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社会设计:用跨界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 摄影展形式的工作坊

摄影展形式的工作坊




我们设计了使用这两类照片的工作坊。第一次工作坊的主题是“日本岁时记”,希望能够起到回想法的效果。我们对大部分日本人的记忆中都曾有过的场景进行挑选,以能够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来简单表达为标准,一共选择了10张照片。这些照片被用于“看图说话”,是认知障碍患者所不习惯的头脑风暴的做法。

在工作坊上使用的风景照

第二次工作坊的主题是“世界之旅”。我们收集了古迹、大自然、夜空、城镇、动物等激发想象力的各种照片。尽可能地选择非日常的、给人以在异空间穿行感觉的作品。

每个主题有5名参与者。主持和问题的设计由当时正在参加艺术沟通培训项目的冈元负责。每个主题还有1~2名护理工作者参与。由于认知障碍患者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我们将工作坊设计为一个小时。



样品制作

在社会问题的现场制作样品


试验性工作坊


2012年2月,我们举办了两场试验性工作坊来测试项目的效果。测试的重点主要有5条。

1.摄影作品:使用普通人的摄影作品,而不是国外已经被证实有效的绘画作品是否有效。

2.主题:“日本岁时记”和“世界之旅”这两个主题是否有效,两者最合适的运作方法是什么。

3.主持:问题内容和提问的顺序,注意事项。

4.运作机制:合适的场所、环境,必要的设备,工作人员所需的技能,以及人数。

5.工作坊完成后的影响:当天晚上及之后患者的状况。

我们在同一天接连举行了两场工作坊。第一场工作坊结束后我们立即回顾了实施情况,提出修改事项,并在接下来的第二场工作坊中加以体现。

第一场工作坊(13:00—14:00)

工作坊开始前,我们将会场布置成举办摄影展的画廊形式来迎接患者。虽然是他们每天都熟悉的护理设施,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获得一些非日常的体验。5名参与者走进会场时,表情都带着一点惊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患者来说,每天的生活都是枯燥的重复,有机会接触艺术是很开心的事情。

我们起初的设计是让患者们坐在一起,由主持人一张一张地展示照片,征询大家的意见。没想到大家对摄影展的形式非常喜欢,因此我们改变了计划,让大家随意观赏,自由发表意见。一位91岁的老奶奶(护理级别1,认知障碍级别2)看到婚礼的照片时回忆说:“我是在中国举办的婚礼,穿的是和服。”另一位92岁的老奶奶(护理级别1,认知障碍级别2)看到年夜饭的照片时说:“过去鲱鱼子非常便宜,我们在吃年夜饭时吃到过。”患者们从“岁时记”的照片上回忆起过去,谈得非常欢乐。工作坊破冰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接下来进入第二部分“世界之旅”阶段。5名患者和穿着白色制服的护理人员围坐在冈元身边。“让我们一起环游世界!”主持人开始向参与者展示照片,每一张照片都会赢得一片欢呼声。一位88岁的老奶奶(护理级别1,认知障碍级别3)看到约旦佩特拉古城和骆驼的照片后说:“骆驼有单峰和双峰。”一位90岁的老奶奶(护理级别2,认知障碍级别2)想象力非常丰富,看到夜空中的绿色极光的照片后评论说:“看上去像海带,很好吃的样子。”每位参与者都畅所欲言。听日常照顾这些患者的护理人员介绍,许多患者听力都不太好,基本上听不到周围人说话的声音,非常内向,现在居然能如此兴致勃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让他们大吃一惊。

工作坊开始前,我们有着种种顾虑。“如果患者对照片完全没有反应,该怎么办?”“多准备些备用照片,患者看了没有反应的照片就赶快跳过。”我们事先非常担心患者没有反应。没有想到大家都非常投入,畅所欲言。时间飞快地过去了,第一场工作坊顺利结束。

第二场工作坊(15:00—16:00)

第一场工作坊结束后,团队成员一起回顾了活动情况,并提出了两个改进事项。关于工作坊的流程,第一场工作坊是参与者一面看展览,一面表达自己的感想,这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每位参与者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观看和点评,因此没有能够让全体参与者一起参与讨论。我们决定在开展第二场工作坊时让全部参与者就座。此外,我们还更换了几张照片。原先以为反响会比较差的年夜饭照片、赏花照片意外地很受欢迎,而儿童运动会、救灾训练的照片却反响平平,于是我们加入了雪景、潮汐等几张新照片。

“日本岁时记”部分的工作坊采用围坐讨论的形式进行,最终没有奏效。坐在一起的患者表情僵硬,始终无法放松地表达自己。而另一方面,参与者对雪景照(大雪从屋顶落下的照片)的反应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真有下这么大雪的地方吗?”“这是哪里?”我们起初以为熊本县天气温暖,当地居民对雪没有太多直接感受,因此也许对雪景照片不会有太大反应。这一点也被推翻了。



工作坊结束后患者的状况


我们向护理人员了解工作坊结束后患者的反应,得知参与者向护理人员和其他患者反映的对工作坊的评价非常积极,“很开心!”“今天看到了特别棒的摄影展!”等等。此外,工作坊结束不久,负责查房的医生也发现,平常对检查很抗拒的一位女性(88岁,护理级别1,认知障碍级别3)也开始积极地接受检查,并很开心地向医生述说了摄影展的事情。

当晚睡眠状态得到确认的6名参与者都睡得很香。认知障碍患者在夜间游走、易怒等情况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因此让他们白天能够愉快地渡过,晚上能有好的睡眠,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果。

此外,有1名参与者在第二天、一周后都记得工作坊的情景。(另外5名参与者中的3名对工作坊有少许记忆,另外2名完全不记得了。)据护理人员说,这4位参与者能记得这么多细节,这在过去几乎从没有发生过,这次活动称得上是创举。虽然是摸着石子过河的试验性工作坊,但是获得的反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让认知障碍患者能够过上快乐的时光,我们深受鼓舞。



工作坊的场景



验证和改进

重视参与者的表情和下意识的反应


摄影作品素材的质量和主题是关键


从这次工作坊中,我们看到了几个改进的重点。

首先是如何选照片。重点是易懂、有美感、不用人像。照片中包含多个要素,复杂的内容对认知障碍患者来说理解困难,而雪崩、珊瑚礁等主题鲜明的照片受到了好评。受到题材的限制,我们选择的照片中有几张质量不高,而患者对这些照片的反应也不太积极。因此照片必须有很高的表现性,一目了然才好。此外,如果照片中人物的面容很清晰的话,患者会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工作坊上受到好评的照片是婚礼时的背影和侧影。“这也许是我儿子的婚礼”,参与者因为从中看到了和自己的关系而非常感兴趣。对儿童运动会的照片不感兴趣也是因为“这个孩子我不认识”。

其次,工作坊前半部分采用回想法,后半部分刺激想象力,这样组合的效果超过了预期。我们从第二次工作坊中吸取的教训是主持人技术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和现场的护理人员就工作坊的参加人数进行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5个人略多了些。患者中有视力、听力比较差的人,因此5个人围着一个主持人有些多了。主持人和参与者的人数设置为1∶5(3名患者后方有2名职员参加)和1∶4(2名工作人员坐在2名患者中间)更合理。



道路的延伸


在认知障碍问题的丛林里开辟一条道路


虽然我们的项目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可以用艺术所拥有的“美的力量”来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

此外,我们从2013年5月开始就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开展了新的项目。如果能够尽早发现认知障碍,就有可能阻止其恶化,并能对发病后的生活事先有所准备。然而,这个时代对这个病症还存在着许多误解和偏见,隐瞒或者不接受患病事实的人还是很多。此外还有夜间游走、药物误用、家庭负担、护理保险制度过于复杂等许多问题。只要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能够从各个方面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一定能在认知障碍这片丛林中投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