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 你在潮流的位置

你在潮流的位置




现在有个流行概念叫“信息过载”,说的是面对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人们有一种恐慌感。你可能听说过关于信息过载的解决方案,比如使用过滤信息的机制,看信任的人推荐的信息,等等。

我的信息没过载。互联网信息并没有让我恐慌,我只恨信息太少。“信息过载”在我看来是个不需要解决的伪问题。

但我妻子有时会给我人为制造信息过载。比如我俩一起做家务活,她喜欢指挥我。我正在切菜,她又给我分配倒垃圾的任务,我说你能不能一次只给我一个任务!这种情况是真正的信息过载。向一个决策系统同时输人太多信息,它就会无所适从。战斗机飞行员有时会信息过载,他不能同时处理太多的紧急信号。

但要说知识类的信息,所谓的信息过载只是人在认知初级阶段的表面症状而已。

以前印刷术刚刚在欧洲普及,市面上一下出现了大量廉价的书籍,有学者担心信息过载——当然那时不一定是这个名词——这么多书可以读,一天到晚读都读不完,人可怎么办?

但事实是人们都存活下来了。就算特别爱读书的人,临终遗言也不会是“只恨我还有352本书没来得及读……”书多不是问题,人们能适应。

而现在我们正在适应互联网。“得到”App  上的《李翔知识内参》有篇文章叫《皮尤报告:谁会害怕信息过载?其中就提到现在感觉信息过载的人已经比十年前少了,而且还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和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轻人并不因为信息多而恐慌,反而是拥有的信息接触路径越多越从容。

可问题是,明明有这么多书没读,这么多文章没看,怎么还能不恐慌呢?答案是如果你感到恐慌,那是因为你看的还不够多。

比如,在国产电影电视剧领域,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信息过载的感受。我国每年生产无数影视作品,但观众翻来覆去都找不到几部好看的。当然现在影视剧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但别忘了,电视机刚刚普及时,却是不管什么节目都能让全家老少关了灯一起看的。

这是因为现在我们看得太多了。

再比如足球,世界五大联赛再加上中超都是值得看的,天天看也看不过来,可是并没有哪个球迷因为没看全而感到恐慌。还有好莱坞电影和美剧,一幵始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大家看什么都是好东西,真有点信息过载的感觉,现在也都淡定了。30年前的留学生中有个词叫“文化冲击”,说中国人刚到美国会觉得什么都不一样,感到不适应——现在这个词已经没人用了,中国有些地方比美国还像美国。

不管是什么领域,看多了,就不恐慌了。绝大多数内容,你不看都知道它大概能给你带来什么——通常并不能带来什么。

在读书和学术研究领域,也能达到“我看得太多了”这种境界吗?其实并不难。你要真致力于学问,很容易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来给你分解一下这个路线图。这条路一共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过载

比如现在有个研究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基础知识很扎实,但是从来没做过研究。有一天他终于拿起一篇真正的论文,发现看不懂。他去参加学术会议,发现这么多报告都是他从未听过的,与会者几乎都不认识。他感到了信息过载,心中充满恐慌。

这时他应该如饥似渴地浏览各大权威期刊,绘制自己的知识图谱吗?不是。他要做的是选择一个课题深入进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做一个真正的研究。他必须精读几篇相关的论文,甚至要重复一下别人的结果,看看自己往下能做些什么。

他要做的是单点突破。这个点越大,他接触的其他相关研究就越多。一篇论文引导他看另一篇与之相关的论文,渐渐地就幵始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

我们看电影也是如此。新手看电影的正确方式不是整天浏览电影目录,而是找个喜欢的先看再说!有人喜欢收藏电影,硬盘里装满了电影文件,但几乎都没看过,这样的人不会成为电影专家。同理,幵始读书的正确方法也是找本喜欢的先读再说。

第二阶段:发现联系

研究生做课题略有心得,相关论文也看了不少,下次出去幵会时,终于听到了几个能听懂的报告。他注意到有几个与会者的论文他刚刚读过,还上去跟他们聊了几句。他感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局外人了。

我以前刚开始搞科研时,是把看过的论文都按照题目分类,跟某个课题相关的放在一起。后来发现了另外一条线索,那就是人。同一个研究者做过好几个不同的课题,如果你对他这个课题感兴趣,就很可能对他的另-个课题也感兴趣  。

这样你就慢慢意识到课题和课题之间、人和人之间都有联系。整个研究领域,其实是一张由人和想法组成的网!外行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东西,内行看到的是联系。

如果你喜欢一个导演,会把他所有的电影都找来看;你喜欢一个作者,会读他以前出的书,顺藤摸瓜。

第三阶段:把握潮流

看多了,你就发现值得关注的人和课题其实只有那么多。我们看娱乐圈里那些追星的粉丝,还有人们追逐各种时尚品牌,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科研到了这一步,你会追踪几个关键课题的进展,你会时刻注意领域内关键人物的动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一样,你知道这个江湖上都有谁,谁是谁的弟子,谁跟谁是仇家一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做什么。

你不但看过已经发表的论文,还知道那些还没发表,但是他们正在做的研究。你知道现在圈内关心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课题能申请到科研经费,什么样的课题能发表到顶级期刊上去。你知道风口在哪。

要说读书的话,你发现每年虽然都有很多新书,但真正值得读的也不是很多。你从以前的被动接收信息,已经变成了主动寻找信息。

第四阶段:等待惊喜

行业老手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出乎你的预料。有些老科学家好几年都用同样的几页PPT  。有些书你一看封面就大概知道是什么内容。有些号称明星云集、投人巨资的大片,你连预告片都懒得看。

你会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的进步速度太慢了,并没有太多信息能让你兴奋,你有时还感到很无聊。

而与此同时,你心中正在期盼一些东西。你密切关注一些人和事的进展。新产品的谍照、剧组探班的报道、当事人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你都注意到了。无数人等着乔治•马丁(GeorgeMartin  )出下一本《冰与火之歌》,你甚至担心他能不能活着完成任务。

你盼望某个小说能被拍成电影,但是没人拍。你对某个课题有巨大的疑问,你希望有人去深入调研一下写本书给你看,但是没人写。

我在“得到”APP  上幵的《精英日课》专栏的任务是介绍英文世界的新思想,我每天浏览大量的网站、杂志、书籍去寻找新思想,感觉越来越不好找。有时出版社喜欢出“名家合集”,让各领域的名人写篇短文讲讲自己领域的新思想,我现在对这种庆典式的书已经不抱希望了——拿过来一看要么是我知道的,要么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只要保持关注,你就总会得到惊喜。有时是你不认识的作者,不知怎么就写出来了一本好书。有时去电影院时你没抱什么希望,结果居然是一部很新颖的猛片。有时是你熟悉的一个研究小组突然宣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旦遇到这样的惊喜,你可能会很激动。对比当初的恐慌,现在这个激动,感觉多好啊。



对当前事物来说,“长远”是个误导性的指导。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约翰•凯恩斯《货币改革论》

[更多精品好书请访问haoboo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