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五章 领导要审时度势选择接班人

第五章 领导要审时度势选择接班人




第一节  立于不败,传承非小事


一个人事业做得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要想将自己的第二生命延续,就必须找到可以担当的接班人。同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凡是不怨不尤,以事先避免事后可能带来的后悔作为警惕的要点,用来趋吉避凶,是非常值得每一位领导者学习应用的。



袁术集团覆灭:企业必须要有接班人


玉玺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玉玺上面的几个大字,出自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丢失玉玺,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没经过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来说是宝贝,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可以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自己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就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促使孙策把玉玺再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己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终究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领导力箴言

袁术只看到玉玺却没有看到人才的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否选择和培养好接班人直接关乎事业的成败。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对立业感兴趣,而对成家不太感兴趣,就是因为很多人小的时候没有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人生两大事,只完成一半,有一半还是落空的。大学之道,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没有“立业”,难道立业不重要么?其实,成家立业是过程,不是目的,成家立业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修身,这个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没有价值的。把小家庭治理好,也可以体会治理国家的道理。

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家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亲密的关系,甚至延伸到活人与死人之间:有些活人凭借自己的余荫,依赖祖先的功德立足于社会;某些死人则由于在世子孙的功业而扬名,借着他们所建立的事业来流芳百世。

全世界的人都追求永生,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都不愿意在活了短短几十年后,就被人们淡忘,总想留下一些什么东西。西方人追求永生,走的是神本位的路子,“信我者,得永生”。中国人走人本位的路子,你只要活在大家的心中,你就永生。中国人最高明的是想办法活在大家心中。为什么中国人重视心连心?就是想永生。只要大家都记得你,你虽死犹生。

有时候企业好比是一家人,家人之间应有成全的理念。成全就是你一个人做不到的话,我们几个人把自己的力量都加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成就,再回过头来照顾我们。家庭成员众多,哪个比较合适读书,就让他去读书;哪个比较适合学手艺,就让他去学手艺;哪个比较适合种田,就让他去种田。全家人都读书,又没有一个人读得好,倒不如让会读书的代表全家人去读,全家人成全他。所以有的人一成名,就要回馈兄弟姐妹。

成家立业,原本是人生两件大事。成家包括结婚和生育子女,立业指的是为人父母必须努力使家人的生活有保障。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原动力;子女既是父母的骨肉,又是家庭的生力军,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完,总希望有人继承。有子女,就有希望,因为子女会把我们的理想继续下去。由此看来,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家庭,都必然要有一个传承事业的接班人,什么时候这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袁绍三子相争:不确定接班人是企业传承大患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身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讨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发兵追击袁谭,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于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并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鸠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定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薄,降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大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是不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尚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俊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因废长立幼与礼制不符,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疑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领导力箴言

我们说接班人一定要在无形中培养。为什么加上“无形”二字?因为太多的事实证明,只要领导有意栽培哪个人,哪个人就会被“害死”。你可以试试,只要你公开宣布,现在要培养某人当接班人,那个人在三年之内未必当得了你的接班人。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千万别迷信所谓的法定程序,那有时是行不通的。

培养接班人不但要暗地里培养,还不能只培养一个人。一个领导真的要培养干部,就要让他轮调,让他从事过所有的业务,才知道他合适不合适。凡是直线升上来的,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因为他的能力不够,眼界太窄,专业有限。只有那些调来调去、久经历练的人才能胜任。

但轮调是一个理想,实际却行不通。因为中国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说当一个人做不好才会被调走。这个观念必须改正过来,做对做错都要调,而且是不定时地调走。定时调动是最糟糕的,如果说两年一调动,那么被调动的人的表现会是第一年不错,第二年不做。也就是说,第一年他会推卸责任:“我是刚来的,要了解一下,我不敢乱动。”他说的很对,因为他还有一年就结束任期了,做到一半岂不是连累别人?第二年时他什么都不做,只是等待被调走。这样,他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学会。

所以领导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做对、做错、做好、做坏都和别人没关系,公司需要你,就调你,这是一种荣誉。此外,没有固定任期,因为公司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轮调才会有效,轮调之前要有一个预备期,就是让被调动的人适应一段时间再把他调过去;还要有酝酿期,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有不同意见可以沟通,让大家心平气和,这时再调过去。

从袁绍没有在生前培养好接班人,最终酿成子嗣相残,没有能才可担大事的历史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诸葛亮收姜维:领导要放手培养接班人


祁山在现在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位于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进军路线上,山上有十分坚固的城池,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对魏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要不是刘备劝阻,早就砍了他的头。后来刘备一再提拔魏延,并让他随同入川。魏延东征时已封为镇北将军,甚得刘备信任。这次追随诸葛亮北伐,他向诸葛亮建议取道子午谷,攀援秦岭,然后直扑长安。诸葛亮却认为这并非万全之计,不予采纳。魏延怏怏不乐,幸亏赵云以半百高龄,连斩曹军五将。关兴、张苞建有奇功,魏延趁机骗取安定城。蜀军士气大振,打算攻取天水。

中郎将姜维向天水太守马遵献策,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待赵云来攻打时,才内外夹攻。此计果然奏效,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冲开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幸好张翼、高翔赶来救援,赵云才得以逃回大寨,向诸葛亮说中了敌人之计。又说姜维年纪轻轻,功夫了得。当地人告诉诸葛亮: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于是诸葛亮自为前部,向天水出发,亲眼看到姜维调度兵马,也叹为将才。吩咐魏延引军虚张声势,诈取姜母所在的冀县,如姜维到来,即放他入城。曹军大将夏侯懋是驸马,被王平生擒,诸葛亮命他招安姜维,并且说姜维现在冀县探望母亲,已经派人来说:但得驸马在,我愿来降!夏侯懋懦弱无谋,表示愿意配合。诸葛亮给了他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夏侯懋逃离途中,见数人奔走。问之,答曰“姜维献了城池,归降孔明。蜀将魏延纵火劫财,因此弃家逃走”。不久又见百姓携儿扶老而来,所说皆同。夏侯懋信以为真,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兵士认得是驸马,慌忙开门迎接入内。夏侯懋与太守细说姜维之事,大家都认为姜维已经投降。

当夜蜀兵来攻,火光中可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懋及马遵到了城上,姜维大叫:“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夏侯懋惊问什么前言。姜维回答:“汝写书信教我降蜀,怎么现在却不承认。我今降蜀,加封为上将,哪里有回魏的道理?”原来城下的姜维,是诸葛亮找形貌相似的兵士伪装的,在火光中不容易辨识,这才以假乱真。真的姜维夺得蜀军粮草,正要入城,被张翼和王平两下夹攻。姜维杀出一条生路,来到天水城门。太守令士兵乱箭射下,姜维飞奔封城,又是一阵乱箭射来。两地皆说他是反国之贼,既已降蜀,又来干什么。姜维不能辩解,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途中被关兴截住去路,诸葛亮乘车由山坡中转出,问他此时为什么还不投降。姜维想了许久,前有诸葛亮,后有关兴,根本没有退路,只好投降。诸葛亮慌忙下车而迎,执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天遇到你,吾愿足矣!”

少年慎择师,老年慎择徒。诸葛亮说的是真心话。姜维大喜拜谢,共商取天水、上邽的计策。于是天水、上邽、冀城三地悉归蜀汉。远近州郡,也都望风归降。诸葛亮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这一次北伐,获得姜维这一员大将,确实是最大的收获。诸葛亮自知年纪逐渐老大,急需培养接班人,得到姜维,当然是“吾愿足矣”。

领导力箴言

一个人到底是圣贤还是凡人,关键在一个字——“无”,“无”的程度高,他就是圣贤;“无”的程度低,他就是凡人。就像出门不带钱的人才是有钱人一样,一辈子老在“有”这个层次打转的人,其实很可怜,就是我们所讲的“想不开”。非要抓住权力不放的领导,身心疲惫,你要权力干什么?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员工尊重你,你没有也等于“有”,员工不尊重你,你“有”还是等于没有。其实“有”和“没有”,是如影随形的,是永远并存的,不可能割裂的。

一个领导在创业初期,确实应该亲力亲为,带领大家一起奋斗。但当企业走上正轨后,领导就要逐渐放手,将权力移交给员工。这就像教小孩走路一样,当一个小孩蹒跚学步时,你扶着他,他才敢走路;如果你一开始就撒手不管,小孩就会摔跤,以后他就不敢走。等他渐渐走得稳了,就要放开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如果此时你还不放心,还要扶着他,那他一辈子都不会走。

管理员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开始,领导要带着员工,教会他们怎样做,否则是不负责任,领导的责任是保证员工能够完成工作。员工成长到什么程度,你就放手到什么程度,这个“度”要自己去拿捏。

“无”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到合理的地步。很多领导都是从“有”开始的,所以舍不得放权,或担心员工做不好,这样一生占有权力会很辛苦。刚开始,领导要样样做给员工看,因为你有经验,知道该如何做。等你把所会的知识都传授给员工后,就要逐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你得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员工成长了,你也得成长。当你的员工不太相信你,或者他们给你提出很多意见,或者你交代的事他们推三阻四,甚至玩点花样,你就应该明白问题出在你身上,要从自身找原因。老是责怪别人的人是不可能成长的,而随时检讨的人,才会不断提高。

其实,人生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有”,到死亡以后就变成“无”。领导者要体会到这一点,从“有”慢慢修炼到“无”。在“有”的时候,你会不断成长,越来越好;当你过了40岁之后,渐渐地腿没有力气、眼睛模糊、牙齿松动、头发掉落,就应该进入“无”的境界。如果这时候你还要继续奋斗的话,就会折损寿命。就像诸葛亮一样,他是智慧的化身,且一生勤勉。当了蜀国丞相后还凡事亲力亲为,就连处罚士兵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生怕别人处理得不公正,结果劳累过度,英年早逝,给蜀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领导应该做无形的工作。有形的、具体的工作,要交给基层员工去做。领导做的都是伤脑筋的工作,伤脑筋谁看得到?但是伤脑筋是有作用的,想想这个人为什么不高兴,怎么抚慰一下;想想那个人是不是太嚣张,怎么牵制一下。这些都是无形无迹的,写工作报告的话根本就写不出来。培养接班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正道,企业能否得以延续在此一举。



刘备白帝城托孤:大任要托付给有义气的人


年轻时,刘备常以家世特殊,身负重任,如不趁早图谋,将来必定后悔来激励、鞭策自己。在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之后,他更加小心谨慎,唯恐稍有大意,即为曹操所杀。这才自动要求起兵到徐州迎战袁术,获得逃离曹操掌控的大好机会。

刘备奋斗了多年,虽然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但还是一事无成。当他从水镜先生处得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即可以安天下,才意识到再像以前一样拖下去,必然死不瞑目,所以才三顾茅庐,对诸葛亮如此谦卑。

诸葛亮下山相助,刘备言听计从,怕的是稍有违背,他就可能后悔。关羽遇害,张飞责备刘备当了汉中王,早忘了桃园结义的誓言,使得刘备不顾一切,要兴兵伐吴。张飞限期三军挂孝,逼得部将将他杀害。刘备明知联吴抗曹是一贯政策,也唯恐违背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为后人所耻笑,毅然不接受诸葛亮的劝阻,以及东吴特使诸葛瑾交还荆州、永结两国盟好的和解,以示复仇的决心。

刘备出师不利,加上哀伤过度,终于病倒在白帝城,自知不久于人世,速请诸葛亮、李严等大臣来永安宫,只怕迟了来不及交代后事,很可能会悔恨。

诸葛亮来了,刘备请他坐在床边,承认自己不听丞相的话才自取其败,为的是怕诸葛亮误会自己对他不信任,以后不方便处理事情。看见马谡在旁边,赶紧叫他暂且退下,暗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的是怕诸葛亮重用马谡,造成悔憾。最后坦诚向诸葛亮表示:阿斗可辅,就请辅助他;如果他太不像样,可以自立为成都王。害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接二连三地保证,要尽忠辅佐阿斗。

刘备这种举动,不可能是以退为进。如果是的话,大可以仿效当年刘表让荆州的故事,直接请诸葛亮为汉中王。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直接的话,对诸葛亮的伤害太大,等于摆明不让诸葛亮这样做。

我们从刘备一生的表现,可以相信他这样说是出于一片真诚。如果说他是骗人的,我们有一句话,可以当作参考:骗一次算骗,一直骗下去,骗一辈子,就不算骗。刘备是真诚还是虚伪?我们从他不接受刘表的礼让,不忍心抛弃新野的百姓,不贪恋汉中王的既得利益而为弟报仇,应该可以相信他的真诚。

诸葛亮的退休计划,由于刘备的托孤而完全打消。以后阿斗的种种行为,诸葛亮都能够忍耐,和白帝城刘备说这一番话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备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吧!

领导力箴言

一个团队不管规模大小,基层员工才是团队的基础。作为团队领导者,你最看重自己的基层员工哪方面的素质?如果你仅仅觉得能力最重要,那你的团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有能力而没有义气的团队是非常可怕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团队既可以帮你完成大业,也可以使你一无所有。

一个团队有没有生产力,有没有高效率,关键看成员之间有没有义气。义气就是让员工心甘情愿地跟你同坐一条船。如果员工认为,企业的兴衰是领导的事,和他们无关,不要勉强他们做额外的工作。这样企业就很危险,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不加班加点的话,企业就会有损失。在平时,领导要充分关心员工,建立一种情谊后,员工才会跟你讲义气,否则就是公事公办,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要想让员工对公司有义气,就要让他们感觉到你很关心他们,会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他们自然就会替公司设想。但是,只要求他们讲义气的话,那跟土匪强盗没什么区别,土匪强盗也是非常讲义气的,团队跟土匪强盗的区别在于守不守规矩。既要讲义气,又要守规矩,两者并不矛盾。

在中国式的团队中,义气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义气,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原本有重义气的传统,只是后来越来越强调制度化,越来越受西方的权利、义务观念的约束,渐渐忽视了义气。现在企业强调制度化,但是制度之外还有很多可做之事。

制度只针对一般状况而制定,没有考虑到任何特殊情况,所以,身为领导者,必须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以弥补制度之不足。只有让他们感动,他们才会有义气。基层员工只要认为自己完全照章办事就是对的,这个团队就危险了。可惜我们现在已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基层员工只要遵守规定就好了,千万别提什么意见与建议,所以我们的团队经不起考验。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员工。不论是才华和领导力都与刘备的儿子不在一个级别上,但听到刘备的话后他却表现得手足失措,接二连三地保证,要尽忠辅佐阿斗,其忠义之气也是很明显的。



刘备托孤启示:领导授权要选择合适的人


曹操当魏王时,左慈告诉他,不妨考虑请刘备当皇帝,自己则云游四海,或者到峨眉山修道。曹操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了解,形势已经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只有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人生的终点。因为他的仇人太多,都不会放过他,他一旦离开权力的核心,很可能立即被追杀。他儿子也心中有数,知道曹操在玩弄什么把戏,绝不肯中途罢手。那些依附在他身旁的文武大臣,更是不会把轿子放下来,才不管你想不想继续坐下去呢。他只好把左慈当妖怪,下令追捕斩杀,以免担负不听忠言的罪名。

现在轮到刘备自己,明知道刘禅的困境实在难以突破,还要勉强让他接任。封建秩序的僵化,从这里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要诸葛亮继位,不等于要诸葛亮的命?很可能会逼得他当场撞死以表明他的忠心。我们不能够以现代的观点,来评鉴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不过在刘备那个时代,真的除了重重拜托诸葛亮好好辅佐刘禅之外,没有别的路走。刘禅能否继承大业,那是他的事。刘备既然立他为太子,便只好把这个难挑的大担子,不顾一切地交付给他了。

领导力箴言

领导在授权之前,一定要选用合适的人选,一个人的忠诚度不仅看不见,而且还会改变,一个人本来很忠诚,突然间就会变得不忠诚了。其实所有的奸臣都是从忠臣变过来的,如果一个人额头上刻着“奸臣”两个字,就没有变成奸臣的机会了。事情往往是他开始很忠诚,后来由于皇帝对他过于信任,最后他才慢慢变成奸臣。

一个人值不值得信赖,既不需要看相,也不需要算生辰八字,那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信任来自考验。

在进行授权时,一定要提防被授权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必要的警觉性。

领导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授权的,因为他有很多顾虑,怕干部弄权,怕干部能力不够……所以领导在授权时,心里通常是七上八下的。而员工在受权的时候一定要有艺术,决不能喜形于色,也不能表现出非你莫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