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高情商沟通 > 4.筛选10秒高质量信息

4.筛选10秒高质量信息




·可以速记的信息量仅有10秒钟


我主持的节目是17:55开播的天气预报。天气的关键要素是水气。而水气伴随气温指数的起伏,雨量警报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对匆忙核对信息、在开播前10分钟才进演播室已是习以为常。

一如既往地步入演播室,17:53开始的广告已经放了一半。伴随噼啪的脚步声,一名年轻同事慌张地冲进演播室:“最新消息,据17:40的观测记录,沼田市雨量约为110毫米。字幕已经准备好,和上周一样。”

“知道了,谢谢!”

收到这则消息后,我在17:55开播时就以大雨作为切入点。

“就在刚才,群马县沼田市遭遇暴雨侵袭,一小时内雨量多达110毫米。当前的雨量警报如屏幕下方所示。”

由于那名同事迅速、正确地传递信息,虽然距开播仅剩2分钟,依然不影响我播报最新消息。



·什么是简短而优质的报、联、谈


由于时间紧迫而不得不简单表述,这在商界可谓屡见不鲜。越是身居高位,越是注意把握时间。

上司需要管理多名下属、把控多个项目,因此时间不能被某个东拉西扯的下属占用。

试着从上司的角度设想一下吧:“希望了解签约进度”“担心项目推进不顺”……

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上司的使命。因此,汇报简洁高效的下属自然更受青睐。

不过,如何在10秒内完成报(汇报)、联(联络)、谈(商谈)呢?在此介绍两则简单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以先前的类似事例留下“共同印象”。

“虽然谈的是〇〇,却与上回的△△相似。”由此,双方皆可在脑海中勾勒相似的形象。

第二个方法则是率先抛出自身的“假设”和“原因”。

“关于〇〇,我的想法是△△,因为□□。按照这个思路考虑如何?”

如果双方意见相左,这么做也可节省对方反问“为什么”的时间。

总之,“10秒报、联、谈”有助于抓住沟通的要点,之后便可慢慢展开、彻底交流。

法则:为对方着想的高质量“10秒报、联、谈”可以收获好评



5.10秒演讲,你也可以滔滔不绝


·不可避免的社会寒暄


“我是春季入职的新人,每每公司酒会只能悄悄溜走,今天总算轻松了。”

向我点头致意的是隔壁部门的职员,加入公司不过一年。由于他自我介绍的声音太轻,很快就被周围的喧嚣淹没。

酒会也已临近尾声,我不由瞥了一眼,只见他独自喝着乌龙茶,不时地望向墙上的挂钟。

“工作已经适应了吗?”

“嗯,还行……”

虽然我们有问有答,但他的声音依然轻得如蚊子叫一般。

“不习惯这样的公司酒会?”

“说来话长……”

正当此时,突然传来部长的大喝:“喂,新来的!到大家面前说两句吧!”

他不由身躯一震,我顿时都明白了。

“公司酒会令人郁闷”的声音近来愈演愈烈,尤以年轻人为最。与二三好友聚会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对于大型的公司酒会,许多人却畏葸不前。中途离席,望着四周觥筹交错、气氛热烈,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却又不好离去。甚至,担心被上司要求“说两句”而忐忑不安……由此,形单影只、孤寂不群的挫败感深深刻在心里。

很多怕生、不善言辞、内向、自卑的人大多对出席酒会顾虑重重。

伴随网络社交的发达,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相较于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发一封邮件可就轻松许多。

但是,正因为虚拟空间的交流是当今时代的主流,面对面沟通的能力也凸显差距。

此外,通过社交网络可以“实时”确认对方的“状况”,但是如果没有四目相对,很难把握对方的“心境”吧。甚至,有时候还会不经意地因为“文字或图像”产生误会、心生嫌隙。此时,为了修复关系,需要见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吧。



·10秒的准备可以带来勇气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巧舌如簧的天赋。因此,关于如何缓解紧张情绪、表达自身想法、与初次见面的人侃侃而谈,我只能努力探索。终于,我找到了3条答案。

①热身运动

②练习

③同伴意识

正如热身不足容易在运动时负伤一样,不加准备地仓促开口,除非天赋过人,否则必会漏洞百出。

沟通的“热身运动”在于组织语句。没必要准备长篇大论,只要保证可以轻松说上“10秒”即可。

“练习”则是以“10秒”为一组,通过反复演练达到成竹在胸的境界,“勇气”油然而生。

有了“同伴意识”,便可在不破坏气氛的前提下为对方“着想”,堪称完美。

只要确保最低限度的热身运动和练习,单凭“10秒沟通技巧”即可避免冷场的局面。



·用10秒分段,演讲不再犯难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假如演讲简洁,短期准备或许不难。一旦时间延长,容易遇到障碍。

“突然要我发言,怎么办……”烦恼之时不妨按照“10秒”考虑,或许会有柳暗花明之感:“说上10秒还是可以的吧!”

演讲只有“10秒”,想必也是无暇他顾吧。

然而,假如“10秒”太短,可以“按10秒分段”。无论多长的演讲,其实也由简单的词句组成。因此,对每“10秒”的内容字斟句酌,这也是“表达”的基础。

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车牌号和电话号码通常会加入“连接字符”,分段有助于记忆。分段组织语句,这对于容易紧张而忘记发言内容的人们具有奇效。

如果你缩短时间还是无法做到,那么也不必奢望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了。

首先,迈出“10秒”沟通的第一步吧。

法则:做好“10秒”的语句和心理准备,鼓起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勇气



◤专栏1  面试的神奇逆转!最后10秒分胜负


在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春季,我先后参加过三十多次面试。所以,本次面试只进行了3分钟,我便已心中有数:“哎呀,又要落选了……”我在自我介绍时磕磕绊绊,对新闻的评论也是不得要领。双腿颤抖不停,置于膝上的双手掌心也都是汗。

“面试到此为止,就这样吧。”对面语调冰冷,甚至不屑于看我一眼。

“结束了……”但是,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完全是下意识地握紧双拳,“成为播音员是我的梦想,所以今日专程前来。如有不足之处,也请直言相告,以便今后改进。”

这10秒钟的肺腑之言出于对先前屡战屡败的愤懑,说完之后,紧张的情绪也大为缓和。

两天之后,我终于收到录取通知书。

“起初对你印象一般,不过,听惯了应聘者们的‘谢谢’或者‘请多关照’。你最后10秒的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前所未闻。”在入职之初,为我面试的部长终于揭晓答案。在面试之中,印象一般往往意味着不被录用。

因此,这最后“10秒”可谓力挽狂澜,改变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