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三章 刘备:“以仁为本”的用人之道

第三章 刘备:“以仁为本”的用人之道





仁德皇叔:真假难辨的仁慈


提到刘备,大家第一反应是这个人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刘备遗留下来的典范是仁德,他在位时很仁慈,不在位时很侠义,这种人非常难得。所以有人就会怀疑:他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你看呢?”这是中国最有智慧的说法,也表示尊重大家的看法。

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愚蠢的人。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可以选择走这条路,也可以选择走那条路。选择走坏人的路是愚蠢的,没有人是天生的坏胚子。对刘备的看法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认为他是虚假的仁德,我也可以选择认为他是真的仁德。我不盲目崇拜任何人,从三个人身上可以看出刘备是真的仁德。

第一个人是曹操。曹操一生一直想收服的人是刘备,曹操很器重他,因为曹操心里清楚,只要刘备这个仁德的人为他所用,就会淡化他被人怀疑的方面。

第二个人是关羽。关羽脾气很倔,看不顺眼的事情他就会表现出来。有时候刘备对人过分的好,他就会觉得那完全是讨好人家,非常不以为然。以关羽的个性,如果发现刘备是假仁德,一定会拂袖而去,不会一辈子跟着刘备。曹操对关羽那么好,他都无动于衷,宁愿跟着一无所有的刘备,可见,刘备的确有过人之处。

第三个最难得的人是诸葛亮。诸葛亮找工作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找工作是这样的:要求有收入,或者是找一个跳板,等着跳槽,或者是想学一套本事,然后自己创业。诸葛亮是要找一个人,这个人值得他一辈子全心全意为其卖命。所以他非常慎重,他选择了刘备,而且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非常有才能,他能选择跟着刘备,可以证明刘备的确是很难能可贵的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刘备根本就是虚假的仁德,这种说法也有可取的地方。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同。

刘备有很独特感人的领导艺术。当初刘表想要把荆州让给他,但是刘备始终没有接受。刘表年纪很大,身体很差,因为太保守,而且犹豫不定,只想安于本分,不思进取,所以始终没有成大气候。刘备不接受荆州是对的,一旦他要了荆州,就表示他是假仁假义。刘备也有聪明的地方,因为当时他即便接手荆州也守不住,甚至可能还会引起战乱。守不住,又担了坏名声,对刘备来讲完全没有好处。

一个人是真心还是假意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如果能骗人骗一辈子,那一定是真的。凡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仁德都是假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仁德才是真的。

我们也不能将刘备看成百分之百的真诚,不过最起码相比其他人,他已经是难得的真诚了。他对老百姓的爱护、对部属的关怀都已经很难得,他甚至连赵云的婚姻和关羽的子息问题都关心。



寄人篱下:屡遭不顺决不放弃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解刘备。

想要了解刘备,一定要先了解当时的大环境。一个人生逢其时,一生会很顺利;生不逢时,即使再努力也没有用。为什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因为生在好时候,很容易成功;生在不好的时候,就算有很好的德行和才能也很难成功。

三国时期是个乱世,乱世常常出英雄,而和平年代的英雄往往无用武之地。刘备出生的时代给他提供了一个舞台,否则他就算有雄心大志,费尽苦心,也难有大作为,可见危机有时候也可能成为良机。

刘备是汉氏宗亲,那时候汉氏宗亲多得很,他能够脱颖而出很不容易。他正好赶上汉朝没落、新时代即将到来的过渡期,他所扮演的角色是保皇党。

刘备有中兴汉室的志向,但是他受尽苦难,吃尽苦头,流浪半生,一直到47岁还没有立足之地。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想放弃,可是刘备还是不死心。所以,人不要太轻易放弃自己的抱负,不要太早失去希望。

刘备一直寄人篱下,说得难听点,就是走到哪里都跟人处不好。当然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他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对他非常好,那他可能就一辈子在公孙瓒手下了。如果他到了袁绍、刘表那里都发展得很好,可能一辈子不过当一个干部罢了。有时候碰到不好的老板反而是一种福气,因为跟老板相处不好,才会转战别的地方,才会有新的发展。一个年轻人一开始就碰到好老板,很可能一辈子都是这个老板的下属了。

事情都有两面性,要等到时过境迁才能知道究竟是好还是坏。有时候,往往是好人害死你,反而坏人是你最好的导师;往往当有人把你压迫得快死的时候,你才会更有斗志。

如果刘备一开始就碰到好老板,一辈子也就没什么大出息了。他跟这个合不来,跟那个也合不来。当然,合不来也不一定是刘备的错,很多人是因为不能忍受刘备的仁德,才跟他合不来。

当一个人被评价的时候,首先要看评价的标准是不是准确。如果评价的标准是不准确的,那么评价结果就是不正确的。可能现在看着是好人,50年以后才知道他其实是最坏的人。现在很出名的人,可能死了以后所有东西都会一笔勾销了。

刘备一生很忙碌,死后也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中国人的传统是要为死后留名,不为生前争权夺利。刘备之所以屡遭不顺,因为他凡事以仁义为重。他一直想得到一块根据地,可是当人家想给他根据地的时候,他却再三推辞。其实刘备在这方面很聪明,当初陶谦给他徐州他也不要,不是因为客气,而是他知道自己根本守不住徐州。

刘备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单亲家庭也可以造就出人才,有很多伟人是早年丧父,由母亲教育长大的。现在单亲家庭也有很多,在这种家庭里成长,孩子的感情、心智是很脆弱的,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另一半,努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的感觉。其实任何事情都有残缺,只要想办法弥补就行了。

虽然刘备家里很贫穷,但他没有看不起自己,也不怕被别人看不起。人都是自己先看不起自己,然后才会被别人看不起。穷不是羞耻,没必要因为穷就垂头丧气。刘备从小就很有志向,小时候,他们家东南角有一棵桑树长得很高大,远远看去,树冠就像华盖一样,来来往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与众不同,有人说这一家很可能会出贵人。刘备就对小伙伴们说:“我以后一定要乘坐有这样华盖的车子。”

一个人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怎么表现,完全在于选择。刘备1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但是他不太喜欢读书。其实,学问是多方面的,不一定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有时候可能读书越多的人越不懂道理。很多有专业知识的人往往没常识,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刘备很少说话,喜怒不形于色。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怒形于色,高兴的时候笑得很大声,生气的时候把所有情绪都挂在脸上,没有城府,这样是没法做大事的。那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脸上都没什么表情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大事。



桃园三结义:把握人生的重要关卡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几道重要关卡,顺利通过这些关卡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刘备的一生有三道重要关卡:一是28岁那年的桃园三结义,二是47岁那年的三顾茅庐,三是59岁那年关羽战死。

刘备一直没有机会,他很有雄心大志,但却始终无用武之地。在他28岁那年得到一个大好机会——黄巾起义。天下不安,自然就需要一些人来稳定局面,刘备于是趁势而起。如果没有黄巾起义,他可能就那样一年一年平凡地过日子了。刘备组织了义勇兵保护当地百姓,因为官府无力保护,老百姓只能自己保护自己,于是招募了很多乡员,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就是关羽和张飞。

关羽因为杀了一个恶霸,逃亡过程中碰到了志同道合的刘备,就投入了刘备的阵营。张飞很会经营,如果活在现在,他一定会成为中小企业协会的理事长。关羽、张飞都武艺高强,又讲义气,于是刘备和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弟。桃园三结义对后世帮派组织的影响非常大,几乎所有帮派结拜的时候都会拜关羽,因为“忠义”对帮主非常重要。

刘备三兄弟在磨难中见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如果没有碰到生死磨难,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刘备三兄弟经历过苦难,才能情同手足。刘备完全像个大哥的样子,其实他心里知道,自己打不过关羽,也不如张飞会赚钱,只能做出大哥的风范,该骂的时候骂,该赏的时候赏,该安慰的时候安慰。刘备从小不太爱说话,很少用语言去鼓励人,都是用行动来表示关怀的。他们一起出去的时候,刘备都会主动替张飞整一整衣服,就是这么个小动作,给张飞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桃园三结义是刘备一生成功的起点,给刘备带来很大的好处,但也变成沉重的包袱,最终导致刘备的失败。

这三个人,一个有理念,一个有武艺,一个有财力,慢慢就结合成一个坚强的核心团队,慢慢成长。他们的成长过程很艰辛,不像其他人有人提拔,有人赏识。

得到关羽、张飞以后,刘备的声势完全不同了。刘备绝对打不过关羽、张飞,他的胜利是这两个弟弟帮他赢得的。刘备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同样打胜仗,当时跟他功劳不相上下的孙坚得到的报酬就比较高,他的报酬就比较低,只给了他一个安喜尉的职位。这个官他当得很不顺心,也因为不顺心,才有了后面的发展。如果这个官当得很好,可能最后刘备会变成曹操的一个幕僚了。



投曹操:逆境求生等待转机


吕布跟袁术夹攻徐州,刘备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曹操。刘备最不喜欢曹操,去投奔他实在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到了曹操那里,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荣誉,那也是他充实自己的最好机会。曹操推荐刘备见汉献帝,汉献帝那时候很怕曹操,刚好来了一个宗亲,就算只是关系疏远的皇亲,他也马上认了这个皇叔。于是刘备就得到“刘皇叔”的崇高地位,得到豫州牧的官职。曹操还跟他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话传出去之后,人们对刘备更是不敢小视。

一个人最怕的是人家不把你当对手。有人把你当对手表示你有分量;没人把你当对手,也就是没人看得起你。刘备开始受到重视就是因为曹操捧他,当然曹操捧他并非怀有好意。当时人跟现在人的想法不太一样,现在要整谁,就拼命打压谁;当时要整谁,就把他捧得高高的。我以为,如果你是老板,倘若看不上某个员工,可以一直给他升职,升到他自己觉得不安的时候,他就会自动走了;打压他,他反而容易反弹。

曹操是个野心家,满身政治细胞。孙权一生没有远大抱负,只求自守,最后却守不住。刘备有抱负,人穷志不穷。我相信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刘备从小就要中兴汉室,一个人做事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正当招牌。刘备很聪明,一下子抓到一个金字招牌,只是他一开始还不知道该怎么应用。

一个人的优点就是缺点,缺点正好也是优点。刘备的优点是仁厚,也因为仁厚,所以显得有些软弱。曹操心狠,所以他显得非常有魄力。软弱的人喜欢哭,刘备的天下也是哭出来的。现在也有很多人的“天下”是哭出来的,不要小看“一哭二闹三上吊”,用得好就是最好的武器。

如果把刘备、孙权、曹操作个比较,从中就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特性,我只承认有特性,没承认有优点、缺点。孙权优柔寡断,几次想投降,又都心不甘情不愿,所以一生都很挣扎。刘备一直失败,直到最后找到了向西南发展这一条路,也因此把西南开发出来。否则始终在中原扯来扯去,中国的版图也做不大。所以胜有胜的道理,败有败的原因。我常劝很多人胜了以后要想为什么胜,败的时候要想为什么败。

曹操是虚情假意,如果刘备也想虚情假意,那绝对不如曹操做得好。曹操再坏,也是真小人,真小人要比伪君子强。一个人最好不当小人,如果当了小人,宁可当真小人,千万不要当伪君子。

207年北伐乌桓取胜之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次年决定南下打荆州。刘备知道自己根本不堪一击,自叹这辈子大概没什么希望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往往在最危急的时候会出现转机。



三顾茅庐:用行动证明求贤若渴


刘备第一次要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关羽、张飞很忍耐地陪着刘备一起去了。刘备第二次要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张飞就很不高兴,说自己去就好了,直接拿根绳子把诸葛亮绑来就行了。刘备心想:把他绑回来,他还会为我所用吗?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连关羽都不大高兴了,他认为诸葛亮是个吹牛的人,一个年轻人能懂什么?但是刘备对关羽说“不要坏了自己的大事”。

刘备直接去拜访诸葛亮,其实并不算最高明的方法。如果当时刘备采取的是另外的一套方法,后面会更顺利。他完全可以把关羽、张飞找来说,我们三兄弟都很卖力,为什么到今天一点地盘都没有?我想不通。聪明人要会自己装笨,让别人显得聪明。张飞就会说,我们碰到的人都怎么怎么样。刘备说,你骂得好,但是骂了半天也没有用,那些人根本听不到,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关羽会说,我跟三弟武功好,但是脑筋不行。刘备再说,怎么会呢?我们文的武的都有。尽量让关羽跟张飞发现自己的弱点,让他们说,自己只会打仗,没有好的军师,应该赶快找个好军师。刘备顺势再说,找了也没用,万一我辛辛苦苦地找来,你们都不听他的,怎么办?他们肯定会说,我们保证,只要大哥请来军师,我们一定听他的话。然后再三个人一起去请诸葛亮,这样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的态度就会完全不同。

凡事先经过彼此的交流非常重要。现在是个“快餐时代”,什么事情都要快,这非常不好。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还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进行起来也会更加顺利。刘备去拜访诸葛亮,两个弟弟都不太高兴,他们觉得好像刘备心里只有诸葛亮重要,他们不重要。刘备事先没有考虑到他们会有这种反应。刘备能去拜访诸葛亮,这已经被世世代代传为美谈。因为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诸葛亮,可惜能够做到三顾茅庐的刘备却不多。

做到让人家来请的,才是真正的人才。很多人喜欢“自我推销”,这并不能说明你是人才。什么时候能够把求人变成不求人,层次就完全不一样了。刘备当时最起码也是豫州牧,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有一些名望,仍然愿意三顾茅庐去请一个年轻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实隆中对真正厉害的是后面部分,将来时机成熟了,分两路去打曹操。如果只求三国鼎立,那诸葛亮目光也太短浅了,目标也太小了。诸葛亮的整个策略是要统一全国,不是三国分立。但是后来他没办法实现目标,我想这是诸葛亮的遗憾。对此,他并没有抱怨,他始终相信孔子的话:“尽人事,听天命。”

现在经常听说有人得忧郁症,动不动就想不开,都是因为不懂“天命”。世界有它的自然定律,一个东西跌到谷底之后一定会往上走,走到一定高度也一定会往下走。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接受这种变化。

美国人看到一座山,会开一条隧道过去,这是破坏自然环境的做法。日本人看到一座山,会拼命爬过去,所以很劳累。中国人看到一座山,会先观察,如果山边有缝,就从缝里钻过去。不必开隧道,也不必爬山;不破坏环境,也不使自己太劳累。这就是圆滑的处事方法,要尊重自然规律。

一个人如果不能快乐地过日子,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不辞辛苦又怎么样?做人本来就应该快快乐乐的。所以我常跟年轻人讲,如果觉得读书太累,就表示你不适合读书。

我很佩服我爸爸,我爸爸从来没有要我一定读书,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反而跟我说,得到60分的人最了不起,有本事让每科都考60分就够了,考那么多分又不能当饭吃。这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学校里把脑袋都塞满,走出学校反而什么都学不了了,只有留下空隙,才能不断成长。凡事想开一点,不要太执著,这样才容易过得快乐。

刘备把诸葛亮请出山,听到的是一个完整策略:前半段是联合东吴抵抗曹操;后半段是兵分两路,一路从西往北走,一路从东往北夹攻曹操。更了不起的是,刘备愿意把所有事情都委托给诸葛亮,自己不管。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好像刘备并没有在当领导,都是诸葛亮在领导。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以后,刘备并没有马上给他安排职务。因为他没有任何功劳,没有任何贡献,当然也因为关羽和张飞的压力。所以一开始诸葛亮只是刘备的私人顾问,后来他有了好的表现,才正式成为军师。这也是我们可以学的一招,看中一个人可以先请来当私人顾问,看他有没有好的表现,有了好的表现之后,再给他一个大家都认为合适的职位就顺理成章了。

老板把人才请来以后,要先告诉人才,有哪几个人对请他来是比较有意见的。我如果是“空降兵”,也会问老板哪个人将来会跟我过不去。我会去找那个人说:“如果早知道你在这里,我根本就不会来。你这样的人才在这里,根本不需要我,都怪我事先没有打听好。”对方会说:“你既然已经来了,就安定下来吧,不要让我担这个罪过。”我顺势说:“那好,我有一个条件,以后无论大小事情我都要请教你,你来教我。”这样那个人就不会再有意见了。

关键看你怎么设计这个过程,这样的“设计”不是坏事。“设计”好了,你会得到完全没有压力、非常愉快的生活方式。



凡事问孔明:把事情留给最合适的人来做


刘备是按照中国人的沟通方式来做领导的,跟西方人不太一样。西方人的脑筋是直的,要把事情讲透,才觉得是沟通良好;中国人的脑筋转来转去,很多事情都是点到为止。为什么有些人跟老板说话,会惹老板生气?因为他把所有话都讲完了,让老板没话说了。可是说话的时候,对方有呼应,才有成就感。尽量留些话给对方,才是有效的沟通。

我在台湾交大教书很多年,学生们智商都很高,知识也都很丰富。有一次,我问学生们:“如果你周末回家,爸爸叫你一起去看电影,你会怎么回答?”他们说:“先问爸爸要看什么片。”我说:“你爸爸听了这话以后会怎么样?”他们说:“爸爸听了以后经常是很生气。”因为爸爸觉得孩子是在跟他讲条件。

这就是不懂中国式沟通。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爸爸说要一起看电影,我马上就说好。但是又怕万一是我看过的片子,怎么办?那么先问问妈妈好了。得知要看的电影我已经看过了,我跟妈妈说:“难得爸爸有兴趣去看电影,我们一定要一起去。不过我回来还有很多作业要写,可能要一两点才能睡觉,你们先睡,不用管我。”妈妈说:“你有那么多作业,干吗还看电影?我跟他说不让你去就行了。”这样事情就圆满解决了。

刘备跟诸葛亮很有默契,但也互相“设计”。有一次刘表的儿子刘琦问刘备:“我爸爸想让弟弟刘琮当继承人,继母更是可怕,我该怎么办?”刘备说:“这是你们家的事情,疏不间亲,我不能管。”然后又提醒他“你可以去问问诸葛亮”,因为他知道诸葛亮的沟通方式比自己更好。

把事情留给最合适的人去做是最聪明的做法。现在很多人太热心了,什么事都想自己做,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刘琦去问诸葛亮,诸葛亮也说:“这是你们家的事情,我不能管。”然后刘琦说:“那我不麻烦你,楼上有个宝贝,你要不要去看看?”其实诸葛亮知道他的意思,将计就计跟他到了楼上,刘琦叫人把楼梯撤了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有你我两个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于是,诸葛亮给他讲了春秋时申生、重耳的故事,提醒他逃到外面才能保存性命,留在家里就死定了。

跟老板说话,一般说到差不多就行了,让老板有兴趣去补充,表现出老板也很有智慧。如果你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老板心里会想:你怎么比我还厉害,什么都想到了?跟同事说话也是点到为止就好了,让同事感觉到参与感,说不定他的想法比你的想法还好。

这类故事在《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刘备与诸葛亮一方面是老板与部属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也互相学习,我想这一点很重要。刘备在很多事情上都要问诸葛亮的意见,而诸葛亮每次都是把话说到差不多。

不把话讲透有几个好处:第一,让每个人都参与谈话,大家都有参与感。第二,可以让其他人得到成长。把话讲得很清楚也会让跟你的人不动脑筋,这是在害他,这样他不会成长。人最大的成就是让跟你的人有成就感,而不是自己有成就感。第三,这样说话会留下弹性。因为未来是会变化的,把话讲死了,就没办法适应未来的变化。

刘备的领导特性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宽容仁德很好,但是最要紧的还是权宜应变。随机应变不是投机取巧,投机取巧的人不会有好结果,当然不会随机应变也没有好结果。那么,投机取巧和随机应变有什么区别?是投机取巧还是随机应变只有当事人清楚,外人很难断定。外人只能看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公而变,多半是随机应变;为私利而变,多半是投机取巧。在中国社会里,公与私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刘备自己才能不足,但是他很尊重别人,才能不足又要表现自己是最麻烦的。才能不足不是缺点,有时候反而是优点,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

我常常劝一些总经理不要认为自己有能力就是最好的,可以把各部门经理找来说:“各位都是专业人士,张经理是财务专业,李经理是生产专业,我因为没有什么专长,所以才当了总经理。”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做得更好。当总经理的时候要把自己的专长忘记,这样部门才会产生效能。

请了诸葛亮以后,如果刘备事事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总是想要表现得比诸葛亮强,那么诸葛亮也无能为力。事无大小都问诸葛亮的意见,尊重诸葛亮的意见,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能够把人才请来已经不容易了,能让人才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则更难。大部分老板把人请来以后,都不能让其发挥作用。总经理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各部门经理才会放心地把意见说出来。总经理不能干,反而各部门经理的能力会发挥得更好。

我有一个年轻的朋友当了家具厂厂长,他告诉我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当卡车开进来工人们要把家具搬上车的时候,干部就请示我朋友说:“厂长,同样一部卡车,怎么装才能又多又稳,不出意外?”我朋友很厉害,马上就对这名干部说:“这方面你是专家,还是你来指导。”

常听很多人讲有才能就要表现出来,其实这不一定对。我当预备军官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放假也没钱出去玩,就拿旧报纸练习写大字,后来被人看到了,军中要出板报都要我来写,弄得我非常辛苦。后来我读了《易经》才知道,应该站在不会的立场来会。如果你一开始就说,这件事情我三天两夜就能做完,计划是这样的……所有人都会笑你不自量力。有时候,不说真话的出发点是尊重别人,不是一定欺骗别人。

中国人喜欢自作主张,不太愿意听话,领导要想办法让员工觉得你的决定就是他的决定,这样他才会全力以赴。如果只是领导的决定,他会马虎应付。一个懂得领导的人通常会想办法把自己的决定隐藏起来。这一点刘备做得非常好,看上去他几乎没有什么主意,都是让诸葛亮提意见。

员工问领导任何问题,领导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先反问他的看法是什么,不允许员工空着脑袋来问问题,因为太轻易给员工答案,员工也不会成长。

我的孩子小时候经常问我功课,我都是不给他答案,只是夸他很会问问题,问出来的问题连我都不知道,让他去问老师吧,然后记得把老师的答案也告诉我,让我也学习一下。孩子没办法就只能去问老师了。现在很多家长是孩子一问什么问题,马上努力去找答案,最后搞得自己很累,孩子也不能成长。

尽量把作决定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才是最愉快、最会带人的人。刘备把机会让给关羽,让给诸葛亮,结果自己的成就最大。一个当领导的人,不要处处想着自己表现,要尽量制造机会、提供平台,让员工去表现。



携民渡江:人和是刘备成功的关键


刘备从新野撤退的时候带了一大群老百姓,根本走不快,后面还有曹操的追兵,很多人都劝刘备赶快逃跑,把老百姓丢掉。其实刘备也知道,即使他自己逃也逃不了,还不如带着老百姓一起逃,这样至少表现出了诚意。他看到老百姓死的死、伤的伤,急得要跳水。刘备越是艰难危险的时候,越是不忘记老百姓,所以部属都很用心地辅佐他。

刘备一生以人为本,对每个人都很重视。评价一个领导不要说他“很会用人、很会看人”,哪个领导不会这一套?当你有权有势的时候,自然有人才来找你,自然也就会用人了。关键要看用的是什么人,如果用的都是正人君子,那么这个领导就很了不起;如果用的都是小人,那么领导也就是个小人。

刘备带的人跟曹操带的人气质完全不一样。刘备重视仁义,所以凡是仁义之士自然都会跑到他那里。他很会结善缘,很宽厚,不耍诈,所以人和是他成功的根本。

有的人第一次就职,职位就很高,有的人却要从基层做起。每个人刚进入社会的时候,舞台是不一样的。希望各位安于自己的舞台,好好耕耘,最终会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阶层提不提高其实无所谓,理想、抱负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比较重要。

刘备以感情来领导所有人,知心交心,比一般领导人性化,所以他手下的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人是心理动物,可以问问自己,你是行动追随理性,还是理性追随行动。做出任何行动前,都要动脑筋想一想这样做是否恰当。太多人是用行动来引导理性,这是行动派,做到哪里算哪里;谋定而后动,讲任何话、做任何事都要先动脑筋,这是用理性引导行动。刘备所有的言行都有理念,虽然他也说错话,也做错事,但是比例很小。

刘备说话永远是先关怀对方,不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现在很多人都是工作导向,一开口就谈工作,这很不得人心。中国人见面经常不说正经事,而是先问:“你吃了吗?”这不是废话,问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现在的心情好不好。通过对方回答这个问题的态度、语气来判断是否适宜与之进行更深入的话题。这是一种谈话技巧,比开门见山要更婉转。

很多人完全受西方的思维方式影响,以为什么话都是表面的意思,其实中国人嘴上说的不一定就代表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方便说出来,所以说话喜欢拐弯抹角。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是有深度的,不需要把什么都说清楚。



长坂坡摔阿斗:危难之中得人心


刘备在待人处事方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在长坂坡,赵云从废墟里把阿斗救了回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刘备。刘备把阿斗抱过来,摔在地上,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体现了最高明的领导艺术。他说:“为了这个小孩子,差点害我损失一员大将。”这话内容很丰富,赵云一听,整颗心都沸腾起来。

如果赵云把阿斗给刘备的时候,刘备马上抱得紧紧的,只顾着给儿子压惊就完了。赵云心里肯定想:我为了救你的孩子差点没命,你却只关心你的孩子,以后你们家的事我不管了。其他人也会心寒,他们家的事情怎能再插手?会说话的人,一定要把话说到对方心里。

刘备的手很长,据相书上说,凡是手长超过膝盖的人,都有帝王之相。所以其实他也不会把阿斗摔死。他很会笼络人,处处替别人着想,说话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说:跟诸葛亮说话,站在诸葛亮的立场;跟关羽说话,站在关羽的立场。很多人都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话,这样没人能听得进去。刘备想要得到四川,跟张松来往,结果把张松的整个心都挖了过去。但他不用甜言蜜语,不是盲目讨好,他的话非常得体,使人听了心里很受感动。



信任赵云:对待下属的正确方式


赵云要去救阿斗的时候,有人向刘备打小报告说赵云去投降曹操了。刘备却坚定地说赵云不是那样的人,不要怀疑他。刘备这样做的结果是,就算赵云真的叛变了,大家也会很感动,觉得刘备实在是心胸宽广。

当初,关羽在曹操阵营的时候,把袁绍的大将文丑杀了,袁绍很生气,说“关羽杀了我的大将,表明他已经归顺了曹操,在替曹操卖命”。对此,刘备完全不相信,他始终有一个信念:凡是跟着我的人,绝不会有二心。这是很难得的,这要靠平日养成的默契,不能靠签合同或者宣誓效忠。让中国人跟你同心协力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他认同你,其他任何方法都不管用。美国人只要一本《圣经》,一宣誓,就可以同心协力了;或者签个合同,白纸黑字,大家签字就算数了。对中国人来讲,拿几本《圣经》都没有用,中国人不相信这些,我们只相信志同道合。

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以后,刘备言听计从、礼贤下士。因为他相信诸葛亮的理念跟他相同,也不去防备诸葛亮。记住:我们一生只需要领导少数人,不用去领导多数人,没那个机会,也没那个必要。企业是少数人的结合,不是多数人的集合。选人的时候主要是选理念,理念相同的人就不用怀疑,一定能够志同道合。



借荆州:拖拉的艺术


借荆州、还荆州是《三国演义》里一个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荆州最初是刘表的,“借荆州”是鲁肃促成的。鲁肃的穿针引线功夫一流,如果没有鲁肃,东吴跟刘备不会相处得那么融洽,孙刘联盟也很难形成。

赤壁大战之后,孙权很生气,主要是东吴在打仗,土地却被刘备占领了,所以孙权几次叫鲁肃去把荆州要回来。但是刘备一时又不能归还荆州,那是他唯一的根据地。如果还给了孙权,也就不存在孙刘联盟了。于是鲁肃和诸葛亮就促成了借荆州。既然是借的,那就要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一直纠缠不清。

东吴要讨荆州时,刘备大哭,哭得鲁肃头都晕了,刘备说是因为还不能还荆州,觉得对不起鲁肃,所以才哭的。鲁肃就劝他先不要哭,答应再想想办法。就这样,事情又拖了下去。

建议各位好好想一想拖拉的妙处,古代人留下的书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一本是害人的,只是有些书被后人理解错了。拖拉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拖延才有时间思考,否则你根本想不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凡事当机立断的人,其实都没怎么动脑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应该把古人的话正本清源地想一想,如果那些话没有道理,不可能流传这么长久。凡是经得起考验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把这个道理挖出来,再配合现代生活,从而走出一条路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用庞统:不以貌取才


三分天下以后刘备又开始调整自己。当事业越做越大以后,我们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人才开始不够用。荆州必须得有人守着,这样可以在前线打仗的人就少了。入川的人比较单薄,人力一分散,就需要尽快培养人才,可是他们好像并没有这种观念,所以很快就感觉到了人才的断层,人才的不足。当时不像现在这样沟通方便,人员很难快速调动。从荆州到四川又太远,没办法互相照应。

有理念相同的人已经不容易,随着需要去扩充人才更加困难。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裁员,我问一些老板为什么要裁员,他们说是把不能用的人裁掉。我说,当初用他们是因为他们能用,用了两年以后觉得他们不能用了怪谁?只能怪你乱用。当初他们来帮你赚钱,你赚到钱了,现在因为没有订单就把他们踢掉,是说不过去的。

正当刘备人才匮乏的时候,庞统出现了。庞统跟诸葛亮齐名,但是一开始刘备完全没意识到庞统也是个人才。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随着自己的成长应该思想更成熟,可是往往有些人随着权威的增长,眼光和思想却会退化。

庞统最先见的是孙权,由于庞统小看周瑜,而孙权又喜欢周瑜,所以孙权坚决不用他。鲁肃就推荐庞统去见刘备,结果刘备也没有重用他。后来经过诸葛亮、鲁肃、张飞的极力推荐,刘备才重新重用了庞统,从而提升了整个集团的作战能力。

庞统死了以后,诸葛亮不得不离开荆州入川。诸葛亮入川以后,荆州只剩下了关羽。关羽毕竟是个武将,因此诸葛亮非常担心荆州的防守问题。这时候刘备应该主动提出来更换守将。

被你重用的人,跟你都是有一点差距的。很多老板都抱怨干部不如自己,我说何以见得?他说他们的决定都没自己快。我说,因为他们作任何决定都要顾虑你的想法,而你是没有任何顾虑的,所以你作决定才会比较快。

诸葛亮作任何决定都有顾虑,刘备应该自己想到需要调动一下荆州的守将了。孙权那边一定会派人长期研究关羽,当他们把关羽摸清楚之后,就会攻击他的弱点。而荆州又易攻难守,这样荆州就危险了。



教化马超:以情动人的领导方式


刘备看到马超之后喜欢得不得了,再三交代张飞绝对不能伤他,要把他收服。马超不太懂礼貌,一直叫刘备“玄德”,这把张飞气得要死,但是刘备却不以为意。后来马超看到关羽和张飞一直在刘备身后站着,即使有位子也不坐,他就知道之前是自己不懂礼貌,没有尊重刘备。

当下属做错事时领导不必直接告诉他,要用行动教化他,这样他自己就会反省,会调整,心里也就没有压力。很多人常说对下属要赏罚分明,这是很粗浅的做法。如果刘备一开始就指责马超不懂礼貌,我想马超可能很快就走了。马超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不能跟他计较这些虚礼。只要做一个榜样给他看,他自己就明白了。这就是“化”的艺术,我们往往太重视“教”,其实“化”比“教”更重要,“化”才是最高明的领导艺术。



纵容关、张:对下属应有适当限制


刘备对关羽、张飞非常好,但这也间接害了他们。关羽完全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刘备纵容他,这也是造成他后来败走麦城的原因。张飞脾气差,刘备也提醒他要改,但张飞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结果张飞回到军营以后喝醉了打士兵,最后被部将杀了。这些后果其实都要怪刘备太宠他们。

我在美国的时候经常听到美国人在反省,其实每个国家的人都在反省。美国有些教育家说20世纪美国教育最大的笑话是爱的教育,导致新生一代无法无天,不知道怎样过正常的日子,“爱之足以害之”。所以美国最新的教育舆论是“爱就是限”,爱他就要给他合理的限制。

我在饭店里吃早餐时,遇见一个母亲把小孩像神明一样哄着。妈妈问他:“你想吃什么?你喜欢吃什么?”怎么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呢?应该是妈妈给你什么就吃什么。我从不挑食,给我什么都觉得好吃。从小妈妈给我吃的都不许我说不好吃,无论怎样都要吃完。还有些妈妈叫小孩自己去拿喜欢吃的东西。小孩从小就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根本不懂得考虑营养,也不会考虑别人。做父母的,尤其是做母亲的,把小孩养成这样是罪过。小孩不知道选择什么东西是对的,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合理的限制。

对待下属也要有一定的限制,过分纵容迟早是会出事情的。聪明的领导会对下属非常好,会给下属合理的权限,这样下属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又不会过分刚愎自用。



刘备用人:一个时期专注一个人才


刘备用人有个特点,他一个时期只能重用一个人。他虽然得到卧龙、凤雏都很了不起的信息,可是有了诸葛亮以后,庞统来投奔时,他都爱理不理,只派庞统做了个小小的县令。后来还是鲁肃说庞统是个人才,他才又开始重用的,重用了庞统以后,心思就都放在庞统身上了。然后又来了个法正,他又把注意力转移到法正身上去了。

有的人可以同时用很多人才,曹操就有这个本事。有些人不能同时用很多人才,因为当时刘备太过赏识诸葛亮,很多人才都不再来投奔他。如果你生在三国时代,想要投奔明主,一想到刘备,马上就会想到那里已经有诸葛亮了,连庞统去了都受冷落,你还会去么?虽然曹操名声不好,总还是重用人才的。

刘备一个时期只能专注于一个人才,这一点诸葛亮看到了,因此他始终有危机感。不管各行各业,哪个阶层的人都应该有危机感。实际上这是一种忧患意识,人不能没有忧患意识,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免于忧患,这些道理到今天还适用。



待人处世:有原则又会随机应变


家族企业的领导方式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一家人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自然比较融洽;但是一家人也很容易有感情包袱,使外人融不进来,有时候还会因为家人的利害关系,使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这是我们了解了刘备的一生之后,应该去反思的问题。

刘备讲义气,很服人。比如对待赵云,赵云本来不是他的人,但他第一次看到刘备,就决心跟着刘备了。那时候刘备还不能要他,因为刘备当时自顾不暇,只能说将来有缘我们自然会一起共事。

有时候你去找工作,那家公司不一定有需求,那你是不是因此就立刻改变主意呢?赵云明确自己这辈子跟定刘备了,但因为那时候刘备没有需求,他就先在公孙瓒那里,等到时机成熟,才到了刘备阵营。

人总要替自己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不能随波逐流,随波逐流也就是没有目标和方向。曹操对亲戚很严格,对部属反而比较好,不太去管老百姓的生活,但是他管整个班底的稳定发展;孙权是晚年很糟糕,暴虐、杀戮,很难服人;刘备有原则,但是他会应变,这一点我们要好好学习。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会乱变,有原则而不变的人是刚愎自用,人们最喜欢的是有原则又会随机应变的人。做事追求的是用不变的原则,有万变的方法。

外国人往往不会变通。有一次我从纽约市内坐车要去国际机场,那天刚好交通拥堵,开车的是一个美国人,走走停停。我跟他说:“我要赶飞机,这样走我一定赶不上飞机。”他说:“前面塞住了,只能这样。”我说:“你换一条路走行不行?”他说:“不行”。过了五分钟,他居然还问:“先生,如果你赶不上飞机,要不要再坐我的车子回来?”

这就是外国人和中国人的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切制度化,一切按部就班都是没有发展的。我必须说明,先把脚步站稳,然后再变化发展。守规矩是基层的事,干部要随机应变。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规规矩矩,一辈子只能在基层。刘备很规矩,也很会应变;曹操文武双全,更会随机应变;孙权是以守为攻,有时候显得太保守,没有进取心,当然因为他的处境就是那样,他也没办法。刘备很真诚,曹操重权谋,孙权意气用事。其实这三种处世方法里,意气用事是最不成熟的。刘备以中兴汉室为己任,曹操是利用汉献帝达到自己的目的,孙权是想维持现状。刘备得人和,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占一种,好好发挥就会很有成就了,如果有人三个方面都齐全了,那就要抓住机会,全力以赴,因为良机一去便不再来。



称帝:顺水推舟达到目的


曹操称王之后,刘备也进位汉中王,每次都是曹操给他作示范。曹丕篡位做了皇帝以后,刘备没有马上称帝,是诸葛亮逼他非当皇帝不可。诸葛亮是要成全刘备,干部在紧要关头要了解老板的意图,不要什么事情都等着老板说出来。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最好不要问人家有什么要求。母亲节的时候,儿子问妈妈:“我送你什么礼物好呢?”妈妈总是说“不用啦,有那个心意就好啦”。然后儿子真的没送。过母亲节的时候,妈妈就会有些不高兴,妈妈说不用,就真的不用送吗?我趁机问这位妈妈:“儿子问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她说:“我不能主动提要求,万一我的要求他无法完成怎么办?”我说:“你不说,他怎么知道要送你什么呢?”妈妈说:“他不会看吗?我衣服都破了,买一件衣服就行了。”

我当总务主管八年。当总务最难的两件事情,一是请客,二是送礼。不要以为只要是送礼,人家就会高兴,很多公司一到周年庆时就送给员工一打玻璃杯,员工心想:每年都送一打玻璃杯有什么用?会送礼的领导要这样跟干部说:“公司很感谢你的工作,准备奖励你两千块钱,但直接给钱好像显得没有诚意,买东西给你吧,又怕买的东西你不喜欢,所以我给你两千块钱的额度,你需要什么,我就给你买什么。”

有个年轻人很喜欢电动剃须刀,他太太反对他买,这让他很痛苦。后来我偷偷跟老板说,你找个机会送他一个电动剃须刀,他会很感谢你。奖励员工喜欢的东西,才是会奖励的领导。

上司要体会下属的心意,下属更要揣摩上司的心思。刘备要即帝位,又不能明说,干部在这种节骨眼上都要帮老板做个推手。

诸葛亮逼刘备即皇帝位,其实刘备是想当皇帝,可是又一直说不要当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诸葛亮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既然你说不要当皇帝,那就我来当好了。这也不是不行,但这会给他留下恶名。第二种是刘备说不要当皇帝,那就算了,不再管了,那么刘备会责怪他。所以他只有选择第三种——刘备越说不要当皇帝,他越逼迫刘备当皇帝,这样刘备当上皇帝以后反而会非常高兴。人有时候是不能讲实话的。说实话有时候会死得很惨,欺骗又是没有良心的表现,所以要说妥当的话。诸葛亮一生始终是说妥当话,至于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现在很多人都还在讲真话、讲假话这种很低的层次里判断,这不是政治人物的做法。诸葛亮为什么逼刘备当皇帝?他是想用这种方式改变刘备,使刘备有大局观。



重品德:后世拥刘是为“拥德”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顾虑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这样会比较容易成功。古人论三国,是以人物品德做评价标准,《三国演义》跟《三国志》的看法是不太一样的。《三国志》记录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而《三国演义》掺杂了作者很多的个人喜好。古人之所以“拥刘贬曹”,是因为他们认为刘备的品德更好,他们推崇的是一种品德。我们评价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品德怎么样,品德及格了之后再肯定他的才能,如果品德不及格,什么才能都会被一笔勾销。秦桧的字写得非常好,但因为他品德不好,就没有人推崇他,所以秦桧的字只被称为宋体。

所以,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成就反而不那么重要了。伯夷、叔齐有什么成就?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成就,但很受后世推崇。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做了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后世都认为他值得尊敬。我们是通过品德来看人的贡献的,而不是通过才能。

刘备天资仁厚,事业并不成功,但是他在教化上有很大贡献。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刘备,不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政治家。

刘备不会因为事业发展就忘了自己的初衷,这很难得,很多人都随着职位的升迁把以前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苏东坡有一句话颇值得我们玩味:“街头听人说三分,闻刘玄德胜,皆喜。”意思是,人们听说书人说三国故事,听到刘备打了胜仗都很高兴;“闻曹操胜,皆怒”,意思是,听到曹操打了胜仗都很生气。可见民众普遍看重的是品德,而不是才能。



伐东吴:因私废公断送基业


刘备碰到诸葛亮以后,诸葛亮告诉他不要一心跟曹操对抗。这改变了刘备的事业轨迹,把他的目标调整过来了。进汉中王以后,是刘备一生成就最高的时期,但也就是在那一年关羽阵亡,这成了他的致命伤。

桃园三结义的时候他们曾经说过,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奉劝各位,结拜的时候不要说这种话。当年刘备没有资财,没有武功,只能用这句话才能把三个人的心聚在一起。伐东吴之前他也非常挣扎,也知道诸葛亮的意见是对的,不应该去伐东吴,但是为了当初的誓言,他又必须为关羽报仇。如果不报仇,张飞都会不满意。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办法解决,只是刘备不懂得怎样圆滑处理。如果我是刘备的话,关羽一死,我就当众哭诉:“二弟,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替你报仇,谁都不要劝我,谁敢劝我就是陷我于不义。”张飞来的时候再哭一次:“现在我跟三弟一定要替二弟报仇,至于二弟交代我的话,我不会跟三弟讲。”张飞肯定会问是什么话,刘备再说:“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替二弟报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相信你的看法跟我一样,但是二弟连续几天晚上托梦给我说,不能现在报仇,要以大局为重,可我根本听不进去。”张飞稍微想一想就会说:“二哥说得有道理啊。”这样问题就解决了,既不会陷入不义,又不会损失惨重。

伐东吴失败后,刘备不敢回成都,死在了白帝城。诸葛亮曾经劝他不能急于报仇,只要把曹丕推翻,孙权马上就会来投降的。可是刘备为了遵守当初三人结拜时的誓言,不听诸葛亮的劝告。当然,如果他不去报仇,后世人可能不会谅解他,说不定张飞也会怪他不讲义气。刘备一心一意要做一个对后世有交代的人,所以选择了报仇。

伐东吴死了很多人,从此蜀国开始走下坡路,这也害苦了诸葛亮。

关羽的死是刘备最难突破的一道难关。我们面前永远有生门和死门两道门,走进生门,就越活越宽广,偏要往死门里钻,就会无路可走。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把人生了下来,就会让他有活路,问题是有的人偏要选择走死路。其实,每个人都是在自作自受,不能怨别人。我们要学习的是怎样作出明智的选择。

刘备不顾一切要为关羽复仇,证明他是出于真情。其实,就算他听诸葛亮的话把曹丕推翻,等孙权投降了,他把王位传给阿斗,也不见得能统一多久。

所有的名利到最后都是一场空,只有仁义道德会永远留存。关羽带给我们的是忠义,曹操留给我们的是奸诈,刘备留给我们的是仁德。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但是他们死了快两千年了,我们却还在评论着他们。

刘备最大的错误是因私害公。“公”和“私”几乎是正确与否唯一的评价标准,有时候说错话、做错事人家会谅解;有时候说错话、做错事人家不谅解。有时候有人骂你,你很生气;有时候有人骂你,你很感谢。因公骂你,你会接受;为了私人利益骂你,你绝对不会接受。因私犯错大家不谅解,因公犯错大家都能够谅解。



恩威并重的领导艺术


刘备很有威严,但他也会施以恩惠。不会恩威并施的老板不是好老板。有一位年轻的老板曾经跟我说:“我跟员工相处得可好了,大家一团和气,我一点架子都没有”。我说:“一团和气是对的,但是员工根本不把你当老板就不好了。一走出来人家就知道你是老板,让人自动尊敬你,自动让你三分,这才是好老板。自己摆架子,跟员工拉开距离,那不是好老板。但是老板跟员工一定要有距离感,这个距离不是老板刻意拉出来的。”

刘备临死时托孤的场面非常感人,很多人说他很阴险,到最后还要考验诸葛亮。我认为他不是在考验诸葛亮,他没那么笨,考验诸葛亮有什么用?诸葛亮如果真想把阿斗推翻太容易了,考验也没有用。他完全是很诚恳地拜托诸葛亮,如果阿斗可以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就取而代之。诸葛亮跟刘备相处了这么久,他知道这是刘备的肺腑之言,所以才会磕头磕得额头都出血了。

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阿斗,始终尊重阿斗,是因为他尊重刘备,他在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一个人能够在去世之后还福荫子孙是很了不起的。生前热心帮人,留下来的无形财产是很丰厚的。会有人因为受到他的帮助而反过来报答他的子孙。现在很多人都太重视有形财产,很少重视无形财产,这是不对的。

刘备的三顾茅庐到今天还被传为美谈,我们也应该改变争取人才的方法。争取基层人员最好是通过推荐,由管理干部了解情况;争取高层人员一定要亲自拜访,领导亲自拜访给人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人只看到办公场所的关系,想不到背后的关系。凡是对你特别有贡献的人,你一定要跟他有通家之好。可以利用过年过节去拜访一下,表示感谢。利用假日去干部家拜访一下,还可以看到他家里人处得好不好,了解一个人,了解其家庭状况是最重要的。要让他的家人跟你直接接触,以便从多方面来了解这个人。

听了刘备的故事以后,我们最起码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把家庭关系协调好;第二争取跟干部有公务之外的接触,让干部死心塌地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第三要照顾到员工的小孩,如果能够有员工一家三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