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试错力:创新如何从无到有 > 01 冲突,谁说了算

01 冲突,谁说了算




从错误中学习的关键不是盲目地服从上级的指挥,而是在必要时大胆颠覆,不能寻求一片祥和,而是要倾听不同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不要依赖一个自上而下的策略,而是将权力下放。



这太复杂了。你要是觉得自己有办法,那你就错了,而且你还会遇到危险。

——H.  R.麦克马斯特

没有了领导或秩序,想想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吧……

——大卫·彼得雷乌斯



哈迪塞镇屠杀与汽车炸弹


2005年11月19日星期六,感恩节前的一个周末,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闯进了距离巴格达240公里的一座民房,朝一群孩子开了枪。据他说,他“看到屋里的孩子们跪下来。记不清具体数目了,只记得很多人”。他判断这些孩子都是敌人,“我接受过训练,要对着敌人的胸膛和头各开两枪,我照着训练时的要求做了”。

这名士兵有位朋友,来自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米格尔·特拉泽斯(Miguel  Terrazas)下士,刚刚被炸死,死时年仅20岁。一枚隐蔽的炸弹把他的上身炸得粉碎,另外两名士兵也受了伤。爆炸过后,一辆白色的欧宝汽车驶近现场,车上坐着5个伊拉克年轻人,他们可能会对美国士兵们构成威胁。年轻的士兵们惊惶不安,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海军陆战队调查员以及对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叙述心存疑虑的记者们,拼凑出了炸弹爆炸后发生的事情:美国士兵枪杀了5个伊拉克青年,其中一名中士承认在一名死者的头上撒了尿,并声称这几个伊拉克青年是在准备投降时被打死的。

接着,美国士兵扫荡了路边的房子。5岁的扎纳布·萨伦(Zainab  Salem)被他们打死,他年仅3岁的妹妹艾莎也未能幸免于难,一起被枪杀的还有其他5个家人。唯一幸存的是一个13岁的女孩,她装死才躲过了这一劫。另一户家里被杀的是一个婴儿和一个坐轮椅的男人,他死时身中9枪。9岁的埃曼·瓦立德(Eman  Waleed)和8岁的弟弟躲在家里大人的尸体下面活了下来。“我亲眼看着他们打死了爷爷,一枪打在胸膛上,又一枪打在头上,”瓦立德告诉记者,“然后他们又打死了奶奶。”一共有24名伊拉克人死在这伙美国士兵枪下。

哈迪塞镇的这场屠杀实在是骇人听闻,但24个平民的无辜暴死却被看作寻常之事,这更让人震惊不已。营队司令认为这件事“很不幸,让人很难过”,但他觉得这件事不值得调查,因为“这实在是家常便饭”。而师部的司令员也表示赞同。

哈迪塞镇惨案并没有立即让驻伊美军颜面扫地。那时的冲突死亡事件稀松平常到不仅海军官员不放在心上,就连多数伊拉克人也不会过多关注。美国及其盟国急需普通伊拉克人的支持,但他们却没能如愿以偿。哈迪塞镇事件是美国占领部队压力重重、挫折连连、疲惫不堪、孤军奋战的象征。哈迪塞镇的美军确实目睹了同伴被杀,但他们的反应过激。他们的战术没有得到有效的策略指导,于是产生了暴行。

2005年是可怕的一年,可2006年的情况更加糟糕。2月22日,伊拉克北部城市萨迈拉的金穹顶清真寺(Golden  Dome  Mosque)被一颗炸弹炸毁,这一行径就像天主教摧毁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样令人发指。该事件标志着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与占少数的逊尼派穆斯林正式打响了内战。什叶派穆斯林控制着伊拉克政府,被炸的清真寺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而逊尼派穆斯林曾在萨达姆执政时期处于主导地位,但萨达姆下台后被排挤出了伊拉克政府。

有人认为萨迈拉爆炸事件直接引爆了危机,其他人则认为它只是标志着什叶派与逊尼派冲突的进一步升级。汽车炸弹成了家常便饭,暴力的程度更令人发指:2006年夏季的某一天,仅在巴格达一地就找到了50多具尸体,这些人都是铐着手铐、蒙着眼睛被枪杀的。什叶派武装组织会从混合居住区抓一名逊尼派教徒,把他带到逊尼教派居住区附近,朝他脑后开一枪,然后丢掉尸体扬长而去。作为反击,逊尼派叛军也到混合居住区逐一清查什叶派教徒,先是屠夫,接着是房地产经纪人,然后是冰激凌店店主。他们当着顾客的面朝那位屠夫的脸开了一枪,屠夫的大儿子一跑进来就被打死了,二儿子从旁边的商店冲过来也难逃一死。不计其数的人逃离伊拉克,还有一些人从混合居住区搬到了种族隔离区,在那里他们才能远离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力事件,稍稍觉得安全点。

除此之外还有伊拉克基地组织,这是由约旦人阿布·穆萨布·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领导的一伙邪恶的叛乱分子,誓死效忠本·拉登。这个基地组织逐渐控制了伊拉克的城镇,并对阿訇倍加羞辱,有时他们会公开对阿訇拳脚相加,必要时还会直接把他们暗杀掉以恐吓当地民众。

面对逐步蔓延的灾难,美军及盟军表现得手忙脚乱。官方政策依然是依赖地方警力和武装,但这种官方政策根本不起作用。伊拉克武装组织拒绝离开各自的管辖区,巴格达警察则受什叶派控制,根本无意阻止暴行。他们打着“平定”的旗号进入逊尼派区域并在没收武器后离开,实际上是向什叶派武装暗示逊尼派已经被解除了武装。

伊拉克四分五裂,盟军伤亡人数上升之快让人震惊。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个国家正在离和平安定的梦想越来越远,看上去失败似乎在所难免。射杀幼童和残疾人的哈迪塞镇惨案不仅是令人发指的犯罪,还象征着驻伊部队与他们声称要维护其利益的人们完全隔绝开来。对付基地组织之类叛军的策略虽然存在,但在2005年和2006年,美军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策略的存在。五角大楼和白宫做梦也没有想到,占领伊拉克行动将会一败涂地。

到了2008年,伊拉克的情况却发生了彻底的逆转。基地组织全面撤退,袭击次数、美军死亡人数和伊拉克人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入侵伊拉克行动由于计划不周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个国家的未来依然是一片渺茫,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人们还是“窃取”了一点微弱的胜利成果。美军所作所为带来的教训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打碎了我们对大型机构处理问题方式的一切美好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