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五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

第五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




学习孝顺父母的道理,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孝道是中华文化瑰宝,有待我们发扬光大。

关注父母的健康安宁,多为父母分忧分劳。

养口体只不过是下孝,养心志才算是上孝。

亲子关系不全由父母,子女也应该求自动。

若是不幸已经被宠坏,觉悟再觉悟速回头。



孔子把“父父”和“子子”并列,意思是二者具有相对应的关系。有“父父”才有“子子”,而有“子子”,也才能要求“父父”。因此我们说完了父母应负的责任,当然应该讨论子女必须养成的正确心态。“父父”的“父”字,第一个指父母,第二个指教养。父慈子孝,在父母为慈,在子女为孝,两者不可分开,要一并加以讨论。父慈的功能,必须发挥在教养子女方面,才是真正的慈爱。“子子”的“子”字,第一个指子女,第二个应该指孝顺。子孝当然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必须尽心尽力。父母重视教养,子女恪尽孝道,家庭自然幸福快乐。

“孝道”这两个字,长久以来,经常被扭曲。自从西方文化东来之后,某些接受新风气、喜欢谈论欧美亲子关系的人士,对自己文化中的孝道提出很大的异议,甚至认为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应该向西方看齐,因而造成很多误解。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把《孝经》当作专书来研读。可惜大多数人,不能明白孝道的时代意义,因此不能表现出现代化的孝道。

旅美哲学家吴森先生,在美国开设中国哲学课程,不断接受西方学生对《论语》“其父攘羊”的故事提出质疑和反对。这一章的原文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作为儿子的出面作证,牺牲亲情以顾全法律上的正义。这样不近人情的儿子,孔子并不认为可以称为“直躬”。于是批评的人,便指称孔子以亲情为重,而以国法为轻,甚至批评孔子鼓励犯法,不惜为了父子私情而违反国家法律。吴森教授却认为: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是孔子对叶公称证父攘羊的儿子为“直躬”提出的一个温和的抗议。叶公是一位有官阶的人士,并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不可能用斥责弟子的语气来对待他,所以这一句话并不是叙述句或描写句,只是含蓄地告诉叶公,“证父攘羊为直躬”的道德标准并非普世价值,不是到处都被接受的。孔子并不是斩钉截铁地提出他的主张,只是在暗示叶公,可能还有其他的评判标准。孔子的基本态度,是不反对,也不完全赞成。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不代表孔子的积极主张。这一句话的主要功用,在加强前一句话的力量。完整的意思大概是:你说“证父攘羊”便是“直”,我们的标准可不相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人们,他们何尝没有“直”在其中呢?世界上的标准,不可能只有一种,否则文化差异要作何解释?孔子一向的主张是“无可无不可”,认为适时应变,才能够合理解决问题。而合理的标准也是变动的,孔子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方式,不过是多一种选择,多一种参考而已,并不是只有这么一种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我们的社会,秉承“先敬后罚”(敬酒不吃吃罚酒)的精神,通常先讲情理而后讲法理。中华文化艺术重于科学,很多科学性的东西到了我国都变得相当具有艺术性。孝道是艺术而不完全是科学,用这种心态来看我们的二十四孝故事,便不致认为其荒诞离奇而嗤之以鼻。我们不必追究,“哭竹”是否真的能够生笋,“卧冰求鲤”的父母是不是太狠心。只要告诉子女,这些并不是科学论证,而是启发大家,身为万物之灵必须讲求孝道,否则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当然,找一些现代化的孝道题材供子女参考,让子女从现代的案例中学习,应该是很好的方式。我们非常不赞成借口与国际接轨,打着现代化的旗号,企图将孝道思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去除。几乎所有外国人,听到中国人的孝道观念和行为,大多表示激赏和羡慕,认为做人理应如此。可惜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对待子女要慈爱,对待父母要孝顺,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道是人类的瑰宝,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贝。



第一节 遵行现代化孝道

现代子女不好当


父母难为,现代的子女也不好当!不像往昔那样,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看是否门当户对,把双方的八字一配,若是天作之合,那就先订婚,再完成婚礼,然后送进洞房,万事OK!结婚之后长期居住在男方的父母家里,好像理所当然。在那里生育子女,随时有长辈指导、照顾,似乎也十分方便。一直要到丈夫的父母过世,才开始和兄弟分家,自行建立家庭。这时候夫妻经验丰富,应该也不乏钱财,当然比较理想。这些原本是父母恩惠的过程,却由于年轻人喜欢独立、追求自由、不受父母约束而被整个推翻了。

现代年轻人,当恋爱成熟、开始讨论婚姻大事时,少女大多主张婚后立即有自己的家,不愿意与公婆同住。少男吞吞吐吐,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开始为居处伤脑筋。可以说还没有成家,就惹得双方家长不高兴,准小两口也吵吵闹闹、折折腾腾、烦恼一大堆。说不定还没有完婚,便由于意见不合而破裂。

再往前推,就很容易发现现代子女远比往昔难为得多。从小被电视、广播弄得还没有长大,就已经学坏了。在电视、广播还没有入侵家庭的时代,一家人团圆吃晚餐,用不着担心爸爸为什么还不回家,晚些回来会不会引起争执。晚餐之后,孩子们习惯于坐在小凳子上,有耳朵却没有嘴巴地静静聆听长辈的交谈,从中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道理听起来当然不如现代电视、广播那样多彩多姿、新奇刺激,但实质上却可靠、安全,而且真的管用。以往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代沟”“性骚扰”“沟通渠道不通畅”“受压制”“受虐待”“暴力倾向”“父权至上”等观念,也就没有这些奇怪的感觉。现代信息发达,孩子们随时可以接受这些观念,受到影响之后,好像觉得这些随时都在发生,而且情况十分严重,令人害怕!男孩子和男孩子手拉手,有同性恋的象征;男孩子和女孩子手拉手,就可能是一对!女孩子坐在王伯伯腿上,会不会被性侵害?爸爸多抱几回妹妹,是不是妹妹长大以后会提出控诉?

以前的孩子,受到大人的照顾,就觉得很幸福。现代孩子,总觉得大人没有按照孩子所需要的方法教养,就显得不够尊重——毕竟小孩子也是人,也应该受到尊重才对。

现代的孩子,很早就学很多知识,但对自身所流露的智慧,却由于缺乏适当的启发,以致十分贫乏。孩子满脑子都是:父母不能行使权威,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实施爱的教育。听说西方社会,用不着孝顺父母,那该多好!便恨不得早日染头发、隆鼻子、画眼眶、穿牛仔裤、露出肚脐眼和臀沟,很快就变成“可爱”的美国人。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摘录其中的一小段如下:

“直到师专毕业,面对父母,我仍潜藏一股恨意,曾经我不承认他们是我的父母。十年前,当我提着皮箱,走出家乡的车站时,我甚至希望从此不再看到他们。”

师专是小学师资的摇篮,师专毕业生,已经有资格担任小学老师,可见在为人做事方面,应该已经具备相当的条件。赤裸裸地写出内心对双亲的感觉,固然勇敢,却也十分可怜!一个人出身在“战火不断”的家庭,小时候遇到老师指定写“我的家庭”的作文时,便坦白写出:“我不爱妈妈,也不爱爸爸,长大后就不愿孝顺他们。我只要和小妹住在一块,不要爸爸也不要妈妈。”

班主任看后,特别叫去个别谈话。劝了好久,却一句也听不进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之间的战火愈演愈烈,他们就会吵着要离婚,接着我和妹妹就像财产一样,被放在他们中间。母亲逼问我:‘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另一次则是父亲逼问妹妹:‘你要妈妈,还是要爸爸?’有一次他们显然吵疯了心,竟然逼着我和妹妹一定要回答。我受不了,就大声对着他们说:‘我谁都不要,你们不是我的父母,我不要跟你们住。’”班主任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办法,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家的事,只好由他们一家人自作自受。

我们所关心的是,这一段心事公开之后,很可能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很多类似的家庭,由于对其真正的状况很难做深入的比较,所以子女的反应很不相同。有些孩子也许会回答:“我要爸爸,也要妈妈,我们永远不要分开。”说不定父母感动之余,会回心转意。如今看了这一段看起来“理直气壮”的自述,又是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写的,便不由分说,模仿起来,万一造成家庭破裂,真不知是谁的罪过。古人常说:“文章千古事。”希望我们下笔务必要谨慎,又说:“家丑不可外扬。”便是家务事外人永远搞不清楚,说出来做什么?何况一段时间过去,很可能产生好的改变。一家人毕竟是一家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提它做什么?再说,一个人受教育,就是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受这么多的教育,还要公开数落亲生父母的不是,何苦来哉!

现代子女,普遍认为有机会受教育与父母无关,完全是自己的奋斗。受了教育,就开始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生活在农业时代,无论观念和行为,都赶不上现代工商社会的潮流,可以说相当落伍。于是,孩子长大以后,经常把父母当作纠正的对象:这样不对,那样会惹人笑话,将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教导态度用来反制父母。要不然,就像这位师专毕业生那样,把心中的愤怒公之于世。他们描述得十分细致:“母亲的弱点是个性紧张,一旦有事没有在预期中完成,她就开始紧张、自责。而她自责的方式,就是不断重复没完成的那件事,而且责怪到别人身上。至于父亲的弱点,则是个性冲动,而且是没有预警式的暴怒。父亲一暴怒,如果不让其情绪发泄完毕,他是不会停止的。他骂、摔,极尽破坏之能事,母亲见状就更紧张,觉得一切都完了。如果情况太严重,母亲解决的方式就是躲起来。”原文的作者对父母的评语是:“我父母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个性耿直,因此面对冲突,就完全以本性来对抗。自己处理不来,就拿小孩来牵制双方,结果受害的就是我们。也许他们也不希望如此,可是他们无法控制。”

既然能体会父母的无能与无奈,为什么不能洗刷以往对父母的恶劣印象,还要坚持自己的愤怒?一直等到母亲去世,父亲对母亲开始追思,原文的作者才逐渐改善和父亲的关系。“童年的悲苦和少女时代的憎恶,似乎也随着岁月在记忆中逐渐模糊。”时间拖得太久了,很累人,人生苦短啊!

胡适说过:“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前一句话是不是真的,那是胡适自己的事,后一句话则十分合理,我们的父母,是我们自己选的。许多人想生男育女,却生不出来;有些人不想生育,子女却要来就来,好像真的挡不住。可见主导权在子女,而不在父母。既然如此,子女对自己选择的父母,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子女不嫌母亲长得丑,当然也不能怪父亲脾气不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从这里看,果然很有道理。



孝顺需要后天的学习


子女选择父母,运用父精母血,自主地安排自己的一生,是不是更合乎自作自受的规律?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宇宙,是我们的根,没有天地,怎么可能出现人类?我们所选择的父母,是我们的本,没有父母,我们怎么生得出来?古圣先贤,要我们拜天谢地,孝顺父母,便是希望我们不要忘掉根本,以致成为忘恩负义的无情人。

大多数人都认为孝顺是人的本性,属于先天的本能。但是,王充在《论衡》中明白指出,子女对父母孝顺,并非像一般动物那样,建立在生物性的本能上面。父母生男生女,同样在生物性的基础之外,具有文化性的深刻意义。一般动物在任何场所,都可以随着生物性的冲动进行交配。人类则只有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才能够有性行为,大庭广众之下必须有所节制。

孝顺如果纯属生物性的本能,人就没有资格称为万物之灵;孝顺如果提升到文化层次,那就必须经由学习,才能够深刻体会。不同的教养方式,固然产生不一样的孝顺态度;同样的教养方式,也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孝顺行为。可见学习的心态和过程,对孝道的影响很大。

前面说过,我们有《孝经》而没有《慈经》,并不是重孝轻慈。因为孔子的主张一向是相对的,讲求双向性、互惠性,不可能只求子女孝顺而不重视做父母的道理。我们也知道,孝顺一旦形成制度,那就十分僵化,丧失弹性,也很难应变,根本不合因时制宜的要求。由于环境快速变迁,现代子女不可能回到从前,但是孝道的要求,也不应该由于今非昔比,就全盘加以否定。

现代化孝道,其实十分简单。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有信心,相信父母不可能不爱子女,更不可能害子女。  因此在心理上,先认为“父母的话永远是对的”,不存心怀疑,也不应该当面顶撞,立即说出不接受的意见,而应该先遵照父母的指示用心去做。如果效果良好,为什么要反抗?若是遭遇困难,可以向父母请教解决的方法,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聪明的孩子,会主动把自己的事情向父母报告。譬如小华,从学校回家立即向父母说明,明天老师开会,学校放假,晚上可不可以多看一些电视节目?相信父母听了,也会欣然同意,说不定会找一些好节目给她看,大家都十分愉快。而小燕就不是这样,她放学回家,什么也不说,吃完晚饭就一直看电视,父亲十分生气,问她:“做一个学生,不做作业,一直看电视,行吗?”小燕这才回答:“明天老师要开会,学校放假,多看一些电视,不行吗?”小燕说得很有道理,父亲却觉得非常没有面子,板起脸来说:“老师要开会,没有作业是不是?好,把课本拿来,我出五十个题目,看你做到什么时候!”有人批评这样的父亲不对,我们则要反问,难道父亲不是人吗?难道子女不应该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吗?将来长大,还不是要承受这样的互动吗?

父母太客气,对子女而言,并不是福气。当然,孩子毕竟不是大人,不懂事。所以母亲的角色十分重要,这时候母亲应该赶紧把小燕叫到一旁,告诉她以后碰到这种情形,应该事先告诉父亲,才不会挨骂。这一次已经错了,请爸爸少出几道题,还是要做完作业才可以睡觉。相信父亲也会改变主意,告诉小燕以后有什么事情,要让父母知道,才不会造成误会,白白挨骂,有时候还会很辛苦。

子女长大成人,更不应该顶撞或教训父母,以免忤逆不孝。兹举例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有一天,母亲把三立叫到房间里说:“儿子,妈看你这么努力,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升官?我看是没有送礼的缘故。妈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有这枚金戒指,放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干脆拿去卖掉,你赶快去送礼,也好升官,让你爸爸高兴!”

三立心中存有“父母永远是对的”的观念,所以当场答应:“好,谢谢妈妈,我马上去办。”实际上三立心里明白:现代社会已经不能够送礼、走门路了,最好凭借自己的实力表现,大家才看得起。但是儿子长大了便教训父母,或者嘲笑父母跟不上潮流,太过落伍,毕竟是不孝的行为。所以三立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不懂事,用大道理来反驳母亲,辜负母亲的一片好意。他也不像一般人那样,立即遵照母亲的指示去做,完全不动脑筋地盲从,将来遭遇恶劣的后果,再反过来把责任推给母亲,令母亲伤心。他表面上答应,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去做。这不是阳奉阴违,也不是欺骗母亲,完全是出于尊重母亲,既不伤害母亲的感情,让母亲没有面子,更不敢陷母亲于不义。

不久之后,母亲追问办理的状况,三立回答:“卖了,而且价钱还不错。礼也送了,上司十分高兴。”母亲很得意,三立自己也很愉快。

又过了一阵子,母亲问:“为什么礼也送了,这么久还没有动静?”

三立回答:“是啊,我明天去打听看看。”回来以后,小声地向母亲禀报:“妈妈,事情不妙,听说送礼的人,不但不升官,还要受处罚。”

母亲急着说:“那糟糕了,我岂不是害了你?”

三立说:“上司把送礼的名单公布出来,弄得很紧张,好在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所以没有影响。”

母亲问:“这怎么可能?”

三立说:“还不是妈妈平日对人家好,人家也对妈妈十分尊敬。我拿金戒指去卖的时候,老板怎么也不答应,一定要把钱借给我,要我有钱时还给他就好。我正要买礼物去送给上司,又听说现在规定得很严格,绝对不能有这种事情。我不相信,跑去上司那里,上司也亲口告诉我,说这是革新。我就把钱还给金店老板,等于没有送礼,所以不必受惩罚。”

母亲听了十分高兴,说自己好心好意却差一点害了儿子。幸亏儿子机灵,知道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真不愧是孝顺的好儿子。

三立用不着一本正经地教训父母,照样可以达到忠谏父母的功效。有孝心,依然能够谏告父母,对不对?



第二节 关注父母的健康与安宁

子女要尽量自食其力


陈大齐先生认为,自食其力,不依靠他人以维持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义务。因为假使此人要依靠他人以维持生活,彼人也要依靠他人以维持生活,人人都要依靠他人以维持生活,又有谁来帮助他人维持生活?一旦真正变成这种情况,世界上的人类不早就灭绝了吗?所以人必须自食其力,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道理。

子女的年龄如已达到自己能够谋生的阶段,当然要自食其力以不累父母(如图5-1所示)。俗语说得好:“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分家饭是父母祖先的遗产,嫁时衣指父母所制赠的衣物。这两句话的用意,即在勉励成年的子女要有自食其力的勇气,不能够存有依靠父母余荫的念头。分家饭是法律上应当继承的遗产,嫁时衣也是情谊上乐于制赠的礼物,尚且不能当作生活的泉源。若是子女不努力工作,却责怪父母不供给钱财,或者自己挥霍无度,反过来埋怨父母不肯满足其要求;还有些人在父母死后,抱怨没有大笔的遗产,甚至在父母生前,因为要不到钱,或者要得不够多,竟然挥刀砍杀父母,那可是不孝到了极点,完全丧失人性。子女当深以为戒。

图5-1 子女要尽量自食其力

幼小或少年时期的子女,自己还没有谋生的能力,不得不依赖父母的抚养。这时候应该认识自食其力的道理,并且预先做好准备:一方面养成勤俭的良好习惯,一方面加强学习,使自己具备自食其力的实力。就算父母经济富裕,也不应图闲逸,要不怕劳苦,不贪吃美味的食物,不贪穿漂亮的衣服。在经济寻常的家庭中,分担家事,帮助父母做一些杂务,从小勤劳、节俭,长大后自立,就算真的怀才不遇,收入不丰,也能够安之若素,不劳父母的接济。当然,这种说法不可能没有例外。有时候学业既成以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暂时依赖父母;或者忽然罹患重病,自己的积蓄不足以支付巨大的医药费用,这时对父母的接济,自然也不必谢绝,只要认真医治,早日复原以安父母的心,便不失为孝顺的子女。重大伤残或弱智子女,多接受父母的抚养,多拖累父母,属于不得已的情况,不能够依常情来论断,尽力自求残而不废,也就不能加以苛求。可见自食其力的道理,也因人而不同。

出于这种相对性,当子女长大成人,父母体弱年迈以后,有些父母未必能够自食其力。这时候子女就应该反过来奉养父母,并且要出于恭敬的心,使父母有面子接受,而不应该像借债那样,表现出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更不应该在父母跟前,显得自己比父母有办法,或者把自己的子女看得比自己的父母更为重要。



多为父母服劳


陈教授认为自食其力以免拖累父母,只不过是消极的做法,积极的子女应该进一步服劳与奉养父母。服劳的意思,是代替父母劳作,为父母分忧分劳;奉养的意思,则是供给父母衣食,使父母不必为生活而忧虑,得以安享余年。这两种行为,只是对父母最低限度的报答,子女应该尽力去做,不能够稍有应付的念头。

代替父母劳作,最好从小就养成习惯。因为年龄幼小,可以服小劳;年龄较大,就能够服较大的劳。子女不论年龄大小,都有为父母服劳的机会。幼年的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轻松的事情,譬如父母回家,替父母拿出换穿的便鞋或拖鞋,再把外出穿的鞋子收起来;父母读报完毕或者阅读告一段落,把报纸、书刊、杂志放到固定的位置。少年的子女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比较繁重的事情,譬如父母在洗擦桌椅时,可以帮忙分擦一部分或全部;每天利用一点时间扫地或擦拭门窗;有客人按门铃,前去应门。青年与成年的子女,服劳的机会更多,不论轻松或繁重的事情,只要能力许可,都应当分劳或代劳。

笔者在学期间,负责抄写先父的文稿,结果获得很大的好处。每次搬家,由于笔者在兄弟姐妹之中排行老大,所以装箱、捆扎、督运的经验十分丰富,迄今仍了如指掌。母亲常把采购的任务委派给笔者,因而在这方面也得益匪浅。

陈大齐教授研究得非常深入,指出能力是服劳的唯一限制。子女在分劳或代劳的时候,必须衡量自己的能力。凡是能力所及的,都应该服劳;能力所不及的,则不能承担。因为能力不及而贸然服劳,会把事情弄糟,害得父母反而需付出更大的精力以求善后。劳力方面的部分,一般要看所需要技巧的程度来决定能否服劳;劳心的事情,则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认为可行的部分,才可以代劳。

西方社会,兄姐为弟妹服务,譬如补习功课、教导技艺,父母也要付给报酬。中国社会,为弟妹补习功课或教导技艺,正可以减轻父母的辛劳,也是为父母服劳的一种方式,当然不能够向父母领取报酬,免得不像一家人。

美国人向来重视物质生活,电视机一打开,一片钱、钱、钱的声音,子女分担家事,也需要代价。譬如帮助父亲整理庭园草坪,要价美金八元;代替母亲洗衣洗碗,索价美金三元。一家人讨价还价,有如商场交易那般,且丝毫不逊色。现代中国人,竟也急起直追,在这方面迎头赶上。子女服劳有一定的价码,学习成果也按照成绩高低领取赏钱。邱连煌教授特别指出:这种不适当的奖赏,很容易摧残子女的内在动机,把原本喜欢的工作,变成以获得奖赏或报酬为最终目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子女有害无益。

人类的动机,大体可以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譬如子女用功读书,为的是赢得父母的欢心、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或者可以获得奖章、奖品、奖状、奖金,这些显然是外在的动机。因为子女之所以用功读书,主要是为了他人,并不在于自己,于是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已经被当成手段。相反,子女终日手不释卷,只是喜欢读书,本来就把读书当作一件乐事。不管父母高不高兴,老师称不称赞,考试成绩如何,有没有奖品或奖金,都照样一有时间便读书。这样的动机,显然是内在的,为了自己,并不在乎别人。学习本身即是目的,并不是当作手段来争取学习以外的那些目标。对这样的子女,父母最好不要拿金钱来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若是子女读书的外在动机淹没了内在动机,子女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人的反应或物质的奖赏上,很可能就降低了读书的乐趣。

邱教授进一步分析,不当的奖赏如果过度使用,很可能导致下述四大危险:

第一,为了获得奖赏,孩子不得不尽力而为,心里却怀有被人操弄的困惑,难免产生怨愤,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习情绪。久而久之,会视求学如劳役,认读书为苦差事。

第二,孩子被父母或老师奖赏惯了,可能会养成过分依赖的心理。将来进入社会,没有人为他们的行为表现打分数,不会有老师时常在身边督促、叮咛和给予奖品或奖金,更不会有人像父母那样能够提供讨价还价的机会。这时子女若是因此而停止学习,岂不是愈活愈退步了吗?

第三,孩子只是为了外在动机而学习,不免把学习行为当作谋“赏”的工具。一旦考试完毕,目标达成,而所期待的奖赏也已经到手,学习行为就会随即终止。若非必要,难得自动去翻动书本,以致所学很快就归还给老师,愈来愈让人觉得其一无所知。常见许多学生毕业之后,从此不再读书,就算参加学习,也是专听笑话,否则便打瞌睡。就是因为内在动机已经完全消失,完全丧失兴趣。

第四,孩子本来对数学、物理、化学、机械、音乐或绘画等其中的一样或几样具有浓厚的兴趣,完全是出于内在动机的推动。经过父母或老师甚至双方面不约而同持续给以物质奖赏,很可能不久之后,兴趣就转移了,从行为过程转到奖赏上面,内在动机逐渐减弱,而外在动机则不断增强,以前的为学习而学习改变成为奖赏而学习。从心理发展来看,这简直等于开倒车。

子女最好不要看到其他孩子获得奖赏,便要求自己的父母也比照办理。聪明的子女会把父母的奖赏当作一份惊喜,促使自己增强兴趣,而不是期待父母的奖赏,徒然使自己的兴趣转移,结果害了自己。

心理学家大多建议父母和老师多用口头称赞。因为这种荣誉的激励会冲击子女的内心,无形中更能提高原来的内在动机。至于金钱或物质奖赏,只能用作他律的辅助  ,务须逐步推向子女自律,其要领如下:

第一,对某些事物或技能的学习,如果孩子无精打采,不自动学习,这时不妨借重奖赏,以加其动机。孩子本来对这些事不具任何内在动机,所以不必担心会受到扭曲。但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等到孩子发生兴趣之后,就不必再给奖赏了。

第二,对某些复杂或艰深的活动,孩子尚未具备应有的基本能力,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更谈不上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这种时候实施奖赏,先诱导孩子学习那些基本能力,等到基本能力巩固以后,原先复杂的事物看起来也不复杂了,原先艰深的活动看起来也不艰深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相当轻松愉快,内在的动机也随之增强了。

第三,给予实质的奖赏,最好赋予荣誉的象征。等到事情完成,或者活动告一段落,才突然给予奖赏。这种意外的惊喜,不致破坏内在的动机。当然,若能加上这样的意义:经过严格的评鉴,表现特殊;希望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那就更加圆满,效果也会更为良好。

子女尽量自食其力、乐于服劳,而且不盲目期待父母的物质奖赏,这对于父母的健康与安宁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使父母减少烦恼,一方面也使父母增加欢乐。父母心情愉快,身体自然健康。父母长寿,是子女的福气;父母健康安宁,则是子女孝顺的良好结果。

孔子说:子女关注父母的健康,是孝道的表现。对于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应该时刻放在心上。子女固然希望父母长寿,却也应该顾虑父母的年龄逐渐增高,身体难免越来越衰弱。特别是年老的父母,更应该节劳颐养,享受天伦之乐。这时候子女最好对老年人的保健卫生多一些了解,从旁调节父母的饮食和劳逸,或者实时对父母提出劝告,使父母能够健康、愉快而长寿。

依年龄来区分,四十五到六十五岁为初老期,六十五岁以上为老年期。在初老期,体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水分减少、脂肪增多、细胞数目减少、脏器萎缩、体重减轻等,某些人体功能逐渐下降。进入老年期以后,不但外表明显衰老,而且体力活动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其中尤以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的老化最为显著;肌肉神经的功能普遍降低,特别是平常很少活动的老年人更是明显的迟钝;触觉敏感度下降,而味觉变化,希望食品中添加更多的调味剂;视觉和听觉的敏感度也下降,经常漏听、漏看,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以致引起行动上的失误。

对现代人来说,由于运动不足,加以精神上时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使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肥胖症、糖尿病、颈椎病、腰酸肩痛甚至癌症的发病率都大为提高。若不幸父母患有疾病,做子女的千万不要相信秘方,更不能误信仙丹,最好趁早带父母就医,向持有正式医师执照而且经验丰富的医师求诊。万一患了传染疾病,也应该遵守法令规定,住入隔离病院,不能不送而留在家中,以免传染家人,殃及邻居,反而成为传染中心。孝道不能违反法律,否则便是愚孝。

为求父母健康安宁,子女对父母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要十分恭敬。爱是感情的表现,敬才是理智的态度,爱而不敬,很容易怠忽轻慢。子女对父母怠忽轻慢,便是心中没有父母的存在,根本就是把父母当作一般人看待。对待朋友尚且不敢怠慢,对生养教育自己的父母怎么敢如此?正像孔子指出的:对父母不恭敬,养父母就像养犬马一样。因此无论奉养或服劳,以及照顾父母的健康,服侍父母看病、养病,都应该特别注意,务须恭敬。

父母恼怒责骂时,子女不应该有怨恨的表示。如果父母年老久病,卧床三年五载,子女服侍汤药,清除便溺,洗涤衣服被褥,十分辛苦,父母又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斥责辱骂,子女也必须和颜悦色,毫无怨言才对。

曾子以孝闻名,他认为子女应该以父母的乐为乐,以父母的忧为忧。子女如此,父母当然健康安宁。

子女对自己的健康也应该注重,因为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的健康。子女有了疾病,或者受到伤害,父母比子女还要紧张,还要忧伤难过。所以子女必须爱护身体,注意健康。孔子告诉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孝道的开始。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健康,任意损伤身体,晚上不睡觉,早晨不起床,三餐不定时,饮食也无定量,罹患上网成瘾症、手机不离症、电动玩具入迷症,不顾自己的身心健康。父母苦劝不听,用尽办法也无效。这样的子女,使父母不得安宁,更损害自己的健康,简直不孝之至!



第三节 务求做好人以显扬父母

大孝尊亲


孟子在《离娄篇》中指出,世俗所说的不孝,大约有五种:一是懒得劳动,不肯做事,也不能供养父母;二为沉迷赌博下棋,爱好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三是贪得货财,私心妻子,不愿供养父母;四为放纵耳目的欲望,嗜好声色娱乐,致使父母受辱;五是倚恃勇猛有力,喜欢和人家打斗争讼,以致危害父母的安宁。

更早的时代,孟懿子向孔子请教怎样孝顺父母,孔子的答案只是“无违”,不要违背父母的合理主张,也就是传承父母的价值观。当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该依礼侍奉父母;当父母逝世时,子女应该依礼葬祭。

孟武伯以同样的问题请教,孔子回答:做子女的,只能够在生病的时候让父母担心。因为吃五谷长百病,子女再重视保健,也难免会生病。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平日都应该守分、自律、自爱、自重,以免父母操心。

子游问孝,孔子的答案是:现在的人,以为孝顺就是能够奉养父母,但是人们在家里也养育犬马,如果对父母只养而不敬,那么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不同?

子夏问孝,孔子却这样回答:侍奉父母,贵在长久保持和颜悦色。这样比为父母服劳,侍奉父母饮食,实在要困难得多。和颜悦色表示恭敬的态度。

孔子时代,一般人奉养父母之外,还要注意恭敬,合乎礼节。到了孟子时代,竟然有许多不能供养父母的儿子。可见孟子时代,人民的生活比孔子时代更为困难,且子女生活散漫、不重纪律,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子女孝顺父母,不但要在物质上细心照料,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使父母觉得欣慰喜悦。  孟子把物质上的奉养称为养口体,属于下孝;精神上的奉养称为养心志,才是上孝。  孟子以曾子为例,说明侍奉父母的正道。他在《离娄篇》中这样描述: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有肉。等到吃饱饭,曾子要把剩余的酒饭撤走,一定要问这些剩余的给谁吃。如果曾皙问起还有多的没有,曾子也必定回答:还有。曾皙去世以后,曾元这个孙辈就没有这么恭敬。曾元奉养曾子,每餐也照样有酒有肉,但是要把剩余的酒肉撤走时,并没有问要给谁吃。而当曾子问到还有没有时,曾元的回答是:没有。是不是想把剩余的酒肉,当作下一餐的食物,再端上来呢?

孟子认为曾子的恭敬才称得上养心志,而曾元的奉养不过是养口体罢了!以曾子的家教,尚且很不容易做好传承,何况一般家庭呢?

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曾子以孝闻名。曾子对于孝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是十分深刻而中肯的。他认为孝有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如图5-2所示)。生活上奉养父母,不使父母或自身受到羞辱,都属于次要的孝。只有积极奋发、集义行善,使父母享有美名,才算是大孝。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完成父母未完成的事业,实际上都是对父母的大孝。

图5-2 孝有三等

曾子说:子女的身体,是父母所给予的。用父母所给予的身体来行事,能不小心谨慎吗?日常生活过得不庄重,就不是孝;替上司做事,做得不忠实,就不是孝;主持一方面的工作,却不够认真,也不是孝;跟朋友交往,却不讲信用,也不是孝;奉命参与作战而缺乏勇气,便不是孝。以上这五点,如果都做不到的话,不但自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牵连父母也要惹上麻烦。这样,做子女的敢不认真吗?

他认为小孝用体力,中孝兼用心智,大孝则永久维持孝心,也就是不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能够心目中有父母,终生不敢使父母蒙上耻辱。



子女要时常反省


现在的子女,说起来只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心目中没有父母的存在。他们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父母,以自我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顾忌。由于长久以来都没有设限,或者有限制也不害怕,反正违反了也不会怎么样。父母不高兴,祖父母会出面阻止;父亲不喜欢,还有妈妈会支持,以致子女生成一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派头。殊不知就凭这句话,便把自己害死了。

小时候,父亲在自己的心目中,通常是高高在上的“偶像”。自从听到“代沟”这个名词,便一知半解地认为自己应该和父亲保持距离。于是降低了父亲的权威,却盲目地随着同学或邻居一起去追星。小女孩看到陌生的大男人,哇哇大叫,抢着上去握手,恨不得投怀送抱。回家后把巨幅相片悬挂在自己的房间里,眼睛还死盯着不放。请问:父亲的感觉如何?试问:这样的女儿,心中有父亲吗?今天的父母,实在也够可怜,一副随波逐流的样子,完全没有一点自我保护的能力。就这样放手,让自己疼爱的女儿踏上危险的前程,自己还要勉强装笑容,认为潮流如此,又奈何?这种无助感,使现代父母简直和未成熟的孩子同样可怜!

子女心中没有父母,父母心中也越来越没有子女的存在。特别是中国人,讲求彼此的交互作用:你心中有我,我心中自然有你;你心中无我,我心中为什么要有你?大家不方便明说,心中却确实有数。

把子女养得胖胖的,穿得很时髦,不过在表示父母有办法;将子女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学完钢琴,赶紧又送去学舞蹈,无非是亲友聚会时,多一种炫耀。父母心中没有子女,就不会用心为子女设想,吃亏的永远是子女。我们奉劝聪明的子女,最好心目当中有父母,以挽回父母心中的自己。否则亲子之间,你心中无我,我心中无你,对子女非常不利。子女心中有父母,并不需要像西方人那样,口口声声I  love  you。因为中国人不太相信说出口的话,反而认为整天挂在嘴上的大多虚假不实在。就算不是谎话,也是说说就算的客套话,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我们比较重视实际的行为表现,宁可做给父母看,也不要把它挂在嘴上。多做少说,始终是安全可靠的方式。以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心目中有父母,相信父母会接受感应,心目中也会有子女。这种互相关怀的亲子关系,充满了温暖,更使人终生不能忘怀。

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小的时候,把父母当作行为的模范。按照孔子所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趣;父亲过世以后,回想他的言行。以此作为检讨自己的标准,看看自己的孝行是不是合格。

子女对父母孝顺最起码的行为表现,至少包括下述十点:

第一,和父母住在一起,出外时务必禀告,回家时也要看到父母平安才能够放心;父母忙碌时,要设法分忧分劳;父母生病或身体欠安时,更应该首先探问,不可以若无其事,只顾述说自己的事情,甚至于增加烦恼。

第二,回家时,遇有亲友宾客,要请安问好。暂时不要说话,看看情况才说。外出时,也要禀告父母之后,向亲友宾客道别。亲友宾客有任何交代,要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够有所答复,不应该擅自做主,自行决定。

第三,准备远行,或者离家一段时间,必须提早向父母禀告,不应该到时才告知父母。最好把请示和告知作出清楚的区分,事先多请示。除非紧急或不得已才可以临时告知,因为子女告知父母属于不恭敬的表现。

第四,有事禀告,也应该察言观色,尽量不要在父母亲忙碌或忧伤、烦恼的时刻提出,等待适当的时机,在合适的场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做出合理的说明。有些事必须分段禀告,以免造成过分严重的刺激。

第五,重要或机密事宜,要单独向父母禀告,最好先让父母做好心理准备才简单扼要地报告。父母有疑问时,再作补充说明。自己能解决的部分要说清楚,需要父母指点或协助的地方,也应该仔细说明白。

第六,晚上就寝前,要先看看父母是否就寝,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如果父母遇到烦恼,也要和父母谈一些有趣的事情,使父母忘掉烦恼而安然就寝。

第七,离开家,要按时打电话回家。一方面向父母请安,一方面也报个平安。如遇重要事宜,更应该在电话中简要报告。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也应该事先禀告。

第八,生活要有规律,三餐最好定时定量。正餐之外,最好不要随便吃零食,尤其不要吃夜宵。小时候可以考虑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各增加一次点心。大了以后,尽量纳入正轨。生病时当然不在此限,要听医生嘱咐。

第九,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需要家人帮忙的地方,要征求对方的同意,不应该随便甩给别人,随时要大家帮忙。有时候紧急得很,还要全家总动员。

第十,培养勤劳、节约、耐苦、不浪费的好习惯。就算家中再富裕,也不应该好吃懒做、奢侈浪费、不能吃苦,因为任何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吃尽苦头才熬出来的。

除此之外,作为现代子女,还应该尽力做到下述十点:

第一,不要年纪轻轻就持有信用卡,养成寅吃卯粮的坏习惯。将来长大以后,自己能够赚钱,为了方便才持有信用卡,这才是负责任的行为。有了信用才持卡,但不能利用父母的信用作出危害父母的事情。

第二,不要看见别的小孩都有,自己也一定要拥有同样的东西。别人都有,自己不一定要有;自己所有的,别人不一定会有。这才是与众不同的表现,为什么一定要处处和别人相同,样样和别人一样呢?有些不同,更有趣。

第三,不要猛打电动玩具,因为人是活的,而电动玩具却是死的。活的人同死的玩具斗,死的一定是活人。记住,人会累,而电动玩具不会累。会累的人同不会累的电动玩具拼,人一定先死。

第四,不要迷于上网,因为计算机是工具,并不是玩具。把计算机当作工具来使用,是聪明人。一天到晚上网,分明是把计算机看作玩具,那就十分不聪明了。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还可能惹祸上身,因为网络上的坏人很多。

第五,正常结交朋友。和邻居交朋友,通过亲友的介绍,面对面逐渐认识,应该比较安全。不必舍近就远,交什么网友。就算偶尔过一把隐形人的干瘾,也应该保持安全距离,不要一下子现身,以致把自己害惨。

第六,最好不要太早使用手机。因为电磁波对脑部的伤害实在很大。必要时才使用,而且要长话短说,尽量缩短通话的时间,以减轻伤害。电话的主要目的是让人家可以打得进来,不致耽误重要的事情。若是自己占用的时间很长,别人根本打不进来,岂不误了自己?

第七,不要在物质上要求太多。因为物质欲望会不断增加,结果自己的烦恼也跟着增加,实在很不幸。不如在精神方面力求精进,因为精神的修养不怕多,越多越快乐,越精进越有福气。多在精神上用心,才是幸福。

第八,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自大。狂傲的人目中无人,到处和人家格格不入,以致什么事都办不了,还不是害了自己?只要有一点骄傲的心态,对学习就产生了阻碍。而且骄者必败,自古已然,不得不警惕避免才好。

第九,不要喜欢怎样就要怎样,而应该克制自己,多问应不应该,少问喜欢不喜欢。应该做的,即使自己不喜欢,也要勉强自己去做;喜欢做的,若是不应该做,就要发挥自律的力量不要去做,才是心目中有父母。

第十,注意饮食和健康,使自己活得长寿。放眼世界各地,凡是有卓越表现的人,大多是长寿人士。因为只有经过长久的历练和学习,才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何况生命有限,务必好好保健,以期有足够时间,多做些好事。

谢佐禹教授终生弘扬孝道,指出中国人的孝道是全世界文化中最为独特的道德。他在夏威夷的东西方哲人会议(1959)上,以英文发表长达万言的“孝与中国社会”的论文,引起东西方学者的热烈讨论。吴森教授也指出:孝的伦理观,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产儿。他认为别的文化不是对“孝”排斥,其他的民族不是不懂得孝顺父母,但是没有像中华文化这样,把“孝”列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思想,好让每一个人去企求。西方伦理学著作,从柏拉图到杜威,从来没有把“孝”列为德目。许烺光教授由中美社会的差异性,指出美国社会注重个人的独立,而中国社会则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存。他认为个人独立固然值得追求,但是很容易造成个人“孤立”的现象。对西方文化的“疏离”问题,宗教难以解决。物质生活的提升,反而增加其严重性。看起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即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当年孔子所说的:孝和悌,应该是仁的根本!意思便是孝悌的培养,应该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是化解疏离的妙方。吴森教授给“孝”下了一个定义,说它是人出生以后,通过和父母的交感作用,慢慢培养成对父母的敬意和爱心。孝实在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现代子女更应该加以珍惜,并且用心发扬光大。

孝道和科学、民主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不足,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的普世文化。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几乎都和神话无异。譬如天寒地冻,王祥孝亲心切,竟然脱光了衣服投身到冰冻的河里面去,这时河里面的冰块裂开,跳出一尾大鲤鱼。最终王祥没有冻死,而且圆了母亲想吃鲤鱼的梦。这个故事若以西方文化的科学标准来评量,简直荒诞离奇,怎么能够发挥教育的功能?但是中华文化的艺术标准,不能因此而断然割舍掉。艺术的题材不必完全真实,艺术的内容也可以虚构。父母只要告诉孩子,王祥所表现的孝心,令人十分感动。至于他所用的方法,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都十分危险,现代科学发达,当然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子女像看卡通片一样,自然从中吸取一些价值观和艺术感,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灵教育。今天的中国人很奇怪,看到西方的神迹,譬如处女生孩子、人具有原罪等便不敢置评,而对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故事却经常大肆攻击。

子女自我检讨,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被宠坏了,那该怎么办?不聪明的孩子,几乎不可能被溺爱。因为反应不灵敏,不容易被宠爱。聪明孩子,只要看看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这六位尊亲以外的人,那种眼光、那种笑容、那种态度,实在很容易明白自己的状况。要不然,怎么算是聪明的孩子呢?被宠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救自己。眼前只有这么一条路走,那就是:觉悟,快觉悟,赶快回头。

父母把子女宠坏了,只有父母自己忍耐,再忍耐,永不放弃;而子女被宠坏了,也只有子女自己觉悟,再觉悟,赶快回头。世间事原本是自作自受,自己的事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