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现代经管商务必读系列 > 第七章 300万美元的盈利

第七章 300万美元的盈利




在上一章,我说了因为自己的不耐烦而错失了一次很好的时机,要是我把握住了那个机会,必然会赚到丰厚的利润。下面我要说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一直等待,在关键点到来的时候才出手。

我记得在1924年夏天的时候,小麦到了我说的关键点,所以我入市了,首笔单子,买进了500万蒲式耳。那个时候,小麦市场还非常大,所以我的这一买进并没有对价格起到什么作用。要是在别的股票上买进这一数量的股票,就差不多买进了5万股。

在我第一笔单子成交后,市场就迅速进入了牛皮状态,而且还维持了好几天,可在这一时间段里它并没有下跌到关键点下面。接着市场又出现了上涨,而且这一次的最高点与上一次相比高出了几美分。这个最高点后,市场有了一轮正常的后撤,过了几天市场又变为牛皮状态,再后来又出现了上涨。

只要市场向上冲破了一个关键点,我就下达买进500万蒲式耳的指令。第二笔单子成交的价格比关键点还要高出1-1/2美分,在我眼里,这就意味着市场在为强势状态做准备工作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我第二次买进500万蒲式耳的时候比第一次要难。

第二天的时候,它涨了3美分,市场没有出现回撤。要是我对于市场的分析是对的,那么市场就应该这样变化。在那之后,小麦市场就慢慢开始了一轮真正的牛市。我说的牛市意思是市场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上涨,我推测这个时间是几个月。不管怎么说,我都不能十分肯定地推测这轮行情的所有潜力。之后,我的每蒲式耳有了25美分的获利后,我就清仓套现了,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价格在短短几天涨了20多美分。

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我错了。既然有些东西我并没有真的拥有过,那我又有什么理由担心失去呢?我没有保持耐心,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账面利润转变为真金白银,我应该静静等待、坚持持有头寸的。我明白,只要时机一到,市场到达某个关键点的时候,它就会对我闪烁危险警报,这样我就有足够的时间退场了。

所以我打算重新入市,再一次买进的平均价格和第一次卖出的时候相比,要高出25美分。但是我现在只敢投进一笔头寸,数量就是我第一次卖出的一半。然后我在市场向我闪烁危险警报前都一直持有这笔头寸。

1925年1月28日的时候,五月小麦期货合约的成交价是每蒲式耳2.057/8美元。2月11日的时候,回撤到1.77-1/2美元。在小麦市场出现了上面说的大涨的情况的时候,黑麦的上涨情况与它相比居然更为壮观。但是黑麦市场很小,根本不能和小麦市场相比,所以只需一笔不大的买进指示它的价格就会很快上涨。

前面说的操作,我自己时常会投进大量的资金。别人也是如此。听说有一位操纵者过去堆积了几百万蒲式耳小麦期货合约,并且也囤积了几千万蒲式耳的现货小麦,还有,他积攒了大量的现货黑麦也是为了衬托、维持他在小麦市场的头寸。听说这个人还会用黑麦市场维持小麦市场,在小麦市场出现动摇之时,在黑麦市场下单买进,以此维持小麦行情。

前面说了,黑麦市场并不大、广度也不宽,一旦有大额的买进指示,价格自然会迅速上涨,与此同时还对小麦市场有明显的影响。不管什么时候,但凡有人这样做了,人们就会争相买进小麦,它的价格也就会出现新高。

这一轮的行情不停地发展着,主要的市场运动结束后它也结束了。黑麦市场随小麦市场的回撤而回撤,1925年1月28日最高价由1.82-1/4美元下跌到了1.54美元,跌幅在28-1/4美分,小麦的跌幅也是28-3/8美分。3月2日的时候,五月小麦合约出现了回升,距离上次的最高点还差3-7/8美分,它的价格为2.02美元,可黑麦的情况和小麦并不相同,它距离上次的最高点差12-1/8美分,价格是1.70-1/8美元。

由于那个时间里我始终关注着这两个市场,所以在出现这种差别的时候令我非常吃惊,我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要知道在大牛市的这段时间里,黑麦总是在小麦前面的,而如今,它并没有成为谷物交易里的领头股,反而落在了后面。小麦的回升已经挽回了大部分的跌幅,可黑麦并没有,它的跌幅在每蒲式耳12美元左右。这一情况和之前截然相反。

所以我迅速钻研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黑麦才没有出现和小麦一样的情况。原因没多久就找到了。和黑麦市场相比,小麦市场对人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假如黑麦市场的情况是由一个人操纵的,他怎么忽然就放弃它了?最后我认为,不是因为黑麦市场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了,他已经退场了,而是因为他在这两个市场上卷入太深了,再也没有多余的能力加码了。

很快我不再纠结了,因为他在不在黑麦市场都不重要了,就市场而言,这两个原因都只会引发一个结果,所以我迅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当前黑麦市场的价格是1.69-3/4美元,我打算摸清它的实际情况,所以在黑麦市场卖出了20万蒲式耳。把这个指令发出时,小麦市场的价格为2.02美元。在我的指示执行前,黑麦每蒲式耳下跌3美分,之后不久价格又变为1.68-3/4美元了。

在上面的第一次交易过程中,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多少买卖指令。可我还是不清楚究竟会出什么事情,所以我又卖出了20万蒲式耳。结果和前一次并没有什么差别,指令刚开始的时候,市场出现了下跌,跌幅是3美分,在指令结束后,市场只回升了1美分,同之前的价格相比低了2美分。

可我对自己分析市场的情况还是不放心,所以我继续卖出第三个20万蒲式耳。起初价格依旧下跌,可之后却再也没有出现过回升。市场上已然是跌势,所以价格不停地在跌。

这个就是我一直在观测和等候的危险信号。我敢肯定,要是一个人在小麦市场上持有大量的头寸,但由于某些缘故不能保护黑麦市场的话,他一样不会或维持不了小麦市场的。所以我迅速下达“卖出500万蒲式耳五月小麦期权合约”的指令。这次的成交价从2.01美元卖到1.99美元。那天晚上的时候,小麦收市价大约是1.97美元,黑麦为1.65美元。卖出指令最后成交的价格比2.00美元要低,这个价格恰好在关键点上,市场的下跌超过了这个关键点,我对自己的头寸有信心,所以我很开心,那我自然也无须担心这笔交易。

过了几天,这些黑麦头寸又被我买了回来。之前之所以卖出就是因为想了解小麦市场的实际情况,是一种试探,这些头寸最后让我赚到了25万美元。

并且我一直在卖出小麦,直到空头头寸到了1500万蒲式耳的时候我才停下来了。1925年3月16日的时候,五月小麦期权合约收市价是1.64-1/2美元;次日,利物浦市场的行情转成美元的时候比美国低3美分,要是照美元来算的话,我们的市场开市价就是1.61美元左右了。

那时,我做出了一个违背经验的事——市场还未开盘,我就发出了指定价格的交易指令。可是,我的情绪打败了理性,我在价格是1.61美元的时候下达买进500万蒲式耳的指令,这一价格和前一天的收市价相比,要低3-1/2美分。开盘的时候,成交价格在1.61美元至1.54美元的区间里变化。我告诉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活该!”这次同样是人的缺点战胜了直觉。我很肯定,我的指令会在1.61美元的价格成交,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日的开盘价格区间最高处买进的。

在我看见价格是1.54美元的时候,我下达买进500万蒲式耳的指令。很快我手里就有了一份报告,内容是:“买进500万蒲式耳五月小麦,成交价为1.53美元。”

我继续买进500万蒲式耳,很快又有了一份成交报告:“买进500万蒲式耳,成交价为1.53美元。”我就以为这是第三次指令的成交价格。之后我拿到了第一笔指令的成交报告。具体如下:

跟您报告,买进第一笔500万蒲式耳,已完成第一次指令。跟您报告,买进第二笔500万蒲式耳,已完成第二次指令。您第三份指令的成交报告如下:

350万蒲式耳 成交价1.53美元

100万蒲式耳 成交价1.53-1/8美元

50万蒲式耳 成交价1.53-1/4美元

1.51美元就是那天的最低价,次日小麦的价格回到了1.64美元。以我的经验看,收到这种性质的限价指令成交报告还是头一遭。市场的开盘价是1.61美元,我发出的指令是在1.61美元的时候买进500万蒲式耳,市场发生了1.61到1.54美元的巨大波动,与我的报买价相比,最低点还要低7美分,也就是说,由此产生了35万美元的来去。

然后没过太长时间,我刚好去芝加哥有些事,所以就顺便找了当时负责执行我指令的那位先生,我问他怎么这么厉害,我的第一份指令做得那么完美。他跟我说,那时他刚好知道有卖出3500万蒲式耳的“市价指令”。他迅速明白,这笔卖单使得开盘后有很多的小麦会在开盘价上下卖出,而不管价格有多低,所以他就在等待,在开盘行情范围出现后执行了我的指令按“市价”投进市场。

他还告诉我,要是我的买单再晚一些到交易池里的话,也许市场会在开盘后迅速下跌。

最后这笔交易我赚到了300多万美元。

这件事告诉我们:投机市场的卖空机制是可以有价值的,由于持有空头的人会自己买进,所以要是有什么恐慌,这些自己买进的人就会使市场保持稳定。

如今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把个人在谷物上持有头寸的总量控制在200万蒲式耳以下了,所以上面说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还有,股票市场并没有控制个人头寸总量,可就照现在的卖空规定来看,即便是操纵者也没有办法建起规模很大的空头头寸。

所以我觉得,旧式投机者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未来,“半投资者”将会代替他们的位置,即便他们还没有办法在市场上迅速地积累巨额的财富,可他们在某段时间里赚到的钱会更多,还不会丢掉这些钱。我确定,将来成功的“半投资者”只会在关键的市场心理时刻行动,他们还会在每一轮不同数量的市场变化里赚到利润,且这个数字比完全的投机操作者所能赚到的大得多。

将来必然是那些聪明、消息来源广而又耐心的投机者的天下。