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三节 时时控制不如实施目标管理

第三节 时时控制不如实施目标管理



中国人喜欢自动,这种说法跟一般人认为中国人很被动的看法刚好相反。从实质上讲,中国人是自动自发的。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每个中国人都喜欢做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很显然也是不能被管的。

很多人都在抱怨主管管得太多:“主管其实懂得不多,但是什么都喜欢管。”而有人也喜欢吹牛说:“你看,我们老板根本就不管我。”老板不管,才是无上的光荣。我们大概很少听到有人说:“唉,我们老板对我非常不放心,什么事情都盯得死死的,寸步不离。”这实在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中国人喜欢自动,你一管他,他就变得被动。中国人一被动起来,心里就不愉快,做事情就不起劲儿。这就是我们不能强迫中国人做事情的原因。

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向往的最高境界。所以,要说控制,我想无形的控制对中国人来讲应该是最有用的。我们在一定的规范里面,使中国人能够自动、自主,就叫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也是被很多人误解的,他们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那还谈什么管理呢?实际上,无为如果能够无不为,则是真正的自动自发的管理。管理者不需要事必躬亲,而是分层负责,发挥整体的智慧和团队精神,让大家自我控制。管理者对下属不需要采取监督、管制的措施,而是依赖下属,让下属自动自发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包括企划、执行,都纳入自我控制的范围,一切由下属自主,充分满足下属的需求,这种自动管理最能够满足我们自动自发的民族性。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说什么事情事先我们都要周详地考虑,要有妥当的安排,同时要有仔细的布置。经过这样充分的准备,我们就可以有很好的范围和标准,使下属能够自动自发,我们也能够放心了。



目标管理真正实现自动自发


中国人不能管,中国人喜欢自动,那有没有一套管理方法适合中国人的这种需求呢?目标管理就是最好的方法。

早在1954年,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提出了目标管理,但是当时能够接受的人并不多。几年后,美国的另一位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企业的人性面理论,把人性和目标管理融合起来,注入了新的气息。我想,有了人性面以后,目标管理就会越来越符合中国人的个性。

我们的企业管理严格说起来是分两大派的:一派以工作为中心,动不动就问你的工作做好没有,把人不当一回事;另外一派以人为中心,比较注重人的尊严,重视人的存在。换句话说,一个偏重于好好做事,另一个偏重于好好做人。很多人陷入这种二选一的陷阱,或者认为如果以工作为中心,就没有办法顾虑到人际关系,因此就笑那些只重视人际关系的人,工作一塌糊涂;或者认为既然重视人,难免会比较柔和,就会因为和谐而把时间耽误了,因此业绩恐怕就没有工作导向那么有效。

现在我们先来把这两种观点的缺失作一个比较。

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有两个很明显的缺陷:其一是很容易走向官僚化;其二是很容易使员工失去工作意愿。

工作越系统化,就越造成专业化,而工作步骤、手续、流程等如果加以严格的规定,员工只会遵照规定去做事,组织就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官僚化。这样就把手段完全变成目的,原本是使大家很乐意工作,变成了为了工作而工作,失去了乐趣。如果我们只是要求员工工作,而不重视其尊严,我们虽然也可以实施目标管理,设定目标,让员工照这样的目标去拼命,员工也能实现目标。但是,所有的员工都认为这是你的目标,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遵照你规定的手续、规定的步骤去做,至于最后有没有实现目标,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过分地重视规定、步骤、程序,而使员工失去了乐趣,员工根本没有办法达成自己的意愿,越做就越不起劲儿。我想很多人的目标管理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推行的,结果没有任何成效,变成形式化的目标管理。

另一种人很重视人际关系,他会听下属的诉苦,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但是对业绩的提升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过分强调人性管理,处处都摆出和事老的样子,什么事情都让大家决定,这种气氛当然很和乐,可是业绩会下降。这种方式也很难推行目标管理。

可见,以人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都很难达成真正的目标管理。很多人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实施目标管理,最后却没有收到效果,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必须让员工能够在工作当中找到乐趣,能够专心工作,从工作的完成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所谓的目标管理。所以我们要兼顾做人、做事两方面。只会做人,到最后就会降低绩效,目标也完不成;只会做事,最后很多人变得僵化,丧失了工作意愿,要完成任务恐怕也很难。

如何兼顾呢?用中国人能够接受的话就是,我们先要把人做好,然后再把事做好。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妨把做好人当成做好事的基础,好好做人的目的是为了好好做事。我们之所以创造和谐的气氛,不是让大家在这里混日子,而是让大家在和谐的气氛中把工作切实做好,实现目标。

但是,我们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真正想实施,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其二,员工要达成共识,而不是只有各级主管有热情。如果一家企业,只有上级主管非常热情地搞目标管理,是没有效果的,最后会只有目标,没有绩效。一定要想办法让员工有共识,要掺入中国人的民族性,这样目标管理才会真正收到效果。

我们建议,每一家企业要按照实际的需要,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推行目标管理。在西方,目标管理是强调能力本位的,我们稍微换两个字,把能力换成本事。中国人佩服有本事的人,却不见得佩服有能力的人。很多企业重视能力,这非常好,但是能力这种东西很难说清楚。你不让下属做事,当然看不出他的能力。你既不给他机会,又骂他没有能力,他就不服。但如果说这个人很有本事,大家就比较容易接受。

我们还建议,目标管理尽量由下而上推行。由下而上符合我们的民族性,我们让中层干部来承上启下,目标管理一定会成功。

目标管理说白了就是让员工自动自发的管理形式,而不是处处要监督、处处要指挥。目标管理要用诱导式的方法,既然要诱导,就不能过分地去管他。企业里如果一切都很顺利,什么事情都按照预定的计划去做,管理起来就很轻松。可是,不如意者常八九,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员工会经常出一些小差错,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加以控制,最后累积起来就是大差错,想要补救也来不及。

因此,目标管理就是要善用无形的控制,把这些不如意的现象变成随心所欲的行为,这才叫无为无不为。要做到目标管理,首先,我们要打破“三不”主义,即不迟到,不早退,也不工作。你叫他8点半上班,他一定准时打卡,你叫他下午5点半下班,他也遵守。但是在这一天中,他都是用混日子的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个企业的效率都下降了。

其次,让员工真正地自动自发。但是,如果天天在那里盯着员工,就要增加很多监督成本。你派一个人去盯着,这个人也要领薪水,也要增加我们的管理成本。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让员工真正自动自发起来。但是要注意:中国人很喜欢自动自发;中国人不敢自动自发。

为什么?主要是因为怕犯错。员工一犯错,你就要骂他,正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因此他会观望,有人做了,看清好坏再决定是否跟进。看起来好像很被动,实际上他并不喜欢被动,只是他不了解后果如何,所以他就不敢主动。

最后,企业要公开地鼓励大家自动自发:只要自动自发,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绝对不会怪你;如果是无意的过失,我们也不会处罚你。只要作出这样的承诺,我想员工就比较放心,敢于自动自发。但是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光说几句话就能够达到目的的,还需要各级主管动脑筋,去设计,让下属能够自动自发。

真正的目标管理,要让员工能够在工作当中找到乐趣,这样他们就能专心工作,从任务的完成中得到满足。如果只是为了赶业绩,员工很快就会疲劳,最后不是离开,就是业绩下降。

既要做出工作绩效,又要让员工有成就感,中国人在这方面是最有办法的。凡是有中国人在的地方,工作的气氛一定很轻松,一定很热闹。你要一个中国人全神贯注地坐在那里,跟机器人一样,他很难坚持,所以得制造一点热闹的气氛,制造一种轻松的感觉。

有些企业认为,员工只要努力完成目标就行,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这就陷入以事为中心的目标管理,这种工作绩效至上的管理方法,会使得员工感觉到,老板一心一意只想赚钱,并不把员工当人。因此,心里头就会有抗拒。

我们也重视事,但我们可以用以人为中心来包装,让员工感到,在这里工作,自己愉快不愉快是公司非常关心的。我们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里,设定自己的目标,并对怎样实现目标作规划,之后再让他自己来评估、检讨。这样的话,就会激发起员工的责任感。

管理中国人少去谈什么权利义务,多谈责任才比较合适。如果说“这是我的义务”,那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如果说“这是我的权利”,又会让人觉得自己太霸道;如果说“那是你的责任,这是我的责任,我们来配合一下”,这种话听起来就比较能够接受。

以事为中心,外面用以人为中心来包装,就会使得很多人感到,企业虽然很重视业绩,但是更加尊重和关心员工。以事为中心,最后就变成系统化、专业化、严格化,就使员工因为害怕犯错,特别重视自己怎样遵守规定。我们原来订立这些规定,是想让人们从事工作时能够轻松地实现目标,但是实施以后,我们就忘记了原来的目标,反而说“这是规定,我们最要紧的是不能违反规定”,这使得员工有很大的负担,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符合规定,所以自然就会产生本位主义,本位主义越浓厚,团队合作的意愿就越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你骂我,我骂你的情况,甚至说“你上一次让我做得不好,我这次弄个小鞋让你穿,叫你也尝尝苦头”。这样的话,目标管理就变成严重的内斗。

员工如果只知道尊重步骤,只知道遵守规定,那么他们就没有进取心。他们怕犯错,怕被责备,把工作维持在最低的限度,这是我们感到最头痛的事情,那我们还会用目标管理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如果把工作场所弄得充满人情味,使大家嘻嘻哈哈的,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样又能够提高工作绩效,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常说“事在人为”,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够把事情做好呢?事在人为,就表示一切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做的,人就应该是中心。管理最怕大家闹纠纷,搞对立,这样一来,我们就变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目标管理培养员工重视成果


假定有个新的方式,让员工自己来设定目标,而不是企业给他们目标,又会如何呢?很多人说,让他们自己来设定目标的话,他们的目标一定是最低的,实际上不然。你真的让他们自己设目标的时候,他们反而觉得责任重大,会考虑定怎样的目标,才有面子,才不会到时候难堪。上面给定目标,他们会抗拒,因为他们不表示抗拒的话,上面一定认为这个目标太低了,会随时调高一点,最后还是他们倒霉。他们一叫,上面就知道,差不多了,不能再加。这是自我保护政策。让员工自己来设定目标,他们一定会去留意别人怎么设定。别人的目标都是一个月3000万,我为什么不定3000万?就算相差也是有限的。由上面定目标,就会变成“这是上面定的,我尽力而为,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反正问心无愧就好了”。这样的目标没有什么效果。同时,中国人又会告诉自己,不能太尽力,这个月太尽力,下个月的目标一定会提高,何必那么卖力?

我们现在尊重员工的工作意愿,让他本人有自己定目标的责任感,同时,既然是他定的目标,他就有务必达成的义务。我们把它叫期待感,只有自己参与设定目标,才会产生实现目标的原动力。至于一些步骤、手续,我们都不需要太多的规定,让员工自由进行。自己设定目标,自我控制,自己去实现目标,这才是真正的自动自发的目标管理。

设定目标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把目标和方针对下属说明白。就是说,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企业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业绩,才能够维持。如果要达到这样的业绩,每个部门应该做到什么地步。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根据部门目标设定自己的目标,这样他们就不会含糊,就不会问“那我怎么设呢”,告诉员工大目标是什么,中目标是什么,然后让他们根据这些设定小目标。

员工设定目标的时候,也要跟上级主管进行深度的讨论,这样可以促进彼此的了解。员工的目标提出来以后,如果主管能够接受,那当然最好,如果主管不能接受,也很简单,就问他:“为什么你的目标定得跟别人不太一样?你去看看别人定多少。”暗示他比别人低,他自然就会提高。目标定得太高,也提醒他说:“你这样的目标,真的做得到吗?你打算怎么做?”以免他完不成,会有挫折感。大家都完不成目标,目标就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主管要保留最后的决定权,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讨论和沟通,让下属改变目标,但是千万记住,尽量不要由我们来改变他,而是暗示他,让他自己来改,一切都是他自己决定的,他就会负起责任,就有期待感。目标确定了以后,我们就不要再去干涉他,不要老是不放心。要给他更广阔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想。但是,这也不代表可以放手不管了,我们还是得关注他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差错,也要适时提供指导。在下属垂头丧气的时候,问问他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提供一些参考经验,使他更有把握实现目标。我们在考核下属实现目标的能力时,一方面要看其做出的成果,另一方面要看他有多大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样一来,就能够一方面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不断地提升下属的能力。下属的能力提升以后,下一次他定的目标自然更高。这才是实质性的目标管理,而不是形式上的。

实质性的目标管理有以下好处:

第一,可以培养大家重视成果的观念。我们不是纠结于有没有尽力,而是尽力以后,会有何成果,成果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可以加强主管的领导力和沟通力。主管不要老是想着压迫员工、监督员工、控制员工,而是要带领下属自动自发,带领下属建立责任感,带领下属树立非要实现目标不可的强烈的期待感。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主管会处处与下属沟通,随时给予指导。

第三,养成大家自我激励的态度。自己设定目标,自己管理目标实现的过程,自己评估结果,就会产生自我激励。每个人都自我激励,都把事情很快地完成,就达到自动自发的境界了。

第四,提升员工的工作意愿。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指令,自然没有工作意愿,自己来设定目标,就不得不了解一下目标怎么设,怎么实现,这就是自动自发的起点,工作意愿也会随之提高。

第五,培养大家一切求合理的衡量标准。什么才算合理?要通过大家一起来商量,而不是片面地强调“这就是标准,你非照标准去做不可”。你有你的意见,我有我的意见,最后一起协商怎样才算合理。所以,真正的目标管理可以培养大家求合理的态度,使日常管理慢慢走向合理化。

第六,促使上下意见沟通,使得沟通渠道畅通,将来对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有帮助。

第七,培养大家兼顾做人与做事的正确观念。

第八,培养大家不做表面,重视实际的风气。

第九,使员工的品德提高。因为目标管理一切要靠自己,因此修己的功夫自然就会提高了。

第十,养成大家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勇于负责,这才是企业最大的本钱。



目标管理一共有八个法则,按照这八大法则去执行,才可以起到实际的效果。

法则一,鼓励大家兼顾做人与做事,不要偏颇。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或者只会做事,得罪人也不在乎,都是要不得的。

法则二,设定目标的人就是实现目标的人,让他有充分的参与感。设定目标的时候,同时要设定测量的标准,而且要让设定目标的人自己去设,那他更没有话讲。目标是你定的,标准是你定的,日期是你定的,最后你自己去评估,你还怪谁?这样可以让员工不怨天,不尤人,充分让他们负完全责任。我始终觉得,一个人如果愿意负完全责任的话,他就会自己发现问题,会自己解决困难,会自己突破难关,那么我们就放手让他自由,这才是提高目标完成率的有效途径。

法则三,目标实现的程度由负责工作的人自己来定,他就会仔细考虑,定什么样的标准才合理,同时他发现自己有更大的自由裁决权,就会感到自由自在。

法则四,把实现目标的程度作为彼此评估的标准,这样谁也没有话讲,会比较客观,不像以前用人的特性来评估,太过主观。

法则五,一定要重视实质,而不要拘泥于形式。我们只要实现目标,那些步骤、方法、手续、程序等细节,要留给员工较大的弹性,不一定非要严格规定。但这并不代表员工可以乱来。

法则六,所有的步骤、方法、手续一定要合理,这一点是在评估时考虑的。我们不需要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所以不强行规定,让他们有更大的弹性,但是一定要合理。

法则七,让员工先自我评估,然后由评估小组跟他对照,免得让员工感到很不公平。

法则八,个人的目标一定要配合整体的目标,这要通过沟通来彼此协调。

目标管理要把控制化于无形,当目标管理流于形式的时候,大家只注意外表的程序、方法、流程,忽略了实质的自动自发的精神。我们要全面控制,而且是有形的控制,就使得大家感到企业说让他们自动自发还时时处处盯着他们,就会很泄气。当目标成为体系,就是说个人的目标跟部门的目标结合在一起,部门目标又跟企业整体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不能因为自己做得不好就拖累整体,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种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力量虽然看不见,却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目标管理,不应该把它看做一种技术,而应该是一种观念。观念的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注意,塑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大家很积极地说:“我不达目标,誓不甘休!”假定有这样一种亲情,根本用不着控制。

归纳起来,要实施目标管理,最要紧的就是要让员工有积极的态度,而不是员工听话就行了。如果员工没有积极的心态,目标管理就不可能真正收到实际的效果。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员工有责任感,自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