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社会设计:用跨界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 从现场寻找创意

从现场寻找创意




这是一种从走访现场所获的信息(参考本书第1章、第2章)中寻找创意的方法。通过对现场进行彻底分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像侦探进行案件推理一样。这一方法与被称为“溯因推理”的思考方法很相似。

溯因推理是以事实的集合为前提,推导出最佳解释的推理过程。许多伟大学者的世纪大发现,例如“地球是圆的”“地球引力”“南美大陆与非洲大陆是一个板块”等都被认为是通过这一思考方法所获得的推论。

此外,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出现的推理情节也被认为采用了溯因推理的方法。在福尔摩斯小说系列第一部著作《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初遇后来成为他助手的华生,就推断说:“你曾经去过阿富汗。”福尔摩斯根据事先掌握的信息和华生的外貌(即事实)为基础,做了以下推理。

线索1:华生曾经当过军医。

线索2:福尔摩斯观察到华生身上有日晒和负伤的痕迹。

线索3:有关英国军队向海外派兵的信息。

综合以上3条线索,福尔摩斯对他被派往国家的推论是,热带地区(日晒痕迹)且最近有过大规模战争(负伤),所以答案就是阿富汗。

在社会设计领域,我们应用溯因推理的思维方法,从收集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如果×××,那么×××是否就有可能实现?”(建立假设)这一推理方法对创意的产生很有帮助。以下介绍几个例子。

项目主题:在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如何预防年轻人的精神疾病和自杀倾向?

线索1:对自杀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四个原因的反复叠加将年轻人推向了绝路。

线索2:抑郁症主要源于日常生活中累积的各种压力,每个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

线索3:即使是诸如结婚、生子等生活中的积极变化,还是有可能引起精神压力。

推理(假设):在精神压力累积到致命的临界点之前,如果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可以挽救抑郁症患者及有自杀倾向的人群?

创意:针对有抑郁症倾向的人群提供服务,包括通过简单轻松的方式对自我压力的堆积程度、危险性等进行自我诊断,并获得相应建议。

项目主题:如何让灾后重建中的志愿者更加顺畅地参与工作?

线索1:许多志愿者不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

线索2:受灾民众也不清楚志愿者有什么样的技能,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

线索3:现场聚集了大量等待行动指示的志愿者,场面混乱。

推理(假定):如果能让志愿者的专长一目了然,是否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创意:让志愿者的专长一目了然的“标识背心”。

项目主题:如何让中老年男性保持运动习惯?

线索1:排名第一位的不运动理由是“忙,没时间”。

线索2:家人,特别是女儿的评价一句顶万句,当事人会为此燃起斗志。

推理(假设):如果家人能经常给予一定压力,是否就能使中老年男性保持运动习惯?

创意:女儿送给父亲的礼物——显露身材的居家服装。

基本过程

通过溯因推理来获取创意的过程如下。

1.写下需要攻克的项目主题。为了能够时刻对主题保持意识,建议在白纸的正中央用大字书写。

2.准备好团队全体成员收集的数据记录、观察结果,以及记录访谈现场声音的便利贴。将这些资料认真反复咀嚼,选择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线索的内容(有参考价值,印象深刻,不可思议,等等),用便利贴贴在项目主题的下方(第一行黄色便利贴)。

3.根据选出的数据、观察结果、访谈声音,用其他颜色的便利贴写下你的假设(如果×××,是否×××就有可能实现?),贴在第一行便利贴的下方(第二行绿色便利贴)。

4.针对以上假设,将实施所需要的物、服务、空间、信息、活动内容的相关创意贴在第二行便利贴的下方(第三行粉色便利贴)。可以忽略无法产生假设和创意的信息,关注并充分利用其他相关信息。

从现场寻找创意的过程

主题是关于认知障碍症的早期发现。活用三种颜色的便利贴,产生创意。



从范例中寻找创意


这一方法是从已知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创意。

社会设计领域里的创意,其存在意义是能在社会中被使用。所谓成功案例就是被使用的创意的实例,因此很有参考价值。在寻找创意的过程中,我们不必在意“出来的东西会不会比较相似?会不会被认为是模仿?”与其说是模仿,不如说是诚实地感知参考案例中的长处来激发你的创意。如果遇到觉得很可惜的案例,可以想方设法去加以完善。

活用范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模仿


模仿容易被看作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然而,“模仿是创造之母”,这一点即使在学术的世界也是被充分研究和证明的。让我们对他人的表率行动致敬,并把它不遗余力地引入到自己的创意中来。

借鉴他人的社会设计(物、服务、空间、信息、系统、项目),并在自己的项目中加以应用,这就是模仿。不过如果原样照搬的话,绝对不可能成功。所以应根据地域特点和目标人群的情况加以调整,并与其他想法进行比较和组合,试着将其升级为属于你自己的原创。



类推


所谓类推,就是以其他领域的事例作为参考,提出解决你的项目主题的创意。类推也可以说是模仿的一种应用形式。类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打个比方”就是一种类推。从社区建设工作坊中受到启发的“认知障碍咨询治疗”,从紧急医疗救援现场试用的紧急程度识别色卡类推而成的“垃圾分类系统”,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类推而成的“防灾训练”,从冬天的登山靴中受启发的“护理用具”,等等,都是类推。

无论是模仿还是类推,都是受到他人设计案例启发所得的创意。其主要区别是模仿是将范例的一部分融入你的创意,而类推则是以范例的基本要素为参考来获得你的创意。

基本过程

1.团队成员分头从报纸、杂志、网站上寻找与项目主题有关的创意案例。案例的收集主要以与项目主题在同一社会领域的内容为中心。除此之外,让你留下印象的其他领域或者其他项目的内容也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制作案例记录表

以社区建设为项目主题的案例记录表。

2.将收集到的案例加上标题和说明,附上图像做成案例表。

3.团队所有成员共同讨论案例记录表,选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例(诸如有参考价值,有意思,想了解更多)。

4.在挑选出的案例的要点上做好标记,并将选择的理由(引起共鸣的要素)记录在便利贴上,贴在案例下方(绿色便利贴)。

5.以选择理由(绿色便利贴)为基础进行创意,并用便利贴记录,贴在第三行(粉色便利贴)。如果无法从案例中类推出任何创意,就放弃,转到其他案例上。(类推式创意)

6.将所有的案例记录表排列开来,以标记的案例要点为参考,思考形成你的项目主题解决方案的创意(粉色便利贴)。(模仿式创意)

从范例出发的创意过程

项目主题是“认知障碍的预防”。我们利用了认知障碍、社区建设、生活习惯病、育儿等各类主题的范例来扩大联想,产生创意。



从关联中寻找创意


这是一种通过寻找物、事和项目主题之间的关联性来寻找创意的方法。我们在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很容易受到束缚。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在和各种各样的事物、人物接触。将这些日常的物与事和社会问题连接在一起,通过不同性质物体的组合来寻求突破。也就是说,通过强制设定,再现社会问题丛林里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创意。

在这一创意手法中,我们也能活用前文提到的类推和模仿的思维方式。举个例子来说,车站旁边有一家回转寿司店,非常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从这一事实开始,我们联想到使独居老人能够有更多社交活动的新型“回转寿司”。这就是仿效广为人知的“回转寿司”这一创意,又加上了你自己的思考。此外,我们还能从“回转寿司”中联想是否可以设计同样转个不停的护理设施。“如同×××一般”,这就是类推思考。



基本过程


1.描绘受到社会问题影响的一位当事人的具体生活场景,即角色模型(persona)(具体见后文)。

2.列出所有你能想到的,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物、空间、服务等)。在工作日或者休息日,从当事人的角度尽可能再现从起床到入睡的整个过程。在家中、商场、街头走一走,就会有许多具体的发现。这些内容一眼看去似乎与项目主题没有什么关联,但还是要把引起你注意的东西或者对创意有参考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黄色便利贴)。

3.将列出的各条内容直接使用(例如给老人提供社交机会的回转寿司),或者将其要素加以灵活应用(例如像回转寿司那样的老年人护理设施)。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将与你的问题解决有关联的物、服务、空间、信息、系统、项目的创意写在内容的下方(粉色便利贴)。

4.忽略无法产生创意的关联性,从其他内容那里不断寻找新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