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10秒沟通: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的高效沟通术 > 第4章 10秒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第4章 10秒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20.起承转结:从“转折”开始说更能抓人眼球


·当今时代所需的沟通方式已有变化

打开社交网站的主页,关于运动会的投稿如雪花般涌入。

“在最后的接力赛中,我的儿子连超3人,助班级取得冠军!昨天还在发烧,可真是顽强拼搏啊!——小学最后一次运动会。”

这是我朋友的投稿,最后还附上孩子满面笑容的照片。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而且表达方式也与过去明显不同。

若是在过去,我的朋友肯定会一板一眼地写道:“今天儿子所在小学召开运动会。他到昨天为止还发着烧,所以我很担心,好在还能登场。在最后的接力赛中,他竟然连超3人,助班级取得冠军!这是小学最后一次运动会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真是太好了。”

这是按照传统“起承转结”模式书写的文章。两相对比,哪个更能吸引眼球呢?

·真正想说的不正是“转”吗

在乘车的时候,我们常会看到这条标语:“这排座位可坐10人,请相互谦让,以便彼此乘坐。”

这则标语显然经过精心设计,想必乘客此前多有抱怨吧。试着以“起承转结”的结构加以分解。

起=这排座位

承=可坐十人

转=相互谦让

结=以便乘坐

这段话最想传递的信息是“相互谦让”,因此,“起承转结”的核心是“转”。

在踏上社会之初,我所接受的培训都是从“结论”说起。

不过,我觉得,当今时代人人都可发信息,简单明快地表达自身意见和想法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更要求把“转”放到最前面来说吧。

最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大多是“转”,而且在信息漫天飞舞、人们日趋忙碌的今天,欠缺节奏感和简洁的发信人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以桃太郎的故事试着拆解“起承转结”。

起=老奶奶在河边捡到从桃子里生出来的桃太郎

承=为了击退骚扰村庄的恶鬼,桃太郎带着猴、鸡、狗奔赴鬼岛

转=一行抵达鬼岛,最终击败恶鬼

结=桃太郎满载财宝凯旋,村庄从此太平

这则故事最大的看点在哪里?答案显然是“转”。我们不妨来转述看看:

“那个,你知道吗?桃太郎竟然把恶鬼给打败了!”

“哦?”

“桃太郎就是老奶奶从河边捡来的那个孩子吗?据说是从桃子里生出来的哦!”

“咦?还有这样的奇人啊!”

“不止如此呢。他还和猴、鸡、狗成为好朋友,带着他们一起去鬼岛。”

“然后,他们赢了?”

“对啊!带了一大笔财宝回来,村庄从此太平了呢!”

最重磅的消息还是“桃太郎打败恶鬼”,因此从一开始就勾起对方的兴趣。

·一举抓住对方的兴趣

有限的字数和简短的表达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所以按照顺序一板一眼地说话已经不合时宜。

取而代之的是,抓住对方,勾起对方聆听的兴趣。“起承转结”以“转”为核心,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从一开始就抓住对方。

把“转”置于句首,给对方以惊喜,这对商务活动来说尤为有效。

“挑战减肥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人却很少。由于节食并不合理,运动也难以养成习惯,两者坚持不久,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作为补充,我们推出了不必节食和运动也能有效减肥的办法。请务必尝试一下。”

这是传统的“起承转结”描述法。只要稍加转换便可吸引眼球,顾客也是纷至沓来。

“作为补充,我们推出了不必节食和运动也能有效减肥的办法。”

法则:“起承转结”以“转”为先!打破常规更能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