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三章 中国识人第一书《冰鉴》

第三章 中国识人第一书《冰鉴》




第一节  《冰鉴》七篇


在讲曾国藩怎么看人之前,我要先说清楚一点,所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所以以貌取人,经常是看不准的。为什么看不准?因为人的相貌随时在变,就好像我们的手纹随时在变一样,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手纹也会变。同样,我们的脸型也随时在变。有人可能会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变”。怎么可能没有变呢?如果没有变,那多半就表示你没有长进,因为你的心没有动,你的脑子没有思考,你的脸当然也就不会变。所谓相随心转,心一变,相貌也就自然跟着变了。所以不要随便相信相貌决定命运的话。

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观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孔子就要求我们看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视其所以”是看他的动机,“观其所由”是看他做事的方法,而“察其所安”则是看他个人的识度。视、观、察这三个字就代表三个层次,而且一个比一个深。要看清一个人的动机已经很难了,而你还要看他的方法是否正确。有很多人的动机是对的,但是这样的方法是错的,所以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除此之外,你还要看他的识度够不够,也就是说,看人要看三层,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看进去,你才能看得更清楚。

一般人都认为曾国藩有两本著作,一本是《挺经》,另一本叫作《冰鉴》。我不认为《冰鉴》是曾国藩写的,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理由写这种书,这不是曾国藩应该做的事情。我说这话是否有证据?当然有证据。《冰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余家,有冰鉴七篇,不着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湮没也。”只有一个刻本,因而怕它被淹没。而曾国藩恰好有会看人的盛名,所以才假借曾国藩的名义。

中国人写书历来是写给懂的人看的,而不是写给不懂的人看的。比如很多关于武术的书,你如果会武术,你就能看懂,你看了之后心里会想“喔,原来是在讲这个”;你如果不会武术,你看半天也不会明白,而且还可能反受其害。《冰鉴》无论是谁写的,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只不过它主要是用来看文人的,如果用它来看一般大众,则是不太适用的。对于不同类型的人,看人的方法也要不一样,比如你不能用看将军的方法去看一个宰相,那肯定是看不准的。我们只能把《冰鉴》当作一种参考,目的是修炼我们的内心,因为相由心生。

“以冰为鉴,能察人相。”具体应该如何“察”,《冰鉴》分七篇进行了详细说明。

一、神骨:看正邪看骨气

第一篇叫神骨。“神”就是指眼睛,“骨”不是指骨骼,而是指头骨。头骨一共由九块骨构成,具体包括天庭骨、枕骨、顶骨、佐串骨、太阳骨、眉骨、鼻骨、颧骨和项骨。其中佐串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鬓骨。人们常说“面相长得好,不如头型长得好”,那一个人的头要怎么样才算好呢?大而圆才好。头如果很圆,但是不大,那没有用,而头如果很大,但是不圆,那也很糟糕。一定要又大又圆。看人首先要看他的骨。第一,看额头处的天庭骨。第二,看后脑勺部分的枕骨。头顶上的叫顶骨,脖子处的叫项骨,项骨要有点肉才好。太阳穴处的是太阳骨,鬓边的叫鬓骨。很多和尚头很圆很大,但是没有鬓骨。还有眉骨,眉骨凸出来的人往往给人高傲的感觉,眉骨陷进去的人则往往给人阴险的感觉,所以还是差不多最好。两边脸颊处的叫颧骨,人们普遍认为,女人颧骨高的往往会克夫,尤其是颧骨高得能把眼睛都遮住的。我再强调一遍,这些都是可以用自己的心来改变的,不能完全相信。

所以中国人的话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信到差不多就好了。因为这些东西必须综合其他因素一起来看,而不能只看某一方面。单看某一方面,通常会看不准,也看不全的。现代人往往容易两极化,要么完全不信,完全不信就会自己倒霉;要么完全信,最后也是自己倒霉,因为你看得不准,就不能正确因应,最后的结果肯定会不尽如人意。信又不全信,这才叫“中庸之道”。

看人要先粗略地看,然后近看,最后还要再细看,这样才会比较准。比如我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能看出他每次笑的时候其实心里面都在哭。真正会看的人是读对方的心。一个人就算相貌再好,只要他的心很狠毒,那他这个人就会让人不敢靠近。相反,有的人相貌不太好,但是心地很好,为人很正直,就有人会愿意亲近他。根据我的经验,鹰钩鼻子通常是不太好的,嘴巴长得像小鸟的嘴的也不好,那种人往往只能共患难,一成功他就很可能要杀你了。范蠡最后为什么就是不肯继续跟着勾践,很有可能就是他看到勾践的嘴长得像小鸟的嘴,大致猜到勾践的为人,所以灭掉吴国之后,他就赶紧走了。

相貌是一种指标,但是它也会变,如何变?通过你的心来变、来调整。所以真正会看人的人,会先看这个人的心,然后再摸骨,而且是摸能摸着又看得见的部分。中国人尤其看重骨。人要有傲骨,不可有傲气。没有傲骨,特别是男人如果没有傲骨,没有骨气,那就是懦夫。一个人软弱无能,经不起考验,什么都可以出卖,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看完骨之后,接着就要看神。通过什么看“神”呢?通过眼睛。因为人的全身基本上都会伪装,尤其是现在的整容技术很高,那就更容易伪装。我的一位韩国朋友最近看到我就说:“糟了!”我就问:“怎么了?”他说:“我现在回到家,家里如果有两个女人,我肯定都搞不清楚哪个是我太太。”我问他:“怎么会这样?”他说:“我们韩国女人都去整容,现在全街上的女人基本都长一个样。”所以现在给人看面相就要非常小心,因为很多人都是整过容了的,那你看相怎么可能看得准呢?我常常建议别人,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看自己长得漂亮不漂亮,那不是你要看的。因为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都是根据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配搭好的。比方说,如果你将来要当将军,你就会有将军的相,最典型的就是眉毛往上扬。但你如果将来要当一个文人,你的眉毛是往上扬的,那就不行,文人的眉毛应该清秀一点。可是你如果去整容,最后整到连自己最初的任务都忘记了,那你这辈子就白来了。

那么,眼睛应该怎么看呢?第一,看有没有神。眼睛如果没有神,那这个人就会显得没有生气、没有活力了。可是眼睛也不能露凶光,否则就会很可怕。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会透露灵魂的讯息,所以它是最“老实”的,它很难掩饰,因此我们中国人专门修炼眼睛。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官越大的人,其眼睛往往越没有表情。因为他不能有表情,如果有表情,它就泄露机密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修炼眼睛,眼睛修炼好了才有资格做官。如果你心里有什么情绪或想法,就马上流露出来,那你怎么做得好官呢?眼睛没有表情,麻木不仁,让人看不出情绪才适合当官。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每一个人的眼睛都会说话,眼睛会说话的人,就很容易被人看透,也往往很容易上当受骗。这点值得现在的年轻人注意,人不能太有心计,但也不能没有心眼,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大概四十一二岁的时候碰到一个人,他突然跟我说:“曾教授,你要小心,你活不过三个月。”他就这么铁口直断,有时候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像这种热心肠的人太多,其实也是很可怕的。但是幸好我这个人从小就不是被吓唬大的,要不然听他这么说,我早就得被吓死了。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说话的时候,他看到我的舌头上面有一个印,而且是方形的。人张开嘴之后,确实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东西来,尤其是舌头后面的那些血管,它会告诉你很多事情。不光是这些,就连大小便也是会说话的。随后他还拿证据给我看,他说:“你看这些案例,出现这种东西之后,都没有活过三个月的。”我听了之后就说:“谢谢你。”《易经》告诉我们,别人如果告诉我们好的,我们就要赶快相信,别人如果告诉我们不好的,那我们心里就绝对不能相信。一旦相信,我们的结局就很可能会不好,因为人的心理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它甚至会使原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最后成真。我回家之后就开始想自己的舌头上怎么会有那个方印,后来我终于想通了,是因为我吃了一个朋友从韩国带回来的人参含片,含片正好就是方块的,所以我舌头上才会有方印。

从这件事我们就应该清楚,人不要多嘴,总告诉别人一些不好的信息,因而害得别人日夜不安,最后甚至可能会害死他。千万不要做这种事,除非人家问你,并且是很诚恳地问你,你才可以告诉他,而且要知道该告诉到什么程度,不要不分情况、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否则就会导致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除了看眼睛有没有神以外,还要看眼睛清不清。眼睛有清有浊,眼睛浊的人往往给人邪派的感觉,那眼睛清的人是不是一定就是正派的人?不一定。因为邪派的人也会隐藏在眼睛清的人里面。为什么小人比较多,而君子比较少,这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老天要让邪的人比较多,正的人比较少?因为如果每个人天生都很正的话,那我们就根本不用努力改变,也不用修己了。每个人生下来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缺点、毛病,它们就是用来让你这辈子去修炼的。每个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在这些缺点的包围下绕来绕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寻找出一条正路,以便最终走出这些缺点的包围。

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在没事的时候照照镜子,第一看自己的鼻梁正不正。鼻梁如果歪了,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心术不正,然后赶快调整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记住,千万不要采用手术的方法,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整容一样,那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第二看自己的舌头是否能笔直地伸出来。我想现在一般人都会很难,肯定不是往这边歪一点,就是往那边歪一点。然后看自己的眼睛。现在很多人都是大小眼,一个大,一个小,很难完全对称,而这些就是需要我们格外加以注意的。最后再从脸的正中间画一条直线,仔细看两边是否对称,是否均匀。因为脸上的每一个地方都代表着你内脏的某一个部位。所以凡是脸上的颜色不均匀的人,都要小心,一定要弄清楚是身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你自己慢慢去调整的,因此看相其实就是用来帮助你调整自己的。

二、刚柔:看信念看态度

看完神骨之后,就要看刚柔。五行就是从刚柔来的,刚柔的不同组合、不同表现,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的人中,金型人的肤色通常比较白,脸型比较方,骨骼和肌肉都很结实。现代人都追求皮肤白、身材瘦,其实这是需要看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的。比如对于身体胖瘦问题,木型人瘦一点比较好,而水型人则是胖一点比较好。所以金型人不嫌白,木型人不嫌瘦,水型人不嫌肥,火型人不嫌尖,土型人不嫌浊。火型人的脸一般上面比较窄,下面比较宽,脸基本是呈三角形的,而且是倒三角形。土型人一般脸色都比较黑,其实这没什么不好。每一种型都有区别于其他型的特定的特点。因此不要认为什么一定好,什么一定不好,好与不好,都需要配合你的各方面情况,综合起来才能作一个比较准确和相对客观的判断。实际上完全纯粹属于某一种型的人很少,基本都是一部分是这种型,一部分是那种型,甚至好几种型合在一起,这就叫兼型。血型也是一样,每种血型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含有其他种血型人的特征。所以为什么都是O型的人也会不一样,就是因为它里面可能还混有A型或者B型特征,等等,而且每个人所含有的其他血型特征比例也会不一样。

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句话,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其实也是“阴阳”观念的一种。男人要外刚内柔,女人要外柔内刚,这就叫男女有别。“刚”主要是看你的骨架,而“柔”则主要看你的血肉。有的人骨头很尖锐,但肉却比较柔软;有的人骨头很粗,但肉却很少;还有的人则比较均匀。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大家谨记一句话就可以了,平衡是最重要的,前后、左右,各个方面一定要平衡。

我们看人常常看他的正面,其实应该从后面看人。看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看他走路的样子。我每次出去散步的时候,都会看我前面的人是怎么走的。基本上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人是不会走路的,有些人,你通过看他走路就能大概知道他有没有出息。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教会他正确的走路姿势,这对他将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背后,因此一定要有人纠正才可以。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互相观察对方如何走路,互相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然后各自去作调整。

“刚”是看骨架,骨架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个人要达成的目的,那么“刚”也就意味着超凡脱俗的气概,势不可挡的力量,以及坚不可摧的信念。相应地,“柔”是看血肉,血肉就代表着我们实现目的的手段。“柔”就告诉我们要放大他人的优点,缩小他人的缺点,看人看事的态度要尽量向善,除此之外,“柔”还象征着以柔克刚的力量。

曾国藩反复强调过,“做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所以一个人要倔强,但是不可以暴虐,而且必须是为公办事,或者是为了开创家业,才可以倔强,才可以刚强。另一方面,人又要谦退而不卑弱。争名逐利的时候,你宁可退一步,不要往前一步,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往前一步则可能头破血流。守成安乐的时候,同样也需要柔一点。所以一个人要能屈能伸,有刚有柔,刚柔并用,而且还要知道对什么应该刚,对什么应该柔。《易经》告诉我

们,“阳以阴用,阴以阳用”。很刚健的时候要用很柔的方法来表达,而你很柔弱的时候就要用很刚健的方式去完成。

因此我们中国人同时讲两句话,一句话叫“无毒不丈夫”,好像男人都很坏,但同时又说“最毒妇人心”,好像女人才最坏。这看上去很矛盾,但你如果对照《易经》里面说的话,就会明白这两句话的含义,理解它们分别所强调的意思,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第一句话强调男人必须“毒”,必须刚,否则你就算不上是男人,你就是懦夫。而第二句话则强调的是女人看上去很柔弱,但当她需要刚的时候,她就会比任何人都“毒”,比任何人都刚。女人一般都很柔,容易让别人想要欺负她,而老天就会让她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比男人还要刚,为什么会这样?是为了保护她的贞节,保护她自己。具体而言,女人在什么时候刚,男人在什么时候柔,各自要刚或柔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去参悟、把握的。一个男人如果太刚,他就会完全没有亲和力,这就会让所有人都怕他,反之,如果太柔,又会让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因为他太懦弱了。男人最怕的就是懦弱。女人最怕的是完全没有柔,试问有哪个男人会愿意追求不懂得柔的人呢?她就注定会很孤单。

三、容貌:看人生看命运

接下来看容貌。我们都知道,汉语原本都是单音词,可以说“一字一太极”,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所以刚是刚,柔是柔,骨是骨,血是血,气是气,色是色。容貌也是,容是容,貌是貌,完全是两码事。“容”主要是看人的身高体重,喜怒表情,而“貌”则主要是看五官的状态、面貌。

我们把身体分为三停,头为上停,上身的肩至腰为中停,下身的腰至足为下停。一般而言,上身相对较长的人,通常命会比较好,可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下身长,下身太长就容易站不稳。上身较长,且两手也特别长,“此乃公侯之相”。其代表人物是刘备,刘备手长过膝,两个手一伸出来就超过膝盖,这种人非常少,我相信现在基本找不到这种人了。三停最好合度,彼此要尽量协调。所以现在很多父母看到自家小孩长得高就很高兴,其实高不见得就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征,这是有其道理的。比如东方人普遍比西方人个子要矮。东方人长得太高,相对来说就会过于单薄,所以反倒不好。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度,在那个度以内,才是最适合他们的。

面部也分上中下三停,发髻至印堂(眉毛一线)是上停,印堂至鼻准

(即鼻尖)为中停,人中至地格(即下颌)为下停。这三个部分同样最好比较均衡、对称一点,不要哪个地方特别大,或者哪个地方特别小。五官都要各有其位,各有其形。每个人的嘴巴长得都不一样,眼睛也长得不一样。眼睛的种类非常多,有熊眼、猫眼、牛眼、龙眼、凤眼,还有阴阳眼,阴阳眼就是大小眼,但就是没有狗眼,所以有句骂人的话叫“狗眼看人低”,中国人专找没有的骂,意思是根本找不到你这种眼睛。

眼睛的学问很大,眼珠子亮不亮,大小匀称不匀称,位置对不对都至关重要。从看一个人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能看出很多关于他的事情。还有人的名字也是很有学问的。因此我们通过听一个人的名字,看他的长

相,看他的眼睛,看他的鼻子,就能大概知道这个人可不可以交,需要与他保持多远的距离,他可不可以信赖。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作判断和决定,能让我们少犯错误。

从面部三停也基本能看到人的一生。上停代表少年时期,所以我们通过看一个人的额头,就能大概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是否走得艰难、辛苦。如果他的额头非常平整,连皱纹都没有,那就说明他那时候的路很顺。年轻的时候顺一点好不好?不好,年轻就怕顺。因为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人一生都会喝两杯酒,一杯甜酒一杯苦酒,年轻的时候把甜酒喝了,那后面就得喝苦酒了,所以接下来的路可能就会非常艰难。那么,中年怕什么?怕闲。四十几岁就失业,基本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那你将来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呢?所以凡是四十几岁就很闲,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很可能老的时候命会不好。老年人呢?怕逆,因为一个人如果到老了还不顺,那就得问问自己,你前面的路是怎么走的?你前面没有努力奋斗,没有好好创造条件,现在你才会享不了福,只能吃苦。因此,一个人的少年基本都写在额头,中年都写在两腮,老年都写在下巴。所以为什么有人要留胡须,就是因为他下巴太尖了,地格不够宽厚,那种面相就叫“老歹命”,必须要留一些胡须来使地格看上去更宽厚一些。

四、情态:看精神看人心

情态就是“神之余”,什么叫“神之余”?“神”指精神。因为一个人的神,你往往不容易看透,但是你可以看他的神态。神态就是神所表现出来的样子,也叫情态。精神是本质,情态是现象。神与情合起来叫神情。神是含于内的,情是现于外的。神是静态的,情是动态的。

人的心一动,外在的情态就会跟着发生变化。你从一个人的神态、情态就可以看出他的心在动,是往正方向动还是往邪方向动,是进还是退,是支持你还是要阻挠你,都可以看得出来。“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情态可能一眼就能看穿,但要想看透精神,就需要长时间的仔细观察。

我年轻的时候当企业顾问,经常会有老板要请我吃饭,我知道这顿饭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因为往往一顿饭吃完了,他就会马上带我去他公司,然后到他的办公室之后,他就会问:“你看我的财务经理怎么样?”我如果说:“我没有看到。”那他就会想:“没有看到?你是白吃饭的吗?那我干吗要请你吃饭?”因此我必须要心里有数。怎么才能心里有数呢?一走进他们公司,我就开始看人,而且还要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看,因为那时候看到的才是人的本相,别人注意到我在看他之后,就统统都是假象了。

所以凡是有人说:“曾教授,你帮我看个相吧。”这时候就已经不能看了,因为这时候我看到的多半都是假象。一个人精神抖擞的时候,你看到的多半是假象,一个人很自然的时候,你看到的才可能是真的。看人就要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看本相,然后再在他注意的时候看他是怎么装的,之后再看这前后有多大落差。这个落差有多大,就说明这个人的变化有多大。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看透他的内心。

五、须眉:看气概看健康

下面就开始看须眉。以前须眉是专指男性的,它是表现丈夫气概的必要条件。为什么?因为以前读书人多半是男性,为官为将、大展宏图的也基本都是男性。所以女性如果很厉害,就叫“不让须眉”。“须”是什么?胡须。在相书中,须是生命力的表征,须相良好,表示肾力充沛。须无论多少,其量都要与眉的量基本相称。“眉”,即眉毛,是健康、性格、家人关系以及官禄贫富的象征。

按科学上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进化得好,其文明程度比较高,那么他的毛发应该是比较细、比较柔,不会是特别浓密的。文人多半眉毛很细,眉毛清秀一点比较好,眉毛太浓密的人,往往个性比较强。眉毛无论浓密粗细,千万不能断,断眉很糟糕。眉毛长要有起伏,短要有神气,直的其实不好,比如一字眉。现在很多人把眉毛剔掉,然后画两条直的,其实非常不好看,完全没有生气。眉毛要么上扬,要么直,最怕的是往下垂。眉毛太往下的人往往比较倒霉,甚至终生不得志,“衰眉道人”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这也同样不是绝对的。

《冰鉴》上说,“眉主早成”,就是说你早年成不成功主要看眉;“须主晚运”,晚年是否安乐就主要看须。但现在的人多半不留胡须,所以就主要看地格。天庭、地格、人中,这三个地方是一个人面相的主要标的物。

六、声音:看魅力看境界

接下来是声音。“开口说话叫声,散在左右为音”,我们听别人说完话后,缭绕在耳边的就是“音”。很多人只有声,没有音,他讲了半天,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讲什么。当你的声音开始变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这其实是在警告你,你的生理已经在开始起变化,你的命运也已经开始起变化了。“贫贱者缺乏文雅的韵味与情调,有声无音。一开口就情动于中,话说完了仍然余音缭绕,令人回味无穷,才是雅士。声未出而气先动,话未出而涎先流。自命不凡,大吹大擂,必为凡人。”所以我们从一个人的声音以及言语,就能大致感受到他的个人境界、魅力,以及他所散发的磁场。

“自命不凡、大吹大擂,必为凡人”,这句话对现代人来讲尤其重要,喜欢自吹自擂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现在只要在路上遇到熟人问我近来怎么样,我都会说:“没什么事,平常过日子。”我绝不会跟他说我很忙,说自己很忙干什么呢?那往往只能说明自己心虚。忙不见得好,闲也不见得好,该忙时忙,该闲时闲,这样才好。可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却不是这样,就怕别人说自己不忙,所以总是在强调自己很忙,那是在咒自己,好像要忙到死一样。做人要平常、平凡、平静一点。起起伏伏,偶尔为之还可以,常常那样就不行,生理和心理都会吃不消,会负荷不了的。

七、气色:看情绪看修为

最后一个是气色。面相象征人的大命,气色则代表人的小运。大命决定一生祸福,小运决定数月吉凶。气是气,色是色,气代表人的道德精神,色代表皮肤的色泽。色是气的外显,随着气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气色其实是经常在变动的。你的内心如果有什么触动、感受或者情绪,你的脸色也会变,是隐瞒不了的。一个人如果很高兴,即便他不敢笑出来,他的脸色还是会显示出来;同样,一个人如果很愤怒,就算他修养很好,你也照样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每个人的脸色都是随时在变的。



第二节  看人八诀


曾国藩把他看人的方法总结成了八句话,这也可以说就是他的看人口诀。我们要好好体会这八句话,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但要清楚一点,想要完全掌握这一口诀,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积累,最后转化成为自己的经验。

一、邪正看眼鼻:眼闪鼻歪的人不正直

看一个人,先要看他是邪还是正。正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接近,对于邪的人,最好敬而远之,与他保持一定距离比较好,否则就很可能被他拖下水。那怎么看邪正呢?通过看眼睛、看鼻子。一般人的眼睛很容易看,你就看他敢不敢正面看你。如果他眼神闪烁,东转西转,那他就肯定有问题。一个人的眼神如果老是左右闪烁不定,那往往就说明他很心虚,或者没有诚意。

可是他如果一直盯着你看,或者狠狠地瞪着你也不行,所以要恰到好处地看人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我问你,当你远远看到老板走过来的时候你会怎么办?这是最考验人的。美国人通常是不怎么在乎你是不是老板的,“反正我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有看到就是没有看到”。中国人就不能这样,你必须看到应该看到的人,没看到你不应该看到的人。所以当你看到老板的时候,你还敢不敢和旁边的人继续聊?你不敢。你敢不敢看到老板过来就马上不讲话了?也不敢。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中国人最敏感。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远远地看到两个人在那说话,如果他们看到你过来还继续讲,那就表示他们眼中没有你,“那我就要修理你们,让你们去做这做那,看你们下次还敢不敢不尊敬我”;如果他们看到你就马上静下来了,那就一定是在说你坏话,要不然怎么会突然停下来?

再比如,你坐电梯的时候,眼睛会看哪里?你下次可以去观察,你会发现,一进电梯,每个人都会盯着显示屏,看上面的数字升或者降,那有什么好看的?可是如果不看它,你的眼睛还能看哪里?因为电梯里面空间太小,如果正好只有一男一女,男方要是敢盯着女方看,那他就是色狼。

其实最难修炼的就是眼睛,看也不对,不看也不对,用力看不对,不用力看也不对,这都要靠你自己去修炼。最吃亏的就是老板每次看到你,都总觉得你对他有意见,遇上这种情况的人是最倒霉的。有人可能会说“我明明没有意见,老板却非要说我有意见”,那肯定是因为你的眼睛一看就是像有意见的眼睛,而有些人心里明明有意见,看着却像没有意见一样,这种人就能少很多麻烦。

中国人看人先看邪正,所以第一看对方的眼睛,第二看对方的鼻子。千万记住,鼻子是首先要修炼的,因为眼睛要比鼻子自然得多,也难以修炼,所以先修炼相对简单的鼻子。一定要注意鼻子,因为那是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那么,应该怎么注意鼻子呢?第一,不要受伤。第二,如果鼻子有什么问题要赶快去了解,弄清楚原因,然后自己好好调一调。

二、聪明看嘴唇:嘴唇厚的人多半忠厚

有人说:“如果要用睛空来比喻眼睛的话,口便是芳香的乐园,同时它充满了热情与情欲的果实。知性的美,可以由眼睛表现出来,而感情的美,则可由嘴唇来加以表现。”由此可见,在五官中,口也是非常重要的。

嘴要大,才能吃四方,嘴大的人一般比较豪放大胆,性格坚强,精力充沛,富于行动及决断力,会努力拼搏。嘴巴大的人在性格方面多属乐天派。嘴唇是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厚一点好,上唇要掩得住下唇。嘴唇厚的人往往比较忠厚,为人处世基本能以诚相待,给人以实在、讲信用的感觉。

而嘴唇比较薄的人,通常为人较轻浮,容易乱讲话,所谓“祸从口出”,因此容易得罪人而树敌。当然这些也都只是作参考,因为还要搭配很多其他的方面的因素综合来看。

三、功名看气宇:气宇轩昂的人更争气

看一个人的“气宇”,先看他的额头,然后看他一身的气如何。曾国藩就特别擅长看人的气。一个人如果气都已经衰了,那么,面相再好也没有用,也很难有大出息。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一个人气宇轩昂,实际上是整个家庭给他的信心,是整个家庭在支撑他,让他无所畏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人吃饭基本都是用圆桌,反正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能坐得下,会有你吃饭的地方,那你还用怕什么呢?大不了五指并拢,向下一拍,跟老板说“我不干了,怎么样?”反正回家就是多一双筷子而已。我爸爸当年就是这么教我的:“该吵就吵,你怕谁啊。但如果是你不对就不可以吵,你如果有理你就吵,吵完回来,家里就是多摆一双筷子的事儿,会有你的饭吃。”可是现在还有几个家庭做得到?基本上都做不到。现在家里一般都坐方桌,坐方桌的意思就是一人一个位置,多一个人可能就坐不下了,而坐圆桌的意思则是多一个人也不要紧,大家挤一挤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气宇也是要靠很多方面一起撑起来的,比如个人的能力、性格等。

四、事业看精神:精神专注的人易成功

一个人的事业怎么样,就看你的精气神,精、气、神这三者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关系尤为密切。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中医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情况,通常都是从这三方面来考虑的。因此,将精、气、神视为人身“三

宝”,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甚至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由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是人的生命存亡之根本。

精气神也就是精神。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时时刻刻都能够集中,不会涣散,注意力能很快集中,也能很快松懈,总体上保持高度的弹性,脑筋就能非常灵光,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五、寿夭看指爪:手脚要有气而又柔软

指爪就是指手脚。脚肥肥胖胖的人,更能站得稳,反之,脚瘦瘦干干的,就不那么可靠,自己都站不太稳,别人怎么靠他呢?

一个人的寿夭主要通过看他的手脚。其实只需要握一下手就能大概知道了。第一,看它有没有气。第二,看他手上的肉是否柔软。第三,看他的手指是否细长。手指粗短的人,多半不是文人,因为他连拿毛笔都会很不方便。手指细长的人,往往比较心灵手巧,脑筋也会比较灵活。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动作很多,经常手舞足蹈,这叫什么?这叫粗鲁。那如果一个人永远面不改色,手脚不动,无论你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这又叫什么呢?愚蠢或者冷酷。可是如果一个人又粗鲁又愚蠢或者冷酷,却往往就能活得比别人长。为什么?因为他一方面情绪得到了发泄,一方面又能不受别人的影响,那他的寿怎能不长呢?所以归根到底,一个人的情绪、心态的调整与平衡,对其寿夭的影响至关重要。

六、风波看脚跟:脚步稳重的人有担当

大家平时可以多留意,看别人怎么走路。通过看一个人走路最能够看出这个人如何,那么走路应该怎么走才好呢?走路的时候好像背上有重物的最好,因为这表示这个人能够担当大任。脚步非常稳,整个人也四平八稳,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不快也不慢的人才可靠,才值得信赖。现在很多人走路都是七扭八歪的,显得很轻浮,一点也不稳重。另外,走路脚跟不着地的人,通常命不会太长,而且这种人往往比较浮躁,交代给他的事,他倒是能做得很快,但是这种人不踏实,很难信得过。

每个人都要自己去调整,而且自己一定要有目标、有方法,还要懂得分阶段调整。一方面调整自己的走路姿态,另一方面更要教会孩子怎样走路不好。除此之外,坐姿也很重要。一个人要想身体好,就要规规矩矩地坐好,两脚并拢,身体保持端正。为什么?因为脊椎骨只要一歪,各种病就都会出来了。

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相互看看,朋友相对坐,夫妇相对坐,让对方背朝上趴下,两只脚相并,看看是否一样长。基本上十个人中会有八个人是长短脚,大多都是因为脊椎弯了。可能会有人说没有关系,反正歪了还可以调。现在确实有很多人,稍微一调整就调正了,可是往往过了三天老毛病又犯了,因为他只调了上半部,其实真正应该调的是下半部。但是千万要小心,别把骨头弄断了也还没调过来,因为人越老,骨头就会越脆弱。中国人的很多事情,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方法各不相同,功夫各有高低。就像什么情况下,脊椎需要调整,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怎么调,是否能调好,那就说不准了。

七、条理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人的内心

“若要问条理,全在语言中。”这才是结论,这才是曾国藩看人口诀的最终结论,也就是要看你的心。如果能真正看到你的心,那其他的就都不必了,前面的那些也都不用看了。你的心一动,他就知道。这叫什么?叫读心术。如果老板的心一动,你就能知道他要干什么,那你要不要说出来?你千万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糟糕了。《三国演义》里面的杨修就是因为不懂这其中的道理,最后才酿成悲剧。他就是能看穿曹操的心事,曹操一动,他就知道曹操想干什么。曹操怎么可能忍受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呢?所以最后就把他给杀了。最令老板气恼的就是,他在你面前就好像没有穿衣服一样,“我想什么你都知道,那还得了!”可是你完全不知道,也不行,老板会想“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要我说,那要你有什么用?”我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到现在还没有改变的道理。

语言是什么?所谓“言为心声”,“言”就是透露你内心资讯的工具和媒介。所有的祸也都是你的语言招来的。

假如你去问路的时候直接对别人说:“我要去车站该怎么走?”对方可能就指一下说,“往那边走”。结果你走了半天才知道是错的,原来他骗了你,然后你就开始骂那个人,其实你应该骂自己才对。试想一下,你向别人问路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他会想:“我是该被你问路的人吗?我在卖花。”所以,本来就是你不对,是你先打扰别人、麻烦别人的,那你就该有麻烦人的语气和态度。以前的人问路多半都会先给对方递一支烟,然后才问他去车站该怎么走,那样他就会讲得很清楚,为什么?他会想,“我不能白抽人家的烟,我应该凭良心告诉他。”或者你不递烟,你欣赏一下他的花也行,“啊,这花真漂亮,如果不是赶时间,我绝对会买回去。我现在要去车站,请问该往哪里走?”你关注他,能站在他的立场,那他自然也就会站在你的立场,愿意帮你忙。

所以,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不要怪别人。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问别人,也不管别人在干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好像别人欠你的一样。别人凭什么一定要帮你呢?任何事情都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多检讨反思自己,自己一定是有欠缺,有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样你也会进步很快。

八、信又要不信: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我在这里再强调一遍,一定要把上面所讲的这些都综合起来看,而且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会比较客观。面相不可不懂,但也不可全信,因为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规律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曾国藩也上当吃亏过,他也看错过人。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可思议,他那么会看人的人,怎么可能看错人?但这确实是事实,大家可以仔细揣摩、领悟其中的道理。

有一次,一个人来找曾国藩,这个人对曾国藩说:“像左宗棠那种人,我们只是不敢骗他而已,因为他太威严了,我们怕他,所以才不敢骗他。但是对您老就不一样了,您老这么忠厚仁慈,我们不是不敢骗您,我们是不忍骗您啊。”一个人只是让别人不敢骗,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层次还比较低;而一个人能做到让别人不忍心骗他,那他的层次就比较高了。曾国藩听了这话自然很开心,于是那个人接着又说,有两种做官的人是不入流的:一种是别人没有骗他,他却总是疑神疑鬼,认为别人在骗他;另一种更糟糕,别人骗他,他还糊里糊涂,一点也不知道别人在骗他。曾国藩一听这话,就更高兴了,立刻就派给这个人一份工作,结果这个人过了三个月就挪用公款,然后逃跑了。之后马上就有人报告曾国藩,“你用的那个人挪用公款私逃了”。曾国藩只有苦笑着说:“不忍骗,不忍骗,最后还是骗了。”

所以一个人千万要提防别人给你戴高帽子。可是我们现在总是鼓励人要多说好话,多说好听的话。对于这一点,我是很不赞成的。我这个人活到现在,从来没有叫过一个人美女,也没有叫过一个人帅哥。一见面就给别人戴高帽子,这种态度不是真诚、诚恳的态度,因而不可取。

相书里面有很多话很有意思,比如“内奸的人有出息”“内奸、外奸的人成就最大”,大家猛然听到这几句话,可能会觉得奇怪,“这样的人不是很坏吗?为什么小人才会出人头地呢?”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奸”不是奸险,而是指有谋略。我们不主张阴谋,但是我们主张有谋略。阴谋诡诈是所有人都讨厌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谋略,也很难成大气候。人不能害人,但是要会算计。有句话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不会算计的人,一世都穷。曾国藩也不是一直都很老实的,他有时候也需要不老实,当然不是作假,适当的时候也必须适度调整一下。人要学会应变。一个人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样,可能会让人感觉很奇怪,但是他万变不离其宗,原则不变,方法千变万化,这种人才是干大事的人。

看相最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习惯。统一集团的董事长高清愿为什么能屹立不倒?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是在这里我可以说一个细节,大家可以仔细去琢磨这其中的关联。他有几个动作,会让别人看了以后都觉得他值得信赖,什么动作?一张纸巾他会很小心地抽一半,然后留一半,并且用这一半擦完手之后,会再去擦头发,而因为头发上有油,于是他又会再用来擦皮鞋……旁人一看,立刻就会觉得懂得节俭的人绝对可靠。所以我每次在公共场合看到一些年轻人拿纸巾的时候这样一张、两张、三张、四张地连着抽几张,我就知道这个人是完全不懂节俭的。怎么可以这样浪费呢?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大家要记住,什么都可以变,勤劳、节俭、用心绝对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