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新零售实战宝典 > 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

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些在前几年颇具革命性的词汇已经广为人知。由这些新技术、新理念催生的商业变革成为“正在发生的未来”,与大工业生产泾渭分明的商业图景一天天清晰起来: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逐步被信息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随着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大数据的分享与交换,驱动商业运作逻辑由线性控制转向网状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组织形态将逐步让位于以赋能为核心功能的未来组织模式。这将是创智时代新商业的基本样貌。

本期焦点汇集了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的三篇文章:《赋能:创智时代的组织原则》  《云商业的大创想》  和《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它们分别从组织形态、技术驱动的商业运作逻辑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对“今日从何而来”和“未来向何而去”做了恢宏而细致的描画。三篇文章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篇是曾鸣今年为本刊撰写的新文章,后两篇曾分别刊载于本刊2012年9月号和2月号,至今读来依然具有前瞻性,此次一并重印。今天,供给侧改革刚刚被提出,尚品宅配、红领、必要商城等一批C2B企业还在以先行者的姿态领跑,曾鸣在4年前畅想的商业图景才刚刚起步。

“这是商业领域的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地的创业者与梦想家,一波又一波地‘出海’,努力探索未知的商业新大陆。这期间,构成商业旧大陆的那些曾经坚实无比的板块慢慢消融,进而四分五裂。一些新的商业元素,则按照新的规则开始拼合,逐步形成商业新大陆的雏形。”曾鸣在《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中写道。让我们重温旧文,学习新文,借一双慧眼成为更好的新商业践行者。



焦点

*  *  *



赋能:

创智时代的

组织原则


■曾鸣  杨疆



今  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交织纠缠,互为驱动,正在催生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技术和社会大变革。观其本质,人人互联,万物互联。

人们正在以新的方式连接和协作。跨越地域和组织,各种众包网站在全世界范围内优化重组人们的时间和专业技能:无需雇佣软件工程师和设计师,创业者可以通过UPWork或者猪八戒这样的网站完成一个个开发项目,或者如Foldit一样,让来自全世界的玩家以打游戏的方式一起探寻蛋白质折叠的科学奥秘。而不拥有一辆运营车辆的Uber、不拥有一家旅馆的Airbnb和不开设任何一间店铺的阿里巴巴一样,都在重新定义组织与客户、拥有与共享的关系,并释放前所未有的巨大价值。

在工作中,个体更为自由。从work-from-home到work-from-everywhere,再到今天,自由职业者已经可以在各种项目、职责和平台之间灵活切换。更关键的是,由于机器智能对简单脑力劳动的快速取代,人最高层次的价值——复杂智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竞争力。那些代表未来的创新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以智力型人才为核心,建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的。

德鲁克将工业革命以来的时期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基于此,我们把正在发生的这场大变革称为创智革命(Creativity  Revolution),这将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影响力、关乎智力模式和社会协作范式的革命。

本文聚焦探讨创智革命对于个人,特别是工作的角色和性质的改变,以及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影响。我们认为,组织最重要的职能将从管理和激励逐步演化为赋能。只有理解这种新型组织的原则和创新模式,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



创智革命:从知识经济到创智经济


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智力工作的边界。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正史无前例地将人们从初级低维的脑力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最本源的价值——主动性和创新性。这是一个以人的主动创新能力为核心社会价值,以赋能创新为社会组织基础特征的创智时代。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生产力革命(Productivity  Revolution)、管理革命(Managerial  Revolution),这是德鲁克对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发展划分,蕴含在这三个阶段背后的本质区别,是知识产生和被运用的不同机制。工业革命时代,手工经验被系统化的知识所超越,而知识进一步被应用在工具的创新中,人从繁重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生产力革命时代,知识被运用于工作方式和流程中,泰勒制科学管理以体系化的方法大幅提升了生产和工作效率;而管理革命时代,“知识作用于知识本身”(即提升知识本身产生和使用的效率),管理和组织创新成为生产率提升的源泉,知识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德鲁克进一步预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基于德鲁克的理论,我们将知识经济的更高级阶段命名为创智经济(或创智革命)。在创智时代,知识不仅作用于知识,更为关键的是,知识作用于创新的主体—人,知识与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共同激荡,知识的潜能和创新的价值在一轮轮的螺旋迭代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放大和增值。

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中,人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了最为内核和主导的驱动力。从PageRank技术创造的Google帝国,到50人团队创造了190亿美元价值的WhatsApp,再到通过算法运营全球50多个国家几十万台私家车的Uber……当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源成为便利易用的基础设施,万物互联使得一切创新可以被瞬时应用并产生最大的价值,人的创新力就成为一根魔杖,只需最后轻轻挥舞,就能点石成金。



观点概要


今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交织纠缠,互为驱动,正在催生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技术和社会大变革。这是一个以人的主动创新能力为核心社会价值,以赋能创新为社会组织基础特征的创智时代。

创智时代,基于管理的传统公司,将让位于以赋能创新为核心功能的未来组织模式,未来的赋能型组织将具备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1.志同道合: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成为组织的基石。  只有秉承同样使命和愿景的组织才能吸引创智人才,让他们拥护和付出,并爆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2.赋能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以赋能,使得异彩纷呈、无限可能的交互和创新以极低的引燃点和极高的效率发生。

3.组织的协同演进机制:Metrics体系。  Metrics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组织的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功能和模式。每一个创新对产品的提升、每一个团队对组织的贡献,都以科学客观的实验来检验,以精确的计算来量化,并且是即时的,透明昭然。

4.创新组织结构:小而多元的自组织协同网。  在赋能的模式下,传统树状或矩阵结构的组织结构将被联通一体、柔性结织的协同网络模式所取代,从而达到信息高度协同的组织目标。



工业时代的组织,核心是解决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创智时代的组织,核心要解决创新的效率问题,本质是人的问题。在工业时代,人更多依附于组织;创智时代,组织更多服务于人,赋能(enable)人的价值创造。创智者享受自己所认同的文化,享受与志同道合者共事的氛围,更享受创新过程的学习和实现。应该说,组织因提供这种平台和环境吸引和成就了创智者,而不是公司雇佣了员工。两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