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五章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

第五章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




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1.关羽温酒斩华雄:真金不怕火炼


长沙太守孙坚,骁勇善战。又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大名将助阵,所向无敌。和董卓对阵时,华雄不待吕布出战,便自告奋勇,要斩众诸侯的首级,果然把祖茂一刀砍于马下,使孙坚吃了败仗。袁术部将俞涉、冀州牧韩馥的部将潘凤,也接连为华雄所斩。袁绍感叹颜良、文丑不在眼前,正愁没有人可以应战。关羽从刘备背后跳出来,大声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不认识关羽,急问这是什么人?听说是刘备的马弓手,袁术立即表示反对。斥责马弓手凭什么乱说话,下令把他打出。曹操忍不住替关羽求情,关羽也当众立下重誓:“如不胜,请斩某头!”曹操赶快叫人端来热酒一杯,请关羽饮了再出战。关羽飞身上马,转眼间就提着华雄的首级返回帐内。曹操把酒捧给关羽时,发觉酒还是温的,因此关羽惊人的神勇从此流传开来。

这一段故事,和正史记载的有很大出入。依据史料,当孙坚讨伐董卓时,董卓派遣吕布和胡轸迎战。由于吕、胡两人意见不合,致使军中不战自乱。华雄原本是董卓大军的都督,也为孙坚所斩,和关羽并没有关系。《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至少有下述三个用意。我们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首先,关羽和刘备、张飞三人,当年在董卓打败仗的时候,救了董卓一命。董卓问三人现居什么职位,听到都是没有官职的白身,便表现出十分轻视的态度。现在袁绍和董卓打仗,袁术听说关羽是刘备帐下的马弓手,也喝声斥责,要把关羽赶出去。可见董卓和袁绍、袁术,都是官僚气息十足,双方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两大阵营,口口声声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可以说都是为了私利。我们常说现代人势利眼,用金钱地位来分高低。实际上这种风气,自古就已经形成。张飞当年气得要杀董卓,如今趁关羽大胜回营,又高声大叫杀入关去,要活捉董卓,不过都是空口说白话,因为没有占到适当的位置,说了等于白说,不是被劝阻,便是受到一番责骂。

其次,曹操从来没有见过关羽,却听说刘、关、张三兄弟打败过黄巾军的事情。看见袁术大怒,赶快出面制止,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还是不放心,深怕派马弓手出战,为华雄所笑。曹操接着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马弓手?”这才结束这一场纷争,由关羽出马。曹操爱惜人才,提供人才表现的机会,于此表露无遗。论气度,有时候曹操还是表现得不错的。可惜有很多地方,却又过分喜欢玩弄权谋,给大家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

最后,关羽如果没有实力,贸然出战华雄,同样被华雄斩于马下,后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关羽真正有实力,若是始终得不到表现的机会,也不过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的余地。让他在袁绍阵营危急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一下,用华雄的勇冠三军,来凸显关羽的实力,为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想起关羽,便觉得武艺高超,无人可比。所以后来关羽兵败被困,大家都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一下子可怜到那样的地步。



2.孙坚为藏玉玺发重誓:成为众矢之的者难有善终


正史记载孙坚英勇无比,讨伐董卓时,自愿担任先锋。上将华雄,也是孙坚所斩。董卓以为孙坚也和吕布一样,有勇无谋。特派爱将李傕,前来提亲,希望能够动摇孙坚的斗志。李傕说:“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催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孙坚大怒,严厉加以拒绝。董卓为了避开孙坚,决定迁都长安。孙坚的战功,引起袁绍的不安,故意不发给军粮,使其难以顺利进军。孙坚飞奔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赶快发兵救火,无意中获得玉玺。这玉玺方圆四寸,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袁绍得知,要他赶快交出来,免自生祸。孙坚对天发誓说:“吾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然后拔寨离洛阳而去。路过荆州,刺史刘表已得袁绍通知,引兵截住去路。要孙坚留下玉玺,才放他过去。孙坚再度发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想不到不久之后,孙坚为了报刘表断路之仇,与袁术相约共击刘表,作战中竟然死于乱箭之中,只活了37岁。我们不迷信,但不认为可以胡乱发重誓,因为心想事成,所以发誓有时真的相当有效。孙坚可以否认,但是没必发这样的重誓。如果说为了取信于人,才发重誓,那更是自欺欺人。不用说袁绍不相信,刘表也不会相信。没有就是没有,信不信由他,何必发重誓来约束自己?万一成谶,岂不是祸害自己?幸好孙策年轻有志气,能继承孙坚的志业,并且善用玉玺,否则实在很不值得。



3.王允巧使美人计:以至柔胜至刚


貂蝉这位《三国演义》中的绝色美女,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三国志》的记载,只说过吕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败露,心里非常不安。司徒王允和吕布是同乡,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趁机晓以大义,要他做内应,除掉董卓。吕布说:“怎奈我和他有了父子关系。”王允说:“君自姓吕,本来就不是骨肉,有什么关系!”

董卓的侍婢是不是叫做貂蝉?有没有这么出色?谁也不知道。我们只看到王允把他府中的歌伎貂蝉分别许嫁给吕布、上献于董卓,两人都是好色之徒,十分高兴。貂蝉不但长得美丽,而且聪明机警。王允交代她“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她这个柔弱女子,果然“自有道理”,完成了重大的危险任务。

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再设法奉献给董卓。充分利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既亲近又怀疑的矛盾,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巧妙,可以说费尽心机,绞尽脑汁。

这个美人计,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堂堂男子汉,一向自认为大丈夫的朝廷大臣,拿董卓一点办法也没有。到头来还需要借着一个弱女子的机智和冒险,来完成这么艰巨的大事。可见至强至弱,男人至刚至强,有时候反而最弱也最无力;而至柔至刚,女人平素十分柔弱,真正表现起来,有时候比男人还要刚强。貂蝉只身周旋在两个大男人之间,随时有被杀的危险,竟然能够来往自如,取得双方的信任与同情,恐怕不是单凭男子气概,口口声声大丈夫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男女性质不同,却各有特质,不可不慎。特别是大男人,最容易败在小女子手上。许多成功的女强人,同样也败在小男人的手里。

国家大事,一向是男人的专利。不许女人参与,几乎已成惯例。如今满朝文武,不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弄得毫无办法?董卓的专横,加上吕布的勇猛,便能够掌握全局,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忠义之士太少,大多占不到地盘。而占有地位的人,又由于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借口,表现得不忠不义。可见当国家大事还要委任给弱女子的时候,已经是积弊已久、忠良在野的凄惨局面了。

食色性也,道学先生都这样说,何况董卓、吕布这些修养不好、品德欠佳却又得到机会、占好地盘的男人?学贯中西的学者辜鸿铭主张男人像一把茶壶,要配四个茶杯,也就是娶四个女人。俗语也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现代社会,包二奶、养情妇,常用来衬托和炫耀男人的成功,哪怕是假的、不长久的,也乐此不疲。大概是“饱暖思淫欲”的生理需求,加上“逢场作戏”的心理,才使得自古已有的美人计,一直被沿用至今,始终是十分有效的计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迷恋女色、搞婚外情,结果无不十分凄惨。但是当局者迷,很不容易苏醒过来。董卓平日最听信李儒的话,遇到李儒劝他,为使吕布死心塌地把心交给董卓,干脆把貂蝉送给吕布,他就听不进去。他情愿为了貂蝉,送掉自己的性命,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皇帝的梦想。貂蝉功成身退,更显得落寞而无奈。



4.董卓受禅台前被杀:逆取者未能顺守的报应


挟天子以令天下,董卓立陈留王为献帝,自立为相国,携剑上殿。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分,却每夜入宫,夜宿龙床,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威。如果他明白逆取顺守的道理,从此改头换面,接受李儒的劝说,擢用名流,好好把朝政治理好,使朝廷安定下来,很可能逐渐改变大家的想法,未常不是当时作乱中的一件好事。

但是,以董卓的性格和为人,断断不可能如此。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悟性和毅力。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迁都避难,竟然捉拿洛阳富户达数千家,妄加反臣逆党污名,便杀人掠夺财产,放火焚烧宗庙宫府及百姓房屋,劫持天子后妃,到长安去建立新都。

王允看透董卓的为人和野心,一方面巧施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一方面密情李肃,向董卓报告王司徒已命人构筑受禅台,陪同董卓前往受禅。董卓信以为真,兴奋得连九十高龄老母亲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一路上有很多警讯,都是不祥的预兆,但他也只听信李肃的报喜不报忧。到了受禅台,远远看见王允等人,手中各持宝剑立于殿前,这才惊恐地问:“为什么持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吕布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接着割下首级。一场皇帝梦,醒来的时候已经尸首分离。结果是换来大众的欢呼,落得千古的骂名,果然是自作自受。

董卓的结局,使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位。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顺守,以免遭殃!



5.李肃、王允有功也会被杀:功过不能互抵


我们所说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宇宙赖以生存的自然秩序。往昔大多以上天、老天、神明来表示,后来老子定名为常道,而把显秩序称为非常道。中华民族最喜欢明道、求道和行道,对于得道高人,更是衷心敬佩。

李肃在当时的表现,依显秩序来看,当然有功。他劝降吕布,又折箭为盟,与王允同心杀董卓。但是从隐秩序来看,李肃劝人不忠不义,则是很大的罪恶。如果不是他以同乡的身份劝说,加上赤兔马的诱惑,吕布很可能不会杀丁原。董卓害怕吕布,也可能自我节制,不致如此横行霸道。所以李肃的罪行,可以说十分恶劣。

蔡邕本来罢官返回故里,李儒举荐他时,并不愿意再度任职。由于董卓威胁他,如果不服从命令,便要灭族。这才不得不受召入朝,拜为侍中。从显秩序看,伏在董卓尸体上大声痛哭,固然不应该。但依隐秩序而言,有感于知遇之恩,理应如此,何况他自知罪大,请大家原谅。王允并不答应,把他处死。又认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大力帮助董卓,也必须受死,逼得他们和牛辅合力对抗吕布。因此王允罪大,必须受到报应。吕布有勇无谋,与牛辅作战时,令李肃先行抵挡。牛辅败下阵去,却趁李肃不备,前来劫寨。李肃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吕布大怒之下,把他斩首,并悬其头颅于军门。李傕等人入城,向献帝控告王允谋杀董卓,一定要逮到王允才能退去。献帝不忍,王允却自己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来,为李傕、郭汜所杀。

就以上这几个人来看,董卓专横残暴,杀人无数,最后惨死于吕布的戟下;吕布勇猛而不讲忠义,亲手杀死前后两位义父,终于被曹操缢死;李肃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劝告吕布投奔董卓,为虎作伥,结果为吕布所斩;王允杀董卓,是出于一片爱国的热忱,但是杀蔡邕就非常不合理。一定要把同情董卓的人一网打尽,便是马日磾所说的:“王允其无后乎!”蔡邕哭董卓,固然是不识时务,而且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然而王允因此而缢死蔡邕,未免也不近人情。又说大赦天下,就是不放过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同样是逼迫这些人造反。而王允自己,也被这些人所杀,并且连累王允宗族老幼,被尽行杀害。岂不是现世因果,一报还一报?

我们的意思,并不是杀人者一定要被杀。而是杀人的动机至关重要。只能够为除暴安良而动手,并且要合理合法,才是正当的行为。若是为私仇而杀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动武,那就是蓄意、恶意的杀人,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报应。这并不是迷信,而是自作自受的宇宙规律,就好像驾驶汽车的人必须遵守的行车规律一样,无人能够例外。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连其他车道的车辆不至于横向冲过来的信心都没有,请问如何开车?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若是单纯地看成迷信,并没有什么价值。把它当做警戒,视同自然规律,促使自己多行善不作恶,那才是真正的用意。宇宙间的功和过,是不能够彼此互抵的。功必须赏,而过也一定要罚。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值得我们体会。隐秩序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



6.刘备三度让徐州:仁义之名播天下


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的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28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并且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于是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令糜竺取出徐州牌印,要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分析一下。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就算答应下来,曹操也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刘备。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为提高。他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我?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刘备的举动,使陶谦更加敬重刘备。他请来了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士说出这样的重话,借着张飞小弟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十足的伪君子,连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能看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牌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换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哪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7.刘备二投吕布: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


公元197年,刘备第二次投靠吕布,驻军于小沛。听闻袁术指派大将纪灵率军三万来攻,赶紧向吕布求救,以策安全。吕布平时就想杀掉刘备,为什么不假借袁术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呢?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袁术打败刘备,两军联合在一起,自己就被包围。所以才提出“辕门射戟”的建议,吓走纪灵,解除刘备的重围。从这一个案例看来,袁术一方面是刘备的敌人,一方面也是刘备的救星。

我们常说,不要把敌人赶尽杀绝。留下一些敌人,自己才不致松懈下来。有时候敌人反而成为自己的救星,换句话说,一切全凭我们怎么想:把他当做敌人,好像真的十分狠恶;把他想象为救星,果真一下子有了转机,利用敌人来扭转自己的厄运。

反过来说,吕布这一次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对吕布而言,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张飞随即夺取他的好马一百五十多匹,说是吕布夺刘备的徐州,以此回报。我们长期观察,敌人是不是救星,并非由敌人来决定,而是我们自己的品位修养所做出的反应。刘备以仁义为重,经常有化敌为友的收获。就算不一定变成友人,至少从某一方面来看,敌人已经成为救星。吕布则不然,自己不仁不义,别人不可能以仁义来回报。不但张飞夺他的马匹,将来刘备还会夺他的性命。就算这一次吕布救了刘备,结果也是不得好死。世道人心,终究有其道理。



8.孙策当玉玺换江东基业:大事须自己做主


孙坚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孙坚从17岁起,到37岁英年早逝,这二十年间,独自创立基业,由于攻必克,战必胜,引起九州的重视。他不但是百战百胜的猛将,而且是角逐中原的青年政治家。

孙策生得容貌秀美,性情豁达开朗,又善于用人。孙坚起兵找刘表报仇时,即随父出战。见父亲惨死于乱箭之下,乃暂投袁术。他甚得袁术的喜爱,袁术曾说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策虽屡次胜利,却因不能继承父志,而痛恨自己。为了向袁术借兵,以图江东大业,便拿父亲藏匿的玉玺,典质为凭,向袁术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匹。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诸将,途中又遇旧友周瑜推荐二张。孙策亲往邀请,张昭、张纮应允相助。又设计收服太史慈,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袁术死后,孙策尽收江东属地,基业十分稳固。用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玉玺换来这么大的基业,当初劝阻孙策千万不要把玉玺交给袁术的人,想来也觉得十分不安。我们却不认为如此,因为这种重大的事,只有领袖自己才能够果敢做决定。干部要获得信任,顶多不表示意见。最好不要擅自建议,就像李肃当年劝董卓放弃赤兔马,李儒劝告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那样,到头来自己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干部表示不宜,上司裁定可行。将来后果如何?上司必须自行承担。其他事宜,部属当然要多做积极、具体、可行的建议,才算称职。



9.袁术因玉玺惹杀身之祸:金玉满堂无人能守


凡是对玉玺产生很大兴趣的人,都不过是由于此物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上面几个大字,出自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失去了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不然,孙策怎么舍得拿出来呢?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如今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没经过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士是宝贝,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就可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不过,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自己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把玉玺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己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兄弟,终究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10.孙策步其父之后尘:乱世须自重


孙坚17岁时,便因追杀海盗而名闻于世。31岁成为三国时代唯一出身平民的创业者。他曾劝张温依军法把董卓斩首,张温未能接受。在这二十年间,孙坚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引起了世人的重视。但是投靠袁术,所托非人,加上忠直勇猛,常常喜欢单骑出游,在岘山为黄祖的军士所刺。一颗巨星忽然沉没,至为可惜。

他的长子孙策,字伯符。十余岁便结交周瑜等好友,才气毅力,都有乃父的风范。袁术死后,孙策年纪轻轻,便已经尽收江东的属地。曹操十分妒忌,却也无可奈何,把侄女嫁给他的胞弟孙匡,又将孙策伯父孙贲的女儿娶进门来做曹彰的媳妇。他知道“孙策像狮子那样雄猛,只能安抚,很难和他争锋”。令人惋惜的是,孙策不能记取父亲遭人暗算的教训。竟然父子同命,在26岁那一年,为许贡的手下所刺。若非如此,相信三国的历史,也很可能大不相同。父子二人都是单骑轻出,猝不及防,而且死时都那么年轻,实在是对自己太轻率了。一般人如此,已经不够自重,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性命;身为将帅,如此不接受部属的劝告和陪同,只身遇刺,危及全军,是不是太不值得了?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作为他的部属,也太没有安全感了。领导者必须自重,因为众人的安危,都寄望在他的身上。他的性命,关系到全军的前途,绝对不能疏忽大意。要不是孙权统治得长久,东吴的巩固和发展,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11.孙权承父兄事业:敬老尊贤成大业


我们认为人生有三大幸运,分别为好父兄、好师长、好上司。孙权18岁时,乘父兄的余荫,掌理江东大业。孙策临终时,向母亲禀报“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称赞孙权“举贤任能,使各人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完全是安慰和勉励的话。他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位弟弟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因此特别交代“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又要求诸弟同心协力。当众宣布:“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以巩固领导中心。并且指示孙权继承大业的首要工作,便是尊重老臣,与父兄的老干部搞好关系。周瑜赶回来吊祭,又举荐鲁肃。鲁肃又推荐诸葛瑾,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再行应变。

这三位孙吴父子,以孙权较差。但他却因为形貌奇伟,骨骼非常,又享高寿,终能守住江东大业,殊为不易。当时曹操闻知孙策已死,即要起兵下江南。幸亏张纮力劝,说乘人家办丧事而征伐之,并非义举。曹操于是奏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留张纮与张昭同理政事,以顾雍为丞相,因而威震江东,深得民心。他所遭遇的困难,无非是内部老臣倚老卖老,亲戚熟不拘礼,外部曹操和袁绍虎视眈眈。由于他接受孙策的遗教和诸臣的高明意见,与诸臣很快搞好了关系。孙权的敬老尊贤美德,帮助他成就大业。他对老臣的忍耐力,对新人的沟通力,都十分高明。只是他爱打猎射虎的家传习惯,使许多老臣担心不已。张昭为此还厉声加以指责,但还是很难改变。



12.袁绍死后三子内斗:未立接班人的后患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身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讨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发兵追击,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于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并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鸠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立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落,减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大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又是不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尚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俊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因废长立幼与礼制不符,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疑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第二部 诸葛亮下山



刘备集团,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按理说人才济济,而且志同道合,目标一致,可惜多年的努力,成果始终不理想。刘备自认命运不好,所以才枉费心力。经过水镜先生的指点,说明关、张、赵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孙、糜、简不过是白面书生,不够资格经纶济世。刘备恍然大悟,决心要礼聘高人,当然最好是王佐之才,自己才有希望完成预期的大业。

对个体户或者小企业来说,刘备集团已经表现得很好,至少令不少同业刮目相看。但是想要做大做强,则非提升人才素质不可。最需要的,是有高级军师能够善用关羽、张飞和赵云。听到卧龙、凤雏的大名,刘备真的是心向往之。

征求人才,第一种方式是公开征聘,有意者自来登记,这只能适用于一般员工;第二种是请人信介,介绍人信用卓著,所推荐的人优先聘用,适合于中级人才;第三种是多方打听,自己备妥礼品,还要礼貌周到,表现最大诚意,才请得动高明人士。用徒者亡,招之即来的人,大多不是人才。用友者霸,霸气太重的经营者,容易专权独断,有人才也不能用。只有用师者王,能够以老师的身份来礼待高明人士。尽心尽力,毫不保留地贡献出来,不但请动了老师,而且获得他们后会非常有助益。

水镜集团的高级人才,即不会自动前来应征,也不会大力推荐,附上有分量的推荐信函。他们善于布局造势,使求才的主人,诚心诚意地亲自来邀请。特别是卧龙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属于顶级军师,当然有精心的安排。

这样,促成刘备三顾茅庐,礼遇有加,将来下山相助,他才能够言听计从,使诸葛亮能尽其所能。

为了造势,水镜集团先让徐庶以的卢马妨主为由劝告刘备将其赐予有仇怨的人,试试刘备是不是真的像传说的那样仁慈有德。主人甄选人才,人才同样要考验主人。让孔明在应征或面谈时考验刘备并不妥当,以徐庶来充当考验人则较为合适。刘备既然以仁德为号召,不论是真是假,都必须要经得起考验。徐庶敢考验刘备,自己也要有优异的表现,使刘备有信心。自己经得起考验,才够资格考验别人。

诸葛亮下山,是造成三国鼎立的关键。一切按照水镜集团的天下部署,联吴抗曹。把曹操的势力,局限在北方。而赤壁之战,几乎粉碎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

孔明以空降部队的姿态,来到刘备阵营。关羽和张飞自认为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老将功劳大,哪里肯服这位新来的年轻军师。刘备有了徐庶的那一段经历,知道要大力支持孔明,使他好做事。孔明料到曹操兵败,逃走时必定经过华容道,故意叫关羽在那里埋伏,一方面提供机会,让关羽还了曹操礼遇他的那些人情;一方面则让关羽心悦诚服,从此不敢轻忽军师的命令。军师再神机妙算,要想获得主人的全力支持,也需要一番心思、若干表现,促使旧将新人能够乐于配合,听从命令。孔明不单是刘备集团的军师,他的一举一动,间接影响到曹操和孙权,属于国际级的高人。刘备集团,能够不断升格,晋升为跨国大企业,孔明的贡献实在很大,不愧为水镜集团首脑人物。
隐秩序看到各种显秩序的表现,社会失序,混乱不堪。民心虽然求安,却求助无门,十分可怜。看到刘、关、张这个气球所追求的理想,在众多气球当中最为可取。然而,老是这样拼斗下去,很难有所突破。想要给予协助,千思万想,这才委由水镜集团出面促成。

自古以来,隐秩序由于无形无迹,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能量,有力量却缺乏着力点,以致使不出来。每当要有所作为、发挥隐秩序的力量时,便通过当时最为合适的人选来表现一番。接受隐秩序委托的人,则依据当时的状况,采取不同的形或像、角色和方式,来发挥应有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成果。人类最古老的隐秩序代表,当推伏羲氏,然后黄帝、唐尧、虞舜,同样一脉相承,只是不同阶段赋予不一样的代号而已。《三国演义》中,则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表,我们把它称为水镜集团。

隐秩序的原则,其实是亘古不变的。即是贤能在位,百姓安宁;有德有才的人,居于领导的地位,好好治理人群的事务,使人民安居乐业。按理说显秩序的要旨,更应该如此,才叫做合乎天道、顺应民心,而且自然合理。可惜由于人谋不臧,以私害公,经常说得动听,做起来则偏离正道。幸好有隐秩序在暗中配合调整,才能乱久渐趋为安。现在看到刘备这个气球逐渐获得大家的注目,正需要引进高级军师,以提升整体力量。无论在预测、规划、执行、改善等方面,都有赖于人员素质的增强。孔明下山,是隐秩序的善意。希望以孔明一人之力,来改变现有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