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二章 行刺董卓一夜成名:抓住机会大展拳脚

第二章 行刺董卓一夜成名:抓住机会大展拳脚




背景介绍


东汉末期,社会动荡,内有黄巾军起义,外有外族侵犯。董卓自恃手握重兵,又有战功,日渐目中无人。公元  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刘辩年幼,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衰微,宦官和外戚斗争日趋激烈。不久,董卓收到少帝的舅舅大将军何进的密令,许给董卓好处,以皇帝的名义召他进京讨伐张让,并以此胁迫何太后。没想到,董卓还没赶到洛阳,何进就在争斗中被杀。随后董卓在宫变中救了少帝和陈留王刘协。

董卓把少帝护送到皇宫后,开始干预东汉的中央政权,扩充兵力,收揽兵权。有了强大的军事后盾,他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为了进一步独揽中央政权,董卓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为汉献帝。废立皇帝之后不久,又借故杀死少帝刘辩,毒死何太后,从此开始只手遮天。

面对董卓把持朝政的情况,一干对东汉王朝忠心耿耿的老臣们敢怒不敢言。

司徒王允过生日的时候,同僚们去他家祝寿,大家一起痛哭着说,我们拿董卓一点办法都没有啊。大家都在哭,只有曹操一个人笑。大家很惊讶,问他是不是董卓派来的。曹操说:“哭有什么用?把他刺死就好了。我跟他交情不错,常常给他献策,可以取得他的信任,慢慢接近他,找机会把他刺死。听说王司徒家有一把宝刀,我可以用这把刀刺杀他。”

虽然曹操敢于这么做是很有勇气的,但是由于当时的曹操还是一个小小的官吏,王允等人对他的话并不十分相信,甚至怀疑曹操是想趁机把宝刀骗走。

人微言轻,即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常常会引起人的怀疑。

当他们发现曹操是真心真意要刺杀董卓之后,王允把宝刀给了他。

曹操在刺杀董卓的时候的确很英勇,绝对一点也不奸诈。他服侍董卓午休,觉得机会来了,结果正要动手时,董卓翻了个身,他只好说自己是要献刀给董卓。董卓没有怀疑他,反倒让他以试马为借口走了。但是董卓旁边的人就怀疑他了,这哪里是献刀,明明是要刺杀。又说想要知道曹操是真心还是假意很容易,现在就派人叫他过来,如果曹操欣然而至就是他真心想献刀,如果曹操推托不来就是假意献刀。董卓马上派人去叫曹操,发现他已经逃跑了,于是董卓就命人画了图像追缉曹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虽然刺杀董卓这件事失败了,但是对曹操来说却并没有多大的损失。因为当时天下人的心里都是反对董卓的,只是碍于董卓的势力敢怒不敢言罢了,见曹操敢于刺杀董卓,很多人心里是佩服他的勇气的,比如中牟县令陈宫就认为曹操是忠义之士,愿意弃官追随他。

一件事情是不是成功了,不是看它眼前的结果,要看长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