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 > 今天,哪家企业还卓越

今天,哪家企业还卓越




1982年,泰特洛克尚未开始潜心研究专家意见,而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和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Waterman)两位管理顾问已经完成了对卓越企业的研究,并出版了《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这本书好评如潮,彼得斯也一跃成为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管理大师之一。这两位作者和麦肯锡的同事一起,结合手中的数据和主观判断,整理出了一份43家“卓越”企业的名单,然后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细致地调查,试图找出它们成功的秘密。

短短两年之后,《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哪!今天哪家企业还卓越?”的封面文章。《追求卓越》一书中曾提到的43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如果彼得斯、沃特曼在研究雅达利(Atari)和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这样的企业后,得出的结论是它们都很“卓越”,那“卓越”这个品质看上去还真是稍纵即逝。

那么多看似卓越的企业迅速陷入了困境,确实让人觉得奇怪。这或许是因为彼得斯、沃特曼的研究项目有荒诞不经之处,或许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罕见的动荡因素,毕竟《追求卓越》一书出版于严重的经济萧条期。

也可能这些都不是原因。经济史学家莱斯利·汉纳(Leslie  Hannah)对这种“今天哪家企业还卓越”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他回溯历史,着手研究1912年全球巨型企业的命运。这些企业巨头经历了早先兼并重组风潮的洗礼,员工数一般在万人以上。

独占鳌头的是美国钢铁公司,共有22.1万名员工,即使根据今天的标准,这家企业的规模也堪称庞大。当时美国钢铁公司可谓占尽先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经济体的领头羊,所处的行业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要。但是截至1995年,美国钢铁公司已经跌出了世界百强企业的名单;而写这本书时,世界500强企业中也找不到它的踪影了。

紧随其后的标准石油公司仍在蓬勃发展,现在已改名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和壳牌集团无论在1912年还是1995年都稳居全球十大公司之列。但截至1995年,十大公司中的其他几家都已风光不再,更不可思议的是,它们竟然无一进入世界百强企业名单。普尔曼(Pullman)、胜家(Singer)已是明日黄花,J&P  Coats、阿纳康达公司(Anaconda)和万国收割机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更是几乎无人知晓。

这些公司当时的规模非常庞大、实力非常雄厚,近似于现在的微软、沃尔玛;它们曾经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当时看来似乎都会流芳百世。也许人们会说普尔曼和胜家虽然是市场领头羊,但它们从事的行业江河日下,所以公司难以避免衰落的命运。胜家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缝纫机,但丰田公司最初的产品是织布机,前景更不容乐观。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卡达伊肉食加工公司(Cudahy  Packing)、美国布兰兹公司(American  Brands)与通用电气、宝洁一样,从事的行业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但通用和宝洁铸就了传奇,其他公司却一败涂地。

ADAPT  Why  succ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