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 为什么学了东西就忘掉,总是用不上

为什么学了东西就忘掉,总是用不上




发愤的草莓

朋友圈一个网友每天都在转发微课的帖子,附着“我要报名”之类的话语。只要发现哪里有免费的微课,她必转发,必学习,真是“拼命三姐”的节奏。我忍不住给她悄悄点赞。

可某天,她却突然在朋友圈吐槽:

“学了那么多,鬼用都没有!”

其实,这年头从学校里出来之后,像她这样还能穷尽一切资源学习的人——不多。可是她明明这么刻苦用功,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也许听的时候,会拼命点头赞叹:“哇,讲得真好!”第二天出门,风一吹就全都跑了,连雁过留痕的迹象都没有。就算课程是免费的,可想想咱们还投入了宝贵的时间成本;若课程本身还交了一大笔血汗钱,就更令人心痛了。

花了精力参加的课程,总想把知识榨干,让付出的时间和学费有更高的性价比。那该怎么办呢?

抛开没选对学习内容(课程没干货)这种客观因素,从自身出发,关键是把三个“握手”做好:



人与知识的“握手”


高三时,前桌有位寸头戴眼镜的男生。不论下课后什么时间,他总是固定着那个压低头的姿势,拿着笔在一本厚得可以砸老鼠的“题库”上“沙沙沙”地写啊写。

那个埋头苦读的认真劲儿,看着就像个励志开关,不断按下、按下、按下,让我每次想放松时都立刻抖擞起精神来。

可是,每次考试结果一公布,寸头戴眼镜男生的成绩都让人大跌眼镜,平时没怎么做题的同学考得都比他高,最后他高考成绩也不太理想。同学们都为他扼腕叹息。

这里并不想把考试成绩奉为至高的标准,只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猜测,可能这位同学没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没有巧妙地把知识吸收好。

具体来说,通常是“目的不清”,而这又会牵引出“方法不对”的后果。

面对海量的免费学习课程,欣喜之余,首先要擦亮眼睛,看清目的——知道自己要学些啥,哪些必须学,哪些不必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内容,通常是用于解决当前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精进个人核心技能,或者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品质。

在几大学习内容中,还需要排个优先级,同时出现了都很想学的内容时,重点把时间分配给哪一个,其他适当舍弃,做“减法”。

如果不假思索,看到就要,知道就拿,一直做“加法”,那是哄自己开心,以为学得多就等于进步。

在看清目的之后,对于方法的选择就好办了。

什么样的学习目的,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如仅仅是想扩大资讯面,只需要做到能记住就可以了,用一张思维导图就能搞定;如果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这个“握手”更重要。



知识与场景的“握手”


成人学习跟学生时代的学习不同,多在于“用”。

对于成人而言,“找对方法”更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场景的“握手”,让知识与具体环境互动起来。

听了课没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环节卡壳了,但你自己不知道。

为成人设计的课程,通常默认听课者懂得自我消化吸收,是自如运用知识的成熟学习者,所以并不会像学校里为学生设计的内容那样,而是将自主权更多地让步给学习者。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从象牙塔出来之后,依然没有学会学校以外的学习方式,依然沿用了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心里还埋怨这几句:“我都交了学费的,就教成这样?”

拜托,都成人了,老师不是保姆。没了“保姆”的贴心照顾,只是在课上满足于狂点头的听懂了、明白了,可碰到实际场景却狂摇头,觉得用不了、不会用。

想让知识与场景“握手”,先要分清三种知识类型层次——道、术、用。

►“道”是比较大而泛的格局认知、统领理念、方法论、道理等。

►“术”是在理念与方法论之下的流程、步骤等。

►“用”是指这些“道”和“术”在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清单、经验及如何配合工具用得更加到位。

举个例子,像我们常听到的行动管理上必须“要事第一”,类似这样的都是“道”层面的知识,说的是理念。但是只这么讲,你会觉得对啊,傻子都知道要事肯定是第一啊,谁会做无关紧要的事情呢?但怎么样做才算“要事第一”呢?不懂。

这就需要起码讲到“术”的层面才好理解一点。比如时间管理领域常用的“四象限法则”就是给你讲的这个。

这时候,你还是会晕,觉得无从下手,比如光是判断这些事情属于哪一象限,就挠破脑袋了。但如果讲“用”层面的知识,你就会感觉清晰许多。

比如,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事情是“要事”?这样的事情在一天当中要怎么样去安排执行?如果中断怎么办?有什么窍门经验……这些是你直接可以拿来就用的,而顶端的理念正是“要事第一”。

道、术、用三者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融会贯通才是更好的学习。但没有经验的学习者,往往不太懂得怎么把“道”转化为“用”。

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远在学习之后记得问自己一个问题——“听了这些课,我下一步能做点啥?”强迫自己把学习到的东西刻意用上,这样才不会课上听得心潮澎湃,能量满满,可是课后依旧会被锅碗瓢盆的现实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