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高情商沟通 > 37.无从下手时的表达模板

37.无从下手时的表达模板




·“标题+要点+理由+事例+总结”


“好了,明天就是正式演讲的日子。赶紧确定主题、写好底稿吧。”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结果却发现提起的笔迟迟落不下去。无论多少次打量电脑屏幕和桌上的白纸,始终不能找到答案。时间悄然流逝,越是焦急越是毫无头绪。在无从下手的时候,我们不妨借用一些模板。

一般来说,表达的顺序主要为以下5点。

①标题(说什么)

②要点(最想说的内容——多种情况时告知要点数量)

③理由(这么想的原因)

④事例(证据)

⑤总结(确认)

例如:

①今天介绍的是“适用于梅雨季节的‘拱形晾干法’”。

②洗涤物比平时提早30分钟晾干的秘诀。

③大家近来是否因为洗涤物迟迟没有晾干而感到烦恼呢?

④试验证明,使用普通的衣架需要4个半小时晾干。假如外侧晾较长的衣物、内侧晾较短的衣物,即采用“拱形晾干法”,则只需4小时。

⑤“拱形晾干法”只需在晾晒时稍加留心,便可加快晾干速度,请大家务必尝试。



·试着打造固定模式的自我介绍


同理,试着使用一些固定模式打造自我介绍吧。

①“标语”+“姓名”

②我的特点(优点、特长)是△和△

③而且以往还有●●的经历

④例如在■■时期曾达成▲▲

⑤把〇和△巧妙利用便可实现□□

内容控制在50字以内,以“讲故事”的语速即可。在自我介绍时,务必做到热情、诚恳。

在不知道如何组织语句时,首先可以套入固定模式。若能做到这点,便可按照自身的表达习惯铺排。因此,首先打造符合自身的固定模式吧。

法则:无从下手时套入“标题+要点+理由+事例+总结”的基本模式



38.演讲切入正题前,多说“10秒”


·1分钟自由谈话定胜负


倘若你被要求“以‘金’为主题,思考3分钟,然后演讲1分钟。现在计时开始!”,你会怎么办呢?

毫不为过地说,播音员考试的成败取决于“1分钟自由谈话”,即根据给出的题目或照片演讲1分钟。第一次进演播厅难免有些紧张,如果再碰上不熟悉的话题,可以说是难比登天。

在屡战屡败之后,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套入3个固定模式,准备“40秒”的底稿。换言之,围绕自身的优点、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吸取的经验教训,编制长达40秒的故事。如此一来,临场只需考虑最初20秒的内容,之后与其说是衔接,倒不如说是“套入”事先准备好的底稿。所以,从题目切入的头20秒需要多费思量,之后的40秒不足为虑。渐渐地,以往因为焦虑而失利的考试也变得容易起来。

为事先准备的素材加上新颖的信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于日常生活颇为实用。相比于老生常谈,人们更倾向于最新消息。备好2~3个适用于多种场合的素材,结合当天的趣事或现场的氛围巧妙加以发挥。有备无患的安全感为焦虑症患者或怯场的你赋予勇气。



·新鲜感令人耳目一新?准备空白稿件


对稿件“填空”可谓演讲推荐技巧之一。

事前写稿时把开头空着,此部分可以填入演讲“即将开始前”的任意事件。

有一次,我参加一场婚礼,婚礼上,前一位发言者刚刚饶有兴致地讲述与新婚夫妇共享甜点的趣事,突然,我被要求下一个发言,于是,我说:“我是每周会和新郎吃五次牛肉盖浇饭的同事〇〇,在此向两位新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一段话是临场加上去的,寥寥数语顿时勾起听众的好奇心。所以,婚礼演讲可在抵达会场后向主持人确认顺序、事先做好准备。

若是独自演说或宣讲,抵达会场前的所有值得回味的见闻皆可为我所用。

“在进场前看到高楼显示屏上的温度,竟然有34度。感谢各位顶着酷热出席。”

短短两句话,听来却很新奇。所以,从走出家门直到抵达会场之间,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搜索话题。当天的新闻、天气、上一天的比赛结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即便是相同的演说或宣讲、会场中夹杂此前已经听过的老内容,只要给稿件留出空白、临场添加内容,便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说事先有所“准备”,对方也难以察觉,甚至会认为你是“擅长临场发挥”。万一自己准备的素材被别人抢先说出,也可临场替换新的内容,确保没有重复。

即兴发言时我们也可利用“就在刚才”“择日不如撞日”“今早”等表示时间的关键词,这也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请务必尝试。

法则:事先准备空白稿件,临场补充内容



39.最初的10句比之后的10000句都重要


·犹豫的发言


“(停顿)两年半的等待,为的就是今天。”

“(停顿)This  is  a  day.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for  two-and-a-half  years.”

在2007年的iPhone发布会上,史蒂夫·乔布斯开场10秒钟说了这番话。

“哎?准备了两年半吗?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呢?”

你是否有些期待呢?发言越是犹豫、迟疑,听众越想一探究竟。

之后的正式发言具有多少聆听的价值,其实全由开场的10秒决定。“两年半的等待,为的就是今天。”这番开场白足以吊起听众的胃口,言下之意是:“你不得不听,否则就是你的损失。”



·为开场的10秒钟全力以赴


“开场的10秒比之后的10秒更重要,最初的10句话胜过之后的10万句。”这是一位播音界的前辈对我的谆谆教导。

关于商务交流、婚礼等场合,在连续多人发表演讲之后,听众难免心生疲惫和厌倦,头脑会不自觉地想些别的事情。即便如此,在一番长篇大论结束、下一位发言者站在麦克风前的时候,听众多少会留意聆听一阵。因此,这“10秒”就是吸引对方的关键。

一旦开头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对之后的话语也会听得格外仔细。听众的专注有助于演讲者兴致高涨、缓解紧张情绪,由此可以从焦虑症中解脱。

开头的10秒至关重要,然而,有人对此并不重视,反而各种寻找借口。

“昨晚突然发高烧,所以准备并不充分……”

大好良机就此浪费,辩解和借口令人兴趣索然,而且,一旦演讲缺乏自信,对方也是毫无兴趣。

在开头不需要东拉西扯,开门见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即可。

“给10秒注入灵魂”,把事先准备的话语大声说出来吧。

法则:开门见山,“给10秒注入灵魂”,迅速吸引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