋也不美丽的事物,而不是简单地称为普通。也许该有一个专门的标签来涵盖“看待事物的方式”这一词组。也许该有一个专门的标签来指代目前进展顺利但未来却注定会带来灾难的事物。也许该有一个专门的标签来描述既不是纯粹的意外事故,也不完全是某一方责任,而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