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故事经济学 > 结论:明天

结论:明天



Conclusion:Tomorrow


未来始于昨天。两个世纪的印刷广告建立了依靠广告生存的媒体模型,而这一模型同样为广播电视网络提供支持。到了20世纪90年代,商业广告的销售能力达到峰值,充斥着广告的广播电视达到饱和点。很快,广告进入了不可避免的缓慢衰退期。

品牌故事的未来无疑会跟随相似的弧光。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资本的眼界和资源会强烈地向故事转变。借助这些新资源,讲故事的人会加速广告驱动模式的消亡,并启发媒体形式的创新,例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游戏等。这些想法会进一步激发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全新技术,让更多人有更多时间消费故事化的知识和娱乐。如果处理得当,品牌故事不仅会成为商业回报的强健驱动力,更会给市场营销人员带来前所未见的机会。



即将来临的创意复兴


当公司把花在广告上的6000亿美元大部分投入于持续输出品牌故事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首先,营销人员不再需要租用受众了。

在传统媒体的旧世界中,公司把预算中很少的一部分用于创作吸引人的广告,而把绝大部分投入于为这些广告购买发行渠道。久而久之,这种预算分配上的不平衡令媒介购买机构比创意机构规模大许多,虽然后者才是实际创作广告的机构。

而在新世界,有数千甚至数百万人分享他们喜爱的故事,于是这种平衡反转了:未来,故事驱动的营销人员把预算开支用于创作故事,而把越来越少的份额用于投放渠道。这为创意展望了美好的未来。

HBO的电视剧集《西部世界》(Westworld)第一季以及《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第六季成本各为1亿美元,  [1]  而Netflix的电视剧集《皇冠》(The  Crown)前十集超过1.3亿美元。实际上,Netflix在2016年的《纸牌屋》(House  of  Cards)、《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等原创电视剧预算总计高达60亿美元。  [2]

这些数字一开始看起来很巨大,直到你发现同一年宝洁公司在广告上花费了97亿美元。  [3]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宝洁公司这样的品牌在营销故事上投入HBO/Netflix同等水平的写作、表演、导演和制作能力,那么它产生的销售能力将会不可估量。

与品牌合作的创意人员需要把讲故事的手艺同他们的赞助人,即首席营销官保持一致。



他们创作的故事应当吸引、抓住,并且满足受众,但最终目标是可衡量的正面商业成果。创意人员需要了解营销人员的思维方式,而首席营销官要打破广告活动驱动的途径,用故事弧光的方式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